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令帶著蘭笙姑娘去了右側櫃台,這裏原本放著的都是些金玉等貴重首飾,和一些梳篦和妝匣等物。這個月卻是做了一些調整,單獨開辟了一列層架,上頭整齊放著鋪子裏的全部玉簪,在最下方的一格中,還擺著許多像銀指環似的東西。
蘭笙眼光略略掃了一圈,沒發覺有什麽新奇的東西,玉簪不過二十支,都是些藕節竹節圓頭的簡單樣式,玉質也是常見的黃玉東陵玉。
“姑娘請看。”錢不令等她看完了,才拿起最下方格子裏的一枚銀指環,遞給她道:“這些銀環是可以搭扣在玉簪之上的。”
錢不令說著,又隨手取下一支竹節玉簪,輕巧地將那枚銀指環固定在了簪身上。
誒?
蘭笙來了興趣,接過來仔細端詳。
竹節玉簪用的是東陵玉,深綠色的質地,雖水頭一般,但簪體筆直圓潤,簪頭處雕刻著三個節間,玉竹內部的礦點就好似竹節上的斑紋。在首段竹節之上,點綴著一支銀絲竹葉製成的銀環。
每片銀葉以銀絲勾勒外廓,再在內裏都填入銀絲卷,銀葉之間首位相連焊成環片,剛好能夠包裹住玉簪簪首,底部則加厚做了開口,可隨意調節大小。
方才錢不令就是先將開口微微撐大後之後再套在玉簪上,最後輕輕夾緊,這枚銀絲竹葉指環就牢牢地附著在玉簪之上了。若是取下來,還能當做小指的指環來用。
這倒是有趣的緊。
蘭笙俯身,逐一看過格子裏的其他銀指環。
指環數量不多,似是為了配給玉簪而專門製作的,二十支玉簪就有二十枚指環,皆是用銀花絲掐製而成,除了方才的銀絲竹葉環,還有蓮花環扣和梅花環扣,分別對應藕節玉簪和圓頭玉簪。
蘭笙左看右看,銀環扣想一樣入手一份,又對這玉簪不太感興趣,遂問道:“店家,這銀指環可能單買?”
“可以的,若是單買,銀指環是二兩一枚。”錢不令見她有些意動,替她出了出主意:“可若是姑娘買下一支玉簪,則能挑選一枚銀環作配,小店的玉簪五十兩一支,再加上贈送的銀環,也還劃算。”
五十兩一支的玉簪倒還是個公允價。蘭笙的恩客中就有做玉飾生意的,她也還算懂些門道,這逸羽樓的玉簪雖然並不出彩,但價格還是公道的。
罷了。不過是五十兩銀子,就算她照顧他們生意了,也回報他們那日花枝的心意。
蘭笙隨手選了一支藕節樣式的黃玉簪,再將三種銀指環一樣各拿了一枚,爽快地結了賬,還留了話:“若是今後有新的銀環款式,勞店家都送一份去綺香院,隻說是蘭笙要的,自有人結賬。”
錢不令這才知道,麵前的女子就是綺香院的花魁娘子。雖她不是名門望族,也有些女子不願與她戴上同款的花樣,但若論起影響力來,這位蘭笙姑娘可是無人能出其右,得了她青眼的東西,很快便能在城裏口口相傳。
今日她一來,又親自亮明了身份,這可是好大的一塊活招牌呀。錢不令笑容愈發真切了些,連道幾聲謝,好聲好氣地送她離開店鋪。
有了蘭笙姑娘起頭,許多姑娘家也都有些心動,可五十兩銀子到底不是一筆小數目,家底殷實些的也有學有樣選了一支玉簪帶走幾枚銀絲指環,手中餘錢不多的就舍了玉簪,隻買了幾枚銀絲扣。
放了大半年都無人問津的玉簪,終於開始能賣得動了!
這區區二十支玉簪,當初逸羽樓還是花了大價錢製成的,錢不令原還以為這些玉簪將成為半永久的擺設裝飾,說不心疼那絕對的是假的,可無奈他能力著實有限,除了最開始用低價優勢賣出幾支,剩餘的那些即便他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也沒能賣出一支,直到最後,連低價都無法吸引到人了。
錢不令對江姑娘的敬服油然而生:能讓難賣的貨品出售,才是真本事!
江琉還不知自己在錢掌櫃心中的形象日益高大,她眼下剛和袁木設計好二月的簪樣——也是最後的一批銀飾木簪。
三月就是行頭比選了,這才是要緊正事。
當天夜裏,江琉和錢不令、錢拾光一起複盤這幾月的情況,每月的入賬銀已是穩定可觀,城裏如今除了南珍閣和吳勝的觀月樓,其他首飾鋪子的收銀應都次於逸羽樓。
據南元翎透漏的消息,除了年底年節時小賺了一筆,南珍閣其他各個月份的進項均不如逸羽樓,更重要的是,南元翎已經打聽到,高家當年留下的優質銀料已經所剩無幾,最多再支撐兩月。南家暫時沒將這個消息外傳,也是想等熬過了三月的比選。
青石縣城裏的其他十三家首飾鋪子,南珍閣除開,於遠的寶和樓已走向衰敗不足為懼,張貴的行雲樓和之前來逸羽樓寄售六家鋪子已和錢掌櫃簽好了下一次合作的契書,日子就定在三月十六。
剩下的“領頭羊”,就是吳勝的觀月樓了。
“吳勝此人是個精怪的,我也有些看不透他。”錢不令眯著眼道:“他慣會來事,又善讀人心,說的話真裏摻著假,假中混著真,讓人心裏頭聽著熨帖,回轉想來又覺得哪裏不對,要等事到臨頭才知好歹。”
錢不令說的,就是那日於遠被拱火的事兒。那日雖是於遠湊的局,可於遠開始其實沒想跳出來自己做那惡人,若沒吳勝在一旁瞅準時機拱火,於遠也許不會接下這樁事。
可吳勝的觀月樓專做玉飾,與那銀飾木簪本就不在一條道上,兩家也無競爭關係,即便銀飾木簪被於遠逼得就此銷聲匿跡,也對吳勝沒有好處。那吳勝又為何要敲響邊鼓,特意站出來把於遠給推出去?
若不是為了銀飾木簪……難不成,他是衝著於遠去的?
……
綺香院,玉蘭小樓。
屋裏紅帳翻飛,繡著並蒂雙蓮的錦被如陣陣浪起,兩道人影如膠似漆,不斷傳來女子的低聲嬌喘和男人的粗沉呼吸,聽得候在門外的婢子們麵紅耳赤。
不知過了多久,屋裏的響動逐漸輕了下去,直到沒了動靜。
“來人,送水。”
裏頭傳來女子柔媚的嗓音,語調拖得長長的,似是累得倦極。
蘭笙眼光略略掃了一圈,沒發覺有什麽新奇的東西,玉簪不過二十支,都是些藕節竹節圓頭的簡單樣式,玉質也是常見的黃玉東陵玉。
“姑娘請看。”錢不令等她看完了,才拿起最下方格子裏的一枚銀指環,遞給她道:“這些銀環是可以搭扣在玉簪之上的。”
錢不令說著,又隨手取下一支竹節玉簪,輕巧地將那枚銀指環固定在了簪身上。
誒?
蘭笙來了興趣,接過來仔細端詳。
竹節玉簪用的是東陵玉,深綠色的質地,雖水頭一般,但簪體筆直圓潤,簪頭處雕刻著三個節間,玉竹內部的礦點就好似竹節上的斑紋。在首段竹節之上,點綴著一支銀絲竹葉製成的銀環。
每片銀葉以銀絲勾勒外廓,再在內裏都填入銀絲卷,銀葉之間首位相連焊成環片,剛好能夠包裹住玉簪簪首,底部則加厚做了開口,可隨意調節大小。
方才錢不令就是先將開口微微撐大後之後再套在玉簪上,最後輕輕夾緊,這枚銀絲竹葉指環就牢牢地附著在玉簪之上了。若是取下來,還能當做小指的指環來用。
這倒是有趣的緊。
蘭笙俯身,逐一看過格子裏的其他銀指環。
指環數量不多,似是為了配給玉簪而專門製作的,二十支玉簪就有二十枚指環,皆是用銀花絲掐製而成,除了方才的銀絲竹葉環,還有蓮花環扣和梅花環扣,分別對應藕節玉簪和圓頭玉簪。
蘭笙左看右看,銀環扣想一樣入手一份,又對這玉簪不太感興趣,遂問道:“店家,這銀指環可能單買?”
“可以的,若是單買,銀指環是二兩一枚。”錢不令見她有些意動,替她出了出主意:“可若是姑娘買下一支玉簪,則能挑選一枚銀環作配,小店的玉簪五十兩一支,再加上贈送的銀環,也還劃算。”
五十兩一支的玉簪倒還是個公允價。蘭笙的恩客中就有做玉飾生意的,她也還算懂些門道,這逸羽樓的玉簪雖然並不出彩,但價格還是公道的。
罷了。不過是五十兩銀子,就算她照顧他們生意了,也回報他們那日花枝的心意。
蘭笙隨手選了一支藕節樣式的黃玉簪,再將三種銀指環一樣各拿了一枚,爽快地結了賬,還留了話:“若是今後有新的銀環款式,勞店家都送一份去綺香院,隻說是蘭笙要的,自有人結賬。”
錢不令這才知道,麵前的女子就是綺香院的花魁娘子。雖她不是名門望族,也有些女子不願與她戴上同款的花樣,但若論起影響力來,這位蘭笙姑娘可是無人能出其右,得了她青眼的東西,很快便能在城裏口口相傳。
今日她一來,又親自亮明了身份,這可是好大的一塊活招牌呀。錢不令笑容愈發真切了些,連道幾聲謝,好聲好氣地送她離開店鋪。
有了蘭笙姑娘起頭,許多姑娘家也都有些心動,可五十兩銀子到底不是一筆小數目,家底殷實些的也有學有樣選了一支玉簪帶走幾枚銀絲指環,手中餘錢不多的就舍了玉簪,隻買了幾枚銀絲扣。
放了大半年都無人問津的玉簪,終於開始能賣得動了!
這區區二十支玉簪,當初逸羽樓還是花了大價錢製成的,錢不令原還以為這些玉簪將成為半永久的擺設裝飾,說不心疼那絕對的是假的,可無奈他能力著實有限,除了最開始用低價優勢賣出幾支,剩餘的那些即便他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也沒能賣出一支,直到最後,連低價都無法吸引到人了。
錢不令對江姑娘的敬服油然而生:能讓難賣的貨品出售,才是真本事!
江琉還不知自己在錢掌櫃心中的形象日益高大,她眼下剛和袁木設計好二月的簪樣——也是最後的一批銀飾木簪。
三月就是行頭比選了,這才是要緊正事。
當天夜裏,江琉和錢不令、錢拾光一起複盤這幾月的情況,每月的入賬銀已是穩定可觀,城裏如今除了南珍閣和吳勝的觀月樓,其他首飾鋪子的收銀應都次於逸羽樓。
據南元翎透漏的消息,除了年底年節時小賺了一筆,南珍閣其他各個月份的進項均不如逸羽樓,更重要的是,南元翎已經打聽到,高家當年留下的優質銀料已經所剩無幾,最多再支撐兩月。南家暫時沒將這個消息外傳,也是想等熬過了三月的比選。
青石縣城裏的其他十三家首飾鋪子,南珍閣除開,於遠的寶和樓已走向衰敗不足為懼,張貴的行雲樓和之前來逸羽樓寄售六家鋪子已和錢掌櫃簽好了下一次合作的契書,日子就定在三月十六。
剩下的“領頭羊”,就是吳勝的觀月樓了。
“吳勝此人是個精怪的,我也有些看不透他。”錢不令眯著眼道:“他慣會來事,又善讀人心,說的話真裏摻著假,假中混著真,讓人心裏頭聽著熨帖,回轉想來又覺得哪裏不對,要等事到臨頭才知好歹。”
錢不令說的,就是那日於遠被拱火的事兒。那日雖是於遠湊的局,可於遠開始其實沒想跳出來自己做那惡人,若沒吳勝在一旁瞅準時機拱火,於遠也許不會接下這樁事。
可吳勝的觀月樓專做玉飾,與那銀飾木簪本就不在一條道上,兩家也無競爭關係,即便銀飾木簪被於遠逼得就此銷聲匿跡,也對吳勝沒有好處。那吳勝又為何要敲響邊鼓,特意站出來把於遠給推出去?
若不是為了銀飾木簪……難不成,他是衝著於遠去的?
……
綺香院,玉蘭小樓。
屋裏紅帳翻飛,繡著並蒂雙蓮的錦被如陣陣浪起,兩道人影如膠似漆,不斷傳來女子的低聲嬌喘和男人的粗沉呼吸,聽得候在門外的婢子們麵紅耳赤。
不知過了多久,屋裏的響動逐漸輕了下去,直到沒了動靜。
“來人,送水。”
裏頭傳來女子柔媚的嗓音,語調拖得長長的,似是累得倦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