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裏淅淅瀝瀝的水聲停下。
蘭笙在婢女的服侍下換好了衣裳,斜斜倚在小塌上,纖纖玉指撥開橘瓣,給靠坐在一旁的男子喂了一片:“勝郎,妾今日可是按你的吩咐,親自走了一趟逸羽樓。”
房中男子正是吳勝。
吳勝張嘴吃了,順勢牽過蘭笙的手輕輕撫弄:“做得好,東西可都拿到了?”
蘭笙笑著點點頭,起身到桌案上將今日從逸羽樓買到的玉簪和銀指環都拿給他看:“都在這兒呢。”
吳勝接過,先拿起玉簪看了一眼又放下,平平無奇入不了他的眼,再取出三枚銀絲環仔細看過,道:“這手藝倒是真難得一見。”
先前銀飾木簪剛出來那會兒,他就看出不一般。沒想到半年過去手藝愈發精湛,做出來的銀絲更加纖細順滑,還能單獨掐製成各種形狀了,現下隻是小件,日後還能做成更加精致的大件。
可若是自己沒猜錯,這般工藝可是在京城裏才更常見一些,此處離京中十萬八千裏,何時出了這樣的人物?
先前他攛掇於遠給她們下套,就是想看看人家背後的底牌。沒想到那兩位姑娘僅僅憑著自己,就成功從局中脫身,還將於遠給攀扯了進去。
也罷,於遠那個眼高手低的家夥,也合該長長記性。先前自己觀月樓裏的玉簪和於遠鋪子裏的樣式撞了,於遠還曾大言不慚地搶先放出話來,說自己抄襲學他。呸,也不看看城裏玉石行當的老大到底是誰,自己用得著學他?
雖然是幾年前的事兒了,也許於遠自個兒都早忘了幹淨,但吳勝向來信奉有仇不報非君子,既然吃了啞巴虧,就得給人家還回去。再者說了,誰能想到於家大掌櫃竟然還能在兩個姑娘家身上摔了跟頭?
想到這兒,吳勝一對精光眼中閃過一絲輕蔑。
蘭笙與吳勝多年的露水情緣,前幾年裏隻見過他在於遠手中吃了虧,平日言語間對那人也頗有不滿,當下見他如此神情也猜到一二,順著他道:“去年江姑娘被於掌櫃設計陷害,如今可是徹底揚眉吐氣了。”
吳勝果然有些得意,圓臉盤子上露出笑容:“哼,他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蘭笙陪著說笑了幾句,又問:“那勝郎可是要見見那位江姑娘?”
唔。吳勝點點頭,又又搖搖頭:“見她沒用。”
他是想與她詳談一番,銀絲環扣若用在自己店裏,的確是能增色不少,可他也打聽清楚了,錢不令和江姑娘簽下的是獨家合作的契書,自己越不過錢不令,隻能先找錢不令談。
可這次逸羽樓裏出的是銀絲環扣,若是自己直接買下用在店裏的玉飾上……倒也不是不可以,隻二兩銀子一枚,確實價高了一些。
普通足銀的指環賣個一兩銀子算作公道價,這銀絲環扣用銀量更少,價格卻是更高,即便工藝罕見,卻也沒到超絕的程度。逸羽樓想必是打算用銀絲指環來賣掉店裏的玉簪。
可玉飾價高,又是貴重之物,哪裏就這麽容易售賣。若不是自己在這一行苦營多年,手裏有長期客源,也做不了這麽久。
吳勝手抵著下巴輕輕搓了搓:不如這樣,自己幫他們賣掉玉簪玉釵,來換取一部分的銀絲環扣,不知能否可行?
……
江琉和錢不令還不知道此時吳勝早已起了心思正在盤算如何說服他們。這幾日江琉加快了進程,做了不同樣式的銀絲環扣,既能裝點在玉簪上,又能取下來當做指環用,得了好多人喜歡。
逸羽樓也按照之前說好的,陸陸續續每樣都送了一隻去綺香院,蘭笙倒是真的來者不拒,特意留了銀子安排了人在院裏等著。
日子不緊不慢得過著,直到一月都快過完了,吳勝那兒還是沒一點動靜。錢不令有些坐不住了:“江姑娘,要不咱們直接邀吳勝過來相敘吧?”
錢不令並不知道蘭笙和吳勝的關係,從他這幾日蹲守在觀月樓門口的線人報來的情況看,吳勝麵上看著四平八穩,照舊經營著自家生意,另外跟著他的三家玉飾鋪子也是如此,似是完全沒有受到銀邊玉簪的影響。
雖當前已經爭取到了城中一半店鋪的支持,可若是中間出了什麽岔子,隻要有一家鋪子反口,那可就是前功盡棄。錢不令總想著將事情敲得更嚴實些。
江琉搖了搖頭:“若是咱們先出麵,那就落了下乘,日後也就沒了談判的空間。”
她對吳勝為人並不了解,光從先前他攛掇於遠的事上看,吳勝此人至少是個精細利己的人。如若逸羽樓這一方著急了,吳勝必然會覺得自己拿捏住了他們。
“行,聽江姑娘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錢不令隻好暫且這般安慰自己。
好在吳勝沒讓他們等得太久。直到正月的最後一日,吳勝終於送來了拜帖,親自登門一敘。
當天營業結束後,吳勝準時到了。錢不令緩了緩激動的心情,將人迎進書房議事。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吳勝並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與他一道進屋的,還有城中另一家做玉飾鋪子生意的掌櫃。
吳勝進了門,笑著衝他們拱手見禮,嘴上連聲說著客氣寒暄的話語,眼尾餘光卻不著痕跡地掃過安靜坐在上首處的女子:想必這就是那位江姑娘了。
女子身著素服,麵容平靜,看不出有什麽其他情緒,見他來了也不過微微頷首與他見禮,連身都沒起,仿佛見到他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見狀,吳勝心中暗暗犯起了嘀咕:不是說是個少不知事的姑娘家嗎?這泰然從容的氣度,與“少不知事”可是毫無關係呐。
吳勝收起輕視的心,打起精神來應對,先是介紹了身邊的人:“江管事,錢掌櫃,這位是吳某的生意夥伴,孫芒,平日裏也做些玉石首飾的生意,今日聽聞我要登門拜會,特央了我帶著他一道過來。”
孫芒趁勢行了一禮:“孫某見過江管事,見過錢掌櫃。”
錢不令回了禮,心裏頭打起鼓來。看這架勢,今日孫芒才是主角兒?吳勝倒像是牽線搭橋的人了。
這又是哪一出?
蘭笙在婢女的服侍下換好了衣裳,斜斜倚在小塌上,纖纖玉指撥開橘瓣,給靠坐在一旁的男子喂了一片:“勝郎,妾今日可是按你的吩咐,親自走了一趟逸羽樓。”
房中男子正是吳勝。
吳勝張嘴吃了,順勢牽過蘭笙的手輕輕撫弄:“做得好,東西可都拿到了?”
蘭笙笑著點點頭,起身到桌案上將今日從逸羽樓買到的玉簪和銀指環都拿給他看:“都在這兒呢。”
吳勝接過,先拿起玉簪看了一眼又放下,平平無奇入不了他的眼,再取出三枚銀絲環仔細看過,道:“這手藝倒是真難得一見。”
先前銀飾木簪剛出來那會兒,他就看出不一般。沒想到半年過去手藝愈發精湛,做出來的銀絲更加纖細順滑,還能單獨掐製成各種形狀了,現下隻是小件,日後還能做成更加精致的大件。
可若是自己沒猜錯,這般工藝可是在京城裏才更常見一些,此處離京中十萬八千裏,何時出了這樣的人物?
先前他攛掇於遠給她們下套,就是想看看人家背後的底牌。沒想到那兩位姑娘僅僅憑著自己,就成功從局中脫身,還將於遠給攀扯了進去。
也罷,於遠那個眼高手低的家夥,也合該長長記性。先前自己觀月樓裏的玉簪和於遠鋪子裏的樣式撞了,於遠還曾大言不慚地搶先放出話來,說自己抄襲學他。呸,也不看看城裏玉石行當的老大到底是誰,自己用得著學他?
雖然是幾年前的事兒了,也許於遠自個兒都早忘了幹淨,但吳勝向來信奉有仇不報非君子,既然吃了啞巴虧,就得給人家還回去。再者說了,誰能想到於家大掌櫃竟然還能在兩個姑娘家身上摔了跟頭?
想到這兒,吳勝一對精光眼中閃過一絲輕蔑。
蘭笙與吳勝多年的露水情緣,前幾年裏隻見過他在於遠手中吃了虧,平日言語間對那人也頗有不滿,當下見他如此神情也猜到一二,順著他道:“去年江姑娘被於掌櫃設計陷害,如今可是徹底揚眉吐氣了。”
吳勝果然有些得意,圓臉盤子上露出笑容:“哼,他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蘭笙陪著說笑了幾句,又問:“那勝郎可是要見見那位江姑娘?”
唔。吳勝點點頭,又又搖搖頭:“見她沒用。”
他是想與她詳談一番,銀絲環扣若用在自己店裏,的確是能增色不少,可他也打聽清楚了,錢不令和江姑娘簽下的是獨家合作的契書,自己越不過錢不令,隻能先找錢不令談。
可這次逸羽樓裏出的是銀絲環扣,若是自己直接買下用在店裏的玉飾上……倒也不是不可以,隻二兩銀子一枚,確實價高了一些。
普通足銀的指環賣個一兩銀子算作公道價,這銀絲環扣用銀量更少,價格卻是更高,即便工藝罕見,卻也沒到超絕的程度。逸羽樓想必是打算用銀絲指環來賣掉店裏的玉簪。
可玉飾價高,又是貴重之物,哪裏就這麽容易售賣。若不是自己在這一行苦營多年,手裏有長期客源,也做不了這麽久。
吳勝手抵著下巴輕輕搓了搓:不如這樣,自己幫他們賣掉玉簪玉釵,來換取一部分的銀絲環扣,不知能否可行?
……
江琉和錢不令還不知道此時吳勝早已起了心思正在盤算如何說服他們。這幾日江琉加快了進程,做了不同樣式的銀絲環扣,既能裝點在玉簪上,又能取下來當做指環用,得了好多人喜歡。
逸羽樓也按照之前說好的,陸陸續續每樣都送了一隻去綺香院,蘭笙倒是真的來者不拒,特意留了銀子安排了人在院裏等著。
日子不緊不慢得過著,直到一月都快過完了,吳勝那兒還是沒一點動靜。錢不令有些坐不住了:“江姑娘,要不咱們直接邀吳勝過來相敘吧?”
錢不令並不知道蘭笙和吳勝的關係,從他這幾日蹲守在觀月樓門口的線人報來的情況看,吳勝麵上看著四平八穩,照舊經營著自家生意,另外跟著他的三家玉飾鋪子也是如此,似是完全沒有受到銀邊玉簪的影響。
雖當前已經爭取到了城中一半店鋪的支持,可若是中間出了什麽岔子,隻要有一家鋪子反口,那可就是前功盡棄。錢不令總想著將事情敲得更嚴實些。
江琉搖了搖頭:“若是咱們先出麵,那就落了下乘,日後也就沒了談判的空間。”
她對吳勝為人並不了解,光從先前他攛掇於遠的事上看,吳勝此人至少是個精細利己的人。如若逸羽樓這一方著急了,吳勝必然會覺得自己拿捏住了他們。
“行,聽江姑娘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錢不令隻好暫且這般安慰自己。
好在吳勝沒讓他們等得太久。直到正月的最後一日,吳勝終於送來了拜帖,親自登門一敘。
當天營業結束後,吳勝準時到了。錢不令緩了緩激動的心情,將人迎進書房議事。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吳勝並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與他一道進屋的,還有城中另一家做玉飾鋪子生意的掌櫃。
吳勝進了門,笑著衝他們拱手見禮,嘴上連聲說著客氣寒暄的話語,眼尾餘光卻不著痕跡地掃過安靜坐在上首處的女子:想必這就是那位江姑娘了。
女子身著素服,麵容平靜,看不出有什麽其他情緒,見他來了也不過微微頷首與他見禮,連身都沒起,仿佛見到他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見狀,吳勝心中暗暗犯起了嘀咕:不是說是個少不知事的姑娘家嗎?這泰然從容的氣度,與“少不知事”可是毫無關係呐。
吳勝收起輕視的心,打起精神來應對,先是介紹了身邊的人:“江管事,錢掌櫃,這位是吳某的生意夥伴,孫芒,平日裏也做些玉石首飾的生意,今日聽聞我要登門拜會,特央了我帶著他一道過來。”
孫芒趁勢行了一禮:“孫某見過江管事,見過錢掌櫃。”
錢不令回了禮,心裏頭打起鼓來。看這架勢,今日孫芒才是主角兒?吳勝倒像是牽線搭橋的人了。
這又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