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這封用心良苦的奏疏被送到崇禎皇帝麵前之時,其中的勁爆內容頓時讓朱由檢又驚又怒,直接在當天的早朝上大發雷霆。
在他的示意下,司禮稟筆太監王承恩將這封奏疏拿起,隨後清了清喉嚨對著殿內諸文武念了起來:
“兵部右侍郎兼四川總督臣孫傳庭謹奏:陛下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勤勉治國.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即倒。而今,雖江山瘡痍.賊虜猖獗,然四海黎庶仍心存大明.孺慕君上...”
這道奏疏的開篇主要是稱讚崇禎皇帝的功德,這也是標準模板了,大概意思就是說,聖上你千萬要太過焦慮.急躁,現在咱們的大明雖然內憂外患,但大多數百姓還是心懷朝廷的,隻要按部就班的把事都辦好,不是沒有希望反敗為勝。
殿內群臣聽到這裏之時並無太大反應,反正這些都是些屁話,幾分真.幾分假自己知道就行。
緊接著,“剿防南賊疏”的正文出現,這部分內容占據的篇幅極大,孫傳庭陳述了敵我雙方現階段的差距,包括為何現在不能與其交戰的原因。
這些觸目驚心的對比讓滿朝文武皆吃驚不已。
他在奏疏中提到:“南賊之銃,甚為精良,無需火繩即可發射,須臾間便百銃齊至,鉛子遮天蔽日,官軍常非一合之敵。賊之兵,甚為精銳,向來擇優而選,況足餉.足糧更有耕田分之,賞罰嚴明.軍紀森嚴.士氣極盛,善野戰.苦戰.惡戰。”
“南賊之炮,尤為犀利,做工考究.威力極大。賊攻城之時,常百炮齊發.密如雨滴,致使官軍尚未與其近身交接,便已士氣盡喪,況南賊善爆破,常以披甲死士為先,使巨量火藥炸塌城牆,謂之炸藥包...”
孫傳庭表示,這嶺南賊兵的戰法.戰術相當奇特,早期尚且采用冷熱火器混合的軍陣,與官軍雖有不同,但差別不大,但如今卻已是全員火器,其火力之烈.威力之大,尋常的軍隊往往還沒與之交手便被瓢潑般的銃子殺的抱頭鼠竄。
而且,南賊不但善於放銃,近身廝殺也相當強悍,遠戰以百銃齊來壓製,近戰則化為槍兵,可謂毫無破綻,十分難纏。
他分析道,這徐賊之所以能練出這支強銃.利炮的精兵,主要原因有三個,其一乃是因為他占據兩廣之地,能與夷商大肆貿易,從其手裏得到大量精良火器,其二乃是徐賊占據了安南,並在其境內大肆開發鐵礦,鐵料方麵完全不缺,其三乃是徐賊從兩廣裹挾了數萬匠人,並曉以重利,導致實力越來越強。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餉”和“糧”,孫傳庭向崇禎皇帝解釋道,徐賊於嶺南攻下一城後,即會遣酷吏來查抄城內士紳財產,皆用以軍資,手段極其強硬,還行清屯.分田之事,因此當地愚民皆感恩戴德。
早期,這徐賊就是依靠這搶士紳和分土地來收獲銀子與民心,這才發展如此迅速,此人直接用耕田將兵員和百姓與其捆綁,官軍一至,那些愚民愚婦甚至自發充軍,捐獻錢.糧,可見徐賊之毒辣。
當崇禎看到這些內容後,才算是對這南賊有了初步的了解,脊背上瞬間便生起了冷汗,
以前,他認為這徐賊雖然火器犀利.戰力不俗,但此人畢竟是山賊出身,能有什麽見識?隻要肅清內地的叛亂,朝廷遣大軍認真對待,南賊定然覆滅。
可看孫傳庭這意思,徐賊已在嶺南徹底站穩腳跟,收獲了無數愚民的愛戴,以往這些刁民服個徭役都跟死了爹媽一樣,如今卻願自發充軍.捐獻,渾然已不知朝廷為何物。
當然了,最讓崇禎皇帝火冒三丈的是接下來的內容:
“臣聞,徐賊攻占桂林之後,廣西大小官紳竟合眾向其獻銀五百萬兩,廣州淪陷後,當地官紳亦如此,再加靖江王數百年基業,徐賊從兩廣盤剝之金銀恐不下千萬之眾...”
這龐大的數字讓朱由檢在驚愕之餘亦是怒火中燒,兩廣每歲才給朝廷納多少錢.糧?一問就是哭窮,再看看人家!
不費吹灰之力就搜刮出千萬兩銀子!
自己要是有這麽多錢,也不至於連邊軍的餉都發不出來!
而殿中的大臣們此時亦在默默的聽著這封奏疏,這越聽眉頭是皺的越緊,直到聽到千萬兩銀子的恐怖數目後,所有人都是口中發幹.妒忌之心油然而生。
這麽多銀子給那徐賊拿去實在可惜,若是由戶部接收,那麽滿朝從上到下都能吃個肚皮滾圓,連底下跑腿的雜役都能喝口肉湯!
此賊,真乃獨夫也!
“賊占據思明數府後,不但隨意任免官員.置朝廷法綱於不顧,而後竟擅辦科舉.行造幣之事,南賊所造之幣謂之銀元,上有徐賊之像,今已於嶺南各地大行其道...”
孫傳庭還貼心的在裝奏疏的漆匣裏,附上一枚嶺南銀元供聖上查驗。
此刻的殿中,氛圍極其壓抑。
朱由檢嘴角一陣抽搐,捏著那枚“徐大頭”,指節因為太過用力已然微微泛白,其胸膛一陣劇烈起伏,眼中射出駭人的冷意。
他恨恨的盯著銀元上的那幅浮雕畫像,恨不得將此獠揪出來.活活掐死。
而下方的大臣們亦是一片嘩然.群情激憤!
不過他們真正在意的卻是那“嶺南科舉”之惡行,畢竟與這私造錢幣相較,這事才切身關乎於大夥的利益。
尤其是聽說了那徐賊之“科舉”既不考八股文.也不尊孔孟之道,而是以算術.格物.農桑等小道來選拔官吏,這簡直就是兒戲!
滿朝大臣哪個不是提著筆杆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合著到頭來在人家嶺南那可能都入不了榜?
真是豈有此理!
寒窗苦讀數十載,到頭來竟比不過一個稍通奇巧淫技的泥腿子,這誰受得了。
於是乎,首輔溫體仁一反常態的站了出來,憤膺道:
“陛下,徐賊此獠所犯之惡.罄竹難書!”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在他的示意下,司禮稟筆太監王承恩將這封奏疏拿起,隨後清了清喉嚨對著殿內諸文武念了起來:
“兵部右侍郎兼四川總督臣孫傳庭謹奏:陛下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勤勉治國.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即倒。而今,雖江山瘡痍.賊虜猖獗,然四海黎庶仍心存大明.孺慕君上...”
這道奏疏的開篇主要是稱讚崇禎皇帝的功德,這也是標準模板了,大概意思就是說,聖上你千萬要太過焦慮.急躁,現在咱們的大明雖然內憂外患,但大多數百姓還是心懷朝廷的,隻要按部就班的把事都辦好,不是沒有希望反敗為勝。
殿內群臣聽到這裏之時並無太大反應,反正這些都是些屁話,幾分真.幾分假自己知道就行。
緊接著,“剿防南賊疏”的正文出現,這部分內容占據的篇幅極大,孫傳庭陳述了敵我雙方現階段的差距,包括為何現在不能與其交戰的原因。
這些觸目驚心的對比讓滿朝文武皆吃驚不已。
他在奏疏中提到:“南賊之銃,甚為精良,無需火繩即可發射,須臾間便百銃齊至,鉛子遮天蔽日,官軍常非一合之敵。賊之兵,甚為精銳,向來擇優而選,況足餉.足糧更有耕田分之,賞罰嚴明.軍紀森嚴.士氣極盛,善野戰.苦戰.惡戰。”
“南賊之炮,尤為犀利,做工考究.威力極大。賊攻城之時,常百炮齊發.密如雨滴,致使官軍尚未與其近身交接,便已士氣盡喪,況南賊善爆破,常以披甲死士為先,使巨量火藥炸塌城牆,謂之炸藥包...”
孫傳庭表示,這嶺南賊兵的戰法.戰術相當奇特,早期尚且采用冷熱火器混合的軍陣,與官軍雖有不同,但差別不大,但如今卻已是全員火器,其火力之烈.威力之大,尋常的軍隊往往還沒與之交手便被瓢潑般的銃子殺的抱頭鼠竄。
而且,南賊不但善於放銃,近身廝殺也相當強悍,遠戰以百銃齊來壓製,近戰則化為槍兵,可謂毫無破綻,十分難纏。
他分析道,這徐賊之所以能練出這支強銃.利炮的精兵,主要原因有三個,其一乃是因為他占據兩廣之地,能與夷商大肆貿易,從其手裏得到大量精良火器,其二乃是徐賊占據了安南,並在其境內大肆開發鐵礦,鐵料方麵完全不缺,其三乃是徐賊從兩廣裹挾了數萬匠人,並曉以重利,導致實力越來越強。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餉”和“糧”,孫傳庭向崇禎皇帝解釋道,徐賊於嶺南攻下一城後,即會遣酷吏來查抄城內士紳財產,皆用以軍資,手段極其強硬,還行清屯.分田之事,因此當地愚民皆感恩戴德。
早期,這徐賊就是依靠這搶士紳和分土地來收獲銀子與民心,這才發展如此迅速,此人直接用耕田將兵員和百姓與其捆綁,官軍一至,那些愚民愚婦甚至自發充軍,捐獻錢.糧,可見徐賊之毒辣。
當崇禎看到這些內容後,才算是對這南賊有了初步的了解,脊背上瞬間便生起了冷汗,
以前,他認為這徐賊雖然火器犀利.戰力不俗,但此人畢竟是山賊出身,能有什麽見識?隻要肅清內地的叛亂,朝廷遣大軍認真對待,南賊定然覆滅。
可看孫傳庭這意思,徐賊已在嶺南徹底站穩腳跟,收獲了無數愚民的愛戴,以往這些刁民服個徭役都跟死了爹媽一樣,如今卻願自發充軍.捐獻,渾然已不知朝廷為何物。
當然了,最讓崇禎皇帝火冒三丈的是接下來的內容:
“臣聞,徐賊攻占桂林之後,廣西大小官紳竟合眾向其獻銀五百萬兩,廣州淪陷後,當地官紳亦如此,再加靖江王數百年基業,徐賊從兩廣盤剝之金銀恐不下千萬之眾...”
這龐大的數字讓朱由檢在驚愕之餘亦是怒火中燒,兩廣每歲才給朝廷納多少錢.糧?一問就是哭窮,再看看人家!
不費吹灰之力就搜刮出千萬兩銀子!
自己要是有這麽多錢,也不至於連邊軍的餉都發不出來!
而殿中的大臣們此時亦在默默的聽著這封奏疏,這越聽眉頭是皺的越緊,直到聽到千萬兩銀子的恐怖數目後,所有人都是口中發幹.妒忌之心油然而生。
這麽多銀子給那徐賊拿去實在可惜,若是由戶部接收,那麽滿朝從上到下都能吃個肚皮滾圓,連底下跑腿的雜役都能喝口肉湯!
此賊,真乃獨夫也!
“賊占據思明數府後,不但隨意任免官員.置朝廷法綱於不顧,而後竟擅辦科舉.行造幣之事,南賊所造之幣謂之銀元,上有徐賊之像,今已於嶺南各地大行其道...”
孫傳庭還貼心的在裝奏疏的漆匣裏,附上一枚嶺南銀元供聖上查驗。
此刻的殿中,氛圍極其壓抑。
朱由檢嘴角一陣抽搐,捏著那枚“徐大頭”,指節因為太過用力已然微微泛白,其胸膛一陣劇烈起伏,眼中射出駭人的冷意。
他恨恨的盯著銀元上的那幅浮雕畫像,恨不得將此獠揪出來.活活掐死。
而下方的大臣們亦是一片嘩然.群情激憤!
不過他們真正在意的卻是那“嶺南科舉”之惡行,畢竟與這私造錢幣相較,這事才切身關乎於大夥的利益。
尤其是聽說了那徐賊之“科舉”既不考八股文.也不尊孔孟之道,而是以算術.格物.農桑等小道來選拔官吏,這簡直就是兒戲!
滿朝大臣哪個不是提著筆杆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合著到頭來在人家嶺南那可能都入不了榜?
真是豈有此理!
寒窗苦讀數十載,到頭來竟比不過一個稍通奇巧淫技的泥腿子,這誰受得了。
於是乎,首輔溫體仁一反常態的站了出來,憤膺道:
“陛下,徐賊此獠所犯之惡.罄竹難書!”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