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很倔強,但他也懂得害怕,他看到大家都不理他,就默默地拿起一塊窩頭,一點一點吃了下去,雖然味道不夠好,但他還是硬吃了下去。
飯後,大家各司其職,收拾的收拾,出門的出門,隻留下安安一個人不知所措。
張維芳臨走前又給他安排了任務:
“安安,你也是家裏的一份子,從今天開始,你跟著你爹學洗碗,先幫著放碗吧!”
張維芳又看了一眼陸時:
“以後別讓他出去了,你教他學點拚音,數學,午飯還是玉米麵。”
安安根本坐不住,也不想學習,隻想出去跑,但是張維芳已經有了安排,所以陸時不敢帶他出去。
陸時給大鐵門直接上了鎖,任由安安在那推了半天都打不開,他拉著爸爸的手,讓他打開,陸時告訴他:
“你最好老老實實地待在這裏,哪裏也別去,否則,等你媽媽回來了,有你好受的。到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她肯定會狠狠地揍你一頓,讓你知道不聽話的下場!”
安安這會隻想出去,他早就忘了屁股後麵的疼痛,所以一直哭喊著,把陸時吵得天翻地覆。
陸時實在心煩氣躁,就把門打開了,他黑著一張臉:
“好了,你自己出去吧,以後你想幹嘛就幹嘛,我不管你了。”
安安對陸時的話充耳不聞,高興地跑了出去,陸時嘴上說著不管,心裏還是很擔心,他悄悄地跟在了後麵。
還好,安安沒有跑到巷子外,他在巷子裏的槐樹旁挖土玩。
這個時間,除了一些老人,大家都去上班上學了,所以槐樹下沒什麽人。
安安玩了一會就不玩了,他又開始捅螞蟻窩,沒玩多久,他就看見了前麵院子裏有一個小朋友,他高興地叫人家一起出來玩:
“弟弟,出來。”
人家手裏拿著個玩具,根本不搭理他,安安大著膽子走進了人家院子裏,他一眼就看到了小朋友手裏的白色塑料小馬,安安之前沒見過這種玩具,所以目不轉睛地盯著人家的小馬看。
小朋友以為安安要搶他的玩具,“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這一哭,就把人家的家長哭了出來。
小朋友的媽媽一看到兒子哭了,還以為自己的兒子被安安欺負了,她二話不說就揍了安安兩巴掌:
“哪來的小孩,怎麽能隨便進別人家,有沒有人管你啊?你的爸爸媽媽呢?”
女人說著說著就把安安推到了地上,安安第一次被外人揍,直接嚇懵了。
女人出了氣就帶著自己的兒子回了屋裏,安安一骨碌爬起來就往家走,他的眼睛裏含著淚,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安安被女人打的時候,陸時差點就衝了出去,後來他忍住了,能讓安安受到教訓也是一件好事。
果然,安安懂得了害怕,就知道自己往家跑。
回到家,安安的眼淚才掉下來,陸時已經先他一步回到了家,正等著他呢。
“爹,嬸嬸打我。”
陸時看著灰頭土臉的安安,認真地問了一句:
“嬸嬸為什麽打你?”
安安嘟囔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麽說,他想說自己沒有搶弟弟的東西,可是他的確走進了別人家。
陸時看著安安的樣子,既心疼又無奈:
“安安,你記住,沒經過別人允許,你是不可以進別人的家的,爸爸媽媽喜歡你,所以允許你犯錯,但是別人不會,人家會罵你打你。”
接下來的日子,安安每天含淚吃著玉米麵窩頭和麵條,慢慢地,他也適應了。
張維芳給安安安排了課程,每天白天念數字,晚上背古詩,三天檢查一次,如果沒記住,就罰他撿豆子。
安安這個孩子呀,性格急躁得很!就拿數數這件事來說吧,哪怕隻是一小碗黃豆,他也常常沒法準確地數清楚究竟有幾顆。
一開始,善良懂事的虎子還會耐著性子陪安安一起學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維芳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決定讓安安獨自麵對困難,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他的獨立性和耐心。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安安隻能靠自己去解決數數的難題了,他的眼淚不知道流了多少,屁股上的巴掌印也經常更新,好不容易才學會數學。
背誦方麵,安安倒是做得很好,基本上,一首簡單的古詩,隻要教三到五遍,他就能完全記住。
安安做得好的地方,張維芳也不吝誇獎,還會獎勵他一些玩具或者零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安安也逐漸發生著變化,曾經那個頑皮搗蛋、讓人頭疼不已的小家夥,如今已經漸漸成長起來,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一麵——他變得越發穩重了。
現在的安安,不再像過去那樣輕易被情緒左右,而是學會了控製自己的言行舉止,他懂得傾聽他人意見,並能理性地思考問題。
麵對困難和挑戰時,也能沉著冷靜地應對,尋找解決辦法而非一味抱怨或撒嬌耍賴。
更值得一提的是,安安再也不會無理取鬧了,以前的他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或者哭鬧不休,但現在的他明白這樣做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還可能給別人帶來困擾。
所以當遇到不開心或者不如意事情的時候,安安會嚐試用平和方式表達自己感受並且努力去克服困難,這種轉變無疑讓身邊每個人都感到欣慰無比。
馬上又到了一年的年底,這一年,是張維芳過得最累的一年,白天上班,晚上教安安學習,現在她的脾氣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了。
這一年,對於陸時來說,可謂是波瀾壯闊、驚心動魄。起初,他對安安充滿了期望,但現實卻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心中的無奈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學會了接受現實,心情也慢慢地平複了下來。
直到張維芳接手了安安的教育,他才徹底鬆了一口氣,現在看到安安的改變,更是覺得驚喜萬分。
飯後,大家各司其職,收拾的收拾,出門的出門,隻留下安安一個人不知所措。
張維芳臨走前又給他安排了任務:
“安安,你也是家裏的一份子,從今天開始,你跟著你爹學洗碗,先幫著放碗吧!”
張維芳又看了一眼陸時:
“以後別讓他出去了,你教他學點拚音,數學,午飯還是玉米麵。”
安安根本坐不住,也不想學習,隻想出去跑,但是張維芳已經有了安排,所以陸時不敢帶他出去。
陸時給大鐵門直接上了鎖,任由安安在那推了半天都打不開,他拉著爸爸的手,讓他打開,陸時告訴他:
“你最好老老實實地待在這裏,哪裏也別去,否則,等你媽媽回來了,有你好受的。到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她肯定會狠狠地揍你一頓,讓你知道不聽話的下場!”
安安這會隻想出去,他早就忘了屁股後麵的疼痛,所以一直哭喊著,把陸時吵得天翻地覆。
陸時實在心煩氣躁,就把門打開了,他黑著一張臉:
“好了,你自己出去吧,以後你想幹嘛就幹嘛,我不管你了。”
安安對陸時的話充耳不聞,高興地跑了出去,陸時嘴上說著不管,心裏還是很擔心,他悄悄地跟在了後麵。
還好,安安沒有跑到巷子外,他在巷子裏的槐樹旁挖土玩。
這個時間,除了一些老人,大家都去上班上學了,所以槐樹下沒什麽人。
安安玩了一會就不玩了,他又開始捅螞蟻窩,沒玩多久,他就看見了前麵院子裏有一個小朋友,他高興地叫人家一起出來玩:
“弟弟,出來。”
人家手裏拿著個玩具,根本不搭理他,安安大著膽子走進了人家院子裏,他一眼就看到了小朋友手裏的白色塑料小馬,安安之前沒見過這種玩具,所以目不轉睛地盯著人家的小馬看。
小朋友以為安安要搶他的玩具,“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這一哭,就把人家的家長哭了出來。
小朋友的媽媽一看到兒子哭了,還以為自己的兒子被安安欺負了,她二話不說就揍了安安兩巴掌:
“哪來的小孩,怎麽能隨便進別人家,有沒有人管你啊?你的爸爸媽媽呢?”
女人說著說著就把安安推到了地上,安安第一次被外人揍,直接嚇懵了。
女人出了氣就帶著自己的兒子回了屋裏,安安一骨碌爬起來就往家走,他的眼睛裏含著淚,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安安被女人打的時候,陸時差點就衝了出去,後來他忍住了,能讓安安受到教訓也是一件好事。
果然,安安懂得了害怕,就知道自己往家跑。
回到家,安安的眼淚才掉下來,陸時已經先他一步回到了家,正等著他呢。
“爹,嬸嬸打我。”
陸時看著灰頭土臉的安安,認真地問了一句:
“嬸嬸為什麽打你?”
安安嘟囔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麽說,他想說自己沒有搶弟弟的東西,可是他的確走進了別人家。
陸時看著安安的樣子,既心疼又無奈:
“安安,你記住,沒經過別人允許,你是不可以進別人的家的,爸爸媽媽喜歡你,所以允許你犯錯,但是別人不會,人家會罵你打你。”
接下來的日子,安安每天含淚吃著玉米麵窩頭和麵條,慢慢地,他也適應了。
張維芳給安安安排了課程,每天白天念數字,晚上背古詩,三天檢查一次,如果沒記住,就罰他撿豆子。
安安這個孩子呀,性格急躁得很!就拿數數這件事來說吧,哪怕隻是一小碗黃豆,他也常常沒法準確地數清楚究竟有幾顆。
一開始,善良懂事的虎子還會耐著性子陪安安一起學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維芳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決定讓安安獨自麵對困難,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他的獨立性和耐心。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安安隻能靠自己去解決數數的難題了,他的眼淚不知道流了多少,屁股上的巴掌印也經常更新,好不容易才學會數學。
背誦方麵,安安倒是做得很好,基本上,一首簡單的古詩,隻要教三到五遍,他就能完全記住。
安安做得好的地方,張維芳也不吝誇獎,還會獎勵他一些玩具或者零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安安也逐漸發生著變化,曾經那個頑皮搗蛋、讓人頭疼不已的小家夥,如今已經漸漸成長起來,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一麵——他變得越發穩重了。
現在的安安,不再像過去那樣輕易被情緒左右,而是學會了控製自己的言行舉止,他懂得傾聽他人意見,並能理性地思考問題。
麵對困難和挑戰時,也能沉著冷靜地應對,尋找解決辦法而非一味抱怨或撒嬌耍賴。
更值得一提的是,安安再也不會無理取鬧了,以前的他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或者哭鬧不休,但現在的他明白這樣做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還可能給別人帶來困擾。
所以當遇到不開心或者不如意事情的時候,安安會嚐試用平和方式表達自己感受並且努力去克服困難,這種轉變無疑讓身邊每個人都感到欣慰無比。
馬上又到了一年的年底,這一年,是張維芳過得最累的一年,白天上班,晚上教安安學習,現在她的脾氣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了。
這一年,對於陸時來說,可謂是波瀾壯闊、驚心動魄。起初,他對安安充滿了期望,但現實卻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心中的無奈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學會了接受現實,心情也慢慢地平複了下來。
直到張維芳接手了安安的教育,他才徹底鬆了一口氣,現在看到安安的改變,更是覺得驚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