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年十月初一。
因大明正處於總體氣候轉冷時期,所以,紫禁城在這個時節已披上了白氅。
朱厚熜也不再於雲台門召見大臣,而改為在殿內暖閣會見重臣議事,還會提前令人再次備上火爐熱茶與甜粥。
這已是他嘉靖朝的規矩,火爐熱茶自然是為讓重臣冒寒風來殿內後可以取暖,而甜粥則是為頂餓,補充血糖。
天越冷,人餓的也越快。
“巡撫都禦史張嵿、廣東副使汪鋐具名上奏,佛朗機請求派使者來京朝見,請問聖意準否。”
朱厚熜正喝著薏米淡粥時,首輔毛紀就向朱厚熜匯報了一件需要朱厚熜親自處理的外交事務。
“準其進京,同所押俘虜一起押進京。”
朱厚熜咽下粥後,就回了一句。
佛朗機在朱厚熜繼位後,已經跟大明打了兩次戰爭,朱厚熜正打算好好問其動機,自然也就答應了這事。
毛紀頷首稱是。
而接下來,毛紀又奏道:“刑部尚書趙璜、都察院左都禦史王時忠、大理寺卿張璁上奏,三法司已審問明白妖僧覺安、妖尼妙善所犯諸事,兩人的確如錦衣衛所查,以烏香為餌,誘使宗親僧尼士民謀亂,且挑唆遼王朱致格毀興獻帝陵墓,而實現奪陛下天命的目的!”
錦衣衛在拿了覺安和妙善後,就還是按朝廷製度,把這兩人交由三法司審問議處。
至於張綸、來淵則因為事涉欺君,且證據確鑿,還涉及文官士大夫,故而由錦衣衛直接用刑審問,以挖出背後之人,也就沒有交三法司審問議處。
另外,到現在,相應九卿官員已經廷推完畢,所以,工部尚書趙璜升為了刑部尚書,南京右都禦史王時忠成了左都禦史。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廷推,王陽明成為了吏部尚書,王憲回朝擔任兵部尚書,席書成為戶部尚書,工部左侍郎童瑞成為工部尚書。
因為覺安和妙善之事,主要是涉及藩王和僧尼,所以三法司審的還是認真,也就還是挖出了覺安和妙善所有的犯罪事實。
朱厚熜聽後就吩咐說:“既涉謀亂,那就將朱致格革除王爵,還有長史何寵,一並押解進京候審!另外,將覺安、妙善押去湖廣,讓其進行遊寺示眾,同時指認同黨!”
“是!”
朱厚熜接著又問著毛紀道:“還有哪些需禦前奏對的要緊事?”
毛紀道:“還有一事,便是巡撫湖廣都禦史舒晟和兵備道副使桂萼被許多禦史給事中彈劾,言這兩人在湖廣借嚴打之旨,殘害官紳,殺僧滅道,迫害異己,使湖廣冤魂密布,人人惶恐,故請旨對這二人嚴懲,且結束嚴打之旨!”
“有多少彈劾的?”
朱厚熜問道。
毛紀拿出一遝來:“這些都是,內閣還有一百餘封沒有帶來!”
“你怎麽看?”
朱厚熜問了一句。
毛紀回道:“官情的確洶湧,士紳們怨聲載道,再加上,說袁公與民爭利的流言蜚語本就甚囂塵上,臣擔心再這樣繼續嚴打下去,恐湖廣真的要大亂,乃至整個朝廷都要大亂!”
“所以,以臣愚見,雖說巡撫蕭公之死一案未能真相大白,但為平息眾怨,還是應該提前結束嚴打為好,不然,如此下去,臣恐舒、桂二人的安危也會成問題。”
“這個時候應該怕的是那些為非作歹的盜賊,而非是我們!”
“官情士怨怕什麽,難不成他們還真的因為朕讓舒晟、桂萼他們在湖廣嚴了些,就要造反?!”
“朕倒是不怕他們造反!”
朱厚熜說到這裏就看向毛紀說:“你們也不要怕,有朕在,這大明就亂不了!”
“至於舒晟、桂萼二人的安危。”
“內閣直接下道明旨,這二人如果在湖廣有什麽差錯,那嚴打就永遠也沒有結束的一天,甚至還會加大力度!”
“畢竟已經殉職了一個巡撫,如果再殉職一個巡撫加一個兵備道,朕隻能覺得他湖廣是徹底的要反了。”
說完後。
朱厚熜就對毛紀又說道:“至於嚴打什麽時候結束,一是要看謀害巡撫蕭琮的幕後凶手何時會被查獲,二是要看嚴嵩在湖廣所奏之事何時到。”
毛紀拱手稱是,他意識到皇帝這是拿嚴打做籌碼,來威逼湖廣士紳按照他的意圖來實現某些目的。
“覺安和妙善這兩僧尼所為,讓朕發現,這湖廣的僧尼乃至整個天下的僧尼都需要好好整治一番了。”
“不然的話,隻怕,天下宗室士民都要被他們給挑唆壞了!”
“朝廷給他們免役之恩典,是讓他們為朕的江山安穩祈福,不是讓他們砸朕的鍋!”
“所以,幹脆下道詔旨,天下僧道之人雖免役,但有為國祈福,為民消災之義務,故每人每年需按寺田多寡納銀為功德錢,便於朝廷用此錢定期派高僧為國祈福、為民消災,功德錢收取標準就按百姓收徭役錢的標準來!”
朱厚熜這樣做就相當於廢了天下僧道的免役特權,隻是名義上說成是收功德錢。
毛紀聽後頗為震驚,他是真沒想到陛下會這麽狠,直接借此把天下僧道的免役特權給廢了!
如此一來。
天下僧道還怎麽接受投獻,進而成為大地主?
同時。
天下權貴官紳還怎麽通過讓自己家族中一人成為僧道,而建自己家廟,進而把家族所有土地歸納到家廟名下,而可以實現即便家族後世子孫不成器暫時無人確定功名身份也能逃避徭役的目的?
毛紀雖然很欣賞皇帝的魄力,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樣做,是徹底得罪天下僧道和權貴官紳,便諫言道:
“陛下請三思,這樣會令天下僧道非常不滿,恐他們會因此對朝廷有更大的怨言,而進一步挑唆愚民起事造反,而亂我大明的社稷江山啊!”
當然。
毛紀不會直接說士紳也會不滿,隻會說僧道們會非常不滿。
朱厚熜聽後反問道:“那現在朝廷給他們厚待,他們有感激朝廷嗎?!”
“朕不過是放低息貸助民,他們就恨不得壞了朕的帝業,恨不得天下大亂,可以說半點慈悲之心也沒有。”
“朕厚待他們還有何意義?”
朱厚熜說後,毛紀不得不匍匐道:“陛下息怒!這隻是個別僧道不德,非所有僧道!”
“如果隻是個別僧道不德,大部分僧道都能體諒朝廷,忠於社稷,仁愛百姓,那就更加不用擔心收功德錢會讓天下大亂!”
朱厚熜回答。
毛紀一怔,他被朱厚熜這話懟的啞口無言,隻得拱手後折中言道:
“陛下說的是,但臣認為,即便是個別僧道不德,也應該防著他們生事而借此殘害百姓,因為哪怕政策隻是稍許失誤,但到了下麵,對一個普通百姓可能就會造成滅頂之災啊!”
“所以,臣認為,在大部分地方都還沒有像湖廣一樣加強地方吏治之前,還是不宜全國推行,當隻先在湖廣試點為好,待全國也像湖廣一樣增設了巡檢司巡檢所,還有觀風整俗使,乃至加了官吏俸祿後,再推行也不遲!”
朱厚熜對此微微一笑。
他知道驟然在全國範圍內,收回對僧道的免役特權,會造成很大的動亂,會讓全國的士紳和僧道聯合起來作亂。
所以,他本也隻是打算先在加強了朝廷統治力量的湖廣地區這麽做,而別的地方則先按照湖廣的模式增加官府力量,待將來再整頓僧道。
而他剛才故意在毛紀麵前這麽說,就是讓毛紀好在接下來有這麽個折中之言,讓毛紀更願意支持他在湖廣試點收回僧道的免役權,進而試點整頓僧道。
“元輔說的甚好!”
“就按照元輔的意思,先在湖廣試點!”
“傳旨給嚴嵩,讓他加強物議引導,讓湖廣上下盡快達成一致,開啟功德錢製度,完成對僧道的整頓!”
朱厚熜也就在毛紀這麽說後,笑著說了起來。
毛紀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皇帝這麽爽快地就采納了他的諫言,這讓頓時意識到自己好像上當了,意識到天子似乎剛才是故意在自己麵前表現的那麽過於急切。
接著。
朱厚熜就抱著手爐在手,走到毛紀麵前來,說道:“另外,也給湖廣撫按去旨,讓他們接下來要好好借此整頓僧道!”
“首先,排查所有僧尼道士有沒有度牒,沒有的,與其家仆,皆視為欲謀亂之盜賊,乃妖僧覺安妖尼妙善同黨,流放東萊!土地全部收回給民!”
“即便是有度牒,也要進行考試,合格者隻收其功德錢,不合格者,視為混在佛道中的妖僧覺安妖尼妙善同黨,與其家仆亦流放東萊!土地全部收回給民!”
“再有,按照製度,凡僧道,男性年齡非四十以上,女性年齡非五十以上,不得出家!故凡在這年齡以下的皆裁革,奪回度牒,視為混在佛道中的妖僧覺安妖尼妙善同黨,與其家仆亦流放東萊!土地全部收回給民!”
“有度牒,又考試合格,且年齡方麵,男性在四十以上,女性在五十以上者,其所在寺院土地要進行清丈,以便收功德錢!”
朱厚熜說後,毛紀已是目瞪口呆。
因為他不得不承認,皇帝這諭示真要是被執行下去,就等同於滅佛毀道呀!
因為這樣一篩選,隻怕就剩不了多少僧道。
而剩下的僧道,也隻會是真心願意守清規戒律的僧道。
畢竟,能熟悉佛道經典而可以通過考試,又願意交功德錢,相當於變相接受沒有免役權而不能接受投獻,且也不在乎年齡大而繼續辛苦掙功德錢的,肯定對用佛法普度眾生和用道術解救世人的這項事業是真愛。
因大明正處於總體氣候轉冷時期,所以,紫禁城在這個時節已披上了白氅。
朱厚熜也不再於雲台門召見大臣,而改為在殿內暖閣會見重臣議事,還會提前令人再次備上火爐熱茶與甜粥。
這已是他嘉靖朝的規矩,火爐熱茶自然是為讓重臣冒寒風來殿內後可以取暖,而甜粥則是為頂餓,補充血糖。
天越冷,人餓的也越快。
“巡撫都禦史張嵿、廣東副使汪鋐具名上奏,佛朗機請求派使者來京朝見,請問聖意準否。”
朱厚熜正喝著薏米淡粥時,首輔毛紀就向朱厚熜匯報了一件需要朱厚熜親自處理的外交事務。
“準其進京,同所押俘虜一起押進京。”
朱厚熜咽下粥後,就回了一句。
佛朗機在朱厚熜繼位後,已經跟大明打了兩次戰爭,朱厚熜正打算好好問其動機,自然也就答應了這事。
毛紀頷首稱是。
而接下來,毛紀又奏道:“刑部尚書趙璜、都察院左都禦史王時忠、大理寺卿張璁上奏,三法司已審問明白妖僧覺安、妖尼妙善所犯諸事,兩人的確如錦衣衛所查,以烏香為餌,誘使宗親僧尼士民謀亂,且挑唆遼王朱致格毀興獻帝陵墓,而實現奪陛下天命的目的!”
錦衣衛在拿了覺安和妙善後,就還是按朝廷製度,把這兩人交由三法司審問議處。
至於張綸、來淵則因為事涉欺君,且證據確鑿,還涉及文官士大夫,故而由錦衣衛直接用刑審問,以挖出背後之人,也就沒有交三法司審問議處。
另外,到現在,相應九卿官員已經廷推完畢,所以,工部尚書趙璜升為了刑部尚書,南京右都禦史王時忠成了左都禦史。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廷推,王陽明成為了吏部尚書,王憲回朝擔任兵部尚書,席書成為戶部尚書,工部左侍郎童瑞成為工部尚書。
因為覺安和妙善之事,主要是涉及藩王和僧尼,所以三法司審的還是認真,也就還是挖出了覺安和妙善所有的犯罪事實。
朱厚熜聽後就吩咐說:“既涉謀亂,那就將朱致格革除王爵,還有長史何寵,一並押解進京候審!另外,將覺安、妙善押去湖廣,讓其進行遊寺示眾,同時指認同黨!”
“是!”
朱厚熜接著又問著毛紀道:“還有哪些需禦前奏對的要緊事?”
毛紀道:“還有一事,便是巡撫湖廣都禦史舒晟和兵備道副使桂萼被許多禦史給事中彈劾,言這兩人在湖廣借嚴打之旨,殘害官紳,殺僧滅道,迫害異己,使湖廣冤魂密布,人人惶恐,故請旨對這二人嚴懲,且結束嚴打之旨!”
“有多少彈劾的?”
朱厚熜問道。
毛紀拿出一遝來:“這些都是,內閣還有一百餘封沒有帶來!”
“你怎麽看?”
朱厚熜問了一句。
毛紀回道:“官情的確洶湧,士紳們怨聲載道,再加上,說袁公與民爭利的流言蜚語本就甚囂塵上,臣擔心再這樣繼續嚴打下去,恐湖廣真的要大亂,乃至整個朝廷都要大亂!”
“所以,以臣愚見,雖說巡撫蕭公之死一案未能真相大白,但為平息眾怨,還是應該提前結束嚴打為好,不然,如此下去,臣恐舒、桂二人的安危也會成問題。”
“這個時候應該怕的是那些為非作歹的盜賊,而非是我們!”
“官情士怨怕什麽,難不成他們還真的因為朕讓舒晟、桂萼他們在湖廣嚴了些,就要造反?!”
“朕倒是不怕他們造反!”
朱厚熜說到這裏就看向毛紀說:“你們也不要怕,有朕在,這大明就亂不了!”
“至於舒晟、桂萼二人的安危。”
“內閣直接下道明旨,這二人如果在湖廣有什麽差錯,那嚴打就永遠也沒有結束的一天,甚至還會加大力度!”
“畢竟已經殉職了一個巡撫,如果再殉職一個巡撫加一個兵備道,朕隻能覺得他湖廣是徹底的要反了。”
說完後。
朱厚熜就對毛紀又說道:“至於嚴打什麽時候結束,一是要看謀害巡撫蕭琮的幕後凶手何時會被查獲,二是要看嚴嵩在湖廣所奏之事何時到。”
毛紀拱手稱是,他意識到皇帝這是拿嚴打做籌碼,來威逼湖廣士紳按照他的意圖來實現某些目的。
“覺安和妙善這兩僧尼所為,讓朕發現,這湖廣的僧尼乃至整個天下的僧尼都需要好好整治一番了。”
“不然的話,隻怕,天下宗室士民都要被他們給挑唆壞了!”
“朝廷給他們免役之恩典,是讓他們為朕的江山安穩祈福,不是讓他們砸朕的鍋!”
“所以,幹脆下道詔旨,天下僧道之人雖免役,但有為國祈福,為民消災之義務,故每人每年需按寺田多寡納銀為功德錢,便於朝廷用此錢定期派高僧為國祈福、為民消災,功德錢收取標準就按百姓收徭役錢的標準來!”
朱厚熜這樣做就相當於廢了天下僧道的免役特權,隻是名義上說成是收功德錢。
毛紀聽後頗為震驚,他是真沒想到陛下會這麽狠,直接借此把天下僧道的免役特權給廢了!
如此一來。
天下僧道還怎麽接受投獻,進而成為大地主?
同時。
天下權貴官紳還怎麽通過讓自己家族中一人成為僧道,而建自己家廟,進而把家族所有土地歸納到家廟名下,而可以實現即便家族後世子孫不成器暫時無人確定功名身份也能逃避徭役的目的?
毛紀雖然很欣賞皇帝的魄力,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樣做,是徹底得罪天下僧道和權貴官紳,便諫言道:
“陛下請三思,這樣會令天下僧道非常不滿,恐他們會因此對朝廷有更大的怨言,而進一步挑唆愚民起事造反,而亂我大明的社稷江山啊!”
當然。
毛紀不會直接說士紳也會不滿,隻會說僧道們會非常不滿。
朱厚熜聽後反問道:“那現在朝廷給他們厚待,他們有感激朝廷嗎?!”
“朕不過是放低息貸助民,他們就恨不得壞了朕的帝業,恨不得天下大亂,可以說半點慈悲之心也沒有。”
“朕厚待他們還有何意義?”
朱厚熜說後,毛紀不得不匍匐道:“陛下息怒!這隻是個別僧道不德,非所有僧道!”
“如果隻是個別僧道不德,大部分僧道都能體諒朝廷,忠於社稷,仁愛百姓,那就更加不用擔心收功德錢會讓天下大亂!”
朱厚熜回答。
毛紀一怔,他被朱厚熜這話懟的啞口無言,隻得拱手後折中言道:
“陛下說的是,但臣認為,即便是個別僧道不德,也應該防著他們生事而借此殘害百姓,因為哪怕政策隻是稍許失誤,但到了下麵,對一個普通百姓可能就會造成滅頂之災啊!”
“所以,臣認為,在大部分地方都還沒有像湖廣一樣加強地方吏治之前,還是不宜全國推行,當隻先在湖廣試點為好,待全國也像湖廣一樣增設了巡檢司巡檢所,還有觀風整俗使,乃至加了官吏俸祿後,再推行也不遲!”
朱厚熜對此微微一笑。
他知道驟然在全國範圍內,收回對僧道的免役特權,會造成很大的動亂,會讓全國的士紳和僧道聯合起來作亂。
所以,他本也隻是打算先在加強了朝廷統治力量的湖廣地區這麽做,而別的地方則先按照湖廣的模式增加官府力量,待將來再整頓僧道。
而他剛才故意在毛紀麵前這麽說,就是讓毛紀好在接下來有這麽個折中之言,讓毛紀更願意支持他在湖廣試點收回僧道的免役權,進而試點整頓僧道。
“元輔說的甚好!”
“就按照元輔的意思,先在湖廣試點!”
“傳旨給嚴嵩,讓他加強物議引導,讓湖廣上下盡快達成一致,開啟功德錢製度,完成對僧道的整頓!”
朱厚熜也就在毛紀這麽說後,笑著說了起來。
毛紀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皇帝這麽爽快地就采納了他的諫言,這讓頓時意識到自己好像上當了,意識到天子似乎剛才是故意在自己麵前表現的那麽過於急切。
接著。
朱厚熜就抱著手爐在手,走到毛紀麵前來,說道:“另外,也給湖廣撫按去旨,讓他們接下來要好好借此整頓僧道!”
“首先,排查所有僧尼道士有沒有度牒,沒有的,與其家仆,皆視為欲謀亂之盜賊,乃妖僧覺安妖尼妙善同黨,流放東萊!土地全部收回給民!”
“即便是有度牒,也要進行考試,合格者隻收其功德錢,不合格者,視為混在佛道中的妖僧覺安妖尼妙善同黨,與其家仆亦流放東萊!土地全部收回給民!”
“再有,按照製度,凡僧道,男性年齡非四十以上,女性年齡非五十以上,不得出家!故凡在這年齡以下的皆裁革,奪回度牒,視為混在佛道中的妖僧覺安妖尼妙善同黨,與其家仆亦流放東萊!土地全部收回給民!”
“有度牒,又考試合格,且年齡方麵,男性在四十以上,女性在五十以上者,其所在寺院土地要進行清丈,以便收功德錢!”
朱厚熜說後,毛紀已是目瞪口呆。
因為他不得不承認,皇帝這諭示真要是被執行下去,就等同於滅佛毀道呀!
因為這樣一篩選,隻怕就剩不了多少僧道。
而剩下的僧道,也隻會是真心願意守清規戒律的僧道。
畢竟,能熟悉佛道經典而可以通過考試,又願意交功德錢,相當於變相接受沒有免役權而不能接受投獻,且也不在乎年齡大而繼續辛苦掙功德錢的,肯定對用佛法普度眾生和用道術解救世人的這項事業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