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諸姓,以李、王、盧、鄭、崔為大。


    “而大姓之中,又以隴西李氏為最貴。”


    立政殿上,高士廉與韋挺共同獻上《氏族誌》的最新版本。


    唐太宗假裝捋胡須,摁住兩邊嘴角別翹起來,盡量嚴肅地問:


    “果真如此?事關姓氏正朔、民間風氣。


    “眾愛卿不可因朕是皇帝,就有所偏護啊。”


    韋挺義正辭嚴:


    “我等多番考據、引經據典,排名絕對公平公正,絕對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嗯,這樣便好。”李世民艱難地克製笑意,又作驚訝狀:


    “河北博陵崔氏,居然隻是第三等姓?


    “他們不是自吹是天下第一名門望族,屢次拒絕諸臣的婚約嗎?”


    高士廉開口:


    “這個嘛……”


    “這個絕對是他們自吹自擂!崔氏就是第三等,公平公正,毫無異議!”


    韋挺積極地搶過話茬。


    “崔氏可真是卑鄙無恥……庫庫庫……欺瞞天下這麽多年……庫庫庫。”


    李世民辛苦地憋著笑,輕描淡寫地揮揮手:


    “如果天下人都這麽覺得,那就這麽定稿了,拿去刊印。


    “低調點,也就每座府衙收藏個萬把本吧。”


    “遵旨!”


    公平公正韋禦史便要退下,雄赳赳氣昂昂地執行皇帝陛下的最高指示。


    “稍等等。”


    被李世民叫住了。


    韋挺整個人明顯一頓,滿頭冷汗地轉過頭來:


    “陛陛陛下?”


    李世民玩味地微笑:


    “朕記得你有個女兒吧,差不多是婚配的年齡?”


    韋挺心裏咯噔:“是……是。”


    李世民悠悠道:


    “正好,朕的第五子齊王李祐,也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了。


    “若二人有良緣,也不失為咱之間的君臣美談啊。”


    韋挺整個人都快虛脫了,撲通跪地大拜:


    “謝陛下賜婚!”


    雖然李祐出身不咋樣,他生母陰妃乃是大唐仇敵陰士師的女兒。


    而且李祐本人的風評也不怎麽樣,好像是個隻會打獵的二愣子。


    但畢竟是陛下的親兒子。


    陛下如今主動提起這事,是不是說明……


    自己這算是成功落地了?


    萬幸萬幸,沒被流放去儋州和鱷魚呲牙……


    至於原本打算的把女兒嫁給崔挹,韋挺那是根本想都不敢想了。


    自己出爾反爾,反手把人崔氏列為三等公民。


    韋氏和崔氏這下是鐵定結仇了,還結親呢?


    “臣……告退。”


    韋挺戰戰兢兢,和滿腦袋莫名其妙的高士廉一同告退了。


    李世民看著韋禦史歪歪扭扭的背影,輕蔑地哼一聲。


    “還是李明說得對,早該收拾這幫吃裏扒外的關中貴族了。


    “輕輕敲打一下,立刻就服帖了。之前那股橫勁兒呢?”


    在此之前,李世民就流露過以庶出皇子娶韋氏之女的暗示。


    但總被韋挺這老東西一通太極糊弄過去。


    當時李世民還投鼠忌器,指望著他們去咬河北士族,所以不敢霸王硬上弓。


    現在一頓收拾之後,你看,老實了吧?


    主動跪謝皇恩了吧?


    犯賤!


    還想和朕搶女婿?


    崔挹是朕的好大女李令的!


    你們韋家就世世代代和崔家鬥去吧!


    韋氏這邊給了一棍子,接下來該給河北崔氏一顆甜棗了……


    “陛下。”


    殿中侍禦史崔仁師應召上殿,恭敬地一拜,灰頭土臉地跪坐下,靜等聖上的指示。


    他是根正苗紅的博陵崔氏安平房,崔氏在長安的代表性人物,後來官至宰相。


    他今天很不爽。


    因為他們整個家族,被韋氏背刺了!


    韋氏參與主編的氏族誌,居然把隴西李排到第一,把博陵崔排到了三等!


    簡直睜眼說瞎話!


    崔氏源自周朝薑姓,傳承千年,迎來送往了多少王朝!


    就算這唐王朝滅亡了,崔氏也不會亡!


    韋挺在搞什麽?!


    不是說好以博陵崔氏為第一,以此作為聯姻的條件嗎?


    關中人就是奸詐無信!


    自己當初怎麽會信任這些暴發戶……


    “崔禦史,為何悶悶不樂呀?”


    李世民壓下勾勒的嘴角,作關切狀。


    請從七品下的“殿中侍禦史”來立政殿,還尊稱一句“崔禦史”,那是大大的抬舉了。


    但崔仁師莫名覺得好像有諷刺的意味,歎氣道:


    “回陛下,犬子被野狗所傷,難免心事重重。


    “因為家事而讓陛下費心,羞愧之至。”


    作為豪門大族,至少麵上的教養都是一等一的,殿中禮儀十分到位。


    你等著吧,關隴的那群野狗以後會追著你屁股咬……李世民暗暗得意,順著崔仁師的話往下講:


    “你兒也在京中?可曾在朝廷任職?”


    崔仁師不明白皇帝的突然關心,老老實實地回答:


    “年齡尚淺,不曾為官。剛考中製舉,尚在等候吏部的調令。”


    這條件,李世民自己聽著都心動了:


    “少年俊才啊!可曾有婚約?”


    啊?


    話題太跳躍了,一下子把崔仁師問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他才回過味來:


    皇帝特意把他叫過來,就是為了攀親家?


    “這……應該是沒有……”


    崔仁師支支吾吾道。


    至於和韋氏的婚約?


    去他奶奶腿兒的!


    從今往後,姓崔的就與姓韋的勢不兩立!


    “朕有一愛女,剛封公主,賢惠淑德,朕甚愛之。


    “一對佳人正好是芳年華月,若能成就一對佳緣,也不失為你我君臣的一段佳話呀。”


    李世民滿嘴順口溜地開始推銷了。


    崔仁師嘴角略微抽動。


    河北的彪悍老鄉一直對李世民不滿。


    如果讓李世民的女兒過了門當媳婦,他還有何臉麵去見父老鄉親?


    況且老李家的家係也很成謎。


    李世民自稱源自隴西李氏,攀親戚一直攀上了老子李耳。


    但問題是,隴西李氏本家一直保持沉默。


    真正的隴西李氏,比如李靖,那是有族譜為證,可以明確追溯到李氏丹楊房的。


    但李唐的這幾個李,那就說不清了。


    反正皇帝親自攀上了門,本家卻一直沒吭聲。


    這就說明很多問題了。


    但老李家這些二皮臉,就這麽賴上了隴西李氏。


    沒反對=同意。


    而且還在氏族誌上給隴西李抬了旗,硬生生捧到了第一。


    這就是他對《氏族誌》的第二大槽點。


    野兒子為假本家光耀門楣,屬實有點幽默了。


    若是往常,崔仁師鐵定開始打太極。


    但今時不同往日。


    崔氏僅排三等,這樣的事要是宣傳開來,對家族的名望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而在《氏族誌》上被韋氏擺了這麽一道,也基本意味著崔氏和韋氏、乃至整個關隴士族將要進行一番明爭暗鬥。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崔仁師突然開竅了


    如果,他是說如果……


    如果能爭取到皇帝的一點支持呢?


    或許,崔氏的處境不至於這麽艱難,還能維係往日的風光……


    “嗯……”


    就在崔仁師滿臉糾結的時候,李世民也屏著一股氣。


    如果崔家不給臉,不接受這個好意。


    那他攪屎……不是,挑動兩個士族集團互鬥的計策,就失敗一半了……


    “臣……”


    崔仁師頓了頓,鄭重地拜倒在地:


    “謝恩。”


    無論怎麽說,皇帝也是在給崔家雪中送炭。


    這如果還用冷屁股貼人家的熱臉,就有些不識時務了。


    呼……李世民也無聲地出了一口氣,放鬆地靠在椅背上。


    若不是李明送上的妙計,又怎能讓崔氏低下高傲的頭顱……


    “很好,從此李氏與崔氏就是兒女親家了。”


    崔仁師告退,腿腳發軟地離開了立政殿。


    長孫無忌上殿求見。


    見李世民春風滿麵,好奇地問:


    “陛下,有喜事?”


    “輔機啊,確實有大喜事。”李世民心情頗為美麗地喊著長孫無忌的字:


    “我將女兒許配給了崔仁師的兒子。”


    長孫無忌大驚:


    “博陵崔氏?他們居然鬆口了?”


    那些心高氣傲又討厭無比的河北士族,一直自視甚高,對關隴人、尤其是陛下本人不甚以為然。


    這次居然向陛下屈服,主動向皇權靠攏了?


    嘶~


    長孫無忌控製住此起彼伏的疑問和震驚,以諸位皇女舅舅的身份,關懷地問:


    “請問陛下欲下嫁哪位公主呀?”


    李世民不疑有他,幹脆地回答:


    “李令。”


    “哦,李令。”


    長孫無忌若有所思:


    “李明的姐姐,是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