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容稟,以臣愚見,撫按和外官不可能真願意讓朝廷去查虧空,乃至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讓朝廷知道他們虧空嚴重。”


    “他們現在不得不如實奏報,可能不隻是他們的原因,當是地方縉紳大戶對朝廷不滿,在拒絕配合他們補足祿米!”


    銳意於內政改革的禦書房大臣張璁,這時主動奏稟道。


    朱厚熜頷首:“沒錯,地方縉紳大戶這是嫌朕推行吏製改革太慢了!”


    “召吏部尚書趙璜來禦書房見朕!”


    此時。


    京師朝臣們,正為嘉靖下旨大肆抓捕和欽差遇害一案有關的人,甚至處置一個地方的士民而驚駭不已。


    所以,當吏部的官員知道天子突然要召見天官趙璜時,吏部右侍郎董玘主動向趙璜拱手作揖:


    “陛下因欽差遇害,大肆牽連無辜官紳儒生,還請公此去禦前為天下無辜官紳儒生說情!”


    “自然會的,放心!”


    趙璜說後就來了禦書房。


    朱厚熜在他來到禦書房後,就問道:“好幾個欽差遇害的事,你可聽說了?”


    “臣已聽聞,臣不勝驚駭!”


    “這件事你怎麽看!”


    趙璜道:“陛下聖明!但臣認為陛下過於仁慈!”


    “朕怎麽過於仁慈了?”


    “陛下不應隻是限製其舉業,當對事發之地的官紳停免役之恩!且將來,清田的話,還應該先去他們那裏清田!”


    趙璜回道。


    朱厚熜聽後點了點頭:“有理!”


    “照大塚宰的意思,增補一道諭旨。”


    朱厚熜因而吩咐道。


    “是!”


    接著。


    朱厚熜就對趙璜說道:“但無論是清田,還是眼下要做的查虧空之事,都需要人去做。”


    “朕已經下旨,要逮拿這些阻撓宗室改革地方的主官,那新的主官就得趕緊任命!”


    “主官任命倒是不難,中外有的是等著升遷上去的官員。”


    “專查虧空的欽差也不難,朕昔日帶來的那二十萬流民中有不少孤兒。”


    “另外,朕也選了不少陣亡官將的遺孤,將他們都放在興明書院培養了許久,不少就專精財會之事,六年過去後,當年十來歲的,現在也差不多十六七歲,有的已經在錦衣衛和內廷二十四衙門對外諸事中曆練過,自然可以讓他們專查虧空。”


    “所以,清田也可以讓他們去幹。”


    “但是,現在最關鍵的是,你們吏部要辛苦一下,加快天下吏製改革的步伐!”


    “內閣下諭旨讓你們吏部特簡任命誰,你們吏部必須盡快完成文書。”


    “同時,你們吏部要盡快對報選官員的士子完成考選。”


    “再有,河南、山東、山西等宗室多的地方,你們要盡快派吏部官員去敦促他們的撫按完成三司考選之事,考選結束後,現場就由吏部官員批文書發官印,帶回京來歸檔!”


    “總之,朕要你們吏部辛苦一些,加快吏製改革的效率!”


    “因為地方縉紳大戶已經在嫌朝廷吏製改革的改的太慢了,朕給你們吏部每年的七十萬公使費,可不能白花!”


    朱厚熜這時說道。


    吏部尚書趙璜聽後忙拱手:“臣豈敢誤國事,自當號召吏部上下齊心協力、盡快改正天下吏製!”


    朱厚熜頷首:“很好!”


    但趙璜這時又說道:“陛下,加快吏製改革,就得需要增加不少官員,而眼下又要開設宗學、宮學,還要派專員查虧空,臣恐大明實政學堂和興明書院的學員和觀政進士和在吏部報名選官的士人,還不夠充任新增加的官額需求。”


    “朕知道,所以朕打算再開恩科,出事的地方限製其舉業,以懲其地方不靖,沒出事的地方自然就得開恩,鼓勵其上進,以嘉獎其安分之德!”


    “但這得等禮部的官員先重新確定後再說。”


    朱厚熜說到這裏就看向禦書房諸大臣:“現在議一議,新的主官任選,尤其是禮部和發生欽差遇害這幾個地方的撫按。”


    “不管之前的禮部官員和撫按是稱職還是不稱職,有沒有參與謀害欽差的事,但既然出了這麽大的事,那他們就需要承擔連帶之責,至於他們到底怎麽處理,是以後的事,現在新的主官需要馬上任命。”


    朱厚熜說後就又吩咐道:“先議禮部尚書的人選。”


    “陛下,臣舉薦南京吏部尚書羅欽順。”


    “羅欽順學識通達,可為大宗伯。”


    這時,首輔楊一清先言道。


    而張璁則在這時奏議道:“臣舉薦南京禮部尚書朱希周,因為此人有過在南直推廣考選製的的經驗。”


    王瓊則在這時說道:“臣亦舉薦南京禮部尚書朱希周。”


    王鏊則道:“臣附議元輔之奏,舉薦南京吏部尚書羅欽順。”


    朱厚熜聽後吩咐道:“取錦衣衛所奏兩人言行來!”


    於是。


    沒多久,太監黃錦就送來了兩人的言行檔案。


    朱厚熜看了兩人的履曆後,吩咐說:“禮部尚書定朱希周,羅欽順做學問更強,讓他以禮部尚書銜進京執掌宮學!”


    “是!”


    接著。


    朱厚熜又言道:“禮部其他官員,除左右侍郎廷推外,由吏部會推任命,務必盡快讓禮部運轉起來。”


    吏部尚書趙璜忙稱遵旨。


    “現在是出事各地撫按主官。”


    “你們對此任命有何看法?”


    朱厚熜問起諸大臣來。


    楊一清先言道:“陛下,臣認為當先確定河南巡撫的任命,擒賊先擒王,河南宗藩最多,改革宗室的事要成功,河南最為關鍵!”


    “元輔說的沒錯,朕的意思,河南巡撫派嚴嵩去,這人精明鬼點子多,又識大體,對付那些貪臣墨吏與劣紳,同時保護善類、保全自己,非他不可!”


    朱厚熜則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聖明!”


    禦書房諸大臣倒是沒有意見,畢竟天子親自開了口,何況,他們也承認嚴嵩的確有能力。


    隨後,君臣們又議定了其他撫按官的人選。


    吏部尚書趙璜皆按照朱厚熜和禦書房大臣們議定的結果安排了任命文書。


    這也算是皇權加大後的結果。


    皇帝任命主要官員不再廷推,而是直接和幾個親信大臣議定後,就讓吏部走程序。


    在朱厚熜因為地方官僚係統對補足祿米表現出無能為力而幹脆借此加快推進吏製改革,重新更換官僚時,河南等地方官紳也正式收到了天子要逮拿地方主官和對這些地方縉紳士子限製科舉且對事發地進行軍事戒嚴的諭旨。


    “陛下怎麽能這樣?”


    河南縉紳陸淶等人,當場就慌了。


    而且。


    陸淶等河南縉紳大戶為此,還忙找到河南左布政使夏從壽等官:“還請方伯上疏,不要限製我們的科舉!”


    一時之間,從地方官僚求縉紳大戶,竟變成了縉紳大戶求地方官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