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我們怎麽上疏?”


    夏從壽嗬嗬冷笑著回了一句。


    “我們馬上也要被逮拿進京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呢!”


    接著。


    夏從壽又厲聲說了一句,且一臉鬱悶。


    他的確鬱悶。


    畢竟,在這之前,他已經請撫按上報自己藩庫虧空不說,居然還在河南出了欽差遇害的事,使得天子龍顏大怒,要逮拿自己這些人進京。


    這意味著,自己這些河南地方主官,接下來能留一條命已是萬幸,削籍抄家隻怕已難以避免。


    而偏偏,導致這一切的,都是這些縉紳大戶,是這些縉紳大戶,所謂的地頭蛇,膽大包天,竟敢做出害欽差的事,而坑了他們,這自然讓他鬱悶。


    “真是要板子打在自己身上才知道疼!”


    “一個個總以為陛下隻會針對我們這些當官的人,卻不知道,陛下乃何等英明的聖主,會不知道你們縉紳大戶才是破壞朝廷吏治的毒瘤?”


    董銃也很鬱悶地說道。


    陸淶聽後也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


    陸淶才一臉凝重地道:“這次是我們短見了!隻想著看陛下解決宗室問題不成功,也查不到我們這些致仕官員當年在禮部的那些事,也就忘了陛下早就視我們縉紳大戶為敵,要一個勁的欺負我們縉紳大戶!”


    “但諸公雖然在朝為官,在家也是縉紳大戶之人,大家都是一路人,總得想想應對之策吧,這個時候還批評誰教訓誰有什麽用呢?”


    陸淶這麽說後,就主動提議說:


    “這樣好不好,我們答應配合官府發足祿米給官府,然後請官府上奏朝廷,就說虧空已經補齊,因為各地大戶為支持朝廷解決宗室問題,以表忠心,所以踴躍捐款?”


    “沒用了!”


    “現在就算陛下願意因此暫停清查和科舉之限,已經任命的新官和別的地方的士大夫是不會願意就此罷手的!”


    “可謂覆水難收,畢竟朝廷不缺做官的人!”


    “人家好不容易因此機會升上來,怎麽可能心甘情願地退回去?”


    “何況,人家還占著為朝廷清查虧空、整治吏治的大義,這樣的話,就是陛下自己想停也不能停!”


    董銃無奈言道。


    夏從壽跟著附和說:“沒錯!”


    “你們現在要麽直接造反,要麽真能把欽差遇害的幕後真凶查出來。”


    夏從壽說著就看向了陸淶。


    陸淶隻是苦笑。


    他哪裏敢拋棄九族家業去造反,又哪裏知道真凶是誰,而且真正膽大包天,要震懾各大欽差的富戶又怎會提前告訴他。


    但如夏從壽和董銃所言,吏部新任命的官員隻有興奮和稱讚天子英明高呼皇恩浩蕩,沒有同情事發地官紳的。


    比如,新任河南巡撫嚴嵩人還沒到河南,就先派鋪兵乘快馬去各縣州府傳了信,明令各縣州府所有庫房不得起火盜竊之事發生,若有必以當地民風不正為由,請旨再停各縣州府的縣試、府試三年。


    然後,嚴嵩還要求軍事封鎖地區的富戶幫朝廷約束好當地百姓,否則要是作亂情況,他就直接以該地已反為由直接軍事清剿!


    對於嚴嵩而言,這是他第一次任巡撫這種封疆大吏。


    他需要讓皇帝陛下看見他軍政上的能力。


    至於河南縉紳大戶的感受,他沒空去在乎。


    畢竟河南縉紳大戶也不是他同鄉。


    所以,嚴嵩隻有想認真帶著查緝虧空和欽差遇害案的官員們,查清河南各官衙留存錢糧和幕後真凶的幹勁,沒有要同情河南縉紳大戶、包庇他們的心思。


    “我們哪裏敢!”


    “這個姓嚴的,也是隻知媚上的奸臣!”


    陸淶得知嚴嵩此令後,就氣急敗壞地將把拐杖往地上使勁敲著,還罵起嚴嵩來。


    陸淶的同鄉好友縉紳馮思譽在一旁說道:“我們雖然不敢,但不排除有極端者不敢,我們還是幫著看著為好!”


    陸淶聽後自然讚同地點了點頭:“這倒是,不僅僅是幫著看著倉庫,還得幫著保護著那些來查宗室的欽差,以免真的再出了事,又削我們子弟舉業的機會!”


    但說到這裏後,陸淶還是頗為憋屈地說:“但這都是什麽事,我們吃了大虧,還要主動幫朝廷看護欽差、看護倉庫!”


    “沒辦法!”


    “天下各地縉紳大戶不齊心,再加上,當今天子是真的厲害,我們這些縉紳大戶隻能過苦日子了。”


    馮思譽回道。


    陸淶也歎息著附和說:“是呀,如果是以前的帝王這樣做,後宮早有走水的這些事發生了!”


    “但現在,這位天子選擇不委屈後宮與內廷,隻聯合流民和外戚整事,還對我們縉紳使用整分化瓦解之策,我們這邊限科考,別的地方就開恩科!拉一方打一方的方略,簡直不要太明顯!”


    朱厚熜的確是因為沒有像曆史上的嘉靖一樣,由於一開始還年輕,而選擇了削減內廷開支和後宮開支的方式來解決財政困難,進而把內廷和後宮與清流文官一起得罪,卻選擇隻得罪清流文官和外夷,所以,他現在才可以肆無忌憚地用權。


    “斬!”


    原禮部儀製司員外郎易可的在京家人因本人惡意對抗朝廷而提前服毒自殺,也就在嘉靖六年二月十六日這天正午被斬殺於市。


    且隨著監斬官一聲令下,易可的家人皆人頭落地。


    雖說,他們的家人可能有沒有直接參與的,但既然享受了易可貪墨帶來的好處,又不主動阻止其對抗朝廷的行為,那現在被其牽連,也不能算完全無辜。


    而且,這樣至少也的確能警示後麵的官員。


    至於關押在詔獄的其他官員,朱厚熜還沒打算如何處置,他要等地方上的官員也被押來後,再做處置。


    現在的他,最在乎的還是宗室改革的事能不能盡快完成。


    畢竟,這關係著他的基本盤能盡快壯大,而好讓他可以持續鞏固與加強自己的皇權。


    好在……


    因為河南等地的許多縉紳大戶接下來不得不開始主動維持地方治安、護衛欽差,所以,核查宗室情況的其他欽差和新派來的欽差,也就順利來到了各宗藩所在地。


    在河南開封,奉命來這裏調查宗室情況的禮科左給事中韓在庭,就順利到達了這裏,且在見了這裏的周府一幹宗室與官紳後,就開始調查起這裏的宗室情況來。


    “他真是貴府輔國將軍朱同轄之子?”


    韓在庭則在調查時,先調查到了被玉牒登載為已經亡故的輔國將軍朱同轄之子,居然還在世,且還是一年過四十的男子,也因此特地問起奉旨來協助他調查的南陵王朱睦楧來。


    朱睦楧回答說:“正是,有他家奴佃仆為證,還有他兄長為證,更有其父留下親筆為證。”


    韓在庭聽後道:“可禮部報的是,他已亡故,故而請婚不實!沒想到還在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