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鍾母起身做早飯,一打開水缸上的蓋子頓覺一股沁人心脾的氣息迎麵而來。
她有些疑惑,彎腰看了看水缸,沒錯呀,這水昨晚睡前她喊了老三去打滿,蓋著蓋子水也是幹淨的。
鍾母心裏雖然有些嘀咕,但是照常燒水做早飯。還沒等鍾母把飯菜端出去,一大早就起來幹活的鍾老三就跑進來拿起水缸裏的瓢子舀了一瓢水來喝,水剛一入口,他就眼前一亮,這水好甜!甘甜清冽。
“娘,這水你加糖了嗎?怎的特別的甜特別的好喝。”鍾老三一臉的憨笑。
鍾母無語的翻了個白眼,“你在想什麽天大的好事呢?誰家錢多的慌在日常喝的水裏加糖,虧你想得出來。這水不就是昨晚喊你打的那缸水嗎?多大的人了還想著喝糖水!”
是這樣的嗎?鍾老三摸了摸腦袋,不敢再多說什麽,興許就是他今天早起劈柴劈累了口幹才覺得水甜吧,他趕緊麻利的接過鍾母手上的飯菜端到飯桌上去,他不止口幹,他還餓了呢!
鍾老三一走開,鍾母也忍不住舀了一瓢水喝了幾口,天!咋的真的是甜的呢?三小子沒騙人,今天的水是真的甜,比糖水還甜,而且喝完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老婆子!老婆子!”堂屋裏傳來鍾父的喊聲,鍾母以為發生了什麽事趕忙過去了。
鍾父欲言又止,老太婆這是怎麽了,這平時沒啥味道的雜糧粥,怎麽咂摸出點甜味來了,兩人就這個問題說了起來。
而當事人鍾如意低著頭在吃粥,嘴角掛著笑,深藏功與名。
這種好東西可不能就她一個人享受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鍾家人對原主那麽好,可惜原主早早地去了,沒能孝敬父母,既然她來了,不管原主回不回來她都會代替原主好好對原主的父母。
飯後,鍾母要去村裏王屠戶家割點豬肉,鍾如意一聽,立刻便跟著說自己也想去看看,鍾母同意了。
十一月中旬,正是村裏農閑的時候。
莊稼人一年到晚的忙活,也就這幾天能喘口氣,鍾如意現在所在的村子叫杏花村,地理位置好,溫度適宜,田裏能種種小麥和水稻,村裏人也會留出幾行田壟,留著種點花生豆子,黃瓜蘿卜白菜,種夠自家吃就行了,也有勤勞些的人多種些,早起收了拿到鎮上去賣,雖說賺的不多,但也是一筆小收入。
在大昭分田,男丁十畝,女孩五畝,男丁十畝有五畝是水田,五畝則是旱田,女孩五畝,則隻有一畝水田,四畝為旱田。不管這田你種還是不種,每年收成多少,三十稅一,意思就是地裏的糧食收成三十石,就要上一石的稅,這個稅率和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已經是很低的了。
但這時代糧食的產量並不高,莊稼人一年忙到頭再上了稅也存不下幾個糧食在手裏,不像現代普通的水稻畝產可以達到900斤左右,而一些高產的水稻品類則是翻了一倍。
現在朝代種田最多隻能施施糞肥,真真正正是靠天吃飯啊。
母女倆剛走出家門沒幾步,隔壁趙嬸也剛好走出來,雙方打了個招呼,趙嬸一臉驚奇看著鍾如意,“大福他娘,你家如意這是......”鍾如意她大哥叫鍾大福,二哥叫鍾大祥,三哥叫鍾大吉,村裏人一般都管她叫老鍾家的或者大福他娘。
鍾母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村裏人一直都是知道她家如意生下來是個什麽情況的,人好的也不會多嘴打聽這些事,頂多在屋裏嘀咕幾句,心腸爛的,就愛聽別人家糟心事的,不但愛打聽還愛跑到她跟前巴巴地問,她李秀蘭是那種能讓人欺負到臉上的人嗎?
那必須不能,非得有人犯賤,她都和那些爛心肝的人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架了。
趙嬸和她家住得近,人也挺好的,她兒子不下地的時候經常在鎮上幫工,人勤快在哪裏都餓不死,所以她家日子過得挺舒心的,和村裏人也都說得來話。
鍾母和趙嬸站著聊天,鍾如意等得有點無聊了,東張西望的時候看到有個小姑娘背著小背簍走過去。
那姑娘年紀不大,和翠翠差不多的年紀,在原主的記憶裏沒找到這個人,也可能是因為原主很少出門,見的人少所以才沒有印象,鍾母和趙嬸說完話繼續往屠戶家走。
“娘,那是誰呀?”鍾母一聽,回頭看了眼,“那是村裏陳家的閨女,叫小雪。”
等到了王屠戶家,他家一早殺好了豬,門口擺了張桌子充當攤位,現在就已經幾個人等著了。
一見到鍾母帶著鍾如意過來也是一副瞪大眼睛驚奇的模樣,紛紛湊上來說話。
鍾母矜持又得意,恨不得天天把自家閨女拴在褲腰上,讓那些愛嚼舌根的人都好好看清楚,她閨女現在可是好好地站著呢,可不是以前那樣了。
王屠戶吆喝一聲,原本還在聊天的眾人各自散開來,全部湧到王屠戶的攤位前,你一言我一語的,王屠戶竟也沒出錯,下手分毫不差。
鍾母要了兩斤肉,一斤十二文錢,還要了三根大骨頭,剔的幹幹淨淨的大骨頭一根一文錢,鍾母買回去打算拿回去和蘿卜燉湯喝。
最近的天氣是越發涼了,到了夜裏是更冷了,睡前喝下一碗暖暖的骨頭湯別提多舒服了。
臨走前,鍾如意看到王屠戶把割下來的豬下水隨手扔進了一個木桶裏,她伸手拉住鍾母的衣袖“娘,那些豬下水啥的都不要了嗎?”
鍾母看了眼那個木桶,裏麵裝了一些豬大腸豬小腸豬心豬肚的下水,“要的,咋可能不要,不過豬下水不好處理,賣的也沒有平常豬肉貴,都是一些買不起肉吃又想嚐個葷腥的人家買回去吃的。咱不吃那個,我回去啊燉豬骨湯給你喝,補一補,瞧你這小臉白的。”
鍾如意尷尬的笑笑,就她這臉色還不好啊,白裏透紅的,就她娘總覺得她虛要補身體。
不過豬下水可是好東西,在現代一點鹵大腸就要幾十塊錢,“娘,買點豬下水吧,我想吃。”
鍾母瞅了瞅她,豬下水可不好處理,買回來弄來吃要費老大勁,不過閨女想吃就買點吧。
複又扭頭回去買了副豬大腸,旁人見著了明麵上說著鍾母疼閨女,私底下都說鍾母是個拎不清的,閨女再好那都是要嫁出去給別人家的,對她那麽好作甚,白白倒貼了這麽多的錢,把閨女養的那麽精貴,還不是養給別人家的。
鍾母也知道村裏人私下是怎麽說她的,但她不聽,她小時候就是苦著來的,鍾母本姓李,原名叫大花,秀蘭這個名字是到了鍾家她婆婆給改的。
她家裏有四個哥哥,她最小,累死累活的反倒是她,天不亮就得起來做全家人的早飯,做完早飯要去溪邊洗衣服,洗完衣服回來要割豬草喂豬,打掃雞棚鴨舍,稍有點不順心爹娘就是一陣打罵。
她有些疑惑,彎腰看了看水缸,沒錯呀,這水昨晚睡前她喊了老三去打滿,蓋著蓋子水也是幹淨的。
鍾母心裏雖然有些嘀咕,但是照常燒水做早飯。還沒等鍾母把飯菜端出去,一大早就起來幹活的鍾老三就跑進來拿起水缸裏的瓢子舀了一瓢水來喝,水剛一入口,他就眼前一亮,這水好甜!甘甜清冽。
“娘,這水你加糖了嗎?怎的特別的甜特別的好喝。”鍾老三一臉的憨笑。
鍾母無語的翻了個白眼,“你在想什麽天大的好事呢?誰家錢多的慌在日常喝的水裏加糖,虧你想得出來。這水不就是昨晚喊你打的那缸水嗎?多大的人了還想著喝糖水!”
是這樣的嗎?鍾老三摸了摸腦袋,不敢再多說什麽,興許就是他今天早起劈柴劈累了口幹才覺得水甜吧,他趕緊麻利的接過鍾母手上的飯菜端到飯桌上去,他不止口幹,他還餓了呢!
鍾老三一走開,鍾母也忍不住舀了一瓢水喝了幾口,天!咋的真的是甜的呢?三小子沒騙人,今天的水是真的甜,比糖水還甜,而且喝完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老婆子!老婆子!”堂屋裏傳來鍾父的喊聲,鍾母以為發生了什麽事趕忙過去了。
鍾父欲言又止,老太婆這是怎麽了,這平時沒啥味道的雜糧粥,怎麽咂摸出點甜味來了,兩人就這個問題說了起來。
而當事人鍾如意低著頭在吃粥,嘴角掛著笑,深藏功與名。
這種好東西可不能就她一個人享受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鍾家人對原主那麽好,可惜原主早早地去了,沒能孝敬父母,既然她來了,不管原主回不回來她都會代替原主好好對原主的父母。
飯後,鍾母要去村裏王屠戶家割點豬肉,鍾如意一聽,立刻便跟著說自己也想去看看,鍾母同意了。
十一月中旬,正是村裏農閑的時候。
莊稼人一年到晚的忙活,也就這幾天能喘口氣,鍾如意現在所在的村子叫杏花村,地理位置好,溫度適宜,田裏能種種小麥和水稻,村裏人也會留出幾行田壟,留著種點花生豆子,黃瓜蘿卜白菜,種夠自家吃就行了,也有勤勞些的人多種些,早起收了拿到鎮上去賣,雖說賺的不多,但也是一筆小收入。
在大昭分田,男丁十畝,女孩五畝,男丁十畝有五畝是水田,五畝則是旱田,女孩五畝,則隻有一畝水田,四畝為旱田。不管這田你種還是不種,每年收成多少,三十稅一,意思就是地裏的糧食收成三十石,就要上一石的稅,這個稅率和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已經是很低的了。
但這時代糧食的產量並不高,莊稼人一年忙到頭再上了稅也存不下幾個糧食在手裏,不像現代普通的水稻畝產可以達到900斤左右,而一些高產的水稻品類則是翻了一倍。
現在朝代種田最多隻能施施糞肥,真真正正是靠天吃飯啊。
母女倆剛走出家門沒幾步,隔壁趙嬸也剛好走出來,雙方打了個招呼,趙嬸一臉驚奇看著鍾如意,“大福他娘,你家如意這是......”鍾如意她大哥叫鍾大福,二哥叫鍾大祥,三哥叫鍾大吉,村裏人一般都管她叫老鍾家的或者大福他娘。
鍾母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村裏人一直都是知道她家如意生下來是個什麽情況的,人好的也不會多嘴打聽這些事,頂多在屋裏嘀咕幾句,心腸爛的,就愛聽別人家糟心事的,不但愛打聽還愛跑到她跟前巴巴地問,她李秀蘭是那種能讓人欺負到臉上的人嗎?
那必須不能,非得有人犯賤,她都和那些爛心肝的人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架了。
趙嬸和她家住得近,人也挺好的,她兒子不下地的時候經常在鎮上幫工,人勤快在哪裏都餓不死,所以她家日子過得挺舒心的,和村裏人也都說得來話。
鍾母和趙嬸站著聊天,鍾如意等得有點無聊了,東張西望的時候看到有個小姑娘背著小背簍走過去。
那姑娘年紀不大,和翠翠差不多的年紀,在原主的記憶裏沒找到這個人,也可能是因為原主很少出門,見的人少所以才沒有印象,鍾母和趙嬸說完話繼續往屠戶家走。
“娘,那是誰呀?”鍾母一聽,回頭看了眼,“那是村裏陳家的閨女,叫小雪。”
等到了王屠戶家,他家一早殺好了豬,門口擺了張桌子充當攤位,現在就已經幾個人等著了。
一見到鍾母帶著鍾如意過來也是一副瞪大眼睛驚奇的模樣,紛紛湊上來說話。
鍾母矜持又得意,恨不得天天把自家閨女拴在褲腰上,讓那些愛嚼舌根的人都好好看清楚,她閨女現在可是好好地站著呢,可不是以前那樣了。
王屠戶吆喝一聲,原本還在聊天的眾人各自散開來,全部湧到王屠戶的攤位前,你一言我一語的,王屠戶竟也沒出錯,下手分毫不差。
鍾母要了兩斤肉,一斤十二文錢,還要了三根大骨頭,剔的幹幹淨淨的大骨頭一根一文錢,鍾母買回去打算拿回去和蘿卜燉湯喝。
最近的天氣是越發涼了,到了夜裏是更冷了,睡前喝下一碗暖暖的骨頭湯別提多舒服了。
臨走前,鍾如意看到王屠戶把割下來的豬下水隨手扔進了一個木桶裏,她伸手拉住鍾母的衣袖“娘,那些豬下水啥的都不要了嗎?”
鍾母看了眼那個木桶,裏麵裝了一些豬大腸豬小腸豬心豬肚的下水,“要的,咋可能不要,不過豬下水不好處理,賣的也沒有平常豬肉貴,都是一些買不起肉吃又想嚐個葷腥的人家買回去吃的。咱不吃那個,我回去啊燉豬骨湯給你喝,補一補,瞧你這小臉白的。”
鍾如意尷尬的笑笑,就她這臉色還不好啊,白裏透紅的,就她娘總覺得她虛要補身體。
不過豬下水可是好東西,在現代一點鹵大腸就要幾十塊錢,“娘,買點豬下水吧,我想吃。”
鍾母瞅了瞅她,豬下水可不好處理,買回來弄來吃要費老大勁,不過閨女想吃就買點吧。
複又扭頭回去買了副豬大腸,旁人見著了明麵上說著鍾母疼閨女,私底下都說鍾母是個拎不清的,閨女再好那都是要嫁出去給別人家的,對她那麽好作甚,白白倒貼了這麽多的錢,把閨女養的那麽精貴,還不是養給別人家的。
鍾母也知道村裏人私下是怎麽說她的,但她不聽,她小時候就是苦著來的,鍾母本姓李,原名叫大花,秀蘭這個名字是到了鍾家她婆婆給改的。
她家裏有四個哥哥,她最小,累死累活的反倒是她,天不亮就得起來做全家人的早飯,做完早飯要去溪邊洗衣服,洗完衣服回來要割豬草喂豬,打掃雞棚鴨舍,稍有點不順心爹娘就是一陣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