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晉袁應泰為遼東巡撫之職。\"
此奏章乃劉一燝精心校擬,緣由在於遼東巡撫周永春因丁憂母喪,上書請辭,遂議定由永平道按察使袁應泰接掌帥印。
\"袁應泰\",三字入目,朱由校心緒萬千,沉吟不語。
大明與後金之戰,薩爾滸乃轉折之役,自此由攻勢轉為守勢;而遼沈之戰,更標誌著我大明遼東主動權的喪失。
袁應泰,此役之舵手,其命運與遼東緊密相連。
萬曆四十八年秋風起,袁應泰繼周永泰之後,獨掌遼東軍政。
然朝臣紛爭,熊廷弼亦遭排擠,遼東軍政大權盡歸袁氏一人。
彼廣開邊防,無論叛將逃兵,皆來者不拒,甚至收納後金降卒與蒙古難民,分發軍糧,安置於遼陽、沈陽重地。
殊不知,此舉如開門揖盜,奸細潛伏,終至沈陽、遼陽兩城不保,落入敵手。
遼陽沈陽,遼東之鎖鑰,失之則防線洞開,無險可守,大明隻得退守廣寧。
遼東之地,遼河平原為其核心,四周環山,內則沃野千裏。
遼沈兩城,扼守平原,失之則農耕受阻,遼東難安。
至於蒙古與遼東之聯係,雖有大興安嶺、燕山山脈相隔,然西拉木倫河之穀地,實為缺口,科爾沁部落據此,與遼東息息相關。
袁應泰者,仁心有餘,智謀不足,紙上談兵之典範。
朱由校閉目沉思,腦海中浮現出遼東往昔與近況,又念及遼東軍報之嚴峻,遂決意令熊廷弼獨攬大權,而巡撫之位,仍需賢能之士填補,且需與熊廷弼相輔相成,免生枝節。
然環顧朝野,可用之才寥寥,朱由校不禁有諸葛亮歎馬謖守街亭之無奈。
昔劉備夷陵之敗,蜀中元氣大傷,至丞相北伐,隻得廖化為先鋒。
今大明之境遇,較之劉備,有過之而無不及。
兵馬損耗,將領凋零,二十餘總兵,遼東一役折損半數,正值壯年之將才,幾近枯竭。
此情此景,令人扼腕。大明之未來,路在何方?
嘉靖隆慶之世,戚繼光、劉應節等名將輩出,掛帥出征,威震四方。
及至萬曆年間,李成梁、劉綎等亦繼往開來,續寫輝煌。
然天啟登基之際,風雲變幻,何人堪當大任?
熊廷弼嶄露頭角,獄中楊鎬亦算其一,其餘或老態龍鍾,或空談誤國,難當大任。
天啟之時,群臣力薦熊廷弼,實乃時局混沌,皇帝亦感如墜五裏霧中。
至於崇禎年間之豪傑,彼時多未展露鋒芒。
孫傳庭尚為商丘知縣,洪承疇匿於浙江按察司,盧象升未登金榜,楊嗣昌則戶部郎中,袁崇煥、趙率教、曹文昭等皆在遼東默默無聞,毛文龍僅為都司小吏。
秦良玉、戚金及川浙之軍,更是在遼東內部紛爭不斷,私下交鋒,場麵蔚為“壯觀”。
提及孫承宗,天啟帝眼前一亮,此人網絡評說紛紜,然其忠誠無可置疑。
崇禎末年,滿清入侵,孫家滿門忠烈,悲壯至極。
至於守遼之策,雖有人譏其導致軍閥割據,然須知孫承宗接手時,遼東已是一片狼藉。
後金肆虐,廣寧淪陷,王化貞全軍覆沒,熊廷弼避戰退縮,唯孫承宗力挽狂瀾,穩人心,複廣寧,逐步將防線推進至遼沈,其能力可見一斑。
孫承宗之戰法,與後世曾國藩同出一轍,皆主張“結硬寨,打呆仗”,雖耗資甚巨,卻為當時最穩妥之策。
然其最大貢獻,非止於戰場,而在於人事協調,確保政令暢通。
此點,恰是熊廷弼所欠缺。
熊廷弼四麵楚歌,朝野皆怨,亟需一臂之力。
天啟帝沉思片刻,拍案而起,速召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九寺正卿及諭德孫承宗、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共商大計。
令下即行,太監疾步而出,宣旨召見。
紫禁城中,想見天顏,非易事也,需待時機,方得覲見。
臣等叩拜,祈聖躬安泰。
須臾之間,朱由校陛下之臣僚已至乾清宮,步履齊整,躬身行禮,共頌:
“陛下安康,然臣等觀陛下似有憂色。”
朱由校端坐龍椅,手執奏章,目光如炬,掃視眾臣:
“朕心不寧,實難言安。”
語畢,點名劉一燝:“卿家,此奏本乃卿所擬,欲升袁應泰為遼東巡撫正職,讚其擴疆安邊、懷柔異族之功。
朕欲問卿,此乃明智之舉乎?”
言罷,音量驟增,奏章如飛矢直擊劉一燝:
“卿莫非書讀迂腐,忘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古訓?
撫順之禍,曆曆在目,賊影潛入,城破人亡。
袁應泰不察異族,反行招安,豈非置沈陽於危境,欲獻疆土於敵手?”
劉一燝麵如土色,強辯道:
“陛下,袁應泰在遼日久,深得女真敬畏,以夷製夷,實為良策。
且葉赫未叛,其酋為大明捐軀,若拒降人,恐失夷心。”
朱由校怒極反笑:
“好一個失夷心!卿欲以遼東為代價乎?來人,剝去劉卿官服,交三司嚴審!”
宦官應聲而入,劉一燝被押。
眾臣驚呼:“陛下,劉公乃國家棟梁,不可輕動!”
朱由校不為所動,轉問左都禦史張問達:
“都察院乃人才濟濟之地,然卿觀此等奏章,是否過於咬文嚼字,晦澀難解?
更有甚者,越俎代庖,妄議兵部之事,實乃膽大妄為!”
張問達惶恐應答,朱由校怒拍鎮紙:
“東南西北,各科言官,何以遠隔千山萬水,卻對遼東將領指手畫腳?
權柄濫用至此,成何體統!”
\"倘若此風不絕,我大明律法豈非形同虛設?
治國安邦,單憑口舌之利,何需六部九卿、內閣棟梁?
此乃大謬不然,實乃越權行事,有如婦人之仁,牝雞司晨之謬!\"
\"陛下,我朝言官風聞奏事,旨在清明吏治,臣等所為,皆為大明社稷考量。\"
\"陛下,若因言治罪,恐令言路壅塞,國將不國,百官寒心矣。\"
\"陛下……\"
\"靜!\"
劉時敏立於朱由校側,尖聲一喝,宛如雷鳴,乾清宮頓時萬籟俱寂。
\"誰言惶恐?願辭官者,即刻出列,朕必準之,大明官位,從不乏人!\"
帝言擲地有聲,尤其那“不缺當官兒的”一句,令殿內寒氣逼人。
張問達聞之,心驚膽戰,唯唯諾諾應承:
“臣謹遵聖諭,必整肅都察院,杜絕此類僭越之行。”
宮闈之內,小皇帝一言九鼎,誰敢造次?
近日宮中清掃,實則人心惶惶,暗流湧動。
\"王永光。\"
\"臣在。\"工部侍郎王永光應聲而出,脊背生寒。
\"你為先帝督造陵寢之請,朕已恩準。
國庫雖緊,朕自內帑撥銀五十萬兩,務求陵墓莊嚴,以彰孝道。\"
王永光領旨,冷汗涔涔,叩首謝恩。
朱由校忽又憶起一事,補充道:\"王安忠烈,隨父皇而去,朕心甚慰。
你需在父皇陵寢旁,為王安立碑築墳,以慰英靈。\"
王永光雖惑,亦不敢多問,隻道:\"臣領旨。\"
\"孫師。\"
\"臣在。\"孫承宗聞召,即刻出班。
朱由校沉吟片刻,言道:
\"遼東自薩爾滸戰後,元氣大傷,幸得熊廷弼力守,方保不失。
然其性剛烈,善戰不善撫,民心浮動。朕欲命你為遼東巡撫,總攬政務,安撫民心,兼助熊廷弼修築堡壘,以固邊防。\"
孫承宗聞言,心中振奮,躬身道:
\"臣定不負陛下厚望,為陛下分憂解難。\"
朱由校揮手,小太監抬來屏風,其上繪有奇特堡壘圖樣,八角星形,非比尋常。
此乃後世所謂棱堡之雛形,於當時而言,實為克敵製勝之利器。
\"遼東之事,不求速勝,但需步步為營,十裏一亭,百裏一堡,穩紮穩打,重振衛所。\"
一拳揮出,旋即收回,猶如庖丁解牛,精準割取一縷漢土之實。
洪武五年,嶺北烽煙起,大明三路勁旅並進,徐達率中路軍铩羽而歸,李文忠東路雖捷,卻也元氣大傷,唯馮勝西路獨領風騷,小勝一局。
此役,令朱元璋初嚐軍事豪賭之苦澀,滋味難言。
自此,太祖改弦更張,摒棄昔日北伐之狂飆突進,轉而采取蠶食之策,步步為營,其精髓,唯“磨”一字足以概括。
歲月悠悠,轉至洪武二十載,永昌侯藍玉於捕魚兒海大展雄風,萌古鐵騎潰不成軍,脫古思帖木兒攜太子天保奴等數騎倉皇遁逃,餘眾或囚或戮,萌古帝國之號,自此湮滅於曆史長河,前元正式宣告終結。
而今,朱由校授孫承宗以奇謀,較之往昔,更添幾分詭譎與無解。
不議和、不決戰,敵進我則固守如山,敵退我則乘隙而進,沿途築堡,織就一張長期、局部、低烈度的戰爭之網,靜待對手先露疲態。
“臣,心領神會。”
孫承宗凝視輿圖,洞悉了皇帝對於遼東局勢的深遠布局,躬身作揖以應。
“速擬旨。”
朱由校輕揚手,司禮監小太監即刻鋪陳紙硯,墨香四溢。
“擢孫承宗為遼東巡撫,總攬遼東庶政,協同熊廷弼,共討建奴,以安邊疆。”
“臣,遵旨,叩謝皇恩浩蕩。”
此奏章乃劉一燝精心校擬,緣由在於遼東巡撫周永春因丁憂母喪,上書請辭,遂議定由永平道按察使袁應泰接掌帥印。
\"袁應泰\",三字入目,朱由校心緒萬千,沉吟不語。
大明與後金之戰,薩爾滸乃轉折之役,自此由攻勢轉為守勢;而遼沈之戰,更標誌著我大明遼東主動權的喪失。
袁應泰,此役之舵手,其命運與遼東緊密相連。
萬曆四十八年秋風起,袁應泰繼周永泰之後,獨掌遼東軍政。
然朝臣紛爭,熊廷弼亦遭排擠,遼東軍政大權盡歸袁氏一人。
彼廣開邊防,無論叛將逃兵,皆來者不拒,甚至收納後金降卒與蒙古難民,分發軍糧,安置於遼陽、沈陽重地。
殊不知,此舉如開門揖盜,奸細潛伏,終至沈陽、遼陽兩城不保,落入敵手。
遼陽沈陽,遼東之鎖鑰,失之則防線洞開,無險可守,大明隻得退守廣寧。
遼東之地,遼河平原為其核心,四周環山,內則沃野千裏。
遼沈兩城,扼守平原,失之則農耕受阻,遼東難安。
至於蒙古與遼東之聯係,雖有大興安嶺、燕山山脈相隔,然西拉木倫河之穀地,實為缺口,科爾沁部落據此,與遼東息息相關。
袁應泰者,仁心有餘,智謀不足,紙上談兵之典範。
朱由校閉目沉思,腦海中浮現出遼東往昔與近況,又念及遼東軍報之嚴峻,遂決意令熊廷弼獨攬大權,而巡撫之位,仍需賢能之士填補,且需與熊廷弼相輔相成,免生枝節。
然環顧朝野,可用之才寥寥,朱由校不禁有諸葛亮歎馬謖守街亭之無奈。
昔劉備夷陵之敗,蜀中元氣大傷,至丞相北伐,隻得廖化為先鋒。
今大明之境遇,較之劉備,有過之而無不及。
兵馬損耗,將領凋零,二十餘總兵,遼東一役折損半數,正值壯年之將才,幾近枯竭。
此情此景,令人扼腕。大明之未來,路在何方?
嘉靖隆慶之世,戚繼光、劉應節等名將輩出,掛帥出征,威震四方。
及至萬曆年間,李成梁、劉綎等亦繼往開來,續寫輝煌。
然天啟登基之際,風雲變幻,何人堪當大任?
熊廷弼嶄露頭角,獄中楊鎬亦算其一,其餘或老態龍鍾,或空談誤國,難當大任。
天啟之時,群臣力薦熊廷弼,實乃時局混沌,皇帝亦感如墜五裏霧中。
至於崇禎年間之豪傑,彼時多未展露鋒芒。
孫傳庭尚為商丘知縣,洪承疇匿於浙江按察司,盧象升未登金榜,楊嗣昌則戶部郎中,袁崇煥、趙率教、曹文昭等皆在遼東默默無聞,毛文龍僅為都司小吏。
秦良玉、戚金及川浙之軍,更是在遼東內部紛爭不斷,私下交鋒,場麵蔚為“壯觀”。
提及孫承宗,天啟帝眼前一亮,此人網絡評說紛紜,然其忠誠無可置疑。
崇禎末年,滿清入侵,孫家滿門忠烈,悲壯至極。
至於守遼之策,雖有人譏其導致軍閥割據,然須知孫承宗接手時,遼東已是一片狼藉。
後金肆虐,廣寧淪陷,王化貞全軍覆沒,熊廷弼避戰退縮,唯孫承宗力挽狂瀾,穩人心,複廣寧,逐步將防線推進至遼沈,其能力可見一斑。
孫承宗之戰法,與後世曾國藩同出一轍,皆主張“結硬寨,打呆仗”,雖耗資甚巨,卻為當時最穩妥之策。
然其最大貢獻,非止於戰場,而在於人事協調,確保政令暢通。
此點,恰是熊廷弼所欠缺。
熊廷弼四麵楚歌,朝野皆怨,亟需一臂之力。
天啟帝沉思片刻,拍案而起,速召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九寺正卿及諭德孫承宗、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共商大計。
令下即行,太監疾步而出,宣旨召見。
紫禁城中,想見天顏,非易事也,需待時機,方得覲見。
臣等叩拜,祈聖躬安泰。
須臾之間,朱由校陛下之臣僚已至乾清宮,步履齊整,躬身行禮,共頌:
“陛下安康,然臣等觀陛下似有憂色。”
朱由校端坐龍椅,手執奏章,目光如炬,掃視眾臣:
“朕心不寧,實難言安。”
語畢,點名劉一燝:“卿家,此奏本乃卿所擬,欲升袁應泰為遼東巡撫正職,讚其擴疆安邊、懷柔異族之功。
朕欲問卿,此乃明智之舉乎?”
言罷,音量驟增,奏章如飛矢直擊劉一燝:
“卿莫非書讀迂腐,忘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古訓?
撫順之禍,曆曆在目,賊影潛入,城破人亡。
袁應泰不察異族,反行招安,豈非置沈陽於危境,欲獻疆土於敵手?”
劉一燝麵如土色,強辯道:
“陛下,袁應泰在遼日久,深得女真敬畏,以夷製夷,實為良策。
且葉赫未叛,其酋為大明捐軀,若拒降人,恐失夷心。”
朱由校怒極反笑:
“好一個失夷心!卿欲以遼東為代價乎?來人,剝去劉卿官服,交三司嚴審!”
宦官應聲而入,劉一燝被押。
眾臣驚呼:“陛下,劉公乃國家棟梁,不可輕動!”
朱由校不為所動,轉問左都禦史張問達:
“都察院乃人才濟濟之地,然卿觀此等奏章,是否過於咬文嚼字,晦澀難解?
更有甚者,越俎代庖,妄議兵部之事,實乃膽大妄為!”
張問達惶恐應答,朱由校怒拍鎮紙:
“東南西北,各科言官,何以遠隔千山萬水,卻對遼東將領指手畫腳?
權柄濫用至此,成何體統!”
\"倘若此風不絕,我大明律法豈非形同虛設?
治國安邦,單憑口舌之利,何需六部九卿、內閣棟梁?
此乃大謬不然,實乃越權行事,有如婦人之仁,牝雞司晨之謬!\"
\"陛下,我朝言官風聞奏事,旨在清明吏治,臣等所為,皆為大明社稷考量。\"
\"陛下,若因言治罪,恐令言路壅塞,國將不國,百官寒心矣。\"
\"陛下……\"
\"靜!\"
劉時敏立於朱由校側,尖聲一喝,宛如雷鳴,乾清宮頓時萬籟俱寂。
\"誰言惶恐?願辭官者,即刻出列,朕必準之,大明官位,從不乏人!\"
帝言擲地有聲,尤其那“不缺當官兒的”一句,令殿內寒氣逼人。
張問達聞之,心驚膽戰,唯唯諾諾應承:
“臣謹遵聖諭,必整肅都察院,杜絕此類僭越之行。”
宮闈之內,小皇帝一言九鼎,誰敢造次?
近日宮中清掃,實則人心惶惶,暗流湧動。
\"王永光。\"
\"臣在。\"工部侍郎王永光應聲而出,脊背生寒。
\"你為先帝督造陵寢之請,朕已恩準。
國庫雖緊,朕自內帑撥銀五十萬兩,務求陵墓莊嚴,以彰孝道。\"
王永光領旨,冷汗涔涔,叩首謝恩。
朱由校忽又憶起一事,補充道:\"王安忠烈,隨父皇而去,朕心甚慰。
你需在父皇陵寢旁,為王安立碑築墳,以慰英靈。\"
王永光雖惑,亦不敢多問,隻道:\"臣領旨。\"
\"孫師。\"
\"臣在。\"孫承宗聞召,即刻出班。
朱由校沉吟片刻,言道:
\"遼東自薩爾滸戰後,元氣大傷,幸得熊廷弼力守,方保不失。
然其性剛烈,善戰不善撫,民心浮動。朕欲命你為遼東巡撫,總攬政務,安撫民心,兼助熊廷弼修築堡壘,以固邊防。\"
孫承宗聞言,心中振奮,躬身道:
\"臣定不負陛下厚望,為陛下分憂解難。\"
朱由校揮手,小太監抬來屏風,其上繪有奇特堡壘圖樣,八角星形,非比尋常。
此乃後世所謂棱堡之雛形,於當時而言,實為克敵製勝之利器。
\"遼東之事,不求速勝,但需步步為營,十裏一亭,百裏一堡,穩紮穩打,重振衛所。\"
一拳揮出,旋即收回,猶如庖丁解牛,精準割取一縷漢土之實。
洪武五年,嶺北烽煙起,大明三路勁旅並進,徐達率中路軍铩羽而歸,李文忠東路雖捷,卻也元氣大傷,唯馮勝西路獨領風騷,小勝一局。
此役,令朱元璋初嚐軍事豪賭之苦澀,滋味難言。
自此,太祖改弦更張,摒棄昔日北伐之狂飆突進,轉而采取蠶食之策,步步為營,其精髓,唯“磨”一字足以概括。
歲月悠悠,轉至洪武二十載,永昌侯藍玉於捕魚兒海大展雄風,萌古鐵騎潰不成軍,脫古思帖木兒攜太子天保奴等數騎倉皇遁逃,餘眾或囚或戮,萌古帝國之號,自此湮滅於曆史長河,前元正式宣告終結。
而今,朱由校授孫承宗以奇謀,較之往昔,更添幾分詭譎與無解。
不議和、不決戰,敵進我則固守如山,敵退我則乘隙而進,沿途築堡,織就一張長期、局部、低烈度的戰爭之網,靜待對手先露疲態。
“臣,心領神會。”
孫承宗凝視輿圖,洞悉了皇帝對於遼東局勢的深遠布局,躬身作揖以應。
“速擬旨。”
朱由校輕揚手,司禮監小太監即刻鋪陳紙硯,墨香四溢。
“擢孫承宗為遼東巡撫,總攬遼東庶政,協同熊廷弼,共討建奴,以安邊疆。”
“臣,遵旨,叩謝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