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點絳唇·紅杏飄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主旨是傷春念遠。上片憶往。紅杏翠柳是眼前容色,雨中小樓為當日情事。“朱戶”暗示伊人身份,亦顯溫馨。下片思人。臥對殘燭,傷春傷別。明知“歸不去”,仍然“迷歸路”,到底不能忘情。
【原文】
<strong>絳唇1</strong>
紅杏飄香2,柳含煙翠拖輕縷3。水邊朱戶4。盡卷黃昏雨。
燭影搖風5,一枕傷春緒6。歸不去。鳳樓何處7。芳草迷歸路8。
【注釋】
1點絳唇:詞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
2煙翠:青蒙蒙的雲霧。縷:線。形容一條一條下垂的柳枝。
3朱戶:紅色的門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4燭影搖風:燈燭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風搖晃的樣子。
5傷春緒:因春天將要歸去而引起憂傷、苦悶的情懷。
6鳳樓:指女子居住的小樓。
7芳草:散發出香氣的草。也指春天剛出土的青草。
【白話譯文】
杏花開了,芳香彌漫,柳樹綠了,垂絲飄飄如縷,其輕如煙。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邊的紅房子裏,她打開窗簾希望能看到我,外麵卻是一片黃昏雨景。
晚風吹來,燭光搖動。我相思滿懷,愁臥在床。想念但又歸不去,她現住在何處呢?外麵芳草萋萋,我已經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創作背景】
此詞亦作賀鑄、李清照詞,曾慥《東坡詞拾遺》及南宋人編《外集》卷八十五已收錄,應為東坡詞。《東坡詞拾遺》中提及了此詞背景,約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是時,東坡正自京口還錢塘,在京口得鄉書,即賦此詞以抒懷。
【賞析】
東坡才大如海,其詞堂廡亦大。如“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固然極富創新之局麵,而如“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則又深具傳統之神理。此首《點絳唇》亦然。此詞所寫,乃是詞人對於所愛女子無法如願以償之一片深情懷想。
上片懸想伊人之情境。“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起筆點染春色如畫。萬紫千紅之春光,數紅杏、柳煙最具有特征性,故詞中素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江上柳如煙”之名句。此寫紅杏意猶未足,更寫其香,杏花之香,別具一種清芬,寫出飄香,足見詞人感受之馨逸。此寫翠柳,狀之以含煙,又狀之以拖輕縷,既能寫出其輕如煙之態,又寫出其垂絲拂拂之姿,亦足見詞人感受之美好。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賜予人類之造化,詞人則以之賦予對伊人之鍾情。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邊二句,遂由境及人。“水邊朱戶”,點出伊人所居。朱戶、臨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氣。筆意與起二句同一旨趣。“盡卷黃昏雨”,詞筆至此終於寫出伊人,同時又已輕輕宕開。伊人卷簾,其所見唯一片黃昏雨而已。黃昏雨,隱然喻說著一個愁字。句首之盡字,猶言總是,實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無可奈何之情。此情融於一片黃昏雨景,隱秀之至。
下片寫自己相思情境。“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燭影暗承上文黃昏而來,搖風,可見窗戶洞開,亦暗合前之朱戶卷簾。傷春緒即相思情,一枕,言總是愁臥,愁緒滿懷,相思成疾矣。此句又正與盡卷黃昏雨相映照。上寫伊人卷簾愁望黃昏之雨,此寫自己相思成疾臥對風燭,遂以虛摹與寫實,造成共時之奇境。挽合之精妙,有如兩鏡交輝,啟示著雙方心靈相向、靈犀相通但是無法如願以償之人生命運。“歸不去”,遂一語道盡此情無法圓滿之恨事。“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鳳樓朱戶歸不去。唯有長存於詞人心靈中之矚望而已。“何處”二字,問得淒然,其情畢見。矚望終非現實,現實是兩人之間,橫亙著一段不可逾越之距離。詞人以芳草萋萋之歸路象喻之。此路雖是歸路,直指鳳樓朱戶,但實在無法越過。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長地遠之恨,意餘言外。
東坡此詞藝術造詣之妙,在於結構之回環婉轉。歇拍、過片,兩人情境,一樣相思,無計團圓,前後映照。起句對杏香柳煙之一往情深,與結句芳草迷路之歸去無計,則相反相成,愈神往,愈淒迷。其結構回環婉轉如此。此詞造詣之妙,又在於意境之淒美空靈。紅杏柳煙,屬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畫。芳草歸路,象喻人間阻絕,亦具淒美之感。
此詞結構、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詞傳統之神理。若論其造語,則和婉瑩秀,如“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置於晏歐集中,真可亂其楮葉。東坡才大,其詞作之佳勝,不止橫放傑出之一途而已。
此詞意蘊之本體,實為詞人之深情。若無有一份真情實感,恐難有如此藝術造詣。東坡一生,如天馬行空,似無所掛礙。然而,東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詞有以見之。
名家評價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有態。
明·李廷機《新刻注釋草堂詩餘評林》:暮春景物最是愁人,此作得之矣。
《點絳唇·紅杏飄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主旨是傷春念遠。上片憶往。紅杏翠柳是眼前容色,雨中小樓為當日情事。“朱戶”暗示伊人身份,亦顯溫馨。下片思人。臥對殘燭,傷春傷別。明知“歸不去”,仍然“迷歸路”,到底不能忘情。
【原文】
<strong>絳唇1</strong>
紅杏飄香2,柳含煙翠拖輕縷3。水邊朱戶4。盡卷黃昏雨。
燭影搖風5,一枕傷春緒6。歸不去。鳳樓何處7。芳草迷歸路8。
【注釋】
1點絳唇:詞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
2煙翠:青蒙蒙的雲霧。縷:線。形容一條一條下垂的柳枝。
3朱戶:紅色的門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4燭影搖風:燈燭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風搖晃的樣子。
5傷春緒:因春天將要歸去而引起憂傷、苦悶的情懷。
6鳳樓:指女子居住的小樓。
7芳草:散發出香氣的草。也指春天剛出土的青草。
【白話譯文】
杏花開了,芳香彌漫,柳樹綠了,垂絲飄飄如縷,其輕如煙。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邊的紅房子裏,她打開窗簾希望能看到我,外麵卻是一片黃昏雨景。
晚風吹來,燭光搖動。我相思滿懷,愁臥在床。想念但又歸不去,她現住在何處呢?外麵芳草萋萋,我已經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創作背景】
此詞亦作賀鑄、李清照詞,曾慥《東坡詞拾遺》及南宋人編《外集》卷八十五已收錄,應為東坡詞。《東坡詞拾遺》中提及了此詞背景,約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是時,東坡正自京口還錢塘,在京口得鄉書,即賦此詞以抒懷。
【賞析】
東坡才大如海,其詞堂廡亦大。如“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固然極富創新之局麵,而如“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則又深具傳統之神理。此首《點絳唇》亦然。此詞所寫,乃是詞人對於所愛女子無法如願以償之一片深情懷想。
上片懸想伊人之情境。“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起筆點染春色如畫。萬紫千紅之春光,數紅杏、柳煙最具有特征性,故詞中素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江上柳如煙”之名句。此寫紅杏意猶未足,更寫其香,杏花之香,別具一種清芬,寫出飄香,足見詞人感受之馨逸。此寫翠柳,狀之以含煙,又狀之以拖輕縷,既能寫出其輕如煙之態,又寫出其垂絲拂拂之姿,亦足見詞人感受之美好。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賜予人類之造化,詞人則以之賦予對伊人之鍾情。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邊二句,遂由境及人。“水邊朱戶”,點出伊人所居。朱戶、臨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氣。筆意與起二句同一旨趣。“盡卷黃昏雨”,詞筆至此終於寫出伊人,同時又已輕輕宕開。伊人卷簾,其所見唯一片黃昏雨而已。黃昏雨,隱然喻說著一個愁字。句首之盡字,猶言總是,實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無可奈何之情。此情融於一片黃昏雨景,隱秀之至。
下片寫自己相思情境。“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燭影暗承上文黃昏而來,搖風,可見窗戶洞開,亦暗合前之朱戶卷簾。傷春緒即相思情,一枕,言總是愁臥,愁緒滿懷,相思成疾矣。此句又正與盡卷黃昏雨相映照。上寫伊人卷簾愁望黃昏之雨,此寫自己相思成疾臥對風燭,遂以虛摹與寫實,造成共時之奇境。挽合之精妙,有如兩鏡交輝,啟示著雙方心靈相向、靈犀相通但是無法如願以償之人生命運。“歸不去”,遂一語道盡此情無法圓滿之恨事。“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鳳樓朱戶歸不去。唯有長存於詞人心靈中之矚望而已。“何處”二字,問得淒然,其情畢見。矚望終非現實,現實是兩人之間,橫亙著一段不可逾越之距離。詞人以芳草萋萋之歸路象喻之。此路雖是歸路,直指鳳樓朱戶,但實在無法越過。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長地遠之恨,意餘言外。
東坡此詞藝術造詣之妙,在於結構之回環婉轉。歇拍、過片,兩人情境,一樣相思,無計團圓,前後映照。起句對杏香柳煙之一往情深,與結句芳草迷路之歸去無計,則相反相成,愈神往,愈淒迷。其結構回環婉轉如此。此詞造詣之妙,又在於意境之淒美空靈。紅杏柳煙,屬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畫。芳草歸路,象喻人間阻絕,亦具淒美之感。
此詞結構、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詞傳統之神理。若論其造語,則和婉瑩秀,如“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置於晏歐集中,真可亂其楮葉。東坡才大,其詞作之佳勝,不止橫放傑出之一途而已。
此詞意蘊之本體,實為詞人之深情。若無有一份真情實感,恐難有如此藝術造詣。東坡一生,如天馬行空,似無所掛礙。然而,東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詞有以見之。
名家評價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有態。
明·李廷機《新刻注釋草堂詩餘評林》:暮春景物最是愁人,此作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