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我和兩位年輕的哲學家,斯蒂芬·斯蒂克和阿爾文·戈德曼,開始了一段有關推理的隨性對話。當我們發現各自都對關於認識論的許多相同問題感興趣時,對話變得嚴肅起來。認識論是關於什麽是知識,我們如何更好地獲取知識,以及什麽東西可以被確切知悉的研究。我們三人和心理係研究生蒂莫西·威爾遜一起開啟了一個長期開課的研討班。


    這些哲學家十分確信,有一種科學可以從實證角度解決一些關於知識的哲學問題,而這些問題已經存在了2600年之久。他們興致盎然地發現,心理學家們開始研究本書中提到的推理工具,比如模式和啟發法,並且展示科學發現的工具與理解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此外,他們還看到心理學家真的有許多科學方法研究這些問題。他們也在哲學文獻中發現了大量線索可以幫助人們利用科學方法推理,不僅有對如何提出重要問題的指引,還有對什麽可以被當作知識的解讀。


    戈德曼為這個融合了知識理論、認知心理學和科學哲學(這一領域關注對科學家的方法和結論的評估)的新學科定名為“認識學”。斯蒂克開啟了一項名為“xΦ”的運動,其中x代表“實驗性的”,希臘字母phi代表了“哲學”。斯蒂克和他的許多學生繼續做著出色的心理學和重要的哲學工作。我得說我們當中沒有人像我們起初設想的自己的樣子。實際上,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在沿著相似的路徑思考。但是我想我們的確讓一些浮現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想法更明確了。


    第15章和第16章的一部分內容是關於戈德曼定義的認識學的,還有一些討論斯蒂克對“xΦ”的實驗立場。哲學家的慣用手段總是拋出基於“我的直覺”的論斷。斯蒂克和他的同事們向我們展示了對於世界本質的直覺,一個人可以稱之為知識,一個人可以將其當作道德,這些直覺在各種文化背景和每個個體那裏都是不同的,因此將所有這些直覺雜糅在一起稱其為“我們的直覺”是毫無意義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邏輯思維:擁有智慧思考的工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查德·尼斯貝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查德·尼斯貝特並收藏邏輯思維:擁有智慧思考的工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