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很生氣,又有些心寒。


    捫心自問,最近對那出身尷尬的小兒子還算不錯的了。


    給他母親和姐姐破格提了職級待遇,封為妃子和公主,而且對他本人幹的混賬事也睜隻眼閉隻眼。


    沒想到,投桃不報李,李明連探望都懶得來。


    連紀王李慎都不惜千裏地趕回來,連李治都能強撐著來問安。


    他李明能有什麽借口?


    連老爹死裏逃生都不來問一句,這還算是人嗎?


    就算是匹馬、是條狗,生病了也得來看看好歹吧!


    “不孝!”


    李世民失望地直拍大腿,氣得他胸口的肋骨都在發疼。


    因為原生家庭的那一段特殊經曆,李世民特別看重子孫的孝道。


    一旦被打上“不孝”的標簽,後果會非常嚴重。


    “來人!”李世民大喊。


    大伴立刻急急忙忙地跑進來:


    “奴婢在!”


    “在朕暈倒的這大半天,李明究竟在幹什麽?!”李世民不悅地問。


    大伴連連搖頭:


    “奴婢不知。


    “剛看見陛下躺在地上時,奴婢便如五雷轟頂,眼中根本看不見其他事物。”


    說得很好聽,但硬是漏過了最重要的信息。


    李明當時在場,要喊人也是他第一個喊。


    大伴雖然有些歲數,但能侍奉在皇帝身側,必定耳聰目明、手腳利索。


    如何能沒注意到這麽一個呱噪的小不點呢?


    李世民還想再刨根問底。


    但聯想到剛才長孫無忌和韋貴妃的奇怪反應,他又閉了嘴。


    好像大家商量好了,要聯手把李明從這段曆史中抹去了似的。


    李世民心中的疑問更重了,向大伴伸出手:


    “扶朕去外麵走走。”


    “可是陛下龍體……”


    “扶朕去外麵透透氣。”


    “……遵旨。”


    立政殿的正殿,燈火闌珊。


    李世民的肋骨還有些疼痛,但呼吸已經完全順暢,心跳也規律有力。


    隻是因為躺了大半天,所以手腳發麻,腦袋還有些昏沉。


    他茫然地看著空蕩蕩的正殿,仿佛這是他缺了一塊的記憶。


    明知道一件事就發生在半天前,就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所有人都刻意瞞著他,讓他一無所知。


    作為一國之君,這種被明目張膽欺瞞的感覺,非常不好。


    但他又不能揪住長孫無忌,或者殿裏的哪個宦官、乃至於李明自己,打破砂鍋問到底。


    誰知道他們說的是不是真話、有沒有串供呢?


    當他失去意識的時候,李明到底做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瞞著他李世民?


    難道這件事就這麽成了羅生門,永遠籠罩在迷霧之中了?


    “不,不對。”


    李世民想到了某個一直存在、但又一直被忽略的角落。


    如果是“他”的話,一定會一絲不苟地全部記錄在案……


    李世民甩開大伴的手,獨自向點著一盞小油燈的大殿一隅走去。


    起居郎褚遂良正眯著眼打瞌睡。


    聽見腳步聲,他一下子驚醒過來,用袖子擦擦口水,便立刻拿起紙筆,睜大眼睛。


    看看皇帝又幹了什麽搞笑的事情,值得記錄在起居注上。


    然後,他發現皇帝正直勾勾地盯著自己。


    “朕的言行,是不是一筆一劃都記錄在起居注上?”李世民問。


    褚遂良這才確定,陛下確實是在和他這個旁白背景板說話,驚愕地點點頭:


    “是的。”


    “像朕突然暴病、眾人救治的情形,能記錄得巨細靡遺嗎?”


    “這是自然。”


    褚遂良自信滿滿,覺得陛下在質疑他的業務水平。


    李世民捋著兩撇胡子:


    “起居注,朕能看一看嗎?”


    褚遂良很有職業操守地回答:


    “原則上不行。”


    “原則上不行,那就是行咯。”


    “如果陛下硬要看,臣也無法阻攔,但臣會將此事一並記入起居注。”


    “哦。那朕如果不看,你還會記嗎?”


    “會的,這段對話會原封不動地記錄在案。”


    “看也記不看也記,那朕不看豈不是虧了?”


    李世民發現了華點,伸出大手:


    “給朕看看!”


    “啊這……”


    褚遂良發現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大坑,屈辱地把起居注交了出去。


    李世民將冊子往前翻了一頁,翻到今天上午的記錄。


    瞳孔一縮。


    “朕昏倒後,李明率先呼救……朕脈搏停滯,禦醫一籌莫展……李明跪在朕的身邊,以雙手按壓朕心,向漫天神佛祈禱……孝感動天,轉危為安……”


    若不是對褚遂良知根知底,知道他就是一台麽得感情的記錄機器,李世民還以為自己在看小說。


    自己這條命,真的是李明向神佛祈求來的?!


    ——當然沒有神佛,其實是李明拚上這條小命、以及這身吃大米拌小米得來的體重,連做一個多時辰的心肺複蘇,才拖回了李世民的一條命。


    但“心髒驟停、胸部按壓”之類的,對唐朝人來說有些超綱了。


    加上唐朝儒釋道三教盛行,將心髒停跳又起搏這類“死而複生”的“神跡”歸因為孝感動天,也不難理解。


    可以說過程全錯、答案全對。


    李世民還在那兒納悶,究竟哪個流派的祈福儀式這麽古怪。


    需要用力按壓胸腔,讓他的肋骨疼到現在……


    “這是小事,關鍵是,李明救了朕的性命啊!”


    李世民拋開微不足道的疑問,眼眶都有些濕潤了。


    這才是真正的孝啊!


    足以感動上蒼的孝順!


    與之相比,三位嫡子都略顯黯淡了……


    “他救了朕的命,而朕居然還懷疑他不孝……”李世民自責到了極點。


    現在想來,李明雖然調皮了些,但幹出的無一不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調和他和太子的矛盾、給出驅隴西吞河北的妙計、乃至於拯救了自己的性命……


    真正做到了小節不拘、大節不虧。


    而這麽多年來,他這個不稱職的父親不但對他恩寵極少,甚至還在有意無意地冷落這個最小的兒子……


    “朕真傻,真的……”


    李世民喃喃自語,瞄到了起居注上李明說的一句話,感動得眼睛都紅了。


    “明大慟,撫龍體泣曰:


    “太宗有事,吾亦逝矣!”


    瞧瞧,瞧瞧,說得多孝順啊!


    唐太宗如果出了什麽三長兩短,他李明也活不下去了……


    “嗯?等等。”李世民發現了華點。


    那臭小子,管誰叫太宗呢?!


    特麽的連老子的廟號都想好了?!


    李世民氣得忍不住發笑。


    “兔崽子,每次都能在幹出一番大事之後,又試探朕的容忍底線……”


    笑著笑著,他的表情漸漸凝重了起來。


    起居注解答了“李明幹了什麽”這個問題,但沒有解答另一個更大的問題——


    李明他人呢?


    他躲哪兒去了?


    不應該急著來領取小紅花嗎?


    接著,李世民慢慢意識到了第三個,也是最大的問題。


    皇子孝感動天、救駕有功。


    這本該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祥瑞之事。


    可是為什麽?


    為什麽韋貴妃和長孫無忌,乃至李泰、大伴以及身邊的宦官,都在瞞著他?


    仿佛這是一件臭不可聞的皇室醜聞?


    若不是李世民多了個心眼,頂著後人的議論,強行查看起居注。


    他未必會知道、知道了也未必會相信,李明竟做出了此等奇幻之舉。


    李世民的心慢慢冷卻下去。


    頭腦也隨之冷靜,高效地進行政治算計。


    後宮之首韋珪、朝堂之首長孫無忌,各自攜他們所支持的皇子勢力前來探視。


    而又默契地聯手掩蓋李明的功勞。


    加上之前李明的種種自汙舉動,三番五次地推脫封王拜相……


    還有兩儀殿上的那句什麽“父皇我要辭職”的怪話……


    “難道他的懼怕不是空穴來風?


    “難道諸皇子之間真的……真的已經鬧到了這種地步???”


    李世民感到後背發涼。


    一片陰影,一片高大城門的陰影,籠罩在他的心頭。


    “傳阿史那結社率!”


    李世民當機立斷,召喚離立政殿最近的禁軍將領。


    大伴不知道陛下大晚上的要做什麽文章,奏報道:


    “回陛下,阿史那中郎將,已率兵去往立政殿……”


    “去那兒幹嘛?誰下的命令?!”李世民猛然大喝,目眥欲裂。


    朕不過睡了半日,他們要反了天了?!


    “是,是那個……”


    饒是跟隨陛下多年的大伴,也被嚇得方寸大亂,語無倫次。


    “唉算了!”


    李世民沒時間和他耗,果斷對殿外守衛發號施令:


    “令北門外左右屯營飛騎勁軍,由玄武門入宮,把守甘露門!


    “召百騎出營,隨朕左右!”


    這陣仗把大伴嚇壞了。


    發生了什麽?宮廷政變了嗎?


    不過一會兒工夫,披甲執銳的百騎精兵已整裝待發,在立政殿門口集合。


    大病初愈的李世民親自披掛上馬,揮刀向北。


    “向立德殿,急行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