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姚淶嗬嗬冷笑,而對張鏜說:“但我們沒想到公真的會帶錦衣衛去抓他曾權!”


    “我是打算把他先抓到詔獄,這樣也好控製他,讓他去攀咬上陸有孚!可你們卻讓我看到的隻是一具屍體!”


    “如果不信任我,大可不必一開始就告訴我!”


    張鏜解釋後就故作氣憤地把手裏的繡春刀拍在了茶幾上。


    姚淶已經從別人那裏得知張鏜在朝會上把曾權之死構陷成是陸有孚所為,所以,他對張鏜這話也就還是有幾分相信的,隻說道:“好啦!這事算我們不對,我們向公賠禮!”


    姚淶說著就真的起身向張鏜作揖致歉。


    徐階也跟著向張鏜賠了一禮:“這事是我們清流不對,還請公大人有大量。”


    張鏜隻是哼了一聲,接著就問著二人:“今日朝會發生的事想必你們也知道了。”


    兩人頷首。


    接著,張鏜又道:“那你們現在應該更加明白,你們想通過抹黑陛下和中宮來阻止陛下大造戰船,是沒有用的!”


    “公說的是,我也這麽認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阻止陛下大造戰船和倒張,隻能二選其一!”


    徐階附和著說後,就瞅了姚淶一眼。


    姚淶則問著二人:“所以,你們的意思是?”


    “誰都知道,造船的好竹木都在你們閩浙大族手裏控製著,你們不如給朝廷真的提供足夠的竹木,讓陛下真的能盡快造出大量戰船!”


    “這樣,總比陛下反過來借助張璁等人直接抄沒你們的竹木要強!”


    “如此,陛下也免得落下一個刻薄之名,你們也免受大禍,朝廷也能避免損失許多能經營海貿的人才,而能夠盡快利用你們這些閩浙大族的支持,造起戰船來。”


    徐階笑著說道。


    張鏜不由得頷首,且滿眼欣賞地看了徐階一眼。


    姚淶則擰起眉頭來,隨後就起身走了出去。


    徐階見此不禁歎氣。


    張鏜問徐階:“徐編修因何而歎氣?”


    徐階道:“閩浙大族不肯支持陛下強大水師,如此,張孚敬恐就倒不了。”


    張鏜頷首。


    且說,朱厚熜還不知道張璁已經派船運了大量上等竹木進京,甚至還附帶了彈劾謝迪私藏大量金絲楠木乃至勾結竹木抽分廠燒朝廷竹木的奏本。


    他在這日下午,才從張鏜這裏,知道了他接觸徐階和姚淶的事,進而得知閩浙大族還是沒有支持他造船的意思。


    “真正是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


    朱厚熜因而想起了曆史上朱紈的一句話。


    按理。


    大明現在海戰差距跟佛朗機其實不大,經過實戰經驗,也確實證明即便是廣東地方上一個按察副使,就能調動當地官軍,可以跟佛朗機的武裝商船交鋒一下,而打好防禦戰和治安戰,且能取得勝利。


    但就是,要想讓大明海戰力量再上一個台階,具備遠洋征討的能力,而能夠搗掉佛郎機巢穴,就變得很困難,就要麵對頑固不化的衣冠之盜的拒絕配合!


    朱厚熜因此不禁雙手幹搓起臉來,看著閃著瑩瑩火光的香爐,沉思不已。


    他知道,他是需要用鞭子抽一抽這些既要還要的頑固派的。


    於是,朱厚熜決定下旨宣見內閣毛澄和楊一清,還讓王瓊也一並來乾清宮暖閣見他。


    楊一清也從工部尚書童瑞這裏收到了閩浙官員對是否支持皇帝造船之事的答複。


    而楊一清收到的答複也仍舊是閩浙官員不願意支持皇帝造船,隻願意支持皇帝倒張。


    這讓楊一清也感到頭疼,甚至有些慍怒。


    “真正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楊一清為此還在見了童瑞後腹誹了這麽一句,然後就因天子召見而跟著毛紀一同來了乾清宮暖閣。


    當他來到暖閣後,他就毛紀一起發現,原來王瓊也在這裏!


    兩人頓時就有種不想在這裏待的想法,如遇瘟神一般,恨不得轉身就走。


    誰讓王瓊在正德時代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太大呢?


    但這是禦前,他們也不好直接離開,隻好刻意跟王瓊保持好幾個身位的距離。


    朱厚熜也注意到了毛紀和楊一清那一臉驚訝的表情,並因此暗暗一笑。


    “朕召你們來,不為別的事,隻為稅政改革的事。”


    朱厚熜這時說了這麽一句。


    毛紀和楊一清聽後頓時如遭雷擊。


    王瓊卻是兩眼一亮。


    “張孚敬當時說的沒錯,這稅政是一切庶政的根基,稅政不妥,一切新政皆是無根之萍。”


    “故朕今日召你們來,就是為談談這事。”


    朱厚熜說到這裏就道:“賜座賜茶!”


    三人謝了恩,就都圍坐在了朱厚熜麵前的墩子上。


    而在他們都坐好後,楊一清就先起身持笏開口道:


    “陛下,既議稅政,怎好有在監之人於禦前同閣臣一起議政?”


    “臣請隻召閣臣議此事!”


    “是這樣的。”


    “近年來有大臣屢屢上疏說王瓊當年黨附權奸是不得已,為救善類,故朕已下旨赦免他,複尚書銜致仕。”


    “但又因為聽說他一直對稅政改革有想法,所以,就決定也召他來一起議一議,他畢竟當過戶部尚書,對稅政想來真的有獨到之見。”


    朱厚熜說後,就看向王瓊:“王瓊,你不妨先開口說說吧。”


    一襲布衣的王瓊起身拱手稱是,然後回道:


    “聖明無過陛下,臣是一向主張大改稅政,實現真正的輕徭薄賦!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小民之稅重,士紳富商之稅輕,朝廷錢糧收入也一直入不敷出。”


    “雖然士紳有免役之恩遇,但因為稅政敗壞,就造成事實上士紳不但免役,還免稅!這進而加劇了投獻,使得納稅之田減少,百姓負擔日益加重!也使得宗室越來越不能榮養,軍隊也越來越缺餉!”


    “所以,張孚敬沒有說錯,一切之大弊皆源於稅政敗壞!”


    王瓊其實沒有想過要改革稅政,但現在天子這麽說,他自然也就要跟著承認。


    總之,天子說他是有何主張的人,那他就會承認自己有何主張。


    他在這方麵是靈活的,他可以隨時根據皇帝需要變成改革家或者保守黨。


    隻有這樣,他才有機會重回朝堂。


    朱厚熜早就知道王瓊是個善於投機取巧的妙人,如今見他這麽爽快幹脆地化身為稅政改革的支持者,心裏倒也更加確認這人的確很靈活,知道配合自己,比那些頑固不化、半點利益也不肯讓的家夥不知道要好用多少。


    “陛下,稅政固然要改,但此事不能操之過急,宜徐徐圖之,蓋因一旦冒然更改,恐反而造成動亂。”


    楊一清這時開口言道。


    “話雖如此說,但也不能不真的什麽都不做。”


    “朕的意思,下旨廷推大學士時,讓王卿先入閣,接管國稅司,先對稅政改革的事進行相應的準備,而不是隻停留在嘴上。”


    朱厚熜說道。


    楊一清回道:“陛下說的是,臣認為可以這樣做。”


    朱厚熜頷首:“那就下旨先廷推一名大學士!”


    毛紀正一臉詫異地看著楊一清,在朱厚熜這麽說後,隻得忙拱手稱是。


    王瓊則不由得麵露喜色。


    而毛紀則在與楊一清回到內閣後,忙問著楊一清:“公為何剛才支持陛下,說可以先讓王瓊入閣?”


    “不支持又能怎麽辦?”


    “不支持,那我們就得先離開!”


    “陛下想用王瓊,目的很明顯,就是嫌我們在造船這事上動作太慢!所以,幹脆就把整頓稅政提上日程,意在推行一個我們更不願意接受的新政,逼著我們在造船這事上積極一些!”


    楊一清苦笑著回答道。


    毛紀聽後把椅子扶手一拍,歎氣說:“可不肯陛下造船的又不是我們!”


    “可陛下需要我們促成這事!”


    “陛下的確是聖明天縱之主,反觀違背聖意的閩浙士族,是真正利欲熏心到目光短淺之輩。”


    “現在看來,我們與其指望他們可以助我們倒張,還不如我們先助陛下造了船。”


    楊一清說後,就道:“我想我們應該見一見大宗伯。”


    毛紀問道:“見他是為何?”


    “南直不是一直想有大臣入閣嗎,為此不惜給陛下獻祥瑞嗎?”


    “但他們雖然沒有足夠多的竹木,但他們有錢!”


    楊一清言道。


    毛紀聽後頷首:“有道理,謝餘姚他們若不願意支持陛下,那就讓王鏊入閣,來製衡王瓊!”


    於是。


    吳一鵬就被請到了內閣。


    “陛下已下明旨,廷推一名大學士,且有意讓王瓊入閣!今日已在暖閣召見了他和我們內閣大臣。”


    在吳一鵬麵前,毛紀絲毫不掩飾對王瓊的厭惡,而直呼其名。


    吳一鵬聽後直接問道:“不知兩位閣老需要我做什麽?”


    “我們認為,唯震澤先生入閣方能製衡此人,也隻有震澤先生的名望方能使陛下不倚重此人!”


    楊一清和毛紀相互看了一眼後說道。


    吳一鵬聽後道:“可陛下不一定願意讓震澤先生這樣一位名望甚高的先帝老師入閣!”


    “事在人為!”


    “佛朗機囂張跋扈,目無天朝,君怒民憤,故陛下眼下誌在加強海備,苦於錢財不足,久聞貴鄉乃斯文德化之地,想必跟君父同心,願解君憂,願排民憤的!”


    楊一清言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