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清等禦書房大臣此時皆麵麵相覷。


    他們正在消化天子傳達的這些信息。


    巡視東洋的船隊成功出發,說明南方沿海大戶沒能阻止得了天子斷他們外援的這一招。


    再加上,之前上萬倭寇在雙嶼島被剿滅,說明南方沿海大戶想亂東南也亂不了了,畢竟他們已經徹底沒了本錢。


    而同時……


    陛下那位什麽都不管又什麽都管的奶兄弟陸炳,不知道通過什麽方式拿到了楊廷和門下第一號人物彭澤與馬錄等清流,勾結王親謀逆的罪證。


    這意味著,天子大可安心在京師對整個反對他的所有官僚掀桌子了。


    包括不老實的武勳!


    所以,天子才要開始親自廷審。


    乃至天子已經知道在廷審時,有文官叫囂錦衣衛的呈報不可信,而因此表示,那幹脆他以後誰都不信。


    畢竟否定錦衣衛的權威,就是廢掉天子除文官監察係統外的另一隻眼。


    有文官這樣叫囂的確是犯了大忌!


    與逼天子廢了錦衣衛沒有區別,乃至本質上也的確相當於要逼皇權從屬於士權。


    但是,天子要是真的棄百官如敝履,以家奴治天下。


    那就會讓天下走向另一個極端!


    家奴固然更願意媚上而天子殺其如處死螻蟻,但也更不願意顧下啊!


    楊一清等禦書房大臣不願意看見這個結果。


    他們是希望天子成為仁德之君,即便宣威也當有規則,而不是希望天子變成威福不能測之君。


    而作為首輔的楊一清則知道,天子現在還對他們宣達心中之意,其實是在給自己這些官僚最後一次機會。


    因為無論如何,這次廷審,還是有投紅豆,站在聖意這邊的官僚的。


    隻是因為眼下才嘉靖五年,位列高位者多是舊臣舊黨而已,所以導致掌權官僚中,大多數還是虛偽不忠之輩。


    所以,楊一清這時立即跪了下來。


    “臣請陛下息怒!”


    “更乞陛下再給天下臣工最後一次機會,先不要親審,隻令三法司再審!”


    “另外,換三法司堂官,直接下諭旨特簡,不經廷推,讓吏部直接出任命文書!”


    “如此,即便要懲治不臣之輩,也當依舊以大臣對付大臣。”


    “這樣,至少說明陛下之朝並非皆奸臣,而是忠臣也不少,而若陛下親審,直麵百僚,損的還是陛下自己的威信啊!”


    “否則,天下人隻會以為是陛下無德無能,才讓朝中顯得都是各個奸臣!”


    楊一清說著就再次叩首:“請陛下明鑒!”


    王瓊也跟著跪了下來:“陛下,臣附議,即便要按陛下剛才之言拿該拿之人,最好還是讓臣僚效勞!何況,陛下也並非勢窮之人,從中樞到地方,皆有願為陛下效死之人!沒必要親自出麵!”


    王鏊更是在跪下來流下淚來:“陛下!君臣如父子,君棄臣,如父棄子啊!陛下難道也要棄臣等嗎?”


    “臣願為陛下效勞!”


    張璁這時也跟著叩首而拜。


    朱厚熜剛才那樣決絕,的確故意用這種方式看看禦書房諸大臣的態度。


    朱厚熜楊一清和張璁等禦書房諸大臣至少難得保持了一致,便道:“那好,朕再給外朝一次機會,降敕吏部,換三法司堂官!”


    “你們先起來,說說三法司堂官換誰?”


    朱厚熜問道。


    楊一清等也就站起身來。


    接著。


    楊一清就拱手先言道:“以臣愚見,首先對於刑部的話,當讓大司空直接升任刑部任刑部尚書;至於都察院,讓正進京朝覲的南直巡撫桂萼任左副都禦史掌院事;大理寺的話,讓右通政方獻夫升大理寺卿。”


    楊一清在廷審結束後,就想過,如果要合乎天子的意,當更換三法司,也想過要更換三法司當更換哪些人。


    所以,他毫不猶豫把自己屬意的人選呈奏了出來。


    因為他在廷審時發現就這三個最適合。


    而他這次也沒有根據個人好惡來舉薦。


    朱厚熜看向了王瓊和王鏊:“你們呢?”


    “臣等附議!”


    朱厚熜見此道:“那就敕諭吏部,特簡以上三人為三法司堂官!”


    “是!”


    於是。


    楊一清、王鏊、王瓊三人便往內閣走了來,傳達了此旨。


    林俊也因此得知了此事,但他沒有反對,隻說道:“陛下到底是崇德質慎之君啊!沒有因為肉食者鄙,而起伏屍百萬之舉!”


    “但眼下就看吏部了,吏部要是不奉旨,那恐還是會血流成河!”


    “即便是我們執政輔臣,到時候也沒法再勸阻陛下不這樣做。”


    “畢竟,誰也不能真的說,天子不能威福自專。”


    楊一清這時歎息說道。


    王鏊跟著附和說:“是啊,欺君之事,就算天下人人都幹,我們也不能幹!”


    王瓊這時則道:“應該不會!趙安福這人素來別的本事,見風使舵的本事還是比人強的!”


    “也是!”


    楊一清等微微一笑。


    很快。


    更換三法司堂官的諭旨就到了吏部。


    吏部尚書趙璜與文選司郎中王學夔在接旨後,皆因此這道旨意錯愕良久。


    王學夔不由得憤然言道:“陛下不從廷審結果,卻突然要換三法司堂官,且直接下旨特簡更換,不經廷推,不認百官決議,這置百官於何地?”


    “這說明,陛下對廷審結果不滿,還能為何。”


    趙璜擰著眉頭,若有所思的言道。


    王學夔呼吸急促起來,而道:“廷審結果不滿,那還要廷審幹嘛?!”


    “大塚宰,我們吏部得封駁此旨,請陛下下旨廷推更換,以維護君臣共治之政,不能讓陛下這樣亂政,推翻百官決議。”


    王學夔提議道。


    趙璜搖頭,且擺手道:“不對,吏部現在聽話最重要!”


    “為何?”


    “大塚宰,我們吏部真要這樣做,就是自絕於百官和天下縉紳啊!”


    王學夔不解地言道。


    啪!


    趙璜則突然直接給了王學夔一巴掌:“你閉嘴!”


    “吏部是大明的吏部,不是縉紳的吏部!”


    接著。


    趙璜又嗬斥了一句,且還繼續說道:


    “天子不是直接下旨親審此案,而是下旨讓我們吏部換堂官,這說明是在給我們外朝最後一次機會!沒準這機會還是禦前執政乞求來的,我們不能辜負了閣臣執政們的一番苦心,乃至陛下的苦心,寧肯我們自絕於天下縉紳,也不能讓陛下自絕於天下縉紳!”


    “你要是不願意,我現請旨換了你,再按聖旨行事!”


    “我能讓你到這個位置上,也能讓你下去!”


    趙璜語氣不善地對王學夔言道。


    王學夔忙拱手道:“下僚不敢!”


    這樣一來,三法司堂官就換了人。


    當童瑞、王時中、閔楷、黨承誌在看見張璁、桂萼、方獻夫來到麵前,宣讀聖旨後,就都癱坐在了椅子上,一臉驚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