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宮中菜肴皆不合閣老胃口?”
“朕可是讓禦廚照閣老口味做的。”
朱厚熜見王鏊遲遲不下筷子,也就問了一句。
王鏊起身拱手道:“陛下恕罪,非是禦賜之宴不合臣胃口,是臣想到今日之事,心緒難寧。”
“今日什麽事,說說看。”
朱厚熜笑問了一句。
王鏊抬頭看向朱厚熜:“陛下能否撤了觀風整俗之製?”
“不能!”
朱厚熜毫不猶豫地回道。
接著。
朱厚熜就夾了點菜進嘴裏,吃了起來,然後說道:“你提別的要求,朕都可以考慮考慮,這件事,朕是考慮都不用考慮的。”
“可是,陛下,這觀風整俗之製,每年耗費上百萬銀元不說,也會有鼓勵士民妄議國政之嫌!”
“臣擔心長此以往,會因為發聲的太多又太不同,而產生更大的爭鬥,乃至讓天下紛亂,影響朝廷的長治久安。”
王鏊回道。
“蓋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
朱厚熜這時卻背誦起一篇文章來。
然後,朱厚熜看向了王鏊:“閣老知道這是誰的文章嗎?”
王鏊已怔在原地,隨後才紅著兩眼答道:“是臣在陛下即位之初派行人柯維熊慰問臣時,臣獻給陛下的《親政篇》。”
“沒錯,就是你寫給朕的《親政篇》!”
朱厚熜回道。
王鏊眼裏已閃起淚花來,笑道:“沒想到,陛下竟背了下來。”
“好文章,自當記於心,而施於行。”
朱厚熜一邊繼續吃著菜一邊看著對麵恭肅而立的王鏊,笑道。
王鏊聽後更加感動。
但接著。
朱厚熜又笑道:“所以,你既然讓朕這為上者,多聽下麵之言,為何又讓朕撤觀風整俗使,不讓他們讓下情被朝中諸大臣知道,進而被朕知道呢?”
“你在文中說,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你是想讓朕做不成唐虞一樣的賢君嗎,不能明目達聰嗎?”
朱厚熜這麽問後,王鏊忙跪了下來:“臣惶恐,臣沒有此言,臣自是樂見陛下聖聽天下之言!”
“然臣今日這樣說,隻是擔心朝廷讓觀風整俗使鼓勵天下士民發聲後,會在將來由於天下之利有限,不能滿足其願,反而使其因此生怨!”
“正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然,一旦使其知自己困頓乃上位者不能為之因,則小民如何還願接受朝廷統禦,而甘受清貧?”
“朕知道你的意思,但朕不怕他們發聲說出心中欲望後,朕不能滿足他們,不能讓他們都能過上富足的日子,而認為朕即便是聖君仁主,也隻能做到讓他們不餓死,做不到讓他們都能像個人一樣活著。”
朱厚熜說了起來,且說到這裏,就看向王鏊:
“但朕乃天子,按天理,朕富有整個天下,不僅僅擁有四海之內之疆土,也當為四海之外之疆土的主人,自可開發天下之利,使之源源不竭地造福天下士民。”
“陛下,據臣所知,現在新開發之利,也就東萊金礦,您真覺得四海之外有值得開發之利嗎?”
“曆來,好大喜功,銳意外擴者,莫不更加損天下民財,未穩反使社稷更加昌盛者。”
王鏊回道。
朱厚熜知道他現在無法說服王鏊這樣的士大夫,隻道:“朕已經讓人出去尋找,試著這樣做,以解決人多地少且宗親貴胄、官僚縉紳等不事生產者越發龐大的問題,如果這條路真是死路,朕自會主動撤去觀風整俗使,隻滿足於讓百姓不做哀哀餓殍!”
王鏊聽後不由得再次言道:“昔日前元就擴土萬裏,然國運反不足百年,陛下這條路其實已有明證在先。”
“那也要試!”
“前元方式不對,過於野蠻!朕不會那樣做!”
“而且,不這樣去試,先把目標定的宏大一些,隻一開始就安於守成,那胸懷誌向就打不開,就會讓很多本來可以促進糧食增產、田畝增多的先進新製度和新技藝出現不了!”
朱厚熜很嚴肅地擱下筷子說了起來,接著就揮手道:“總之,你們也不要太擔心,朕不是不把百姓不當人,要踩著他們的屍骨去開疆辟土,如果朕真的昏了頭,好大喜功到不把人命當回事,你們再勸諫也不遲!”
王鏊隻得拱手稱是。
“吃飯吧。”
朱厚熜則接著說了這麽一句。
王鏊接下來倒也真的夾起菜來,但心裏依舊五味陳雜,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吃的菜肴可不可口,隻糊裏糊塗地蜻蜓點水一般夾了些在嘴裏咀嚼著,同時又沉思著。
“皇爺!”
彼時,秦文走了來。
朱厚熜忙問道:“什麽事?”
秦文便在朱厚熜耳邊低語了幾句。
朱厚熜聽後本來想著來個“曹操蓋飯”,但隨後想著還是算了,隻沉聲道:“讓他進來!”
王鏊見朱厚熜頗為氣惱,就不由得抬頭看了過來。
不多時,王鏊就見一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堂官走了進來,跪在了皇帝麵前。
來人正是張鏜。
朱厚熜這時則側身對著張鏜,問道:“劉應槐真暴斃了?”
“是!”
張鏜回道。
朱厚熜則轉過身來:“朕的詔獄成篩子了嗎,關在裏麵的犯人這麽容易暴斃?”
“臣有罪!”
張鏜再次叩首回道。
朱厚熜指著張鏜道:“你是有罪!”
“來人!”
不多時。
秦文又奏了進來:“請皇爺吩咐。”
朱厚熜忙道:“將張鏜拖出去杖斃!”
秦文故作一驚。
彼時。
王鏊也大為驚駭,忙起身道:“陛下息怒,張鏜到底是王府舊臣,驟然殺之,非明君之舉!”
朱厚熜道:“朕看他們就是仗著朕不敢殺他們,所以才這麽放肆!”
“陛下容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犯人暴斃,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可能真有別的原因,而陛下的舊人冒然殺之,也會使小人更易拉攏近侍,而不利陛下十步以內的安危!”
王鏊繼續勸道。
朱厚熜就是故意讓張鏜在王鏊與自己共進晚宴的時候來稟報的,所以在見王鏊這麽說後,就頷首道:“閣老說的有理,就依閣老的,饒你死罪,但活罪不可免,降為東廠理刑百戶,讓千戶石寶升指揮僉事,為鎮撫司掌印!”
秦文拱手稱是。
張鏜這裏也叩首謝恩而去。
“繼續用膳。”
朱厚熜這裏則對王鏊說了一句。
“是!”
而王鏊看向朱厚熜的神色則更為複雜。
在領完宴,出宮後,王鏊因此依舊思緒萬千。
“嶽翁!”
一直候在宮門處的徐縉見王鏊一出來,就忙上前扶住了他:“您可說今日白天那些頑士刁民反應的事了?”
王鏊道:“自然沒有!”
徐縉鬆了一口氣,問:“那陛下可提到官運改商運一事了?”
“也沒有。”
王鏊笑著回了一句,就道:“這事既然已形成物議,誰都不好再視而不見,所以也不需要提了,改是肯定的事!”
“嶽翁說的是,那嶽翁跟陛下可說什麽了?”
徐縉問道。
王鏊道:“我說撤觀風整俗使的事了。”
徐縉頓時來了興趣,忙問道:“那陛下怎麽說?”
“陛下還是年輕氣盛啊!”
王鏊卻在這時感慨了一句。
“年輕氣盛。”
徐縉腹誹了一下,而有些失望地問道:“這麽說,陛下是不肯了。”
“陛下雖睿哲自天,但似乎很篤定會再發現東萊一樣的金礦,而汲汲於重軍崇武,不願近法孝廟!”
“我也不明白,陛下何來如此信心,但好在陛下承諾,若沒有,他會主動放棄。”
王鏊點了點頭,對自己女婿說起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然後又看了一眼徐縉後說:“另外,劉應槐在詔獄暴斃了!”
“他暴斃了?”
徐縉大驚而喜。
王鏊點頭:“陛下還因此要殺張鏜,老夫勸住了!陛下心機深沉,不似先帝那樣純粹,竟故意試探老夫!我在內閣待不了幾年,你以後是要長伴此君的,當小心,切忌不可再太想著讓陛下減輕江南之重賦,乃至遷都的事更不要想。”
“可我們吳人的宏願就是遷都,漕運艱難,江南賦重,本就是因為國都在北!”
徐縉聽後不由得有些失望地說道。
王鏊道:“那也隻能指望下一代天子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隻能是先讓陛下看見我們的忠心!”
……
……
“下僚別無他意,隻是想向陛下表達自己的忠貞之心!”
“所以,下僚才來見元輔,向元輔稟報他們要聯合我南直鄉黨將來不供貨給元輔一家,隻供貨給餘姚王氏、晉溪王氏以及可能會有的餘姚謝氏。”
費宅。
徐階這晚來了費家,向費宏拱手說了起來。
費宏對徐階的到來很感意外,但對徐階所說的事不感意外:“所以,他們要怎麽做?”
“他們打算在朝廷要改漕運時,讓他們的人在淮安舉事,斷了漕運,以證明商運不得人心,讓朝廷恢複官運!”
“另外,他們還和鎮撫司的張鏜有勾結!”
徐階回道。
費宏點了點頭,微微一笑道:“你應該不隻是為了盡忠,實話告訴老夫,為何出賣自己的鄉黨?”
“下僚不想一直在翰林院苦熬資曆了!”
“朕可是讓禦廚照閣老口味做的。”
朱厚熜見王鏊遲遲不下筷子,也就問了一句。
王鏊起身拱手道:“陛下恕罪,非是禦賜之宴不合臣胃口,是臣想到今日之事,心緒難寧。”
“今日什麽事,說說看。”
朱厚熜笑問了一句。
王鏊抬頭看向朱厚熜:“陛下能否撤了觀風整俗之製?”
“不能!”
朱厚熜毫不猶豫地回道。
接著。
朱厚熜就夾了點菜進嘴裏,吃了起來,然後說道:“你提別的要求,朕都可以考慮考慮,這件事,朕是考慮都不用考慮的。”
“可是,陛下,這觀風整俗之製,每年耗費上百萬銀元不說,也會有鼓勵士民妄議國政之嫌!”
“臣擔心長此以往,會因為發聲的太多又太不同,而產生更大的爭鬥,乃至讓天下紛亂,影響朝廷的長治久安。”
王鏊回道。
“蓋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
朱厚熜這時卻背誦起一篇文章來。
然後,朱厚熜看向了王鏊:“閣老知道這是誰的文章嗎?”
王鏊已怔在原地,隨後才紅著兩眼答道:“是臣在陛下即位之初派行人柯維熊慰問臣時,臣獻給陛下的《親政篇》。”
“沒錯,就是你寫給朕的《親政篇》!”
朱厚熜回道。
王鏊眼裏已閃起淚花來,笑道:“沒想到,陛下竟背了下來。”
“好文章,自當記於心,而施於行。”
朱厚熜一邊繼續吃著菜一邊看著對麵恭肅而立的王鏊,笑道。
王鏊聽後更加感動。
但接著。
朱厚熜又笑道:“所以,你既然讓朕這為上者,多聽下麵之言,為何又讓朕撤觀風整俗使,不讓他們讓下情被朝中諸大臣知道,進而被朕知道呢?”
“你在文中說,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你是想讓朕做不成唐虞一樣的賢君嗎,不能明目達聰嗎?”
朱厚熜這麽問後,王鏊忙跪了下來:“臣惶恐,臣沒有此言,臣自是樂見陛下聖聽天下之言!”
“然臣今日這樣說,隻是擔心朝廷讓觀風整俗使鼓勵天下士民發聲後,會在將來由於天下之利有限,不能滿足其願,反而使其因此生怨!”
“正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然,一旦使其知自己困頓乃上位者不能為之因,則小民如何還願接受朝廷統禦,而甘受清貧?”
“朕知道你的意思,但朕不怕他們發聲說出心中欲望後,朕不能滿足他們,不能讓他們都能過上富足的日子,而認為朕即便是聖君仁主,也隻能做到讓他們不餓死,做不到讓他們都能像個人一樣活著。”
朱厚熜說了起來,且說到這裏,就看向王鏊:
“但朕乃天子,按天理,朕富有整個天下,不僅僅擁有四海之內之疆土,也當為四海之外之疆土的主人,自可開發天下之利,使之源源不竭地造福天下士民。”
“陛下,據臣所知,現在新開發之利,也就東萊金礦,您真覺得四海之外有值得開發之利嗎?”
“曆來,好大喜功,銳意外擴者,莫不更加損天下民財,未穩反使社稷更加昌盛者。”
王鏊回道。
朱厚熜知道他現在無法說服王鏊這樣的士大夫,隻道:“朕已經讓人出去尋找,試著這樣做,以解決人多地少且宗親貴胄、官僚縉紳等不事生產者越發龐大的問題,如果這條路真是死路,朕自會主動撤去觀風整俗使,隻滿足於讓百姓不做哀哀餓殍!”
王鏊聽後不由得再次言道:“昔日前元就擴土萬裏,然國運反不足百年,陛下這條路其實已有明證在先。”
“那也要試!”
“前元方式不對,過於野蠻!朕不會那樣做!”
“而且,不這樣去試,先把目標定的宏大一些,隻一開始就安於守成,那胸懷誌向就打不開,就會讓很多本來可以促進糧食增產、田畝增多的先進新製度和新技藝出現不了!”
朱厚熜很嚴肅地擱下筷子說了起來,接著就揮手道:“總之,你們也不要太擔心,朕不是不把百姓不當人,要踩著他們的屍骨去開疆辟土,如果朕真的昏了頭,好大喜功到不把人命當回事,你們再勸諫也不遲!”
王鏊隻得拱手稱是。
“吃飯吧。”
朱厚熜則接著說了這麽一句。
王鏊接下來倒也真的夾起菜來,但心裏依舊五味陳雜,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吃的菜肴可不可口,隻糊裏糊塗地蜻蜓點水一般夾了些在嘴裏咀嚼著,同時又沉思著。
“皇爺!”
彼時,秦文走了來。
朱厚熜忙問道:“什麽事?”
秦文便在朱厚熜耳邊低語了幾句。
朱厚熜聽後本來想著來個“曹操蓋飯”,但隨後想著還是算了,隻沉聲道:“讓他進來!”
王鏊見朱厚熜頗為氣惱,就不由得抬頭看了過來。
不多時,王鏊就見一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堂官走了進來,跪在了皇帝麵前。
來人正是張鏜。
朱厚熜這時則側身對著張鏜,問道:“劉應槐真暴斃了?”
“是!”
張鏜回道。
朱厚熜則轉過身來:“朕的詔獄成篩子了嗎,關在裏麵的犯人這麽容易暴斃?”
“臣有罪!”
張鏜再次叩首回道。
朱厚熜指著張鏜道:“你是有罪!”
“來人!”
不多時。
秦文又奏了進來:“請皇爺吩咐。”
朱厚熜忙道:“將張鏜拖出去杖斃!”
秦文故作一驚。
彼時。
王鏊也大為驚駭,忙起身道:“陛下息怒,張鏜到底是王府舊臣,驟然殺之,非明君之舉!”
朱厚熜道:“朕看他們就是仗著朕不敢殺他們,所以才這麽放肆!”
“陛下容稟!”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犯人暴斃,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可能真有別的原因,而陛下的舊人冒然殺之,也會使小人更易拉攏近侍,而不利陛下十步以內的安危!”
王鏊繼續勸道。
朱厚熜就是故意讓張鏜在王鏊與自己共進晚宴的時候來稟報的,所以在見王鏊這麽說後,就頷首道:“閣老說的有理,就依閣老的,饒你死罪,但活罪不可免,降為東廠理刑百戶,讓千戶石寶升指揮僉事,為鎮撫司掌印!”
秦文拱手稱是。
張鏜這裏也叩首謝恩而去。
“繼續用膳。”
朱厚熜這裏則對王鏊說了一句。
“是!”
而王鏊看向朱厚熜的神色則更為複雜。
在領完宴,出宮後,王鏊因此依舊思緒萬千。
“嶽翁!”
一直候在宮門處的徐縉見王鏊一出來,就忙上前扶住了他:“您可說今日白天那些頑士刁民反應的事了?”
王鏊道:“自然沒有!”
徐縉鬆了一口氣,問:“那陛下可提到官運改商運一事了?”
“也沒有。”
王鏊笑著回了一句,就道:“這事既然已形成物議,誰都不好再視而不見,所以也不需要提了,改是肯定的事!”
“嶽翁說的是,那嶽翁跟陛下可說什麽了?”
徐縉問道。
王鏊道:“我說撤觀風整俗使的事了。”
徐縉頓時來了興趣,忙問道:“那陛下怎麽說?”
“陛下還是年輕氣盛啊!”
王鏊卻在這時感慨了一句。
“年輕氣盛。”
徐縉腹誹了一下,而有些失望地問道:“這麽說,陛下是不肯了。”
“陛下雖睿哲自天,但似乎很篤定會再發現東萊一樣的金礦,而汲汲於重軍崇武,不願近法孝廟!”
“我也不明白,陛下何來如此信心,但好在陛下承諾,若沒有,他會主動放棄。”
王鏊點了點頭,對自己女婿說起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然後又看了一眼徐縉後說:“另外,劉應槐在詔獄暴斃了!”
“他暴斃了?”
徐縉大驚而喜。
王鏊點頭:“陛下還因此要殺張鏜,老夫勸住了!陛下心機深沉,不似先帝那樣純粹,竟故意試探老夫!我在內閣待不了幾年,你以後是要長伴此君的,當小心,切忌不可再太想著讓陛下減輕江南之重賦,乃至遷都的事更不要想。”
“可我們吳人的宏願就是遷都,漕運艱難,江南賦重,本就是因為國都在北!”
徐縉聽後不由得有些失望地說道。
王鏊道:“那也隻能指望下一代天子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隻能是先讓陛下看見我們的忠心!”
……
……
“下僚別無他意,隻是想向陛下表達自己的忠貞之心!”
“所以,下僚才來見元輔,向元輔稟報他們要聯合我南直鄉黨將來不供貨給元輔一家,隻供貨給餘姚王氏、晉溪王氏以及可能會有的餘姚謝氏。”
費宅。
徐階這晚來了費家,向費宏拱手說了起來。
費宏對徐階的到來很感意外,但對徐階所說的事不感意外:“所以,他們要怎麽做?”
“他們打算在朝廷要改漕運時,讓他們的人在淮安舉事,斷了漕運,以證明商運不得人心,讓朝廷恢複官運!”
“另外,他們還和鎮撫司的張鏜有勾結!”
徐階回道。
費宏點了點頭,微微一笑道:“你應該不隻是為了盡忠,實話告訴老夫,為何出賣自己的鄉黨?”
“下僚不想一直在翰林院苦熬資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