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顓抵達靖州的第三日,終於將公主府的藥材采買清單逐一核對,找到了幾味有可能解毒的藥材,然而又需時間反複驗證方子。
這期間蕭淙之醒過幾次,昏睡的時間越來越短,好在毒發的痛楚也在減輕,但仍不能根除。他索性讓傅顓停了昏睡鎮痛的藥,命韓衝將靖州事務都呈到刺史府來。
想著蕭淙之的毒到底是沒有解,元綺思索再三,仍留在主屋照顧他。隻是蕭淙之醒著,未免有些尷尬,便取來當年年末,各地送來的賬本看。
屋裏仍然熏得暖烘烘的,融雪後的靖州回暖了幾日,蕭淙之午後披著一件就外衫,盤腿坐在床上,麵前的矮幾上,壘滿了公文,他手裏正拿著元穆的家書。
恰逢元綺端著藥進來,他漫不經心地說:“大舅哥來信了。”
“嗯?”元綺頓了一瞬,走近看到他眼前的信封上寫著“淙君親啟”才轉過彎來,他口中的“大舅哥”是指誰。
再看他手裏已經拆封的信 ,正想說什麽,蕭淙之又補充道:“寫給我的。”
“是嗎?都說了什麽?”她裝作若無其事,將藥置於矮幾上,又去食盒中取蜜餞。
“不如你自己看。”他遞來信。
元綺緩緩接過來,一翻看閱。
信中元穆提及了承國公位之事,更多的則是對妹夫的讚美之詞。本因著蕭淙之在靖州的一番作為,對他有幾分欣賞,此番又有他挺身而出,舍命相護的事跡,元穆認定,二人婚後感情甚篤,便放心將妹妹托付給他。
隻道:“舍妹年幼頑劣,卻是至純至真之人,托付淙君,吾心甚安。”
信的末尾還祝妹妹妹夫:“恩愛白首。”
自從蕭淙之醒來後,二人誰都沒再提起那日公主府出來爭吵之事。畢竟這一箭是替她挨的,此時撇清關係,未免叫人冷心,耳上雖泛起潮紅,卻仍強裝鎮定:“藥涼了,你快喝吧。我回小書房沐浴。”
蕭淙之看著元綺離開的背影,將公文遮掩下的另一封信點燃燒了——正是與家書同時送到的,京中探子來信,信中詳述了禮部尚書參蕭淙之以及元穆如何在朝堂上慷慨陳詞。
他看著倏然而起的火舌,低聲念道:“至親被欺,龜縮不出,不配為兄;同胞受辱,明哲保身,不配為人。”那火焰在他眸子裏倏然亮起,又驟然熄滅,一片晦暗。
就在元綺回小書房的時間裏,傅顓來見蕭淙之,並呈上一張方子。
“大人,傅某已得解毒之法。”他拱手遞上。
蕭淙之看了他一眼:“既已得,配藥即可,何需專程乘將方子呈上?”
傅顓卻搖搖頭:“大人,這並不是解毒方子,而是一張毒方。”
“此話怎講?”
“難道大人就不好奇,小小一個行館中,一位待嫁的公主為何需要如此多的藥材嗎?”
傅顓接著說:“鄲州,靖州,穎州,昱州,地處北域,寒氣凜冽,入冬後多有災民橫死,死後瘟疫肆虐。靖州在大人治下,百姓安居,但流落的三州卻仍苦於天災。尤其是鄲州,如今孤立關外…”
蕭淙之不語,目光鎖在他身上,幾息後,緩緩道:“傅先生,人在關內,卻對關外之事,了如指掌啊。”
傅顓撲通一聲,跪地朝他一拜。
蕭淙之開口:“當年替鎮國公辦事的,就是你?”
“正是。”
“既然如此,知道是我,還敢來?”
傅顓抬起頭,目光炯炯,仿佛有火焰燃燒,堅定道:“醫者當懸壺濟世,救生靈於戰火病痛,當年我追隨鎮國公,今日也甘為大人所用!”
蕭淙之凝著他的目光,似要將此人看透:“說吧,這方子怎麽回事。”
“是!”傅顓一拜,起身將方子遞上來,“傅某整理藥材采買記錄,發現除一些常備藥外,還有大量治風寒的藥。經過仔細分辨,剔出幾味解毒的藥引外,拚湊所得手中這份毒藥方。
看似是普通的寒證方子,實則替換了幾味,便成了毒方子,不僅治不好,幾副下去,便能致人死地。且這些病人死後,毒素累積,若大量屍體囤積,可能引發大型疫症!他們十分謹慎,一張方子的藥從十幾家藥店采買拚湊,若不是夫人為了救您,幾乎買下了所有采買的藥房,隻怕要等到瘟疫肆虐,咱們才反應過來!”
蕭淙之將那方子拿在手裏,眼中寒意如刀。
如流此時來報:“大人,韓衝將軍回來了。”
“讓他馬上來見我。”
韓衝提刀快步入屋:“老大,我帶人連夜跑了一趟。突厥那邊沒有動作,這麽多藥應該不是供給軍隊的。”
他看蕭淙之臉色極差,便知道苗頭不對,又看看傅顓,小心翼翼地問:“這是…怎麽啦?解藥沒配出來?”
傅顓又向蕭淙之進言:“如此多的藥材,看來大人早有疑心。傅某倒有一個猜測。”
蕭淙之不置可否:“月姬這條毒蛇,得不到的都要毀掉,既然是毒藥,當然是要用在她最不甘的鄲州。”
“老大,你這話什麽意思?”韓衝問。
蕭淙之不理他,思索片刻吩咐傅顓:“傅先生,你即刻動身,隨韓衝去鄲州,到了那會有人接應你。任何所需,即刻飛書通報!”
“傅某這就動身!”說著要拉韓衝往外走,韓衝不明所以,還想追問,傅顓已拉著他走了出去:“將軍,事情緊迫,咱們邊走邊說吧…”
蕭淙之又問如流:“夫人呢?”
如流答:“在小書房。”
他猶豫了一會,又吩咐:“速去配製解藥,不能再拖了!”
“是!”
元綺再來主屋天已擦黑,她避了他一下午,但小廚房做了晚飯,用過還是要來看一眼才放心。
蕭淙之已經服下傅顓配製的解藥,正躺在床上小睡。
元綺進來見他睡著,便沒有吵他,隻問如流:“他服下解藥後,可還有疼痛?”
如流道:“大人喝下就睡了,沒有多說。這些天連日辦公,也不聽他喊一聲疼,都忍著呢。夫人若是不放心,不如今晚仍宿在這裏。”
元綺思索片刻,橫豎之前一直住在這裏,帷帳撤去後,夜裏便在二人之間加一盞屏風。
“好。我去看看他。”
走到床邊,床上之人臉色相較前幾日已恢複不少氣血,肩頭的傷也在逐漸愈合。她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了,轉身繞過屏風,脫下外衫睡在搬來的側榻上。
如流荔雲已經退出去帶上了門,蠟燭也滅了幾盞。氤氳的環境中,她側躺著枕著手,眼睛看著朦朧的屏風,不知在想些什麽。
不一會,隻見屏風上映著的身影動了起來,一陣被褥摩擦聲,那人已經坐了起來。
“朝若還沒睡?”蕭淙之的聲音傳來。
她遲疑了一瞬,想過不答,卻還是應了:“嗯。”
“這回買藥房,想必你又破費不少。”
“應該的,這一箭,本該我受。倒是你,若早知有毒,不該替我擋,白白吃了許多苦頭。”
屏風那頭沒有回應,元綺又道:“對了,與你提過的大檔頭到了,之前你的毒未解,便沒有與你說。”
“好。明日讓他來見我。”
“你…”元綺頓了頓,望著映在屏風上的影子,恍然想起了離開上京那日,落腳在官舍,夜裏二人也是隔著屏風對望,此情此景,心境卻有些微妙變化。
她聲音細軟,柔柔地飄來:“現在還疼嗎?”又補充一句:“如流說你一直忍著。”
燭光跳躍,牽動身影動搖:“讓你擔心了。”
“嗯…”一聲頷首輕語。
“怕嗎?”
“事出突然,來不及怕,事後回想,心有餘悸。你來月姬行館前,早就安排了人接應?”
“不錯。我帶人出關圍剿從鄲州逃出的外賊,收到風聲,瓦爾丹來了靖州。”
“他那日說,你…”元綺心中自然是有疑影,畢竟月姬與瓦爾丹都曾說過,蕭淙之拋棄了手足至親,可擅自問他又顯得十分冒昧,她轉了話鋒:“從未聽你提起過故鄉家人。”
他當然明白她話中的試探,卻又讓人拿不準他的態度:“朝若想知道嗎?”
“我身為刺史夫人,若旁人提起你的事,我卻一無所知,豈不是讓人看笑話。”她想起那日在行館,崔夫人與蔣氏形容他入關時的模樣,又道,“聽說你入關時,不許百姓迎接,隻準靖州上級官員,私下開城?”
屏風那頭傳來一聲輕笑:“看來夫人對我的事很上心。”
話已至此,他不僅諱莫如深,還調笑她,元綺有些氣惱,嗆他:“到底你我不是真夫妻,你不想說也無妨,這一箭,隻當你還我的人情,以後不必再提無法償還。”
說罷,翻身不再看那屏風。
又聽見一陣被褥摩擦聲,隻聽他似有所無地回了一句:“早點睡吧。”
這期間蕭淙之醒過幾次,昏睡的時間越來越短,好在毒發的痛楚也在減輕,但仍不能根除。他索性讓傅顓停了昏睡鎮痛的藥,命韓衝將靖州事務都呈到刺史府來。
想著蕭淙之的毒到底是沒有解,元綺思索再三,仍留在主屋照顧他。隻是蕭淙之醒著,未免有些尷尬,便取來當年年末,各地送來的賬本看。
屋裏仍然熏得暖烘烘的,融雪後的靖州回暖了幾日,蕭淙之午後披著一件就外衫,盤腿坐在床上,麵前的矮幾上,壘滿了公文,他手裏正拿著元穆的家書。
恰逢元綺端著藥進來,他漫不經心地說:“大舅哥來信了。”
“嗯?”元綺頓了一瞬,走近看到他眼前的信封上寫著“淙君親啟”才轉過彎來,他口中的“大舅哥”是指誰。
再看他手裏已經拆封的信 ,正想說什麽,蕭淙之又補充道:“寫給我的。”
“是嗎?都說了什麽?”她裝作若無其事,將藥置於矮幾上,又去食盒中取蜜餞。
“不如你自己看。”他遞來信。
元綺緩緩接過來,一翻看閱。
信中元穆提及了承國公位之事,更多的則是對妹夫的讚美之詞。本因著蕭淙之在靖州的一番作為,對他有幾分欣賞,此番又有他挺身而出,舍命相護的事跡,元穆認定,二人婚後感情甚篤,便放心將妹妹托付給他。
隻道:“舍妹年幼頑劣,卻是至純至真之人,托付淙君,吾心甚安。”
信的末尾還祝妹妹妹夫:“恩愛白首。”
自從蕭淙之醒來後,二人誰都沒再提起那日公主府出來爭吵之事。畢竟這一箭是替她挨的,此時撇清關係,未免叫人冷心,耳上雖泛起潮紅,卻仍強裝鎮定:“藥涼了,你快喝吧。我回小書房沐浴。”
蕭淙之看著元綺離開的背影,將公文遮掩下的另一封信點燃燒了——正是與家書同時送到的,京中探子來信,信中詳述了禮部尚書參蕭淙之以及元穆如何在朝堂上慷慨陳詞。
他看著倏然而起的火舌,低聲念道:“至親被欺,龜縮不出,不配為兄;同胞受辱,明哲保身,不配為人。”那火焰在他眸子裏倏然亮起,又驟然熄滅,一片晦暗。
就在元綺回小書房的時間裏,傅顓來見蕭淙之,並呈上一張方子。
“大人,傅某已得解毒之法。”他拱手遞上。
蕭淙之看了他一眼:“既已得,配藥即可,何需專程乘將方子呈上?”
傅顓卻搖搖頭:“大人,這並不是解毒方子,而是一張毒方。”
“此話怎講?”
“難道大人就不好奇,小小一個行館中,一位待嫁的公主為何需要如此多的藥材嗎?”
傅顓接著說:“鄲州,靖州,穎州,昱州,地處北域,寒氣凜冽,入冬後多有災民橫死,死後瘟疫肆虐。靖州在大人治下,百姓安居,但流落的三州卻仍苦於天災。尤其是鄲州,如今孤立關外…”
蕭淙之不語,目光鎖在他身上,幾息後,緩緩道:“傅先生,人在關內,卻對關外之事,了如指掌啊。”
傅顓撲通一聲,跪地朝他一拜。
蕭淙之開口:“當年替鎮國公辦事的,就是你?”
“正是。”
“既然如此,知道是我,還敢來?”
傅顓抬起頭,目光炯炯,仿佛有火焰燃燒,堅定道:“醫者當懸壺濟世,救生靈於戰火病痛,當年我追隨鎮國公,今日也甘為大人所用!”
蕭淙之凝著他的目光,似要將此人看透:“說吧,這方子怎麽回事。”
“是!”傅顓一拜,起身將方子遞上來,“傅某整理藥材采買記錄,發現除一些常備藥外,還有大量治風寒的藥。經過仔細分辨,剔出幾味解毒的藥引外,拚湊所得手中這份毒藥方。
看似是普通的寒證方子,實則替換了幾味,便成了毒方子,不僅治不好,幾副下去,便能致人死地。且這些病人死後,毒素累積,若大量屍體囤積,可能引發大型疫症!他們十分謹慎,一張方子的藥從十幾家藥店采買拚湊,若不是夫人為了救您,幾乎買下了所有采買的藥房,隻怕要等到瘟疫肆虐,咱們才反應過來!”
蕭淙之將那方子拿在手裏,眼中寒意如刀。
如流此時來報:“大人,韓衝將軍回來了。”
“讓他馬上來見我。”
韓衝提刀快步入屋:“老大,我帶人連夜跑了一趟。突厥那邊沒有動作,這麽多藥應該不是供給軍隊的。”
他看蕭淙之臉色極差,便知道苗頭不對,又看看傅顓,小心翼翼地問:“這是…怎麽啦?解藥沒配出來?”
傅顓又向蕭淙之進言:“如此多的藥材,看來大人早有疑心。傅某倒有一個猜測。”
蕭淙之不置可否:“月姬這條毒蛇,得不到的都要毀掉,既然是毒藥,當然是要用在她最不甘的鄲州。”
“老大,你這話什麽意思?”韓衝問。
蕭淙之不理他,思索片刻吩咐傅顓:“傅先生,你即刻動身,隨韓衝去鄲州,到了那會有人接應你。任何所需,即刻飛書通報!”
“傅某這就動身!”說著要拉韓衝往外走,韓衝不明所以,還想追問,傅顓已拉著他走了出去:“將軍,事情緊迫,咱們邊走邊說吧…”
蕭淙之又問如流:“夫人呢?”
如流答:“在小書房。”
他猶豫了一會,又吩咐:“速去配製解藥,不能再拖了!”
“是!”
元綺再來主屋天已擦黑,她避了他一下午,但小廚房做了晚飯,用過還是要來看一眼才放心。
蕭淙之已經服下傅顓配製的解藥,正躺在床上小睡。
元綺進來見他睡著,便沒有吵他,隻問如流:“他服下解藥後,可還有疼痛?”
如流道:“大人喝下就睡了,沒有多說。這些天連日辦公,也不聽他喊一聲疼,都忍著呢。夫人若是不放心,不如今晚仍宿在這裏。”
元綺思索片刻,橫豎之前一直住在這裏,帷帳撤去後,夜裏便在二人之間加一盞屏風。
“好。我去看看他。”
走到床邊,床上之人臉色相較前幾日已恢複不少氣血,肩頭的傷也在逐漸愈合。她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了,轉身繞過屏風,脫下外衫睡在搬來的側榻上。
如流荔雲已經退出去帶上了門,蠟燭也滅了幾盞。氤氳的環境中,她側躺著枕著手,眼睛看著朦朧的屏風,不知在想些什麽。
不一會,隻見屏風上映著的身影動了起來,一陣被褥摩擦聲,那人已經坐了起來。
“朝若還沒睡?”蕭淙之的聲音傳來。
她遲疑了一瞬,想過不答,卻還是應了:“嗯。”
“這回買藥房,想必你又破費不少。”
“應該的,這一箭,本該我受。倒是你,若早知有毒,不該替我擋,白白吃了許多苦頭。”
屏風那頭沒有回應,元綺又道:“對了,與你提過的大檔頭到了,之前你的毒未解,便沒有與你說。”
“好。明日讓他來見我。”
“你…”元綺頓了頓,望著映在屏風上的影子,恍然想起了離開上京那日,落腳在官舍,夜裏二人也是隔著屏風對望,此情此景,心境卻有些微妙變化。
她聲音細軟,柔柔地飄來:“現在還疼嗎?”又補充一句:“如流說你一直忍著。”
燭光跳躍,牽動身影動搖:“讓你擔心了。”
“嗯…”一聲頷首輕語。
“怕嗎?”
“事出突然,來不及怕,事後回想,心有餘悸。你來月姬行館前,早就安排了人接應?”
“不錯。我帶人出關圍剿從鄲州逃出的外賊,收到風聲,瓦爾丹來了靖州。”
“他那日說,你…”元綺心中自然是有疑影,畢竟月姬與瓦爾丹都曾說過,蕭淙之拋棄了手足至親,可擅自問他又顯得十分冒昧,她轉了話鋒:“從未聽你提起過故鄉家人。”
他當然明白她話中的試探,卻又讓人拿不準他的態度:“朝若想知道嗎?”
“我身為刺史夫人,若旁人提起你的事,我卻一無所知,豈不是讓人看笑話。”她想起那日在行館,崔夫人與蔣氏形容他入關時的模樣,又道,“聽說你入關時,不許百姓迎接,隻準靖州上級官員,私下開城?”
屏風那頭傳來一聲輕笑:“看來夫人對我的事很上心。”
話已至此,他不僅諱莫如深,還調笑她,元綺有些氣惱,嗆他:“到底你我不是真夫妻,你不想說也無妨,這一箭,隻當你還我的人情,以後不必再提無法償還。”
說罷,翻身不再看那屏風。
又聽見一陣被褥摩擦聲,隻聽他似有所無地回了一句:“早點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