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晃晃的畫舫內,葉桂章聽後將手裏的折扇猛扇起來。
接著,他又猛灌了一口茶。
心情差到了極致。
“看來,毀軍戶冊這事,是真不能阻止得了陛下改革軍戶了。”
葉桂章在停下手裏的折扇後,就一臉沮喪地對劉樸說了一句。
劉樸也背著手,走到他麵前來,神情落寞地回答,訕笑說:
“豈止是不能阻止,而是可能真的要刀兵相見了!”
“真要解決軍戶的問題,那就是向所有趴在軍戶身上吸血的軍官、勢豪宣戰!”
“我南方許多衛所軍官,已經暗地裏表示,隻要這件事還是不能阻止陛下,那他們隻能造反!擁立益王,效當年太宗,以叔教侄,演靖難舊事!”
劉樸說到這裏就歎息了一聲:“要知道,帶兵打仗的武將,如果不忠,而一旦還被逼急了,可不是我們文人那樣能忍!本朝又不是沒有過驕兵悍將嘩變故事!”
葉桂章聽後點了點頭,且不由得扯起汗淋淋的衣襟來,然後又因端起茶來,結果發現是空的,也就把茶往地上一摔,大喝道:
“人呢,都死絕了嗎?!”
“也不添茶,你們畫舫怎麽做生意的?!”
畫舫主人秦玉娥提著茶壺走了進來,慌忙賠禮:“爺息怒,不是你們不讓我們畫舫的人在跟前伺候的嗎?”
啪!
心情糟糕地極致的葉桂章順手給了這秦玉娥一巴掌。
“啊!”
剛給葉桂章添完茶的秦玉娥嬌喊了一聲,就捂著臉,含淚跪了下來:“爺息怒,奴家再也不敢了!”
“滾!”
葉桂章隻是叱喝了一聲。
“是!”
秦玉娥則乖乖地退了出去。
而葉桂章這裏倒也沒心思再喝茶,隻對劉樸說:“其實,南方要是真的再發生兵禍,對士紳大戶也不是好事!對陛下反而是好事!”
“你說的沒錯,死再多的人,對朝廷而言,也不過是一個數字。”
“朝廷反而可以借此機會沒收很多的無主之產,分給百姓,增加稅賦。”
劉樸點了點頭。
接著。
劉樸又道:“但這不是我們能阻止的,也不是我們現在需要擔心的,我們現在需要擔心的是,朝廷要是查出軍戶冊被毀一案,跟我們有關係怎麽辦?”
劉樸說著就把一份《邸報》給了葉桂章:
“你自己看看吧,內閣已降諭旨,讓原來查軍戶冊的欽差,變成查軍戶冊被毀案了!陛下是個睚眥必報的人,雖然這事沒影響到他改革軍戶,但可沒有就要因此放過在背後的我們。”
正喝著茶的葉桂章聽後忙接過《邸報》來,一時看後,也不由得忐忑不安,而若有所思地說:
“何時會有衛所軍官和勢豪之家在南方擁立益王起兵造反,這件事不能確定,所以,不能排除這欽差會在他們起兵之前查到我們!那樣,我們隻怕連投奔益王以圖活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是這個理。”
“所以得想想辦法,如何避免這欽差查到我們。”
劉樸點頭說道。
葉桂章露出了認真思考的樣子。
“直接害死是不能的,之前的例子已經說明,越激烈陛下越不罷休。”
接著。
葉桂章又說了一句。
隨後,葉桂章竟笑了起來:“說起來,這次的欽差章蘭溪還是我同科,與我也有些往來。”
說到這裏。
葉桂章就看向劉樸:“以我看,我不如先以他來南都之名,與他以舊友身份相處一份,看他有沒有想認真查,有沒有查到什麽,隻要他沒想認真查,也沒查到什麽,我們就不必太擔心,如果他真的查到了什麽,我們也能及時應對。”
劉樸想了想,就附和說:“這個法子不錯,也不必明著說是為這軍戶冊被毀的事找他,就說是老朋友敘舊,與之詩文唱和,聊聊官場上的見聞,順便也看看他的態度,軍戶改革這事,傷的也不隻是天下所有縉紳大戶的利益,不見他就真願意為陛下做這事。”
葉桂章則在這時皺著眉頭說:“這俗話說,無宴不成交,無會不成友,我可以去見他,招待他,但這花銷不能我一個人承擔吧?”
“這是自然。”
劉樸點了點頭,接著就說道:“正好!薛家把那三萬畝田退回到了我家的牙行內,我讓人轉手賣出去,折成銀元給你,作為招待他給他送禮送人的花銷,最好送個可靠的美婢在他身邊,這樣更好監視他。”
“美婢就算了。”
“此人懼內,不會收的。”
“盡管不知道他是真懼內,還是以此為借口。”
葉桂章說到這裏就歎道:“說起送美婢,我就想起了當朝的薛貴妃,她的美貌在衛所是有名氣的,我也曾想求娶,誰知靳、王兩家豪族為讓天子沉淪美色,就聯合宮中內宦,讓她一朝成了貴人!”
“真真是皇威一旦能壓製群僚縉紳,就往往會連民間絕色,也要更多的流入宮內!而使世人無福看見乃至擁有!”
“才子沒有佳人的生活,那還是才子的生活嗎?”
“是啊!”
“我至今猶恨楊新都因一股流民而稱病認輸,不敢約束天子,使天子能在梁順德、袁石首等奸臣協助下,羽翼漸豐,威福自專,天下錢色皆更多的從縉紳手裏流到了天子手裏,使得我到現在都還沒福氣像家父一樣納齊十房絕美姬妾!”
劉樸說到這裏就不由得歎息說:“不可謂不是憾事也!”
……
……
朱厚熜的皇權增強後,的確表現出他可以坐擁更多優質社會資源的現象。
這裏麵,自然也包括美色。
而不同於士權可以對抗皇權的時候。
但朱厚熜不滿足於此,為了讓皇權更強更鞏固,他必須堅持推行軍戶改革,解決軍戶的問題。
“陛下,朝臣們在廷議後,對陛下要改的九條關於軍戶的條例,皆無異議。”
“廷臣們隻是希望,加上軍戶既然受皇恩之重大於其他戶民,而居於其他戶民之上,就該在法統上視同陛下家人,而若有不法,陛下可以不過法司而直接處置的條例!”
“這樣為的是,避免軍戶自恃尊貴而產生宋以前貴族過於豪橫而不畏君王的情況!”
禦書房。
楊一清在朱厚熜與禦書房大臣提出要改的軍戶改革條例,放到廷議上議後,就向朱厚熜匯報了廷議軍改的結果。
接著,他又猛灌了一口茶。
心情差到了極致。
“看來,毀軍戶冊這事,是真不能阻止得了陛下改革軍戶了。”
葉桂章在停下手裏的折扇後,就一臉沮喪地對劉樸說了一句。
劉樸也背著手,走到他麵前來,神情落寞地回答,訕笑說:
“豈止是不能阻止,而是可能真的要刀兵相見了!”
“真要解決軍戶的問題,那就是向所有趴在軍戶身上吸血的軍官、勢豪宣戰!”
“我南方許多衛所軍官,已經暗地裏表示,隻要這件事還是不能阻止陛下,那他們隻能造反!擁立益王,效當年太宗,以叔教侄,演靖難舊事!”
劉樸說到這裏就歎息了一聲:“要知道,帶兵打仗的武將,如果不忠,而一旦還被逼急了,可不是我們文人那樣能忍!本朝又不是沒有過驕兵悍將嘩變故事!”
葉桂章聽後點了點頭,且不由得扯起汗淋淋的衣襟來,然後又因端起茶來,結果發現是空的,也就把茶往地上一摔,大喝道:
“人呢,都死絕了嗎?!”
“也不添茶,你們畫舫怎麽做生意的?!”
畫舫主人秦玉娥提著茶壺走了進來,慌忙賠禮:“爺息怒,不是你們不讓我們畫舫的人在跟前伺候的嗎?”
啪!
心情糟糕地極致的葉桂章順手給了這秦玉娥一巴掌。
“啊!”
剛給葉桂章添完茶的秦玉娥嬌喊了一聲,就捂著臉,含淚跪了下來:“爺息怒,奴家再也不敢了!”
“滾!”
葉桂章隻是叱喝了一聲。
“是!”
秦玉娥則乖乖地退了出去。
而葉桂章這裏倒也沒心思再喝茶,隻對劉樸說:“其實,南方要是真的再發生兵禍,對士紳大戶也不是好事!對陛下反而是好事!”
“你說的沒錯,死再多的人,對朝廷而言,也不過是一個數字。”
“朝廷反而可以借此機會沒收很多的無主之產,分給百姓,增加稅賦。”
劉樸點了點頭。
接著。
劉樸又道:“但這不是我們能阻止的,也不是我們現在需要擔心的,我們現在需要擔心的是,朝廷要是查出軍戶冊被毀一案,跟我們有關係怎麽辦?”
劉樸說著就把一份《邸報》給了葉桂章:
“你自己看看吧,內閣已降諭旨,讓原來查軍戶冊的欽差,變成查軍戶冊被毀案了!陛下是個睚眥必報的人,雖然這事沒影響到他改革軍戶,但可沒有就要因此放過在背後的我們。”
正喝著茶的葉桂章聽後忙接過《邸報》來,一時看後,也不由得忐忑不安,而若有所思地說:
“何時會有衛所軍官和勢豪之家在南方擁立益王起兵造反,這件事不能確定,所以,不能排除這欽差會在他們起兵之前查到我們!那樣,我們隻怕連投奔益王以圖活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是這個理。”
“所以得想想辦法,如何避免這欽差查到我們。”
劉樸點頭說道。
葉桂章露出了認真思考的樣子。
“直接害死是不能的,之前的例子已經說明,越激烈陛下越不罷休。”
接著。
葉桂章又說了一句。
隨後,葉桂章竟笑了起來:“說起來,這次的欽差章蘭溪還是我同科,與我也有些往來。”
說到這裏。
葉桂章就看向劉樸:“以我看,我不如先以他來南都之名,與他以舊友身份相處一份,看他有沒有想認真查,有沒有查到什麽,隻要他沒想認真查,也沒查到什麽,我們就不必太擔心,如果他真的查到了什麽,我們也能及時應對。”
劉樸想了想,就附和說:“這個法子不錯,也不必明著說是為這軍戶冊被毀的事找他,就說是老朋友敘舊,與之詩文唱和,聊聊官場上的見聞,順便也看看他的態度,軍戶改革這事,傷的也不隻是天下所有縉紳大戶的利益,不見他就真願意為陛下做這事。”
葉桂章則在這時皺著眉頭說:“這俗話說,無宴不成交,無會不成友,我可以去見他,招待他,但這花銷不能我一個人承擔吧?”
“這是自然。”
劉樸點了點頭,接著就說道:“正好!薛家把那三萬畝田退回到了我家的牙行內,我讓人轉手賣出去,折成銀元給你,作為招待他給他送禮送人的花銷,最好送個可靠的美婢在他身邊,這樣更好監視他。”
“美婢就算了。”
“此人懼內,不會收的。”
“盡管不知道他是真懼內,還是以此為借口。”
葉桂章說到這裏就歎道:“說起送美婢,我就想起了當朝的薛貴妃,她的美貌在衛所是有名氣的,我也曾想求娶,誰知靳、王兩家豪族為讓天子沉淪美色,就聯合宮中內宦,讓她一朝成了貴人!”
“真真是皇威一旦能壓製群僚縉紳,就往往會連民間絕色,也要更多的流入宮內!而使世人無福看見乃至擁有!”
“才子沒有佳人的生活,那還是才子的生活嗎?”
“是啊!”
“我至今猶恨楊新都因一股流民而稱病認輸,不敢約束天子,使天子能在梁順德、袁石首等奸臣協助下,羽翼漸豐,威福自專,天下錢色皆更多的從縉紳手裏流到了天子手裏,使得我到現在都還沒福氣像家父一樣納齊十房絕美姬妾!”
劉樸說到這裏就不由得歎息說:“不可謂不是憾事也!”
……
……
朱厚熜的皇權增強後,的確表現出他可以坐擁更多優質社會資源的現象。
這裏麵,自然也包括美色。
而不同於士權可以對抗皇權的時候。
但朱厚熜不滿足於此,為了讓皇權更強更鞏固,他必須堅持推行軍戶改革,解決軍戶的問題。
“陛下,朝臣們在廷議後,對陛下要改的九條關於軍戶的條例,皆無異議。”
“廷臣們隻是希望,加上軍戶既然受皇恩之重大於其他戶民,而居於其他戶民之上,就該在法統上視同陛下家人,而若有不法,陛下可以不過法司而直接處置的條例!”
“這樣為的是,避免軍戶自恃尊貴而產生宋以前貴族過於豪橫而不畏君王的情況!”
禦書房。
楊一清在朱厚熜與禦書房大臣提出要改的軍戶改革條例,放到廷議上議後,就向朱厚熜匯報了廷議軍改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