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不能不過正,不過正則不能矯枉!”
當楊一清、王瓊、王鏊、張璁四位禦書房大臣在離開禦書房時,這句話依舊在他們的耳畔回響著。
盡管天子這話說的頗為直白,沒有用之乎者也的方式陳述。
但他們能明白這裏麵具備的深刻意義。
畢竟,他們也都不是愚笨之人,甚至在閱曆上也都很豐富,即便是這裏麵最年輕的張璁,也有五十餘年的閱曆。
所以,朱厚熜這話亦如一記重錘,砸在了他們的思想鋼印上。
“陛下有大智慧啊!”
王鏊甚至在回家後都還很突兀的感歎了這麽一句。
因也在京做官,所以同其妻子一起負責照顧王鏊起居的女婿徐縉,也就不由得問著王鏊:“嶽翁為何突然這麽說?”
“因為今日的聖訓,已讓我知道,陛下是真有能力改造乾坤之天降聖君。”
“我等縱非宰輔之才,在此聖君統禦下,也不用擔心無材用於天下。”
王鏊笑著回道。
徐縉聽後越發不解和好奇,忙再次請教起來。
王鏊便將朱厚熜的原話與禦書房朱厚熜見彭澤的經過告知給了徐縉知道。
徐縉聽後也沉默了下來,為此思索良久,最終也頗有所悟,且還將此言分享給了自己在京同僚。
很快。
整個京師都在傳天子這句話。
別人聽了還好,桂萼聽了則是拍案而起:“就該如此!不過正過嚴,短見之輩便不知中和,不知敬畏法度!也不能盡掃蟲豸!”
於是,桂萼便同三法司的另外兩位堂官一起上奏,請按處置陶諧事,處置彭澤等謀逆之輩。
朱厚熜自然從其所請。
而官僚們皆無人再說什麽,因為他們也聽到了天子的話,也知道聖意不能違背,甚至頗為讚同,覺得以後還是守本分一些比較好。
如此一來,彭澤就同因勾結倭寇襲擊欽差船隊而被緝拿進京的吳鑒、鄭良等南方大戶子弟一起被處以淩遲極刑。
黨承學、閔楷、吳荊、杜桐、馬錄因為參與謀立益王事,而未成,被判斬立決。
“啊!”
當彭澤因受剮慘叫不已的時候,隻破口大罵著袁宗皋:“袁宗皋,你如此教天子,必不得好死!”
接著。
彭澤又哭著喊道:“太傅,我錯了,我應該聽你的,本本分分地悠遊於林下,這樣,就不用被當今聰絕勝於太祖的陛下給拿做了典型,嗚嗚!”
“彭公,南方的倭亂為何就沒有成功發生啊!”
“怎麽現在上斷頭台受極刑的是我們啊!”
“不是說,有真倭去了南都嗎,南方大戶連個倭亂都組織不起來了嗎?”
前大理寺卿黨承學則在受斬時,朝彭澤大聲喊問了起來。
“何必問這麽多,我們南方大戶不是組織不起來倭亂,是天子他真讓錦衣衛拿錢給那些窮人去作孽啊!”
作為南方沿海大族子弟的吳鑒這時替彭澤說了起來,且說著就也哭了起來,也不知道是疼哭了,還是憋屈哭了,或者,兩者都有。
而他說的沒錯,這次朱厚熜能讓錦衣衛發揮奇效,一是錢撒得多,二是用這錢組織百姓為眼線,才讓錦衣衛反應迅速。
“斬!”
當監斬官一聲令下時。
“那我不是白嘲笑那些武勳了嗎?”
黨承學剛說完一句,就被斬斷了頭,而整個人當場倒在了地上,斷頸處汩汩冒血。
閔楷、吳荊、杜桐、馬錄也在同時被斬,人頭滾動起來,如轉動著的車輪一般。
大明這輛也在滾動著的老舊破車,也開始轉變了滾動的方向,往更加開闊的平坦大道快速行駛起來,而不是像原曆史上一樣,向原來的下坡道路前進,進而最終因為墜下深淵而車毀人亡。
因為在這些人被處置後,就正好是嘉靖五年的臘月初一。
朱厚熜於這一日,收到了來自盧鏜遞送進京的關於豐後國賠償糧食兩百萬石與割日出町和交出相應人犯的奏報。
朱厚熜自然下旨立即將這些人犯送去太醫院,讓太醫的新進醫士將其千刀萬剮。
同時,朱厚熜也因為大明有了兩百萬石的額外糧食收入和新的海外飛地而欣喜。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這兩百萬石糧食,屬於外番對國朝尊嚴侵犯與國民侵犯的賠償,故當入公,歸入內閣國庫。”
朱厚熜先對這兩百萬石糧食進行了安排。
首輔楊一清和閣臣王瓊、王鏊自然非常欣喜,忙稱是領旨。
對於他們而言,隻意味著他們可以極大彌補國庫虧空。
畢竟是兩百萬石糧食,已經相當於昔日每年運進京的漕糧總額的一半。
所以,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半的漕糧可以省下來,折為銀元,以償還國債。
當然,楊一清等也沒想到巡視外番還可以這麽操作,不以滅其國為目的,而是索賠拿地。
這對他們而言,也算是領略到了一張新的外交與富國方式。
“至於日出町這塊地,既然已為國朝直統之地,你們就議一下,當怎麽牧守為妥,該設哪些官,增派多少兵。”
“朕希望能盡量在那裏建造起一座城和港口,以便官民船隻能夠停泊於此進行休整和貿易。”
“另外,把要流放的那批人,都先流放到日出町去,讓水師監管著他們做事。”
朱厚熜這時也提起關於新領地管理事宜來。
楊一清等再度稱是。
而接下來,楊一清就組織大臣們在文華殿進行開始廷議兩百萬石糧食和日出町的事。
“先議第一件事,兩百萬石糧食,陛下已令歸入國庫,但歸入國庫後當如何處置,還請諸公踴躍進言,以進良策。”
楊一清這時說了起來。
戶部尚書席書便在這時說道:“不如先賣了還債吧,戶部已經欠了不少興明銀行的貸款,換掉一筆是一筆,也能安天下人心,以免天下人一直認為朝廷在寅吃卯糧!”
兵部尚書李承勳則說道:“不如先給兵部用作發往九邊的軍餉之一部分,而省下來的軍餉折色,再給戶部還債,因為發糧於邊軍比發銀元能更容易的發到邊軍手裏。”
“我認為當懷柔外番,以免幹戈,這兩百萬石糧食雖然是豐後藩賠罪之糧,但我皇明作為天朝上國不能因此小器,當賜還為妥,如此方示我上國胸懷,並息其怨恨。”
禮部尚書吳一鵬這時開口言道。
當楊一清、王瓊、王鏊、張璁四位禦書房大臣在離開禦書房時,這句話依舊在他們的耳畔回響著。
盡管天子這話說的頗為直白,沒有用之乎者也的方式陳述。
但他們能明白這裏麵具備的深刻意義。
畢竟,他們也都不是愚笨之人,甚至在閱曆上也都很豐富,即便是這裏麵最年輕的張璁,也有五十餘年的閱曆。
所以,朱厚熜這話亦如一記重錘,砸在了他們的思想鋼印上。
“陛下有大智慧啊!”
王鏊甚至在回家後都還很突兀的感歎了這麽一句。
因也在京做官,所以同其妻子一起負責照顧王鏊起居的女婿徐縉,也就不由得問著王鏊:“嶽翁為何突然這麽說?”
“因為今日的聖訓,已讓我知道,陛下是真有能力改造乾坤之天降聖君。”
“我等縱非宰輔之才,在此聖君統禦下,也不用擔心無材用於天下。”
王鏊笑著回道。
徐縉聽後越發不解和好奇,忙再次請教起來。
王鏊便將朱厚熜的原話與禦書房朱厚熜見彭澤的經過告知給了徐縉知道。
徐縉聽後也沉默了下來,為此思索良久,最終也頗有所悟,且還將此言分享給了自己在京同僚。
很快。
整個京師都在傳天子這句話。
別人聽了還好,桂萼聽了則是拍案而起:“就該如此!不過正過嚴,短見之輩便不知中和,不知敬畏法度!也不能盡掃蟲豸!”
於是,桂萼便同三法司的另外兩位堂官一起上奏,請按處置陶諧事,處置彭澤等謀逆之輩。
朱厚熜自然從其所請。
而官僚們皆無人再說什麽,因為他們也聽到了天子的話,也知道聖意不能違背,甚至頗為讚同,覺得以後還是守本分一些比較好。
如此一來,彭澤就同因勾結倭寇襲擊欽差船隊而被緝拿進京的吳鑒、鄭良等南方大戶子弟一起被處以淩遲極刑。
黨承學、閔楷、吳荊、杜桐、馬錄因為參與謀立益王事,而未成,被判斬立決。
“啊!”
當彭澤因受剮慘叫不已的時候,隻破口大罵著袁宗皋:“袁宗皋,你如此教天子,必不得好死!”
接著。
彭澤又哭著喊道:“太傅,我錯了,我應該聽你的,本本分分地悠遊於林下,這樣,就不用被當今聰絕勝於太祖的陛下給拿做了典型,嗚嗚!”
“彭公,南方的倭亂為何就沒有成功發生啊!”
“怎麽現在上斷頭台受極刑的是我們啊!”
“不是說,有真倭去了南都嗎,南方大戶連個倭亂都組織不起來了嗎?”
前大理寺卿黨承學則在受斬時,朝彭澤大聲喊問了起來。
“何必問這麽多,我們南方大戶不是組織不起來倭亂,是天子他真讓錦衣衛拿錢給那些窮人去作孽啊!”
作為南方沿海大族子弟的吳鑒這時替彭澤說了起來,且說著就也哭了起來,也不知道是疼哭了,還是憋屈哭了,或者,兩者都有。
而他說的沒錯,這次朱厚熜能讓錦衣衛發揮奇效,一是錢撒得多,二是用這錢組織百姓為眼線,才讓錦衣衛反應迅速。
“斬!”
當監斬官一聲令下時。
“那我不是白嘲笑那些武勳了嗎?”
黨承學剛說完一句,就被斬斷了頭,而整個人當場倒在了地上,斷頸處汩汩冒血。
閔楷、吳荊、杜桐、馬錄也在同時被斬,人頭滾動起來,如轉動著的車輪一般。
大明這輛也在滾動著的老舊破車,也開始轉變了滾動的方向,往更加開闊的平坦大道快速行駛起來,而不是像原曆史上一樣,向原來的下坡道路前進,進而最終因為墜下深淵而車毀人亡。
因為在這些人被處置後,就正好是嘉靖五年的臘月初一。
朱厚熜於這一日,收到了來自盧鏜遞送進京的關於豐後國賠償糧食兩百萬石與割日出町和交出相應人犯的奏報。
朱厚熜自然下旨立即將這些人犯送去太醫院,讓太醫的新進醫士將其千刀萬剮。
同時,朱厚熜也因為大明有了兩百萬石的額外糧食收入和新的海外飛地而欣喜。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這兩百萬石糧食,屬於外番對國朝尊嚴侵犯與國民侵犯的賠償,故當入公,歸入內閣國庫。”
朱厚熜先對這兩百萬石糧食進行了安排。
首輔楊一清和閣臣王瓊、王鏊自然非常欣喜,忙稱是領旨。
對於他們而言,隻意味著他們可以極大彌補國庫虧空。
畢竟是兩百萬石糧食,已經相當於昔日每年運進京的漕糧總額的一半。
所以,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半的漕糧可以省下來,折為銀元,以償還國債。
當然,楊一清等也沒想到巡視外番還可以這麽操作,不以滅其國為目的,而是索賠拿地。
這對他們而言,也算是領略到了一張新的外交與富國方式。
“至於日出町這塊地,既然已為國朝直統之地,你們就議一下,當怎麽牧守為妥,該設哪些官,增派多少兵。”
“朕希望能盡量在那裏建造起一座城和港口,以便官民船隻能夠停泊於此進行休整和貿易。”
“另外,把要流放的那批人,都先流放到日出町去,讓水師監管著他們做事。”
朱厚熜這時也提起關於新領地管理事宜來。
楊一清等再度稱是。
而接下來,楊一清就組織大臣們在文華殿進行開始廷議兩百萬石糧食和日出町的事。
“先議第一件事,兩百萬石糧食,陛下已令歸入國庫,但歸入國庫後當如何處置,還請諸公踴躍進言,以進良策。”
楊一清這時說了起來。
戶部尚書席書便在這時說道:“不如先賣了還債吧,戶部已經欠了不少興明銀行的貸款,換掉一筆是一筆,也能安天下人心,以免天下人一直認為朝廷在寅吃卯糧!”
兵部尚書李承勳則說道:“不如先給兵部用作發往九邊的軍餉之一部分,而省下來的軍餉折色,再給戶部還債,因為發糧於邊軍比發銀元能更容易的發到邊軍手裏。”
“我認為當懷柔外番,以免幹戈,這兩百萬石糧食雖然是豐後藩賠罪之糧,但我皇明作為天朝上國不能因此小器,當賜還為妥,如此方示我上國胸懷,並息其怨恨。”
禮部尚書吳一鵬這時開口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