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從大明門嫁進來的皇後
大明鳳華:除孫妖後,踹叫門天子 作者:幸運小甜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錢皇後垂著頭,紅著眼,心裏萬分委屈,“母後,皇上……”
“你別跟哀家提皇上,你要大度一些,哀家就不信皇上會硬留你宮裏。你生不了,就別勾纏著皇上。”
撲通!
錢皇後一把跪在地上,眼淚如串串珠子落了下來,那美麗而端莊的麵容帶著幾分苦楚,“兒媳也是大家閨秀出身,自幼熟讀《女則》、《女戒》、《內訓》,從大明門嫁進宮的那一天起,兒媳身為皇後,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輔佐皇上維護後宮的安寧,萬不敢做出獨霸皇上媚寵之事,還請母後明鑒。”
孫太後臉色黑沉下來,錢皇後這段話聽的她異常的刺耳。
她既不是先帝的原配,更不是從大明門嫁進來的皇後,而是從太孫嬪,太子嬪,先帝登基後封了貴妃,生下兒子封後。
而且孫太後也不是大家閨秀出身,她父親是河南永城縣的正九品主薄,隻能算小家碧玉。
她看錢皇後是哪哪都不順眼的。
一是錢皇後不是她選中的兒媳。
二是錢皇後籠絡了兒子的心。
三是錢皇後雖是武將之女,曾祖父卻是隨永樂大帝起兵的,祖父官至金吾有衛指揮使,父親又承襲祖父的官職,多次隨從永樂大帝和先帝北征,官至正三品都指揮僉事。
錢皇後被立為皇後,父親又升為從一品中軍府都督同知。
四是錢皇後是大明朝第一個從大明門嫁進來的皇後。
這可是頭一份。
被錢皇後一說,可不就紮了孫太後的心麽。
她自小被太皇太後的母親彭城伯夫人送進宮中,也得以陪伴著還是皇太孫的先帝長大。
她與先帝青梅竹馬,可永樂大帝卻看中了正六品錦衣衛百戶之女胡氏為太孫妃。
婆母太皇太後張氏也看中了胡氏,護著胡氏。
她隻能是太孫嬪,先帝成為太子後,她又是太子嬪,連個次妃都當不成。
直到先帝登基,她才成為貴妃。
不過那些阻礙她的人,已經一個個去世了,如今她已經笑到最後,成了人生贏家,雙壓製了吳賢太妃母子,本該舒心的。
偏偏這個兒媳讓她厭惡至極,太皇太後選的人,真是礙眼啊。
“母後,素雅犯了何事,值得你大動幹戈?”
朱祁鎮的話一出,人也從門口走了進來。
孫太後狠狠瞪著門口的宮人,皇帝來了,竟然無人通報。
宮人也是苦笑,皇上不許他們稟報,他們也不能違背啊。
“皇帝怎麽來了?”
孫太後收回目光看著錢皇後的目光更加鋒利了,還大家閨秀,狐媚子還差不多。
“母後先讓素雅起來吧,她是皇後,對母後盡孝是應該的,可母後也該給她皇後的體麵啊。”
朱祁鎮很是無奈,他知道母後不喜皇後,可皇後是他的嫡妻,端莊美麗、貞靜溫婉,很合朱祁鎮的心意。
而且當初也是他先看中了皇後,又不願娶母後看中的人,才求皇祖母出麵的。
朱祁鎮直接伸手拉起了錢皇後,看著錢皇後眼上的淚痕,心疼壞了。
“臣妾參見皇上。”
“別跪了,一會皇弟和王妃就入宮了,你去側殿整理一下。”
“是,臣妾聽皇上的,母後,兒媳先告退。”
“去吧”
孫太後心裏哼聲,她都是過來人,能不知道錢氏什麽德行嗎。
當著她的麵就這樣勾引她的兒子,她不在的時候還不知道是什麽樣呢。
“母後,兒知道你對素雅不滿意,可素雅已經是兒的皇後了,咱們皇室也不能再出廢後了。”
這話一出,孫太後臉色一變。
孫太後並不覺得先帝廢了胡皇後有什麽錯,胡皇後本就不得寵,又生不出兒子。
而她生了兒子,總不能讓她與先帝一直期盼的兒子成為庶長子。
大明傳承到現在,一直都是嫡子即位。
想到這裏,孫太後臉色又是一變,微微後悔,可一想到錢氏和廢後胡善祥一樣都是太皇太後看中的兒媳,心裏又堅定起來。
她看向兒子,“錢氏不能生,你總不能把自己耗在錢氏的身上吧?你看看郕王,有長子,如今後院又傳喜訊了,她霸著你又無所出,哀家如何能不怪她。”
朱祁鎮心裏也生出幾分焦慮感,自小到大,他處處都壓著皇弟。
可在子嗣這一塊,卻被皇弟給超越了。
本來朱祁鎮還安慰自己,皇弟的長子是個病怏子,郕王妃也一樣無所出,可如今郕王府後院又傳出喜訊。
而他偌大的後宮,不管是皇後還是嬪妃,都沒有動靜。
這讓朱祁鎮生出了幾分憂慮感,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不行。
帶著這樣的心思,在朱祁鈺和汪王妃到了仁壽宮後,朱祁鎮看朱祁鈺都不順眼了。
隻不過他沒有表露出來。
隻要這唯一的皇弟聽話安分,他這個兄長還是願意照顧幾分的。
這會錢皇後也從側殿過來了。
朱祁鎮道:“母後,不讓人請賢太妃來嗎?”
孫太後皺眉,她不喜歡賢太妃過來,那也太抬舉吳氏了。
先帝後宮裏,孫太後最恨的是胡皇後,最厭惡的就是吳賢太妃。
生了皇帝後,她一心放在皇帝身上,讓吳氏鑽了空子侍寢,才有了朱祁鈺。
在孫太後看來,這是吳氏對她的宣戰和挑釁。
仁壽宮門內有噦鸞宮、喈鳳宮,都是先帝遺孀榮養的地方。
吳賢太妃就住在噦鸞宮裏,但孫太後從不讓吳賢太妃到前殿來。
“不必,一會讓郕王夫婦去見吳氏即可。”
讓庶子認清他們母子的處境和地位。
一番通報,得了準許。
朱祁鈺和汪王妃踏進了仁壽宮裏。
“兒臣給母後請安,參見皇兄皇嫂。”
“免禮”
孫太後開了口,看向朱祁鈺,不悅道:“你府裏傳出喜訊,本該是皇室之喜,你藏著掖著,卻讓哀家與皇上從別人的口中賀喜,這是何意?”
“母後皇兄恕罪,李選侍有孕幾番差點小產,府醫說隻能躺在床上安胎,不得下床,如今胎兒不穩,兒臣也不好往外張揚,就不知如何傳出去的,兒臣回去一定好好整頓王府。”
“你別跟哀家提皇上,你要大度一些,哀家就不信皇上會硬留你宮裏。你生不了,就別勾纏著皇上。”
撲通!
錢皇後一把跪在地上,眼淚如串串珠子落了下來,那美麗而端莊的麵容帶著幾分苦楚,“兒媳也是大家閨秀出身,自幼熟讀《女則》、《女戒》、《內訓》,從大明門嫁進宮的那一天起,兒媳身為皇後,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輔佐皇上維護後宮的安寧,萬不敢做出獨霸皇上媚寵之事,還請母後明鑒。”
孫太後臉色黑沉下來,錢皇後這段話聽的她異常的刺耳。
她既不是先帝的原配,更不是從大明門嫁進來的皇後,而是從太孫嬪,太子嬪,先帝登基後封了貴妃,生下兒子封後。
而且孫太後也不是大家閨秀出身,她父親是河南永城縣的正九品主薄,隻能算小家碧玉。
她看錢皇後是哪哪都不順眼的。
一是錢皇後不是她選中的兒媳。
二是錢皇後籠絡了兒子的心。
三是錢皇後雖是武將之女,曾祖父卻是隨永樂大帝起兵的,祖父官至金吾有衛指揮使,父親又承襲祖父的官職,多次隨從永樂大帝和先帝北征,官至正三品都指揮僉事。
錢皇後被立為皇後,父親又升為從一品中軍府都督同知。
四是錢皇後是大明朝第一個從大明門嫁進來的皇後。
這可是頭一份。
被錢皇後一說,可不就紮了孫太後的心麽。
她自小被太皇太後的母親彭城伯夫人送進宮中,也得以陪伴著還是皇太孫的先帝長大。
她與先帝青梅竹馬,可永樂大帝卻看中了正六品錦衣衛百戶之女胡氏為太孫妃。
婆母太皇太後張氏也看中了胡氏,護著胡氏。
她隻能是太孫嬪,先帝成為太子後,她又是太子嬪,連個次妃都當不成。
直到先帝登基,她才成為貴妃。
不過那些阻礙她的人,已經一個個去世了,如今她已經笑到最後,成了人生贏家,雙壓製了吳賢太妃母子,本該舒心的。
偏偏這個兒媳讓她厭惡至極,太皇太後選的人,真是礙眼啊。
“母後,素雅犯了何事,值得你大動幹戈?”
朱祁鎮的話一出,人也從門口走了進來。
孫太後狠狠瞪著門口的宮人,皇帝來了,竟然無人通報。
宮人也是苦笑,皇上不許他們稟報,他們也不能違背啊。
“皇帝怎麽來了?”
孫太後收回目光看著錢皇後的目光更加鋒利了,還大家閨秀,狐媚子還差不多。
“母後先讓素雅起來吧,她是皇後,對母後盡孝是應該的,可母後也該給她皇後的體麵啊。”
朱祁鎮很是無奈,他知道母後不喜皇後,可皇後是他的嫡妻,端莊美麗、貞靜溫婉,很合朱祁鎮的心意。
而且當初也是他先看中了皇後,又不願娶母後看中的人,才求皇祖母出麵的。
朱祁鎮直接伸手拉起了錢皇後,看著錢皇後眼上的淚痕,心疼壞了。
“臣妾參見皇上。”
“別跪了,一會皇弟和王妃就入宮了,你去側殿整理一下。”
“是,臣妾聽皇上的,母後,兒媳先告退。”
“去吧”
孫太後心裏哼聲,她都是過來人,能不知道錢氏什麽德行嗎。
當著她的麵就這樣勾引她的兒子,她不在的時候還不知道是什麽樣呢。
“母後,兒知道你對素雅不滿意,可素雅已經是兒的皇後了,咱們皇室也不能再出廢後了。”
這話一出,孫太後臉色一變。
孫太後並不覺得先帝廢了胡皇後有什麽錯,胡皇後本就不得寵,又生不出兒子。
而她生了兒子,總不能讓她與先帝一直期盼的兒子成為庶長子。
大明傳承到現在,一直都是嫡子即位。
想到這裏,孫太後臉色又是一變,微微後悔,可一想到錢氏和廢後胡善祥一樣都是太皇太後看中的兒媳,心裏又堅定起來。
她看向兒子,“錢氏不能生,你總不能把自己耗在錢氏的身上吧?你看看郕王,有長子,如今後院又傳喜訊了,她霸著你又無所出,哀家如何能不怪她。”
朱祁鎮心裏也生出幾分焦慮感,自小到大,他處處都壓著皇弟。
可在子嗣這一塊,卻被皇弟給超越了。
本來朱祁鎮還安慰自己,皇弟的長子是個病怏子,郕王妃也一樣無所出,可如今郕王府後院又傳出喜訊。
而他偌大的後宮,不管是皇後還是嬪妃,都沒有動靜。
這讓朱祁鎮生出了幾分憂慮感,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不行。
帶著這樣的心思,在朱祁鈺和汪王妃到了仁壽宮後,朱祁鎮看朱祁鈺都不順眼了。
隻不過他沒有表露出來。
隻要這唯一的皇弟聽話安分,他這個兄長還是願意照顧幾分的。
這會錢皇後也從側殿過來了。
朱祁鎮道:“母後,不讓人請賢太妃來嗎?”
孫太後皺眉,她不喜歡賢太妃過來,那也太抬舉吳氏了。
先帝後宮裏,孫太後最恨的是胡皇後,最厭惡的就是吳賢太妃。
生了皇帝後,她一心放在皇帝身上,讓吳氏鑽了空子侍寢,才有了朱祁鈺。
在孫太後看來,這是吳氏對她的宣戰和挑釁。
仁壽宮門內有噦鸞宮、喈鳳宮,都是先帝遺孀榮養的地方。
吳賢太妃就住在噦鸞宮裏,但孫太後從不讓吳賢太妃到前殿來。
“不必,一會讓郕王夫婦去見吳氏即可。”
讓庶子認清他們母子的處境和地位。
一番通報,得了準許。
朱祁鈺和汪王妃踏進了仁壽宮裏。
“兒臣給母後請安,參見皇兄皇嫂。”
“免禮”
孫太後開了口,看向朱祁鈺,不悅道:“你府裏傳出喜訊,本該是皇室之喜,你藏著掖著,卻讓哀家與皇上從別人的口中賀喜,這是何意?”
“母後皇兄恕罪,李選侍有孕幾番差點小產,府醫說隻能躺在床上安胎,不得下床,如今胎兒不穩,兒臣也不好往外張揚,就不知如何傳出去的,兒臣回去一定好好整頓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