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虎符從宮中送出來,召集了南北兩地的軍隊一齊北上勤王。
河道便是在這個時候封上的。
隻允許軍隊通過,其餘停滯在河道裏的船隻統統不許離開,更不許投靠碼頭渡口,生怕走漏了一絲半點的消息。
兩軍交戰,最後吃虧的都是小老百姓。
丁大人沉思片刻:“便是北上勤王,我等皆是文官,這種事情上卻不能有半點助益,若是長期滯留在河道內,船隊上眾人的吃喝便成了問題,咱們還是先把這一部分事情解決了再說吧。”
左右他們現在是在勤王部隊的管轄內,應當不會出現亂寇流軍之類的出來打雜破壞,隻需要考慮生計問題。
可……即便隻有生計問題,那也是個大問題。
船隊從淮州出發時曾經補齊過食水物資,倒也豐厚。
如今路程還未到一半,船上的糧草還算豐足,可誰也不知道這場叛亂何時才能消停,他們又被困在船上,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丁大人明白,必須早日做打算。
“可否與他們交涉,在下一個渡口或是碼頭讓我等靠岸,也好安排下人去采買,總不至於所有人都跟著餓肚子。”
眾人對此讚同,連連點頭。
這些人中,就屬丁大人官職最高,理應他出麵協調此事。
然而,他都沒見到人家長官就被轟了出來,理由很簡單,特別時期當行特別之法,別說停靠了,再多說一個字,怕是丁大人自己都要被打成叛軍細作了。
丁大人嚇得背後冷汗津津,一聲不吭地回到自己屋內,暗暗發愁。
這會兒,他算是真的後悔這次遠行了。
何必呢……如今貴妃娘娘的衣角都沒摸到,自家父女卻要被困在水上,誰也不知道未來如何,畢竟是叛軍啊……
那些人連皇帝都敢殺,真要跟這些軍隊碰上了,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就是送菜的,一刀一個,根本不帶猶豫。
另外一邊的船上,丹娘開始教自己和丁氏的下人們怎麽釣魚。
那一根根魚竿,一袋袋魚餌,還有兩張大魚網,丹娘坐在一把椅子上曬著暖和的太陽,眯起眼睛指點這些人張羅開來。
丁氏的下人們雖然不適應丹娘的節奏,但在全福他們的帶領下倒也幹得有滋有味,丁大人來時,看到的就是這麽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隻小桶裏裝著幾尾魚,那是剛剛收獲的成果。
丁氏生怕父親對丹娘印象不好,趕忙從屋裏走出來打圓場:“爹爹,都是丹娘怕女兒待在船上悶得慌,便叫他們一起釣魚讓我看著逗趣呢。”
丹娘掃了一眼丁大人,隻覺得這中年先生今天的臉色似乎哪裏不太對。
想了想,她也補了一句:“我讓人放了小船下去釣魚,每個人身上都係了繩子,不會有事的。”
丁大人恍然大悟:“你這樣很好,釣來的魚也可我們自行食用,蠻好蠻好。”說著,他忙不迭地調頭就走,步伐匆匆,好像有什麽大事趕著去辦似的。
丹娘垂下眼瞼,眉眼微動。
其實這秘密是瞞不住多久的,船隊航行的速度很慢,遠低於來時的速度,即便如此,到了該停的時候前方軍隊的船是不會讓他們再更進一步。
兩日後,大家心裏都像堵著塊大石頭,因為船行駛得再慢,還是停了下來。
丁大人與負責船隊的何老板一起宣布了船隻不得不停止航行的消息。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丁氏兩眼無神,直愣愣地看著前方:“他、他們為何要起兵謀反啊……為何?”
丹娘嘴角動了動,什麽也沒說。
還能為什麽,為了那把九五之尊的椅子,為了權傾天下的霸業,權利二字足以讓很多人動心了。
何況,這大雍朝的朝廷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麽穩固,浮華在外,內裏如何也隻有那些遠在聖京城裏的貴人們才知道了。
丹娘隻想好好活下去。
難得脫離了末世,她隻想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看每一天的日出日落。
見丁氏還在焦慮,她握住她的手:“嫂嫂,這事兒不是咱們能操心的,你就算再憂心也幫不上什麽忙,還是相信皇上吧,那些勤王的軍隊必能凱旋,到時候我們就能回家了。”
丁氏合上眼,兩行清淚滑落,被握住的那隻手死死扣住丹娘的掌心,拚命地點頭,發間的那枚鴛鴦如意蝶舞釵都差點搖晃下來。
船上的食水僅供所有人吃喝十天。
原先預定回程隻需十五日,這已經比來之時寬限了三四日,何老板又是個常年跑船的,又再這基礎上多加了五日的食水,以備不時之需。
沒曾想,竟然遇到這種情況。
十日內叛軍會被剿滅嗎?他們這些人能回家嗎?
就算十日內能解決,剩下的糧草也不夠他們抵達雲州,一船的人都要餓肚子。
吃飯是頂頂重要的大事,丁大人很快拉著宋竹砷,翁婿倆開始籌劃起來。他看見丹娘安排人去釣魚,也靈機一動。
雖說在船上無法補給,但他們可以靠水吃水嘛。
把魚肉也是食物,當然可以充饑。
每條船上都有漁具,隻是數量不多,丁大人差宋竹砷問丹娘借。
丹娘倒也爽快,提出一個要求:“讓我也去聽聽你們的安排唄,我就借給你們一些漁具。”
“七妹妹,你也要聽?那裏麵可都是些老少爺們,你去了不方便。”宋竹砷微微皺眉,下意識地拒絕她。
“哦,不讓我去,那我就不借了。”
丹娘比他更果斷。
宋竹砷:……
沒辦法,他隻好又回去請示嶽父大人,很快就有了回應。
他們一行人來到船板上,丹娘頭戴鬥笠遮住臉,站在風中,陣陣江風將她的衣角吹動,她卻依舊淡然自若,仿佛半點感覺不到這冷冽的寒意。
“我隻想聽聽,你們關於這件事的安排。”她張口問。
“沈家小娘子,你雖想出了釣魚這樣的好辦法,但出主意是男人們的事情,你一個婦道人家此處多有不便,你還是趕緊回去吧。”一個身著錦緞華服的男人似有不爽,衝著丹娘擺擺手,催促她離開。
“此言差矣,我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我可不放心把自己的小命交到一個不認識不了解的人手裏。據我推測,你那邊船隻上的食水消耗應當是比我們更多,我們這兒尚且能支撐十日,怕是你們那裏——”
她輕笑著,“隻剩下三四日了吧。”
河道便是在這個時候封上的。
隻允許軍隊通過,其餘停滯在河道裏的船隻統統不許離開,更不許投靠碼頭渡口,生怕走漏了一絲半點的消息。
兩軍交戰,最後吃虧的都是小老百姓。
丁大人沉思片刻:“便是北上勤王,我等皆是文官,這種事情上卻不能有半點助益,若是長期滯留在河道內,船隊上眾人的吃喝便成了問題,咱們還是先把這一部分事情解決了再說吧。”
左右他們現在是在勤王部隊的管轄內,應當不會出現亂寇流軍之類的出來打雜破壞,隻需要考慮生計問題。
可……即便隻有生計問題,那也是個大問題。
船隊從淮州出發時曾經補齊過食水物資,倒也豐厚。
如今路程還未到一半,船上的糧草還算豐足,可誰也不知道這場叛亂何時才能消停,他們又被困在船上,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丁大人明白,必須早日做打算。
“可否與他們交涉,在下一個渡口或是碼頭讓我等靠岸,也好安排下人去采買,總不至於所有人都跟著餓肚子。”
眾人對此讚同,連連點頭。
這些人中,就屬丁大人官職最高,理應他出麵協調此事。
然而,他都沒見到人家長官就被轟了出來,理由很簡單,特別時期當行特別之法,別說停靠了,再多說一個字,怕是丁大人自己都要被打成叛軍細作了。
丁大人嚇得背後冷汗津津,一聲不吭地回到自己屋內,暗暗發愁。
這會兒,他算是真的後悔這次遠行了。
何必呢……如今貴妃娘娘的衣角都沒摸到,自家父女卻要被困在水上,誰也不知道未來如何,畢竟是叛軍啊……
那些人連皇帝都敢殺,真要跟這些軍隊碰上了,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就是送菜的,一刀一個,根本不帶猶豫。
另外一邊的船上,丹娘開始教自己和丁氏的下人們怎麽釣魚。
那一根根魚竿,一袋袋魚餌,還有兩張大魚網,丹娘坐在一把椅子上曬著暖和的太陽,眯起眼睛指點這些人張羅開來。
丁氏的下人們雖然不適應丹娘的節奏,但在全福他們的帶領下倒也幹得有滋有味,丁大人來時,看到的就是這麽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隻小桶裏裝著幾尾魚,那是剛剛收獲的成果。
丁氏生怕父親對丹娘印象不好,趕忙從屋裏走出來打圓場:“爹爹,都是丹娘怕女兒待在船上悶得慌,便叫他們一起釣魚讓我看著逗趣呢。”
丹娘掃了一眼丁大人,隻覺得這中年先生今天的臉色似乎哪裏不太對。
想了想,她也補了一句:“我讓人放了小船下去釣魚,每個人身上都係了繩子,不會有事的。”
丁大人恍然大悟:“你這樣很好,釣來的魚也可我們自行食用,蠻好蠻好。”說著,他忙不迭地調頭就走,步伐匆匆,好像有什麽大事趕著去辦似的。
丹娘垂下眼瞼,眉眼微動。
其實這秘密是瞞不住多久的,船隊航行的速度很慢,遠低於來時的速度,即便如此,到了該停的時候前方軍隊的船是不會讓他們再更進一步。
兩日後,大家心裏都像堵著塊大石頭,因為船行駛得再慢,還是停了下來。
丁大人與負責船隊的何老板一起宣布了船隻不得不停止航行的消息。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丁氏兩眼無神,直愣愣地看著前方:“他、他們為何要起兵謀反啊……為何?”
丹娘嘴角動了動,什麽也沒說。
還能為什麽,為了那把九五之尊的椅子,為了權傾天下的霸業,權利二字足以讓很多人動心了。
何況,這大雍朝的朝廷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麽穩固,浮華在外,內裏如何也隻有那些遠在聖京城裏的貴人們才知道了。
丹娘隻想好好活下去。
難得脫離了末世,她隻想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看每一天的日出日落。
見丁氏還在焦慮,她握住她的手:“嫂嫂,這事兒不是咱們能操心的,你就算再憂心也幫不上什麽忙,還是相信皇上吧,那些勤王的軍隊必能凱旋,到時候我們就能回家了。”
丁氏合上眼,兩行清淚滑落,被握住的那隻手死死扣住丹娘的掌心,拚命地點頭,發間的那枚鴛鴦如意蝶舞釵都差點搖晃下來。
船上的食水僅供所有人吃喝十天。
原先預定回程隻需十五日,這已經比來之時寬限了三四日,何老板又是個常年跑船的,又再這基礎上多加了五日的食水,以備不時之需。
沒曾想,竟然遇到這種情況。
十日內叛軍會被剿滅嗎?他們這些人能回家嗎?
就算十日內能解決,剩下的糧草也不夠他們抵達雲州,一船的人都要餓肚子。
吃飯是頂頂重要的大事,丁大人很快拉著宋竹砷,翁婿倆開始籌劃起來。他看見丹娘安排人去釣魚,也靈機一動。
雖說在船上無法補給,但他們可以靠水吃水嘛。
把魚肉也是食物,當然可以充饑。
每條船上都有漁具,隻是數量不多,丁大人差宋竹砷問丹娘借。
丹娘倒也爽快,提出一個要求:“讓我也去聽聽你們的安排唄,我就借給你們一些漁具。”
“七妹妹,你也要聽?那裏麵可都是些老少爺們,你去了不方便。”宋竹砷微微皺眉,下意識地拒絕她。
“哦,不讓我去,那我就不借了。”
丹娘比他更果斷。
宋竹砷:……
沒辦法,他隻好又回去請示嶽父大人,很快就有了回應。
他們一行人來到船板上,丹娘頭戴鬥笠遮住臉,站在風中,陣陣江風將她的衣角吹動,她卻依舊淡然自若,仿佛半點感覺不到這冷冽的寒意。
“我隻想聽聽,你們關於這件事的安排。”她張口問。
“沈家小娘子,你雖想出了釣魚這樣的好辦法,但出主意是男人們的事情,你一個婦道人家此處多有不便,你還是趕緊回去吧。”一個身著錦緞華服的男人似有不爽,衝著丹娘擺擺手,催促她離開。
“此言差矣,我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我可不放心把自己的小命交到一個不認識不了解的人手裏。據我推測,你那邊船隻上的食水消耗應當是比我們更多,我們這兒尚且能支撐十日,怕是你們那裏——”
她輕笑著,“隻剩下三四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