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披上總重五、六十斤的戰甲兜鍪時,李世民還有些氣短氣急。


    意識仍然蒙著一層薄霧,被李明按壓的肋骨也在隱隱生疼。


    但當他跨上了戰馬,一切霧霾頃刻消散。


    這位急病初愈的馬上皇帝,又變回了年輕時的天策上將。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


    百騎是皇帝直接招募指揮的貼身護衛,飛騎是世代為兵的職業軍人。


    都獨立於南衙府兵十六衛,被稱為“北衙禁軍”。


    十六衛之一的右監門衛有異動,保險起見,府兵暫時不可信任。


    所以調集的是另外兩支心腹部隊。


    馬背上,李世民麵沉如水。


    如果說,有人要動他的庶子,使他感到憤怒。


    那麽,有人擅動他的軍隊,還是宮中的軍隊,更是觸碰了他的逆鱗。


    作為宮廷政變上位的皇帝,他太清楚禁軍的利害了。


    玄武門之變他之所以能成功,關鍵的一手不在於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在於他控製了禁軍,大清早的把父皇李淵挾持到海池上“泛舟”。


    “是誰,到底是誰……”李世民目光血紅。


    麾下馬蹄踏踏,兵士們沉默著向北挺進。


    沿途的宦官宮女都被嚇破了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一個個縮在角落瑟瑟發抖。


    穿過永巷,穿過甘露門。


    李世民能清楚地看見,另一支部隊高舉火把,將後宮角落的一處小破樓包圍得水泄不通。


    立德殿。


    李明和他的母親、姐姐、姨娘們所居住的宮殿。


    “駕!”


    李世民一夾馬腹,一馬當先,百騎精銳緊隨其後。


    包圍立德殿的部隊,由一位麵容粗獷、披頭散發的突厥將軍率領。


    他現在很慌。


    他看見北門屯軍衝進玄武門,又看見另一支更殺氣騰騰的部隊衝過甘露門,將他兩麵包夾。


    將軍立刻縱馬上前,見皇帝正氣衝衝地向自己發起死亡衝鋒,更是震驚得無以複加。


    一番審時度勢後,果斷下馬跪下:


    “末將阿史那……”


    “阿史那結社率!”李世民懶得廢話,大老遠地怒喝:


    “爾等的部落被薛延陀部落攻伐,是朕給了爾等容身之所!


    “怎料爾等反骨,竟想殺了朕的愛妃和子息?”


    阿史那結社率的漢話不太行,磕磕巴巴地解釋,急得舌頭都快打結了:


    “不,末將聽命令,隻包圍宮殿,沒有進入。殿下們,很安全……”


    “誰命令你出營的?!”李世民暴躁地打斷。


    “呃?”


    阿史那結社率顯然愣了愣,迷茫地看向身後。


    另有一騎慢慢向前,也是一身戎裝、披頭散發。


    “父皇,兒臣腿腳不便,未能及時下馬,還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眯細了眼睛,終於認出了這個像突厥人一樣不束發的年輕人。


    驟然一驚:


    “承乾?你不是……”


    他把“也中毒了”幾個字咽了下去,改口道:


    “輔機不是說,你也得了病嗎?”


    李承乾終於在護衛的攙扶下下了馬,呈上兩半完整的虎符:


    “既然父皇有令,那麽兒臣即便隻剩下一口氣,也必須站出來。


    “父皇才是,您剛醒轉就縱馬奔馳,要保重龍體啊。”


    李承乾甩著一頭秀發,搭配上過於清秀的眉目,讓李世民很想吐槽。


    而李承乾所說的話讓他更想吐槽。


    “你說……出兵包圍立德殿,是朕的命令?”


    他想怒斥胡說八道,但調兵遣將的虎符是真的。


    “確如太子殿下所言。”第三人遠遠地下馬,行至李世民的鞍前,抱拳躬身:


    “陛下大病初愈,還望保重龍體。


    “楊妃與李明殿下之事,交由臣等處置便可。”


    此人正是長孫無忌。


    李世民怔怔地看著這位大舅哥,這才恍然大悟。


    剛才長孫無忌探望自己時,確實提過一嘴阿史那結社率什麽的。


    當時自己的意識正在神遊八方,沒聽清楚就稀裏糊塗地答應了。


    沒想到上奏的內容居然是動兵馬……


    原來“擅動兵馬”隻是個誤會。


    李世民心稍安。


    但另一個問題讓他如鯁在喉:


    “你們為什麽要包圍立德殿?你們想怎麽處置李明他們?”


    長孫無忌對答如流:


    “陛下是在與楊妃、李明殿下獨處後,才驟然病發的。


    “雖不是說二位貴人一定有問題,但查驗審問總是要……”


    “審問需要帶這麽多兵嗎?!”李世民厲聲打斷。


    長孫無忌把頭埋得更低了:“以防萬一……”


    李世民冷哼一聲。


    要不是知道長孫無忌隱瞞了李明搭救自己的關鍵事實,他說不定還真信了這鬼話。


    自己的命是李明救的,李孝恭被毒殺的秘密也是李明發現的。


    就算全天下的人都有問題,李明也不可能有問題!


    “給朕閃開!”


    李世民暴躁地揮揮馬鞭。


    長孫無忌攙扶著李承乾,乖乖地讓路。


    李世民策馬揚鞭,幾乎擦著他倆的臉疾馳而過,直奔立德殿。


    李承乾看著父皇怒氣衝天的背影,苦笑著搖頭:


    “看來他都知道了。果然瞞誰也別想瞞陛下啊。”


    長孫無忌撫摸著下巴,語氣略有埋怨:


    “經過這一係列事件,李明殿下外聯河北士族、內結陛下歡心,已然起勢。


    “良機難得,太子殿下剛才為何不願將李明殿下先斬,後奏呢?”


    這一切都是他除掉李明、為李承乾清掃隱患而出的計謀。


    調兵也是他趁李世民當時還在犯迷糊時,找準機會故意提出來的。


    頭是陛下親自點的,就不算權臣擅動刀兵咯。


    而既然手裏有了兵,那麽讓“弑君疑犯”李明背中八刀畏罪自殺,不是易如反掌?


    就算陛下事後真查出什麽,在李明人已經涼了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為難太子。


    畢竟一個是庶子,另一個是嫡長子,孰輕孰重陛下是拎得清的。


    隻是,長孫無忌低估了李家父子整活的能力。


    一是沒想到陛下反應這麽快,行動這麽果決。


    二是沒想到就差哢嚓一刀時,太子居然心軟了,攔著不讓殺。


    “李泰勢更大,舅舅為何不建言誅殺他呢?”


    李承乾微笑地看著自己的舅舅:


    “是因為我倆同為您的親外甥,其實誰上都無所謂嗎?”


    李世民的十四個兒子中,隻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是長孫皇後所生的嫡子。


    也隻有他們三人,和長孫無忌有血緣關係,是正牌的甥舅。


    其他皇子不過是討個口頭便宜罷了。


    長孫無忌一時語塞,支支吾吾道:


    “臣肯定是支持太子殿下的。


    “隻是嫡庶有別,魏王也頗得聖眷。若他真的有事,陛下絕不會善罷甘休……”


    李承乾微微歎氣:


    “父皇誰都不喜歡,他隻喜歡手裏的軍權。


    “舅舅看見了嗎?在得知軍隊並未脫離掌控時,他整個人都鬆弛下去了。”


    長孫無忌不敢接話。


    李承乾自顧自繼續說道:


    “況且,李明弟弟解開了孤與父皇的誤會,他不也是孤的黨羽嗎?至少不少朝臣是這麽認為的。”


    長孫無忌疑惑地抬起眼睛:


    “殿下也這麽以為?”


    “當然,他當然是為孤所用的。”


    李承乾露出燦爛的笑容:


    “小弟不聽話,孤身為大哥,隻需小小地教訓他一下,叫他別越界就行,怎麽能隨便殺了呢?


    “如果沒了這根趁手的棒槌,孤能用什麽來敲打另一個弟弟呢?”


    長孫無忌這才猛然意識到,李承乾也在玩驅虎吞狼的套路。


    用李明鬥李泰。


    不愧是老李家的,祖傳老銀幣了。


    但長孫無忌心中還有個更大的疑惑:


    “太子殿下既然忌憚魏王,那為何還要做胡人打扮,故意惹陛下不滿意呢?”


    李承乾有些錯愕:


    “眾人不是都嫌孤陰柔,勸孤陽剛些嗎?


    “突厥人野蠻雄壯,所以孤效仿他們。


    “還是說,舅舅想讓孤換回女裝?”


    寧就不能穿得像個正常的中原男性麽……長孫無忌槽點滿滿。


    但他生怕自己說錯話,把腦回路不太正常的大外甥又掰彎回去,便不再吭聲了。


    精突就精突,總比男娘好……


    …………


    立德殿內。


    女眷齊聚正堂,望著窗外的火把,聽著金戈鐵馬,氣氛極其凝重。


    從下午開始,禁軍就包圍了立德殿。


    她們與如虎似狼的禁軍之間,隻隔了一道大門和一根老舊的門閂。


    雖然兵士們暫時還什麽都沒有幹。


    但對立德殿中的所有人、尤其是經曆過玄武門之變的年長女眷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


    就像一柄吊在天花板上的利劍,隨時會掉下來砸死自己。


    李令五姐妹手挽著手,互相打氣。


    李明窩在楊氏的懷裏,睡得正香。


    不是心大,而是他太累了。


    他的身體還是孩子,給李世民連續做一個時辰的心髒按壓,差點把半條命搭進去。


    沒辦法,於公於私、於情於理,他都不能眼睜睜看著一代雄主就這麽提前掛了。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李元吉的一位妾室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弄得眾人人心惶惶。


    “王姨娘,您就歇歇吧,別再叨叨了。”李令忍不住吐槽。


    “我說說怎麽啦?我說說怎麽啦?”王氏嘰嘰喳喳的快跳了起來:


    “我說說都不行?也不知道是誰惹了這大禍,還在那兒事不關己呢!”


    她看似在指責李明,其實是含沙射影地在罵楊氏。


    王氏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她把一切都歸咎於這位自己的老對頭。


    因為今天楊氏一反常態,居然離開了後宮。


    結果楊氏回來沒多久,外麵就是亂糟糟的腳步聲,好像太極宮方向發生了什麽大事。


    接著,老宦官背著沉睡的李明回了立德殿。


    到底發生了什麽,老閹人死活不肯說。


    沒過多久,這支可怕的軍隊就突然從天而降,把立德殿圍得水泄不通。


    “如果不是你,怎麽會發生這樣的變故?啊?!”


    見沒有人響應自己,王氏直接指著楊氏的鼻子。


    她出自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氏。


    仗著出身,在李元吉府上時,她就常與楊氏爭風吃醋。


    即使一起在掖庭、立德殿蝸居多年,關係也絲毫沒有轉圜的跡象,連帶著對李明也很討厭。


    最近楊氏聖寵不斷,讓她嫉妒得抓耳撓腮。


    現在疑似被楊氏引火上身,她立刻跳出來興奮地……不是,憤怒地指摘。


    “你說什麽?!”李令忍無可忍,便要反擊,被楊氏摁住。


    危難當前,最重要的是團結,而不是窩裏鬥。


    “阿娘……唉!”李令垂頭喪氣地坐下。


    “……”楊氏一言不發,隻是輕輕拍打著懷裏的小李明。


    她比所有人更不安。


    李明就這麽一直睡死過去,怎麽叫都叫不醒。


    所以她和其他人一樣,並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仿佛噩夢成真,又發生了一次玄武門……


    “你們說是不是?這是不是那姓楊的錯?”


    王氏還在尋求支持,被其他姨娘翻了一通白眼:


    “你就少說兩句吧!”


    王氏登時就撒起潑來,叉著腰數落起來:


    “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非等到她把天兵引進門來,你們才知道……”


    她剛撒潑到一半,門口突然一聲巨響。


    立德殿的門閂,被從外麵撞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