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的病還沒好嗎?”


    朱厚熜在新任首輔費宏拿著楊廷和的奏疏來見他後,就問了這麽一句。


    費宏直接如實回道:“戶部欠興明銀行的錢未徹底償清前,估計是難以痊愈的。”


    朱厚熜哂然一笑。


    他知道費宏現在為何有恃無恐,敢直言楊廷和的真實動機。


    對此,朱厚熜隻說道:“不要這樣想自己的同僚!朕寧願相信他是真的病了,而不是裝病!所以,你票擬時再提朕問一問,如果實在是沒好,朕就準他回鄉靜養。”


    費宏頷首稱是,暗道還是陛下更有胸懷,不愧為聖君明主。


    楊廷和看到禦批後,就閉眼一歎:“如今看來,不但天子不想我再回朝堂,費鉛山他們也不想我再回去了。”


    於是。


    楊廷和就上了請恩準他回鄉的本。


    內閣也就按照朱厚熜的意思票擬準予,賜銀元一千,令其馳驛歸鄉。


    朱厚熜也在楊廷和離京前,準了他的陛辭,且讓他在雲台門見他。


    當楊廷和再見到朱厚熜時,已不知道該如何啟口。


    因為他知道,眼前這位帝王應該對他已經徹底失望,也不會再存有半點敬重之心,如今在明麵上還禮待自己,也不過是做樣子給天下人看,盡量維持君臣相得的局麵而已。


    畢竟自己也的確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妥協,沒有跟這位帝王硬鋼,這位帝王自然也就願意給自己最後留一點體麵。


    但楊廷和自己清楚,他在天子眼裏,本質上是個什麽樣的人。


    所以,楊廷和此時才不知道如何開口。


    他想以“定策國老”之尊,教育朱厚熜一番,卻已經不敢再持這種身份,也知道這會讓朱厚熜更加反感自己;


    他想以“心腹大臣”之誼,勸諫朱厚熜一番,可又自知不配為天子心腹,畢竟自己一直堅持的理念是犧牲天子一人,而成全天下人。


    這也就讓楊廷和再見到朱厚熜時,竟僵在了朱厚熜麵前。


    朱厚熜倒是不得不先開口道:“太傅如果實在是沒話可說,就直接離開吧,朕與你也沒話可說!”


    楊廷和聽了朱厚熜這話,倒是猛然一顫,隨後就跪下道:“臣有罪!”


    “太傅有何罪?”


    朱厚熜問道。


    楊廷和道:“臣事君不誠,自恃國老,屢有僭越之舉!”


    “知道有罪就好,但朕和天下人都感你在先帝駕崩時,堅守住了太祖所定之輪序,讓皇統平穩交接,沒有讓天下因為先帝無嗣而大亂,故依舊免汝之罪!”


    朱厚熜回道。


    楊廷和忙伏首在地:“臣謝陛下赦免之恩!”


    “免禮!”


    “回鄉去吧,以後三節兩禮,也不必上本祝賀,免費驛銀,畢竟那也是民脂民膏。”


    朱厚熜回道。


    楊廷和聽後心裏更加難受,也就還是忍不住在這時言道:“陛下!臣有話想說,伏請準予!”


    “想說就說!”


    朱厚熜不耐煩地道。


    “陛下勵精圖治、愛民如子,誠然乃社稷之幸;然臣鬥膽請陛下遠奸邪小人!陛下靠他們與陛下共同治理祖宗的江山社稷,不利於取信天下,更會令天下不安的!”


    楊廷和這時慷慨陳詞起來。


    朱厚熜則在走到了楊廷和身邊來:“太傅,朕倒是一直想問你,你到底是想讓朕真愛民如子、勵精圖治;還是想讓朕假意愛民如子、勵精圖治?”


    “臣自然真希望陛下為堯舜之君!”


    楊廷和毫不猶豫地回道。


    朱厚熜隨即問道:“那為何朕清田安民,你要稱病?朕借帑於戶部賑災,你為何又要稱病,不肯開辟財源?”


    楊廷和沉默了。


    朱厚熜回到了座位上,道:“朕替你回答,你是怕得罪天下權貴官紳,但又不好不準朕為百姓做好事!你想讓朕隻委屈自己,讓天下權貴官紳乃至百姓得到好處。”


    “可對?”


    “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朕倒是想問問,如果朕要你楊太傅回鄉後把自家的田都分給你們的佃戶,拒絕投獻,讓成都府衙增加一大筆稅役來源,而減少當地百姓的賦役負擔,你楊太傅願意嗎?”


    “另外,朕要是讓你楊太傅回鄉後把貴府寶光寺的利息減少一半,且勒令家人節儉,把省出來的錢糧用來招募成都府流民開渠清淤,你楊太傅願意嗎?”


    “隻要你楊太傅願意,朕就下這樣的旨!”


    朱厚熜這麽說後,楊廷和則道:“陛下,臣自然願意,隻是臣無法說服族中老人!”


    “朕宮中就沒有老人嗎?”


    “就你楊廷和有老人?”


    朱厚熜看向楊廷和,目光森冷。


    楊廷和沉默了。


    但過了一會兒後,楊廷和還是毅然而答:“陛下是天子,不需要說服,可正色以對!”


    朱厚熜嗬嗬一笑。


    “你雖然不怕朕因為後宮生怨而被害死,但朕怕!”


    “沒錯,朕怕死。”


    “這沒什麽不好承認的!”


    朱厚熜將手一揮,直言不諱起來。


    楊廷和再次沉默了。


    隨後。


    楊廷和突然叩首,落淚而道:“臣該死,不該使陛下說出這樣的話來!”


    “朕自己選擇說出來的,怨不得你!”


    朱厚熜回道。


    楊廷和道:“陛下以誠相待,臣愧不敢當,亦不及陛下光明磊落!”


    “你現在也應該明白了,明白朕為何要用張孚敬,乃至現在要起複王瓊。”


    “原因無他。”


    “他們無論私德如何,但至少是把朕當個人看的,是真的把朕這個人放在了心上!沒有隻盯著祖宗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甚至人家在社稷蒼生上麵用的心不比你少,甚至比你更有膽魄!乃至比朕自己都有膽魄!朕自己都不得不佩服,乃至若不用他們,反而有對不起天下百姓之心!”


    朱厚熜說著就看向楊廷和:“反而是你楊廷和這些人又想讓朕高高在上,又不把朕真的當君父一樣尊重,這不是很矛盾嗎?也正因為這種矛盾,才讓你和你的那些持同樣主張的人總是輸給張孚敬這些人!所以,你讓朕遠離他們,不用他們,朕不可能答應你,因為朕沒那麽傻!”


    “陛下!”


    “臣知道您聖明天縱,然也知道您有仁愛之心,故才鬥膽進言。”


    “臣等士大夫固然不配陛下垂憐,然天下蒼生,陛下是一直放在心上的。”


    “所以,臣認為,隻要陛下不能從四海之外得到新增之大利,那就需要克己複禮,而節儉以愛民。”


    楊廷和這時再次直言道。


    朱厚熜淡淡一笑:“那你回鄉後給朕先做個樣子,先約束你自己給朕看看!朕倒想看看,你們楊家的族人會不會因此就知禮好仁起來,朕會派錦衣衛盯著的。”


    楊廷和聽後大驚。


    隨後,楊廷和惶恐不安地再次叩首道:“臣有罪!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該要求陛下也這樣做!臣請陛下收回剛才的言,臣也收回剛才之言!”


    “怕了?”


    朱厚熜問起楊廷和來。


    楊廷和點首。


    朱厚熜沉聲道:“那就繼續演下去!”


    楊廷和明白朱厚熜的意思,無非就是讓他繼續對外宣稱天子是聖德之君,所用的大臣沒有奸臣小人,而他楊廷和自然也不是奸臣小人。


    但楊廷和現在是真的沒有別的辦法,讓朱厚熜不用張璁、王瓊;也真的怕朱厚熜反向要求他楊廷和繼續做真聖賢;所以,他就不得不叩首稱是。


    於是。


    楊廷和也就神情沮喪地回了家。


    而他在回家後,毛紀倒是來求見了他。


    毛紀比楊廷和先陛辭了朱厚熜。


    但他沒敢勸朱厚熜不用張璁、王瓊,因為他知道當今天子不好惹,他隻在聽說楊廷和也陛辭後,才開始寄希望楊廷和能勸服天子。


    而現在,毛紀來見楊廷和就是為了問問楊廷和有沒有勸服朱厚熜。


    “太傅見了陛下後,陛下可有決定棄用張孚敬、王晉溪等人?”


    毛紀在見到楊廷和後就直接問了起來。


    楊廷和長籲了一口氣,而道:“陛下說的沒錯,他們也都是國家棟梁之材,聖明之君用之,自是為聖明之政,我怎好多言。”


    “太傅這話的意思是?”


    毛紀有些不解。


    楊廷和道:“還不夠明白嗎?陛下把我說服了!英明神武之聖主,怎麽會用奸邪之人,所用者肯定是為國為民的忠臣賢臣!沒有奸臣!”


    “可我等既然被迫離開,那豈不是說我們不是忠臣賢臣?”


    毛紀問道。


    楊廷和道:“至少是庸臣!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自然也無不是的君父!”


    毛紀聽後非常失望:“太傅怎麽也說出這等迂腐之言。”


    “這是聖人之言,怎麽能說是迂腐之言?!”


    啪!


    楊廷和突然厲聲叱問起毛紀來,且把幾案重重一拍。


    毛紀不禁一顫,忙道:“是,是聖人之言!”


    毛紀也無法再強辯,但他內心卻依舊有些不服氣,也就說道:“可是太傅,真要照這麽說,天下縉紳還如何依靠我等君子為之執言啊?”


    “沒有辦法啊!”


    “當今天子是要你既說聖人之言,又要你做聖人之事;如此,天下人也就隻能如王陽明之言,要知行合一,不要口是心非,要在聖人道理上,統一起來;也要在實際行動上,一致起來;”


    “至於天下縉紳,欲為四民之首,需先尊君父為主!否則,隻能以國賊論之!”


    楊廷和說後就拍了拍毛紀道:“回鄉吧,老老實實做個鄉野耆老,也不要以賢者自居!更不要再說天下有奸臣,聖明之朝是沒有奸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