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隨著新雪初停,天晴路明。
庶民陳守貴就拉著一車木柴,準備去天津衛發賣。
而他去天津衛就正好要經過通州,且要在通州抽分局完成竹木抽分稅的繳納。
陳守貴一想到要繳納竹木抽分就不由得歎氣。
因為他知道每次隻要過一次抽分局,就必會被勒索一次,要逼他交銀元才肯放他過去。
好在,他次子在京師外城建造的工程中,掙了些銀元。
所以,他倒也不用非得像以前一樣,要先去找大戶借貸一筆銀子,然後才能過抽分局這一關。
但即便如此,對於陳守貴而言,每次過抽分局所付出的銀元價值,早已抵得上他買木柴的大半利潤。
他去一趟天津衛也就賺不了多少。
當然。
他可以把這部分成本攤到木柴價裏。
但天津衛的市井百姓也沒多少錢,他要是漲價太狠,許多市井百姓就會寧肯在這個冬天挨凍也不會買他的木柴,這會讓他一點都賺不到。
所以,陳守貴隻能自己獨自承受來自抽分局的成本。
不過,因為利潤太薄,陳守貴已經計劃著等他在天津衛當小旗的長子成了婚就不做這生意了,而安心給他長子看家。
畢竟,他小兒子作為天津衛的小旗官,在巡街時一次的灰色收入也抵得上他這麽來回奔波賣好幾次木柴的收入。
陳守貴歎氣後沒多久,就聽得跟自己押車的二弟陳守逵說:“大哥,抽分局到了!”
陳守貴聽後就手伸進衣襟裏,摸出了一坨用布包著的硬物,然後一層層的剝開包裹著這硬物的布,然後從拿出了一些銀元,遞給了陳守逵:
“去交了吧!省得他們來催時,給我們一頓殺威棒!到時候,還得多交罰款。”
陳守逵忙接過了銀元,正轉身要去交竹木抽分,就聽見一聲鑼響。
咚!
接著。
陳守逵就看見一官員儀仗走了來。
隨即,又是嗩呐聲,吹得他們心亂如麻。
陳守貴忙揣好銀元,把車拉到一邊,跪了下來。
陳守逵也忙把銀元放進袖子裏,跟著跪了下來。
直到敲著銅鑼、吹著嗩呐、舉著旗牌和拿著刀槍的兵丁伴隨著官轎離開後,他們才從雪地裏站起身來。
咚!
但接著又是一聲鑼響。
隨後,也跟著又是嗩呐聲。
兩人隻得忙重新跪了下來。
但等兩人又剛站起身來,就又聽見一聲鑼響。
兩人隻得重新跪下。
而當這第三波官員儀仗過去後,兩人也就幹脆不急著起身,準備等著所有官員都過去後再說,同時心裏也犯嘀咕,不理解為何今天這麽多官員從抽分局這裏離開。
陳守貴基於好奇,也就微微抬眼看了看,然後就看見許多自己曾經見過的抽分局稅丁書手都背著大包小包跟著離開,且一個個麵色沮喪,不複以前的囂張跋扈,不少更低垂著頭。
這讓陳守貴非常驚訝,且在這時站起身來,攔住了一名自己曾經認過親的同姓書手:“三叔,你們咋都往外走呢,現在不是收竹木抽分的時候嗎?”
“不收了!”
“皇上下了旨,以後不設抽分局。”
“我們這些人也就回部衙的回部衙,回府衙的回府衙!沒在吏部冊上的雜役,也直接回家!”
“你們的好日子來了!”
“但我們的好日子沒了,有機會你也帶帶我做生意。”
這陳三叔一臉懊喪地揮手回道。
陳守貴聽後心裏又驚又喜,忙和自己二弟拉著木炭往抽分局而來。
不久。
他就看見抽分局的大門的確貼了封條,關卡也的確撤了,平時拿著鞭子和長槍耀武揚威的稅丁也沒見蹤影,一張告示還貼在關卡處的四角亭裏,有府衙的人正在那裏通報著告示的內容。
陳守貴特地去認真聽了聽,聽完後,就不禁老淚縱橫地回來對看車和車上木柴的二弟說:“是真的,是真的!”
陳守貴這麽說後,他二弟陳守逵也滿臉堆笑,而真的相信朝廷撤了竹木抽分,不再收他們這些人的竹木抽分。
“那可太好了,沒有了竹木抽分,我們就能多賺點錢!”
陳守逵為此說了一句,且向其兄長陳守貴感歎道:“大哥,當今皇上真好啊!”
陳守貴自然是很讚同此話,且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次子靠建造外城積攢下不少身家的事,也就跟著說道:
“我們這是真碰到了好時候!趁著年景好,明年得繼續幹,畢竟說不準皇上心性一變,又恢複了抽分局。”
“大哥說的對!”
兩人接下來就笑容滿麵地拉著一車木柴去了天津衛,且在賣完後更加歡喜不已。
同他們一樣,以賣竹木為生的許多商賈皆因此大為喜悅。
而匠戶們也非常高興的是,他們今年也不用再交匠銀。
京師的李鐵匠就因為順天府沒再收他的匠銀,而高高興興地回了家,還多買了一塊肉和一簍石炭回來。
李鐵匠的妻子婁氏見此非常驚喜地問道:“你不是去交匠銀了嗎,買肉買炭做什麽?”
“不用交啦!”
“所以就拿錢買了肉買了炭,你吃好點,多出點奶水,也讓咱們這個孩子烤暖和點,省得跟他大哥一樣,在去年因為天寒地凍地買不起炭凍沒了。”
李鐵匠笑著說後就不由得神情有些晦暗,然後就走到榻邊,握住了自己新生小兒子的手,搓了搓道:“你比你哥命好,你碰到了好皇上,把我們的匠銀免了。”
婁氏接過肉和石炭後,就因聽見李鐵匠這話,問道:“是免幾年嗎?”
“不是免幾年,是以後都不用交了。”
李鐵匠放下自己兒子的手,開始拿起斧頭來敲石炭,然後說了起來。
“真的?”
婁氏聽後大喜,然後忙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老天爺有眼,真讓我們碰到好年歲了。”
……
……
“這他娘的是什麽年景!”
“鈔關稅要對難征稅的商貨加征六七成,對小商小販十元以下的還免征,還要我們完成比之前多四成的稅額,這不是為難我們嗎?”
“誰敢對那些賣絲綢棉布的征稅?還比之前多收六七成!讓我收他們一文錢,我都得擔心自己烏紗帽還戴不戴得穩!”
“果然朝中說的對,王晉溪一入閣,大家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還有那張永嘉,沒事整改什麽稅政,他上下兩張嘴一開,倒是博個愛護百姓的名聲,卻為難我們這些底下做事的人!”
而在崇文門鈔關宣課司這裏,戶部主事許鬆卻是雙手攏進袖子裏,在崇文門開啟時,就看著即將進崇文門的大批商隊抱怨不已。
戶科都給事中熊浹也在這時走了來,且聽見了他的抱怨,便厲聲喊道:
“不願意幹就滾蛋!”
“難得聖君當朝,賢臣當國,你我這等小官應該高興才是,卻倒抱怨起來,真是白讀了聖賢書,白受了國恩!”
熊浹這麽說後,許鬆忙賠禮道歉:“給諫息怒,下官失言,還是給諫高抬貴手,不要參下官!”
“我現在沒心思參你!”
“除非你要強行抗朝廷的命!”
熊浹說著就大聲問道:“督稅官來了沒有?”
督稅把總韋長貴走了來:“下官在!”
“讓你的人著好甲,備好火種,今天是執行新稅政的第一天,待會誰抗稅就聽我指揮,將其強製鎮壓,以儆效尤!”
熊浹說道。
“是!”
熊浹說後,就見一車隊滿載綢緞而來。
許鬆忙帶人攔住了這車隊。
而這車隊中的一衣著華貴的大漢手持兩光亮鐵球走了來:“我們撫寧侯府的,你們也敢攔?”
“鄙人戶科都給事中熊浹,今奉旨監稅崇文門,請撫寧侯府予以配合!”
熊浹這時也走了過來言道。
“原來你就是熊浹!”
這大漢說著就把兩鐵球往手心裏一握,然後擼起袖子來,且突然就朝熊浹罵道:
“熊浹!我肏你媽!”
“你一個七品給諫,靠跟著張永嘉屁股後麵向皇上搖尾巴的狗一樣的東西,也敢收我撫寧侯府的稅,我家老爺鎮守兩廣的時候,你連搖尾巴的資格都沒有!”
“老子也不怕你參我,到時候,說不準誰先倒黴誰沒事!”
庶民陳守貴就拉著一車木柴,準備去天津衛發賣。
而他去天津衛就正好要經過通州,且要在通州抽分局完成竹木抽分稅的繳納。
陳守貴一想到要繳納竹木抽分就不由得歎氣。
因為他知道每次隻要過一次抽分局,就必會被勒索一次,要逼他交銀元才肯放他過去。
好在,他次子在京師外城建造的工程中,掙了些銀元。
所以,他倒也不用非得像以前一樣,要先去找大戶借貸一筆銀子,然後才能過抽分局這一關。
但即便如此,對於陳守貴而言,每次過抽分局所付出的銀元價值,早已抵得上他買木柴的大半利潤。
他去一趟天津衛也就賺不了多少。
當然。
他可以把這部分成本攤到木柴價裏。
但天津衛的市井百姓也沒多少錢,他要是漲價太狠,許多市井百姓就會寧肯在這個冬天挨凍也不會買他的木柴,這會讓他一點都賺不到。
所以,陳守貴隻能自己獨自承受來自抽分局的成本。
不過,因為利潤太薄,陳守貴已經計劃著等他在天津衛當小旗的長子成了婚就不做這生意了,而安心給他長子看家。
畢竟,他小兒子作為天津衛的小旗官,在巡街時一次的灰色收入也抵得上他這麽來回奔波賣好幾次木柴的收入。
陳守貴歎氣後沒多久,就聽得跟自己押車的二弟陳守逵說:“大哥,抽分局到了!”
陳守貴聽後就手伸進衣襟裏,摸出了一坨用布包著的硬物,然後一層層的剝開包裹著這硬物的布,然後從拿出了一些銀元,遞給了陳守逵:
“去交了吧!省得他們來催時,給我們一頓殺威棒!到時候,還得多交罰款。”
陳守逵忙接過了銀元,正轉身要去交竹木抽分,就聽見一聲鑼響。
咚!
接著。
陳守逵就看見一官員儀仗走了來。
隨即,又是嗩呐聲,吹得他們心亂如麻。
陳守貴忙揣好銀元,把車拉到一邊,跪了下來。
陳守逵也忙把銀元放進袖子裏,跟著跪了下來。
直到敲著銅鑼、吹著嗩呐、舉著旗牌和拿著刀槍的兵丁伴隨著官轎離開後,他們才從雪地裏站起身來。
咚!
但接著又是一聲鑼響。
隨後,也跟著又是嗩呐聲。
兩人隻得忙重新跪了下來。
但等兩人又剛站起身來,就又聽見一聲鑼響。
兩人隻得重新跪下。
而當這第三波官員儀仗過去後,兩人也就幹脆不急著起身,準備等著所有官員都過去後再說,同時心裏也犯嘀咕,不理解為何今天這麽多官員從抽分局這裏離開。
陳守貴基於好奇,也就微微抬眼看了看,然後就看見許多自己曾經見過的抽分局稅丁書手都背著大包小包跟著離開,且一個個麵色沮喪,不複以前的囂張跋扈,不少更低垂著頭。
這讓陳守貴非常驚訝,且在這時站起身來,攔住了一名自己曾經認過親的同姓書手:“三叔,你們咋都往外走呢,現在不是收竹木抽分的時候嗎?”
“不收了!”
“皇上下了旨,以後不設抽分局。”
“我們這些人也就回部衙的回部衙,回府衙的回府衙!沒在吏部冊上的雜役,也直接回家!”
“你們的好日子來了!”
“但我們的好日子沒了,有機會你也帶帶我做生意。”
這陳三叔一臉懊喪地揮手回道。
陳守貴聽後心裏又驚又喜,忙和自己二弟拉著木炭往抽分局而來。
不久。
他就看見抽分局的大門的確貼了封條,關卡也的確撤了,平時拿著鞭子和長槍耀武揚威的稅丁也沒見蹤影,一張告示還貼在關卡處的四角亭裏,有府衙的人正在那裏通報著告示的內容。
陳守貴特地去認真聽了聽,聽完後,就不禁老淚縱橫地回來對看車和車上木柴的二弟說:“是真的,是真的!”
陳守貴這麽說後,他二弟陳守逵也滿臉堆笑,而真的相信朝廷撤了竹木抽分,不再收他們這些人的竹木抽分。
“那可太好了,沒有了竹木抽分,我們就能多賺點錢!”
陳守逵為此說了一句,且向其兄長陳守貴感歎道:“大哥,當今皇上真好啊!”
陳守貴自然是很讚同此話,且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次子靠建造外城積攢下不少身家的事,也就跟著說道:
“我們這是真碰到了好時候!趁著年景好,明年得繼續幹,畢竟說不準皇上心性一變,又恢複了抽分局。”
“大哥說的對!”
兩人接下來就笑容滿麵地拉著一車木柴去了天津衛,且在賣完後更加歡喜不已。
同他們一樣,以賣竹木為生的許多商賈皆因此大為喜悅。
而匠戶們也非常高興的是,他們今年也不用再交匠銀。
京師的李鐵匠就因為順天府沒再收他的匠銀,而高高興興地回了家,還多買了一塊肉和一簍石炭回來。
李鐵匠的妻子婁氏見此非常驚喜地問道:“你不是去交匠銀了嗎,買肉買炭做什麽?”
“不用交啦!”
“所以就拿錢買了肉買了炭,你吃好點,多出點奶水,也讓咱們這個孩子烤暖和點,省得跟他大哥一樣,在去年因為天寒地凍地買不起炭凍沒了。”
李鐵匠笑著說後就不由得神情有些晦暗,然後就走到榻邊,握住了自己新生小兒子的手,搓了搓道:“你比你哥命好,你碰到了好皇上,把我們的匠銀免了。”
婁氏接過肉和石炭後,就因聽見李鐵匠這話,問道:“是免幾年嗎?”
“不是免幾年,是以後都不用交了。”
李鐵匠放下自己兒子的手,開始拿起斧頭來敲石炭,然後說了起來。
“真的?”
婁氏聽後大喜,然後忙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老天爺有眼,真讓我們碰到好年歲了。”
……
……
“這他娘的是什麽年景!”
“鈔關稅要對難征稅的商貨加征六七成,對小商小販十元以下的還免征,還要我們完成比之前多四成的稅額,這不是為難我們嗎?”
“誰敢對那些賣絲綢棉布的征稅?還比之前多收六七成!讓我收他們一文錢,我都得擔心自己烏紗帽還戴不戴得穩!”
“果然朝中說的對,王晉溪一入閣,大家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還有那張永嘉,沒事整改什麽稅政,他上下兩張嘴一開,倒是博個愛護百姓的名聲,卻為難我們這些底下做事的人!”
而在崇文門鈔關宣課司這裏,戶部主事許鬆卻是雙手攏進袖子裏,在崇文門開啟時,就看著即將進崇文門的大批商隊抱怨不已。
戶科都給事中熊浹也在這時走了來,且聽見了他的抱怨,便厲聲喊道:
“不願意幹就滾蛋!”
“難得聖君當朝,賢臣當國,你我這等小官應該高興才是,卻倒抱怨起來,真是白讀了聖賢書,白受了國恩!”
熊浹這麽說後,許鬆忙賠禮道歉:“給諫息怒,下官失言,還是給諫高抬貴手,不要參下官!”
“我現在沒心思參你!”
“除非你要強行抗朝廷的命!”
熊浹說著就大聲問道:“督稅官來了沒有?”
督稅把總韋長貴走了來:“下官在!”
“讓你的人著好甲,備好火種,今天是執行新稅政的第一天,待會誰抗稅就聽我指揮,將其強製鎮壓,以儆效尤!”
熊浹說道。
“是!”
熊浹說後,就見一車隊滿載綢緞而來。
許鬆忙帶人攔住了這車隊。
而這車隊中的一衣著華貴的大漢手持兩光亮鐵球走了來:“我們撫寧侯府的,你們也敢攔?”
“鄙人戶科都給事中熊浹,今奉旨監稅崇文門,請撫寧侯府予以配合!”
熊浹這時也走了過來言道。
“原來你就是熊浹!”
這大漢說著就把兩鐵球往手心裏一握,然後擼起袖子來,且突然就朝熊浹罵道:
“熊浹!我肏你媽!”
“你一個七品給諫,靠跟著張永嘉屁股後麵向皇上搖尾巴的狗一樣的東西,也敢收我撫寧侯府的稅,我家老爺鎮守兩廣的時候,你連搖尾巴的資格都沒有!”
“老子也不怕你參我,到時候,說不準誰先倒黴誰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