靳懋仁看著滿地的碎瓷片,小心翼翼地走到了王瑩跟前,拍了拍王瑩肩膀。
他知道,王瑩祖上做過光祿寺卿這個油水很足的官,所以這些年在南直各州府兼並了不少田,如今因為清丈自然難免會被查出來許多隱田。
而靳懋仁也能理解王瑩這種心情,因為他父親為閣臣後,也受了不少門生故舊所獻的田,如今在南直應天府的幾乎也都被清丈出來。
所以,靳懋仁隻是拍了拍他肩膀,安慰著說:
“受不了的不隻你一個,本鄉受不了的人多了!”
“包括南都的勳貴們和昔日先帝時就留在南都太監們,還有南都那些公卿。”
王瑩聽靳懋仁這麽說後,心情和緩了些,但還是不由得捏緊拳頭問:
“既然這麽多人受不了,為何就沒人去阻止呢?!”
“國朝養士本就不及兩宋蒙元,如今讓我們多些隱田蓄奴治學,又有何不妥?”
王瑩接著又控訴了這麽一句。
靳懋仁不由得訕笑道:“你這話在我麵前說說就行了,別出去說,畢竟,明麵上是不能這樣提的。”
“話雖如此說。”
“但這是治國者本來之道啊!”
王瑩當即站起身來,攤手對靳懋仁說道。
靳懋仁沒有回答。
而王瑩自己則意猶未盡地撣了一下衣袖,走到前簷柱邊說道:
“無論如何,維係他朱家天下長治久安的不是百姓,是我們士大夫!”
“可士大夫被逼急了不會造反!”
“但百姓被逼急了會造反的。”
靳懋仁說道。
“此言差矣!”
王瑩當即否決了靳懋仁的說法。
“趙宋立國,是因書生趙普策劃了陳橋之變。”
“西夏立國,是因趙宋殿試落榜生不滿。”
“即便本朝太祖,能奪蒙元天下,也是靠馮國用、劉基而有天下,隻靠紅巾賊打得下這大明江山嗎?”
王瑩說到這裏就自問自答道:“打不下來!”
“你夠了!”
靳懋仁拽住了王瑩的衣襟,惡狠狠地說了一句,就道:
“我知道你不滿,但是,你的舉的例子都不是一個正人君子該有的想法!”
“別忘了,你我都是仕宦子弟,不是草莽匹夫,忠義廉恥不能丟!”
“否則,將來敗壞的是祖宗積累多年的門風!”
“可我說的事實!”
王瑩沉著臉道。
靳懋仁丟開了他,嗬嗬冷笑說:“那你去造反!你看我敢不敢揭發你,乃至先告官,逮拿了你!”
王瑩這裏沉默了。
半晌後。
王瑩才道:“你沒說錯,我們不會造反,我們隻是會順應天命,我剛才所說的,皆非自己造反,而是靠當世英雄,因當世局勢順天命而為。”
王瑩說到這裏就主動問著靳懋仁:“可我們難道就真的沒有別的辦法嗎,就隻能一邊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清丈,加大折銀比例,然後還要幫著朝廷去逼好人家的漂亮女兒去那深宮裏蹉跎一生嗎?”
“這就是所謂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原因。”
“人家本可以奪走你的一切,但現在隻是征你的稅而已,所以你應該感恩,不但應該配合著補稅,還應該配合著讓他得到最好的女人。”
“總之,要讓他滿意,但不能要求他滿意後就會善待你。”
靳懋仁言道。
王瑩聽後更加鬱悶。
“至於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我也不知道。”
“我打算去南都,問問諸公,那些勳貴、太監還有尚書侍郎,他們當比我們更坐不住才是。”
靳懋仁回道。
王瑩起身道:“我也去!”
靳懋仁頷首。
兩人也就來了南都。
因兩人皆是高官之後,尤其是靳懋仁作為內閣大學士靳貴之長子,從小就與許多權貴交結上了關係,見到權貴也就很容易。
兩人就先來見了靳貴同年南京禮部尚書汪俊。
“著什麽急!”
南京禮部尚書汪俊在聽了靳懋仁和王瑩說後,就笑著說了一句,然後道:“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剛剛開始?”
王瑩不由得問了一句。
“沒錯!”
“剛剛開始!”
汪俊說了一句,就道:“等著吧,會有反擊的機會的。”
“敢問何時會有反擊的機會?”
“總不會真的要等陛下大婚,從此沉湎聲色不早朝的時候吧?”
“可陛下會不會沉湎都不知道呢。”
王瑩問道。
汪俊道:“非也!何時需要反擊,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那是誰決定?”
靳懋仁也問了一句。
汪俊看向靳懋仁道:“沒誰能夠決定!”
“隻要等到那些負責清丈的官吏誰先忍不住收了好處,對清丈結果造假瞞報,等到那些被清丈的豪右誰先忍不住要去行賄,然後造成一場轟轟烈烈的,疏解小民之困的新政,最終變成了累民害民利於貪官汙吏大發橫財的苛政,乃至鬧出了人命,那就是我們借刀殺人的時候了!”
“那我們需要做什麽?”
王瑩問道。
靳懋仁這時點了點頭,且當即回答著王瑩的問題:“什麽也別做!”
“沒錯!”
“什麽也別做!”
“錦衣衛肯定來了南都,朱希周在南直也有自己的人,現在做什麽都會給人以口實,以不變應萬變,後發才能製人!會咬人的狗從不叫。”
汪俊笑著肯定道。
汪俊在見了靳懋仁和王瑩後,就在次日,約見了南京守備太監廖堂和南京協守守備保定侯梁永福。
汪俊對二人說起了靳懋仁和王瑩來訪的事,且笑道:“坐不住的大戶子弟越來越多了。”
“他們還算克製的,少宗伯方家已經與應天府尹趙文奎他們勾搭上,很多田都改到了幾個富農名下,就等著逼死幾個富農,完結這次清丈的差事。”
廖堂笑著說了起來。
他是正德朝就留在南京任守備太監的內官。
所以,他在南京早已積攢下不少良田產業,也對當今新政不滿的很。
而他作為守備太監,負責南京對內警衛,也就在南京內部各衙門廣有眼線,而能夠清楚南京的各衙門有哪些貓膩。
保定侯梁永福聽後冷聲笑道:“這些個鳥貪官,老子還以為他們至少能堅持一年認真執行清丈,結果這麽快就忍不住了。”
“這算慢的了。”
“以前火耗可以隨便填的時候,新政出了京師就會變質,上麵說減正稅,下麵火耗當場就會加到原來的兩倍。”
汪俊說道。
南京守備太監廖堂則笑道:“且等逼出人命再說吧。”
汪俊跟著頷首。
梁永福道:“到時候,士子們可以隨便鬧,本侯會暗中派家丁兵勇假扮民夫助他們!”
江寧縣衙。
知縣林廷賢因為底下胥吏說清丈出來的幾個富農拒絕承認所清丈出來的隱田是他們的,而拒絕繳納賦稅,便將這幾個富農提到了衙門審訊。
所謂富農就是占地百畝以下的庶民地主。
他們比自耕農強些,有自己的佃戶,也會放貸取利,或經營一些小型作坊產業,但比不上大地主,往往家族勢力也不上大地主,且往往對大地主有所依附,比較容易妥協和退讓,所以比較好欺負。
林廷賢的目的就是要讓這幾個富農把清丈出來的隱田的賦稅交上,也就問著這些富農:“既然查出來是你們的田,你們為何不交?”
“老父母明鑒啊!”
“我們根本就沒有那些田,那都是戶房倪典吏強給我們的!”
富農戴集這時哭著控訴了起來,還連忙叩首磕起頭來。
林廷賢道:“還誣陷公人!”
接著。
林廷賢就吩咐道:“把他們拉下去杖八十!然後押到大牢,讓他們家人補繳賦役錢,誰要是再不繳起賦役,十日後再拖出來杖八十!”
戴集等富農紛紛求饒。
但林廷賢絲毫沒有饒恕他們的意思,直接離開了縣衙正堂。
而戴集等也著實地被衙役們狠狠地用水火棍打了八十下。
江寧縣的胥吏倪守遵這時也走了來,對戴集等被挨了打的富農冷笑道:
“還想要老子一口,真是異想天開!”
“懂什麽叫民不與官鬥嗎,懂嗎?!”
倪守遵說著就背著手走到了戴集麵前:“實話告訴你們,在這裏,知縣都得聽我的!那些田稅說是你們的就必須是你們的,你們傾家蕩產也得繳!”
戴集這時則已經奄奄一息:“你們怎麽如此沒良心!”
“良心?”
“這世上的官吏誰會有良心?”
“你是戲文聽多了,把自己聽傻了吧,真以為會有清官?”
倪守遵說著就道:“我還告訴你們,我們也不怕打死你,別說打死你,就是把你全家都逼死,也不怕,甚至,我們巴不得如此!”
“因為我們後麵還有更大的勢力在等著呢,都等著我們把你們逼死,他們好給陛下施壓呢!”
“所以,你怎麽還不死呢!”
倪守遵說到這裏時,戴集此時已經斷了氣。
倪守遵也見狀不對,而試了試他的鼻息,說道:
“我出去一下,如果堂尊問起,就說我回家了!”
“你要去哪兒?”
這時。
外麵傳來了東南總督朱希周的聲音。
倪守遵見此大吃一驚,接著,他慌忙就跪了下來。
他知道,王瑩祖上做過光祿寺卿這個油水很足的官,所以這些年在南直各州府兼並了不少田,如今因為清丈自然難免會被查出來許多隱田。
而靳懋仁也能理解王瑩這種心情,因為他父親為閣臣後,也受了不少門生故舊所獻的田,如今在南直應天府的幾乎也都被清丈出來。
所以,靳懋仁隻是拍了拍他肩膀,安慰著說:
“受不了的不隻你一個,本鄉受不了的人多了!”
“包括南都的勳貴們和昔日先帝時就留在南都太監們,還有南都那些公卿。”
王瑩聽靳懋仁這麽說後,心情和緩了些,但還是不由得捏緊拳頭問:
“既然這麽多人受不了,為何就沒人去阻止呢?!”
“國朝養士本就不及兩宋蒙元,如今讓我們多些隱田蓄奴治學,又有何不妥?”
王瑩接著又控訴了這麽一句。
靳懋仁不由得訕笑道:“你這話在我麵前說說就行了,別出去說,畢竟,明麵上是不能這樣提的。”
“話雖如此說。”
“但這是治國者本來之道啊!”
王瑩當即站起身來,攤手對靳懋仁說道。
靳懋仁沒有回答。
而王瑩自己則意猶未盡地撣了一下衣袖,走到前簷柱邊說道:
“無論如何,維係他朱家天下長治久安的不是百姓,是我們士大夫!”
“可士大夫被逼急了不會造反!”
“但百姓被逼急了會造反的。”
靳懋仁說道。
“此言差矣!”
王瑩當即否決了靳懋仁的說法。
“趙宋立國,是因書生趙普策劃了陳橋之變。”
“西夏立國,是因趙宋殿試落榜生不滿。”
“即便本朝太祖,能奪蒙元天下,也是靠馮國用、劉基而有天下,隻靠紅巾賊打得下這大明江山嗎?”
王瑩說到這裏就自問自答道:“打不下來!”
“你夠了!”
靳懋仁拽住了王瑩的衣襟,惡狠狠地說了一句,就道:
“我知道你不滿,但是,你的舉的例子都不是一個正人君子該有的想法!”
“別忘了,你我都是仕宦子弟,不是草莽匹夫,忠義廉恥不能丟!”
“否則,將來敗壞的是祖宗積累多年的門風!”
“可我說的事實!”
王瑩沉著臉道。
靳懋仁丟開了他,嗬嗬冷笑說:“那你去造反!你看我敢不敢揭發你,乃至先告官,逮拿了你!”
王瑩這裏沉默了。
半晌後。
王瑩才道:“你沒說錯,我們不會造反,我們隻是會順應天命,我剛才所說的,皆非自己造反,而是靠當世英雄,因當世局勢順天命而為。”
王瑩說到這裏就主動問著靳懋仁:“可我們難道就真的沒有別的辦法嗎,就隻能一邊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清丈,加大折銀比例,然後還要幫著朝廷去逼好人家的漂亮女兒去那深宮裏蹉跎一生嗎?”
“這就是所謂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原因。”
“人家本可以奪走你的一切,但現在隻是征你的稅而已,所以你應該感恩,不但應該配合著補稅,還應該配合著讓他得到最好的女人。”
“總之,要讓他滿意,但不能要求他滿意後就會善待你。”
靳懋仁言道。
王瑩聽後更加鬱悶。
“至於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我也不知道。”
“我打算去南都,問問諸公,那些勳貴、太監還有尚書侍郎,他們當比我們更坐不住才是。”
靳懋仁回道。
王瑩起身道:“我也去!”
靳懋仁頷首。
兩人也就來了南都。
因兩人皆是高官之後,尤其是靳懋仁作為內閣大學士靳貴之長子,從小就與許多權貴交結上了關係,見到權貴也就很容易。
兩人就先來見了靳貴同年南京禮部尚書汪俊。
“著什麽急!”
南京禮部尚書汪俊在聽了靳懋仁和王瑩說後,就笑著說了一句,然後道:“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剛剛開始?”
王瑩不由得問了一句。
“沒錯!”
“剛剛開始!”
汪俊說了一句,就道:“等著吧,會有反擊的機會的。”
“敢問何時會有反擊的機會?”
“總不會真的要等陛下大婚,從此沉湎聲色不早朝的時候吧?”
“可陛下會不會沉湎都不知道呢。”
王瑩問道。
汪俊道:“非也!何時需要反擊,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那是誰決定?”
靳懋仁也問了一句。
汪俊看向靳懋仁道:“沒誰能夠決定!”
“隻要等到那些負責清丈的官吏誰先忍不住收了好處,對清丈結果造假瞞報,等到那些被清丈的豪右誰先忍不住要去行賄,然後造成一場轟轟烈烈的,疏解小民之困的新政,最終變成了累民害民利於貪官汙吏大發橫財的苛政,乃至鬧出了人命,那就是我們借刀殺人的時候了!”
“那我們需要做什麽?”
王瑩問道。
靳懋仁這時點了點頭,且當即回答著王瑩的問題:“什麽也別做!”
“沒錯!”
“什麽也別做!”
“錦衣衛肯定來了南都,朱希周在南直也有自己的人,現在做什麽都會給人以口實,以不變應萬變,後發才能製人!會咬人的狗從不叫。”
汪俊笑著肯定道。
汪俊在見了靳懋仁和王瑩後,就在次日,約見了南京守備太監廖堂和南京協守守備保定侯梁永福。
汪俊對二人說起了靳懋仁和王瑩來訪的事,且笑道:“坐不住的大戶子弟越來越多了。”
“他們還算克製的,少宗伯方家已經與應天府尹趙文奎他們勾搭上,很多田都改到了幾個富農名下,就等著逼死幾個富農,完結這次清丈的差事。”
廖堂笑著說了起來。
他是正德朝就留在南京任守備太監的內官。
所以,他在南京早已積攢下不少良田產業,也對當今新政不滿的很。
而他作為守備太監,負責南京對內警衛,也就在南京內部各衙門廣有眼線,而能夠清楚南京的各衙門有哪些貓膩。
保定侯梁永福聽後冷聲笑道:“這些個鳥貪官,老子還以為他們至少能堅持一年認真執行清丈,結果這麽快就忍不住了。”
“這算慢的了。”
“以前火耗可以隨便填的時候,新政出了京師就會變質,上麵說減正稅,下麵火耗當場就會加到原來的兩倍。”
汪俊說道。
南京守備太監廖堂則笑道:“且等逼出人命再說吧。”
汪俊跟著頷首。
梁永福道:“到時候,士子們可以隨便鬧,本侯會暗中派家丁兵勇假扮民夫助他們!”
江寧縣衙。
知縣林廷賢因為底下胥吏說清丈出來的幾個富農拒絕承認所清丈出來的隱田是他們的,而拒絕繳納賦稅,便將這幾個富農提到了衙門審訊。
所謂富農就是占地百畝以下的庶民地主。
他們比自耕農強些,有自己的佃戶,也會放貸取利,或經營一些小型作坊產業,但比不上大地主,往往家族勢力也不上大地主,且往往對大地主有所依附,比較容易妥協和退讓,所以比較好欺負。
林廷賢的目的就是要讓這幾個富農把清丈出來的隱田的賦稅交上,也就問著這些富農:“既然查出來是你們的田,你們為何不交?”
“老父母明鑒啊!”
“我們根本就沒有那些田,那都是戶房倪典吏強給我們的!”
富農戴集這時哭著控訴了起來,還連忙叩首磕起頭來。
林廷賢道:“還誣陷公人!”
接著。
林廷賢就吩咐道:“把他們拉下去杖八十!然後押到大牢,讓他們家人補繳賦役錢,誰要是再不繳起賦役,十日後再拖出來杖八十!”
戴集等富農紛紛求饒。
但林廷賢絲毫沒有饒恕他們的意思,直接離開了縣衙正堂。
而戴集等也著實地被衙役們狠狠地用水火棍打了八十下。
江寧縣的胥吏倪守遵這時也走了來,對戴集等被挨了打的富農冷笑道:
“還想要老子一口,真是異想天開!”
“懂什麽叫民不與官鬥嗎,懂嗎?!”
倪守遵說著就背著手走到了戴集麵前:“實話告訴你們,在這裏,知縣都得聽我的!那些田稅說是你們的就必須是你們的,你們傾家蕩產也得繳!”
戴集這時則已經奄奄一息:“你們怎麽如此沒良心!”
“良心?”
“這世上的官吏誰會有良心?”
“你是戲文聽多了,把自己聽傻了吧,真以為會有清官?”
倪守遵說著就道:“我還告訴你們,我們也不怕打死你,別說打死你,就是把你全家都逼死,也不怕,甚至,我們巴不得如此!”
“因為我們後麵還有更大的勢力在等著呢,都等著我們把你們逼死,他們好給陛下施壓呢!”
“所以,你怎麽還不死呢!”
倪守遵說到這裏時,戴集此時已經斷了氣。
倪守遵也見狀不對,而試了試他的鼻息,說道:
“我出去一下,如果堂尊問起,就說我回家了!”
“你要去哪兒?”
這時。
外麵傳來了東南總督朱希周的聲音。
倪守遵見此大吃一驚,接著,他慌忙就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