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正月初。
馬六甲地區現已被大夏管控,在此駐有步軍三千人.水師兩千餘人,以及數十艘大小戰船,雖然兵力不算多,但岸上.港口處可是修建了不少炮台,建築材料主要為土製水泥添加碎石製成的混凝土,還奢侈的用了一些鐵條當作筋骨。
這種炮台是極其堅固的,尋常的六斤炮彈打在上麵僅留下一個淺淺的白坑,哪怕是九斤.十二斤的艦炮,想要將其摧毀也是相當困難,當然了,最主要的是建造速度比較快。
目前,軍部已派專人到當地勘測,打算修建一座永備性軍用工事,例如棱堡要塞。
拿下馬六甲之後,大夏自然要代替曾經的葡萄牙人,向過往遠洋商船征稅,具體稅額將視貨物的性質.價值而定,例如那些從南洋往歐洲倒騰香料的商船,征的稅就多一些,因為這玩意利潤也高嘛。
倘若是大夏需要的物資,比如硫磺.硝石.糧食.牲畜.鯨油等玩意,那這個稅就收的相當低,有時候甚至是免稅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時期歐洲基本處於貿易逆差的角色,除了火器之外幾乎沒有什麽高附加值商品能向東方出口,反倒是需要花大把大把的銀子進口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等奢侈品,當然還有大蒜素.酒精之類的神藥,如果不是有非洲.美洲殖民地持續輸血的話,他們早就破產了。
現如今,歐洲商人就連火器都很難賣出去了,因為佛山兵工廠生產的產品,技術性和品質都是相當出色的,大夏已經很少從外界進口火器,偶爾因為急需補充艦炮,可能會對大口徑重炮感興趣。
像澳門的卜加勞炮廠,現已被佛山兵工廠控股,又有一些廣州富商也入了股,剩下的少部分則是被馬士加路也所掌握,每年的分紅皆被拿去救濟葡人貧民了。
有了大批資金之後,這個合資炮廠又將生產線擴充了一番,現有工人四千多名,漢匠.夷匠皆有,如果材料充足.產能全開的話,每月可產三斤.六斤炮四百多門,或九斤.十二斤以上的重炮一百五十門左右。卜加勞炮廠產品 佛山兵工廠的規模要大得多,匠工數量是前者的四倍有餘,即便是要分出一大半人手用來生產火槍.刺刀.胸甲等軍械,剩下的產能用來造炮,產量依舊要比卜加勞炮廠高一些,如果再加上廣西各府零零散散的幾個中等規模炮坊,僅在造炮速度一項上,大夏在全球都鮮有敵手,像步軍所用的野戰炮,可月產上千!
至於火槍的話,佛山兵工廠上個月造了足足五千條。
大夏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半農業.半工業的國家,在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對於鋼鐵.煤炭的需求量是極為恐怖的,因此從北部灣西部到廣東陽江流域.這條航線相當忙碌,每日都有密密麻麻的民船.官船載著大量鐵錠.煤炭來往運輸,佛山已赫然成為重工業基地。
還好早早打下了安南,徐晉這才從當地獲得了優質的煤.鐵富礦,否則就算有錢也沒辦法,以兩廣的礦產根本不足以支撐這麽龐大的工業體係,像雲南也是有儲量不錯的各類礦產,不過因為運輸成本問題目前僅作為補充力量。
大夏的軍械產量之盛是有目共睹的,嶺南造的火器質量相當好,這使得內地的各方勢力都眼紅不已,真想衝進佛山將那兵工廠洗劫一空,但這也隻能幻想一下了,真想搞來嶺南造,還是得通過正規途徑。
例如張獻忠前不久就派人來過廣東,這家夥在江西抄了許多士紳得家後發了一把,便想著也給步軍弄些火器裝備,尤其是火炮,這玩意他可是缺得很,隨軍的炮匠數量實在太少。
左良玉私底下也派心腹來探過口風,想要買些重炮回去,將襄陽城打造的固若金湯,甚至於闖王李自成都動過派人去嶺南采購火器的念頭,但由於手頭不寬裕再加上路途遙遠,這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黃台吉亦如此,此人深知火器的利害.尤為著迷諸如紅夷大炮之類的重炮,從渤海而來的韃子商隊,就曾與趙氏運司溝通過,希望能用馬匹.皮草.遼參.現銀等物來換紅夷大炮,價格方麵都好說。
知道這些勢力都想從自己手上購買精良火器之後,越王徐晉笑了笑後便很幹脆的拒絕了,主要還是不想資敵。
大夏的火器雖然精良,但像火炮這種東西還並未與其他勢力形成代差,大家都是前裝滑膛炮,無非你嶺南造性能比較好而已,軍隊列裝的燧發槍也是如此,將來早晚都是要打的,這些賣出去的火器將會給夏軍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死傷,因此這個錢暫時沒必要賺。
不過賣軍火的確是個暴利行業,徐晉的底線是不能賣現役裝備,但淘汰的.過時的就無所謂了,例如如果夏軍列裝了後膛槍,那麽像現在的滑膛燧發槍就成了破爛,有人肯花高價收購破爛他還巴不得呢。
火炮也是一樣的道理,後膛炮各項性能對前膛炮都是碾壓的,到時候隨便賣都無所謂。
就這樣,張獻忠.左良玉等人想要購買嶺南造的想法落了空,不過來都來了,最終便各自買了一些廣鍋和嶺南特產回去,張獻忠派來的采辦人員為了討大王的歡心,甚至還斥資買了一輛行政版鳳凰牌馬車,趙氏運司的技師幫忙將零部件運到江西後,又在當地給組裝好。
據說,此人回去之後雖然遭了一頓訓斥,不過大西王卻對這輛氣派的豪華馬車喜歡的很,言稱這才是天子的座駕,私底下還令巧匠在馬車上包了一層華麗的金箔。
另一頭。
清兵退走後,山東各地已是遍布瘡痍,無數耕田被毀.房屋被焚,連百姓都被韃子擄走許多,建奴所經之處,可謂十室九空。
由於氣候問題內地一直連年欠收,天災未止又遇人禍,耕田一被毀後,大量的饑民.流民便會滋生層出不窮的義軍,進一步消耗大明的國力,這也許正是黃台吉喜聞樂見的。
但無論如何,崇禎皇帝終於能緩口氣了。
馬六甲地區現已被大夏管控,在此駐有步軍三千人.水師兩千餘人,以及數十艘大小戰船,雖然兵力不算多,但岸上.港口處可是修建了不少炮台,建築材料主要為土製水泥添加碎石製成的混凝土,還奢侈的用了一些鐵條當作筋骨。
這種炮台是極其堅固的,尋常的六斤炮彈打在上麵僅留下一個淺淺的白坑,哪怕是九斤.十二斤的艦炮,想要將其摧毀也是相當困難,當然了,最主要的是建造速度比較快。
目前,軍部已派專人到當地勘測,打算修建一座永備性軍用工事,例如棱堡要塞。
拿下馬六甲之後,大夏自然要代替曾經的葡萄牙人,向過往遠洋商船征稅,具體稅額將視貨物的性質.價值而定,例如那些從南洋往歐洲倒騰香料的商船,征的稅就多一些,因為這玩意利潤也高嘛。
倘若是大夏需要的物資,比如硫磺.硝石.糧食.牲畜.鯨油等玩意,那這個稅就收的相當低,有時候甚至是免稅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時期歐洲基本處於貿易逆差的角色,除了火器之外幾乎沒有什麽高附加值商品能向東方出口,反倒是需要花大把大把的銀子進口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等奢侈品,當然還有大蒜素.酒精之類的神藥,如果不是有非洲.美洲殖民地持續輸血的話,他們早就破產了。
現如今,歐洲商人就連火器都很難賣出去了,因為佛山兵工廠生產的產品,技術性和品質都是相當出色的,大夏已經很少從外界進口火器,偶爾因為急需補充艦炮,可能會對大口徑重炮感興趣。
像澳門的卜加勞炮廠,現已被佛山兵工廠控股,又有一些廣州富商也入了股,剩下的少部分則是被馬士加路也所掌握,每年的分紅皆被拿去救濟葡人貧民了。
有了大批資金之後,這個合資炮廠又將生產線擴充了一番,現有工人四千多名,漢匠.夷匠皆有,如果材料充足.產能全開的話,每月可產三斤.六斤炮四百多門,或九斤.十二斤以上的重炮一百五十門左右。卜加勞炮廠產品 佛山兵工廠的規模要大得多,匠工數量是前者的四倍有餘,即便是要分出一大半人手用來生產火槍.刺刀.胸甲等軍械,剩下的產能用來造炮,產量依舊要比卜加勞炮廠高一些,如果再加上廣西各府零零散散的幾個中等規模炮坊,僅在造炮速度一項上,大夏在全球都鮮有敵手,像步軍所用的野戰炮,可月產上千!
至於火槍的話,佛山兵工廠上個月造了足足五千條。
大夏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半農業.半工業的國家,在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對於鋼鐵.煤炭的需求量是極為恐怖的,因此從北部灣西部到廣東陽江流域.這條航線相當忙碌,每日都有密密麻麻的民船.官船載著大量鐵錠.煤炭來往運輸,佛山已赫然成為重工業基地。
還好早早打下了安南,徐晉這才從當地獲得了優質的煤.鐵富礦,否則就算有錢也沒辦法,以兩廣的礦產根本不足以支撐這麽龐大的工業體係,像雲南也是有儲量不錯的各類礦產,不過因為運輸成本問題目前僅作為補充力量。
大夏的軍械產量之盛是有目共睹的,嶺南造的火器質量相當好,這使得內地的各方勢力都眼紅不已,真想衝進佛山將那兵工廠洗劫一空,但這也隻能幻想一下了,真想搞來嶺南造,還是得通過正規途徑。
例如張獻忠前不久就派人來過廣東,這家夥在江西抄了許多士紳得家後發了一把,便想著也給步軍弄些火器裝備,尤其是火炮,這玩意他可是缺得很,隨軍的炮匠數量實在太少。
左良玉私底下也派心腹來探過口風,想要買些重炮回去,將襄陽城打造的固若金湯,甚至於闖王李自成都動過派人去嶺南采購火器的念頭,但由於手頭不寬裕再加上路途遙遠,這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黃台吉亦如此,此人深知火器的利害.尤為著迷諸如紅夷大炮之類的重炮,從渤海而來的韃子商隊,就曾與趙氏運司溝通過,希望能用馬匹.皮草.遼參.現銀等物來換紅夷大炮,價格方麵都好說。
知道這些勢力都想從自己手上購買精良火器之後,越王徐晉笑了笑後便很幹脆的拒絕了,主要還是不想資敵。
大夏的火器雖然精良,但像火炮這種東西還並未與其他勢力形成代差,大家都是前裝滑膛炮,無非你嶺南造性能比較好而已,軍隊列裝的燧發槍也是如此,將來早晚都是要打的,這些賣出去的火器將會給夏軍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死傷,因此這個錢暫時沒必要賺。
不過賣軍火的確是個暴利行業,徐晉的底線是不能賣現役裝備,但淘汰的.過時的就無所謂了,例如如果夏軍列裝了後膛槍,那麽像現在的滑膛燧發槍就成了破爛,有人肯花高價收購破爛他還巴不得呢。
火炮也是一樣的道理,後膛炮各項性能對前膛炮都是碾壓的,到時候隨便賣都無所謂。
就這樣,張獻忠.左良玉等人想要購買嶺南造的想法落了空,不過來都來了,最終便各自買了一些廣鍋和嶺南特產回去,張獻忠派來的采辦人員為了討大王的歡心,甚至還斥資買了一輛行政版鳳凰牌馬車,趙氏運司的技師幫忙將零部件運到江西後,又在當地給組裝好。
據說,此人回去之後雖然遭了一頓訓斥,不過大西王卻對這輛氣派的豪華馬車喜歡的很,言稱這才是天子的座駕,私底下還令巧匠在馬車上包了一層華麗的金箔。
另一頭。
清兵退走後,山東各地已是遍布瘡痍,無數耕田被毀.房屋被焚,連百姓都被韃子擄走許多,建奴所經之處,可謂十室九空。
由於氣候問題內地一直連年欠收,天災未止又遇人禍,耕田一被毀後,大量的饑民.流民便會滋生層出不窮的義軍,進一步消耗大明的國力,這也許正是黃台吉喜聞樂見的。
但無論如何,崇禎皇帝終於能緩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