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快速將文章瀏覽了一遍,又逐字逐句仔仔細細地閱讀。


    確定了李明這篇“檢討”的主旨。


    那就是:


    幹士族。


    文章引用李世民自己的原話,說明皇帝不舍得勞役百姓以供養皇族。


    接著話鋒一轉——


    皇族下不去手,可士族下得去啊!


    士族就在吸吮著民脂民膏,供養自己龐大的家族。


    下一段,便引出了這篇“檢討”的原因——


    韋宅占道,驅趕商販。


    為了一所一年可能住不了兩次的別院,韋宅都把大門開到了大馬路上,驅趕商販和顧客。


    商販隻是失去了生計、南城顧客隻是購物不便。


    而韋家可是失去了一座便利的大門,每年出城避寒都得多浪費一刻鍾繞路呢!


    小販違規擺攤非法,士族違章搭建合法。


    這是不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況且長安人民還在吃土(真吃土),韋氏四處新建豪宅仍不滿足,還在肆意侵吞公地。


    這是不是“勞百姓以養己之親”?


    “門開到了馬路上?


    “李乾祐這是怎麽批準的?!”(李乾祐是時任長安縣令)


    李世民這才注意到這個細節。


    意識到皇城根兒下發生了多麽荒唐的事。


    “如此說來,那小子還真沒有錯……


    “不,錯在他下手太軟了,怎麽沒把韋挺他家給拆平呢!”


    李世民堅決不認為打屁股打錯了,繼續往下讀。


    接下來便是曆數士族風氣的危害。


    譬如憑借法律和人脈的優勢,合法地、成體係地為家族謀私利,又譬如把持官場、獨占社會上升渠道,等等。


    不僅讓普通百姓怨聲載道,也使朝廷失去了更廣泛選拔、激勵和淘汰人才的能力。


    長此以往,官吏的能力會越來越平庸。


    這些道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


    然而,李明的回答與李治相比,簡直宛如雲泥。


    不論說理或文采。


    光這個堅定的立場,李明就比李治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


    “好啊,好文章啊。”


    李世民忍不住連聲讚歎,繼續往下看。


    又是一段驚悚的道理:


    百姓被剝削,不會怪士族,隻會把責任全推到皇帝身上。


    就算造反,推翻的也是王朝,罪魁禍首士族依然還在。


    皇帝相當於在為士族背鍋啊!


    這簡直說到李世民的心坎上了。


    讓他不由得怒火中燒,砰地拍桌子:


    “是啊!”


    從來隻有下屬給上司背鍋。


    哪有上司替下屬背鍋的道理!


    這些蒙祖先蔭蔽的士族紈絝,簡直是倒反天罡!


    不過在共鳴的爆發之後,李世民又冷靜了下來。


    作為一篇檢討文,完全不合格。


    哪裏有檢討的意思,通篇都是“討伐!戰鬥!”。


    但作為一篇議論文,內容讓李世民非常滿意,提供了極大的情緒價值。


    諸多觀點與他不謀而合。


    讓他知道,子嗣之中還是有明事理的。


    不過,文章的價值也僅限於此。


    點出了李世民早就意識到的問題,但沒有給出他亟需的解決之道。


    “我在想什麽呢,我自己都沒有主意的事,指望一個孩子……”


    李世民自嘲地搖搖頭,翻開文章看下一份。


    然後發現,反麵還有。


    “還真給辦法了?”


    李世民震驚了。


    但他不是很想繼續讀下去。


    以他對受迫害妄想症患者李明的理解,給出的多半是“把反動派都突突了吧”這類疑似有點太極端的最終解決方案。


    “不過寫都寫了……”


    心裏有個聲音在慫恿。


    讓他不自覺地把視線又挪了回去……


    “哦?


    “哦……


    “哦!”


    瀏覽全篇,李世民不禁睜大了眼睛。


    那小子給出的方法……


    好像有點東西啊!


    李明開篇明義:


    地主(劃掉)士族階級不排除有個別人才,但總體是反動的,長期注定消亡。而在短期內,雖然可以共存,但也應以政治手腕遏製。


    遏製的辦法,核心就是兩個字:拉、打。


    拉一派,打一派。


    這倒也沒有什麽新鮮的。


    老大拉老三打老二,是統治者常用的套路。


    就連狼群裏,老邁的頭狼也常聯合弱小的狼,打壓挑戰狼王地位的二號公狼。


    李世民就一直在扶持關隴勢力,對抗河北勢力。


    然而通過這次氏族誌事件發現,成效一般。


    隨著互相聯姻和利益趨同,關隴士族有與河北士族合流的趨勢……


    “有想法,但也幼稚,以為全天下就他最聰明。”


    李世民微微一笑。


    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李明這小子的打法。


    有點不走尋常路啊——


    “拉攏河北士族,打壓關隴和其他地區的士族?!”


    這是什麽騷操作?


    聯合媳婦,痛毆親娘?


    李世民心裏充滿了槽點。


    但因為槽點太多,反而讓他控製不住地繼續讀下去。


    “領頭犬效應?”


    他讀到了一個古怪的名詞。


    大意是,在北方雪原,人以狗群拉雪橇。


    狗主人對狗群中最強壯的那條狗格外照顧,單獨關一個籠子裏,吃最好的食物。


    拉雪橇時,那條狗領頭,其他狗跟在它後麵。


    因為嫉妒領頭狗的特殊待遇,其他狗會對它拚命追趕撕咬。


    而領頭狗為了保命,更是會玩了命地向前跑。


    而在狗群的內耗中,雪橇被拉到飛起,得以盡快到達目的地。


    “也就是說,以河北士族為領頭犬,多加招撫,讓其成為眾矢之的……


    “而若幾方勢力互鬥,那就都需要獲得朕的支持……


    “有點意思,真的有點意思。”


    隻要挑動士族內鬥,那就不是皇帝拉攏士族。


    而是士族主動巴結皇帝了。


    人類社會雖然複雜,但底層邏輯和狗群是相通的。


    李世民看得連連點頭,覺得自己完全明白了李明的用意——


    關隴集團仗著從龍之功,又自恃皇帝不得不用他們來對抗河北,便覺得自己有“統戰價值”。


    可以隨便作,打定了皇帝不會拿他們怎麽樣。


    是該給他們一點危機感了。


    要讓他們明白,聖眷不是無限的!


    給朕咬河北士族去,朕滿意了才會賞你們骨頭啃!


    其實李明在這裏塞滿了私貨。


    他在有意地把“聖恩”向河北士族引導。


    於公於私,這樣都有益處。


    於私,河北士族也許是自己未來的潛在盟友;


    於公,若能緩和朝廷與河北的緊張關係,對唐王朝的長治久安也有利。


    而又恰好撞上了李世民不爽韋家,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對,就該先敲打這些胳膊肘往外拐的家夥。


    “關隴以京兆為重,而京兆以韋、杜為尊。”


    李世民鎖定了要敲打的目標,又翻回了李明前麵的文章。


    是韋家為了修大門,直接砸毀坊牆、一直修到大街上的事兒。


    “連敲打的棒槌都遞到朕手上了。


    “那小子還真是……不賴啊!


    “唉我去,嘶溜~”


    直到口水都滴下來了,李世民這才猛然驚覺,自己是全程咧嘴笑的。


    他大咧咧地擦去,興奮地揮拳,平複洶湧澎湃的激情。


    李明那小子,有點意思啊!


    不論寫文章還是做事,每次都能出乎他的意料。


    看似亂搞,實則總能神奇地達到目的。


    比如這一次,組織了一群小屁孩和泥腿子,窩在西市的角落裏悶頭瞎搞。


    這能成什麽事?李世民一開始並沒有在意。


    結果,居然在全長安掀起了一場輿論狂潮。


    民眾被狠狠帶了波節奏,無腦衝朝廷。


    嗯,衝朝廷……


    李世民的笑容又漸漸收了回去。


    那貨確實真能幹。


    能幹就能幹在善於作死。


    “不過以奇談怪論挑動民意,坐在西市一隅,竟能對朝堂造成如此衝擊……


    “這手法更不一般啊。”


    與房玄齡一樣,李世民也對李明這套低級紅高級黑的輿論戰法感到驚歎。


    但他的視野更高。


    為君者,以勢、術、法治國。


    其中,又以“勢”為首。


    君主若能順勢而為,那便是明君了。


    但李明這廝,不但能順勢,居然還能造勢。


    用一場原本無人關注的戰爭,竟能平白掀起大浪,幾乎有淹沒太極宮之勢。


    治國的花活兒全讓他玩明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