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女婿還是李明替他姐搶來的……李世民興奮得想點頭說是。


    但看了眼長孫無忌的表情,他平靜地改口道:


    “是李元吉的長女,嫁過去安撫河北田舍郎。


    “輔機你有所不知,姓崔的知道自家被列為三等姓氏後,臉都綠了哈哈哈。”


    李世民縱聲大笑,話題也被他巧妙地帶了過去。


    長孫無忌拱手長拜,由衷讚歎道:


    “陛下的這計策甚妙,能讓關內與河北的豪強大族勢不兩立。


    “雙方互相攻訐,陛下就能坐收漁利,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國家。”


    這些都是他的真心話。


    作為外戚勢力在朝中的領軍人物,長孫無忌在第一線與士族鬥了多年的法。


    他能切身感受到,地主豪強之間的爭鬥在趨於和緩。


    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對皇帝陛下是越來越陽奉陰違了。


    仿佛中原安定了,陛下不再親自領兵了,世人便淡忘了天策上將的恐怖一般。


    但現在,陛下所展現的文治手腕,一點也不遜色於他的武功。


    用《氏族誌》挑起河北與關隴兩個集團的矛盾,坐山觀虎鬥。


    下麵鬥得越起勁,上麵的帝位就越穩固。


    而且,陛下通過與韋氏和崔氏的兩次聯姻,看似一碗水端平,實則在替河北那一方拉偏架啊。


    河北一方自不用說,在有難的時候被陛下拉了一把,念著這份兒女親家情,以後也能少做點妖。


    而關隴一方,作為李唐王朝起家的基本盤,卻落得和河北田舍郎一個待遇。


    這本身就是一記棒喝。


    偏偏關隴士族還有苦說不出。


    因為韋氏也和皇子結親了呀,很公平嘛。


    難道理直氣壯地要求超規格待遇嗎?


    既敲打了想與河北士族苟且的關隴士族,又不至於和他們撕破臉皮。


    妹夫的這一通騷操作,秀得長孫無忌頭皮發麻。


    “隻是……”長孫無忌欲言又止。


    “輔機有何顧慮?但說無妨,朕向來聞過則喜。”李世民笑眯眯地問。


    長孫無忌想了想,還是決定給興衝衝的妹夫潑潑冷水:


    “隻是以海陵王(李元吉)的生女,與息王(李建成)在河北的舊勢力相結合,這是否……”


    李世民大度地擺擺手道:


    “無妨。吾子李祐還是掘我李家祖墳的陰世師的外孫。


    “難道你擔心李祐會造反不成?”


    對於李世民超乎常人的……大度(?),長孫無忌也說不出什麽,再拜再讚頌曰:


    “陛下妙計安天下。”


    李世民非貪功之人,下意識地搖頭道:


    “非也非也,此乃吾的……”


    下一句“好大兒李明”卡在喉嚨裏,又被他咽了回去。


    和李明吵過一架後,雖然他還是對這小子無來由的恐懼嗤之以鼻。


    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口無遮攔,當著太子的親舅舅來一句“此子有經天緯地之才”了。


    “對,就是吾的計策。”李世民堅決點頭。


    我也沒說不是啊……長孫無忌滿頭問號。


    “對了輔機,你來所為何事呀?”吹逼吹爽了,李世民這才想起正事。


    長孫無忌一臉無奈地歎氣:


    “仍是為西州、西昌州之爭而來。


    “群臣懇求陛下廢西州,改置西昌州,以土人羈縻統治即可。”


    李世民的氣頭又上來了:


    “高昌乃商路要地,怎麽能交給土人?


    “那地方直通伊犁河穀,如果被西突厥控製,那商隊去西域就隻能翻蔥嶺(帕米爾高原)了!


    “而且高昌人也不土啊!統治高昌國的麴文泰麴智盛,也是漢人啊!”


    吐完槽,他定了定神,冷不丁問:


    “是哪些大臣在反對?”


    長孫無忌早有準備:


    “這是名單。”


    背後拉清單,這貨也是個腹黑……李世民心裏嘀咕,瀏覽一番。


    人數比之前的要少,而且姓韋、姓崔的一個都沒有。


    “嗬嗬嗬,領頭犬,果然是妙計啊。”李世民愉悅地撫摸兩撇胡子。


    長孫無忌偷偷瞧了眼皇帝自豪的表情,又立刻規規矩矩地收回視線。


    “此事吾已知曉,不必理會。”


    李世民將名單順手丟入香爐。


    長孫無忌躬身告退。


    臨走時,他瞥見數日前自己抱來的一堆兒童檢討書,現在還淩亂地堆在陛下的書桌上。


    宮女每日打掃,所以陛下一定是剛剛還看過。


    這堆檢討書的最上麵,有一份特別破舊,紙邊緣都被磨毛了。


    抬頭赫然兩個大字:


    李明。


    長孫無忌眉頭一挑,無聲退下。


    目送大舅哥的身影徹底消失在視野中,李世民這才呼喚大伴:


    “去找阿史那結社率,把李明從西市揪回來,朕要見他。”


    “遵旨。”大伴表示見怪不怪。


    “還有。”李世民補充一句:


    “傳楊妃,來立政殿服侍朕。”


    “遵旨……呃,哪位楊妃?”大伴有點撓頭。


    不是他業務不熟練,而是渣男李在後宮養了一大把姓楊的妃子。


    李世民沒好氣道:


    “當然是李明的生母,立德殿的那位!”


    “遵旨!”不敢讓暴躁老李久等,大伴一溜煙跑了。


    李世民彈著桌案,一臉壞笑:


    “讓他檢討他寫成了告狀,該怎麽獎勵獎勵那臭小子呢?”


    一場酣暢淋漓的男女混雙如何?


    …………


    長孫無忌出了立政殿,越想越覺得這事透著怪異。


    他跟隨李世民的時間太久了,對老板的套路不能說知根知底吧,至少也能摸出基本規律。


    陛下的政治手段高超不假,但向來是“守規矩”的。


    像這種大膽敲打關隴基本盤、捧殺河北不安定勢力的奇招……


    隻能說,非常出乎意料。


    他覺得事情不太對勁。


    一個朝夕相處了幾十年的人,突然不按常理出牌。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說明,他要麽被石頭砸了腦袋。


    要麽,有場外援助。


    問題是,朝堂上的所有人,他長孫無忌也都知根知底。


    誰會出這種鬼點子?


    長孫無忌撫摸著下巴,桌案上那醒目的“李明”二字無來由地在眼前浮現。


    這時,一個小宦官急急忙忙跑出了殿。


    他立刻攔住對方:


    “太監,所往何處?”


    唐朝“太監”這稱呼不是隨便哪個宦官都能當得起的,隻有身份高者才能獲此殊榮。


    這相當於一個小科員被兄弟單位的一把手尊稱為“某處”。


    小宦官立刻誠惶誠恐道:


    “不敢當不敢當,奴婢去往後宮。”


    長孫無忌皺起了眉頭:


    “這大白天的,陛下怎麽……


    “找的是哪位妃子服侍?”


    這是皇帝的私事,再問就不禮貌了。


    但小宦官亂了方寸,老老實實地回答:


    “立德殿的那位。”


    “哦。”長孫無忌點點頭:


    “立德殿的哪位?”


    精確定位妹夫的後宮,對他來說也太超綱了。


    “是楊氏……不,楊妃!”


    小宦官丟下一句,匆匆走了。


    長孫無忌眉頭越皺越緊。


    楊妃有很多。


    但從楊氏變成楊妃的,隻有一位。


    恰好,又是李明的生母。


    姐姐下嫁河北士族,母親獲準在“長孫皇後”的立政殿陪侍……


    這怎麽看都像是在獎勵他呀!


    難道這鬼主意,真是他出的?


    不可能吧,他還那麽小……


    不,如果是那孩子,沒什麽不可能的。


    最近衝擊朝堂、要求釋放侯君集的輿論,始作俑者就是那貨。


    為此還把長孫延的頭發都給薅禿了!


    棒打關隴本家,也就那貨幹得出來!


    而且據大理寺上報,這孩子一直與侯君集秘密接觸……


    “侯君集……加上河北士族……還有李建成舊勢力……”


    長孫無忌把一切都串聯起來了,不由得悚然。


    “那位”殿下想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