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皇商大肆招商進貨和雇傭人員的事,的確讓不希望朝廷壟斷海利的大戶恨的咬牙切齒。


    廣東潮陽門辟港。


    咚!


    梁儲的家人梁瑞,就在牙子方宗武的陪同下,來到了在碼頭等活的百姓這裏。


    隨著一聲鑼響後。


    方宗武就高聲對這些卸貨工高聲喊道:“有北溪來的新船找人卸貨,有沒有來應雇的,每擔貨給一錢銀元!”


    “有!”


    “方爺,真是一錢銀元一擔嗎?”


    “包飯嗎?我們好久沒吃東西了。”


    許多碼頭卸貨工的頭目站起身來問道。


    方爺言道:“包飯,幹活期間,米飯管夠,隔一天一頓葷食!第一頓全葷!”


    “那我們幹!”


    這些卸貨工聞言大喜,紛紛走過來,跟著這方宗武一起到了他開在這裏的牙行,然後方宗武就帶著這些人跟梁瑞畫押簽了契書。


    很快。


    這些人就被帶到了這裏預先訂好的酒樓,胡吃海塞起來。


    而這些卸貨工剛吃完沒多久,數艘大沙船和大帆船就出現在了門辟港。


    這些卸貨工便在梁家人的組織下開始把大沙船的貨卸下然後搬到大帆船上。


    而這些船上都掛著“奉旨經營”的旗幟,還掛著寫有“順德梁氏”的燈籠。


    “爹,這就是梁家的船,他們把我們的買賣都搶了,還重新讓這裏等活的人有了飯吃!”


    “這些人背後的宗族都沒法阻止他們,我們陳家也有人在這裏麵幹活。”


    以戶科左給事中回鄉丁憂的廣東潮陽縉紳陳洸此時也正在自家樓上,看著這一幕,而聽自己兒子陳柱說著這事。


    陳洸聽後臉色陰沉下來:“這麽說,沒法以倭寇來犯的名義組織這些人鬧事了!”


    “是的,想趁亂阻止陛下嚴厲禁海是不行的了。”


    陳柱說道。


    陳洸聽後沉默良久,然後歎了一口氣,說:


    “當今陛下太厲害了!居然想到用這一招對付我們沿海大戶,現在就看巡視東洋的事成不成了!”


    陳柱聽後問道:“如果成了怎麽辦?”


    “如果成了,就上疏奏請開海!”


    陳洸說道。


    陳柱聽後大驚:“開海?”


    陳洸則苦笑說:“開海讓朝廷與商賈百姓共得海利,總比讓朝廷隻和這三家皇商獨得海利強吧?”


    “開海至少我陳家還能繼續放利給那些走私商,現在我們放利給誰?給順德梁家嗎,人家缺錢肯定也至少找陛下借貸!”


    “父親說的是,隻是即便真的開了海,也不能如以前一樣賺得多了。”


    “至少這些潮陽的走私商不用交錢找我們這樣的縉紳人家求庇護了。”


    “家裏人口又越來越多,兩個弟弟要成親,三個妹妹要出嫁,新出生的幾個後輩也還需要添幾個丫鬟服侍,少了這筆收入,就收支難抵了,而您將來要起複也還得預備打點吏部和科道的銀子才行。”


    陳柱說道。


    陳洸聽後頷首:“你說的沒錯,再尋別的財路吧!”


    “要想不犯皇綱王法,兒子實在是不知道還有什麽財路。”


    “廣東的田本來就不多,能投獻的都投獻了,商路上也是一樣,基本上都是幾個大家族的,我們惹不起。”


    “父親,朝廷怎麽就不體諒一下我們大戶的難處?”


    陳柱說到這裏就問起陳洸來。


    陳洸看了自己兒子一樣,然後道:“也罷,我明日去順德拜訪一下梁公,問問他,陛下到底是什麽心思!”


    “梁公是忠臣,陛下不考慮我們大戶的難處,但梁公總會考慮一下陛下的安危,再這樣逼迫下去,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狗急跳牆的!”


    陳洸說後就擰起眉頭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朱厚熜嚴加禁海,又整出皇商製度,壟斷海貿,還派官兵巡視東洋,宣威外夷,以穩海疆。


    這一套組合拳,自是讓沿海大戶們恨得咬牙切齒之餘,又毫無招架之力。


    但同時,他們又不願意節省開支,讓自己和家人的物質和精神待遇減少一些,也就隻怪天子不體諒他們大戶的難處,又美其名曰擔心這樣下去會讓大戶們對天子的怨氣越積越深,而最終依舊會影響天子的安危,不利於皇室內廷與天下安寧。


    可謂是風水輪流轉。


    之前是要天子節約財用。


    現在輪到要沿海大戶們節約財用。


    而朱厚熜也知道整分配製度的改革,的確難免積怨於人。


    畢竟切蛋糕這事,你多一塊,別人就會少一塊。


    但朱厚熜現在就得先切蛋糕,才能有實力做大蛋糕。


    不然,讓天下之利,尤其是眼下這海利隻被權貴豪紳壟斷,那這巨大的海利,就隻能作為權貴豪紳們競奢比闊、廣造園林、廣蓄奴婢的資本,而不能作為促進生產力、拓取外部資源的力量。


    所以,這些沿海大戶怨憤歸怨憤,擔憂歸擔憂,但皇商大舉進貨雇人,跟隨巡視船隊出海,代替他們和名下走私海寇已成事實。


    閩浙沿海,幾乎每天都有皇商的大船出沒收貨,而使得這一帶沒有因為海防司嚴加巡海而顯得蕭條。


    如此,不僅僅是沿海靠在海貿中出力的底層百姓在謀生上沒有受到影響,上遊的供貨商和手工業生產者也沒有因為朝廷嚴加禁海而在謀生上大受影響,甚至因為朱厚熜讓張鶴齡和張延齡來南方放低息貸而提高了生產力,把生產成本降了下來,增加了利益。


    砰砰!


    “給我打!”


    “宋侍郎家的打行又如何,我們建昌侯府怕過誰?”


    “不準百姓貸我們建昌侯的低息款,就是違抗聖意,不準我們助民!”


    張鶴齡的家人張蘭這一天就在湖州南潯鎮開的自家錢莊門前,讓自家養的家丁把幾個來阻止本地百姓來借貸的縉紳爪牙打得滿地找牙,甚至當場直接打死數人。


    而也因此,南潯鎮的金融秩序得以維護,百姓們也就得以繼續在張家的錢莊借到低息貸。


    南潯鎮的縉紳們隻得跟著降利息。


    但同時,南潯鎮的縉紳也同南方其他縉紳大戶一樣,對張鶴齡和張延齡的恨與日俱增。


    恰在這一背景下,朱厚熜這裏在囑咐嚴嵩把陶諧等罪惡以話本戲劇的形式宣教於民時,他就收到了都察院左都禦史王時中呈上來的題本。


    題本覆奏說,山西巡按禦史馬錄查得太原衛指揮使張寅乃山西妖賊李福達假扮,且武定侯郭勳、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侯張延齡有交通此逆賊。


    朱厚熜看到此題本後皺起眉頭來,他知道李福達這個案子,也知道這個案子依舊突然出現是什麽原因導致的。


    所以,朱厚熜就將黃錦傳了來,吩咐說:“傳元輔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