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大寶發愁的樣子,我笑話他是胡騷情,說你的小煤窯要是不掙錢,那南山北山的上百個小煤窯早就該關門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到了小煤窯井口。
大寶指著井口的一排新房,還有房頭架在電線杆上的變壓器說,去年掙的錢都花在了這些東西身上。
架了八百米專線,裝了台變壓器,算上給電力局交的電力增容費,光是為了給煤窯通電,就花了三十好幾萬,讓他肉疼的好幾天沒睡好覺。
我安慰大寶說,別這麽悲觀,還是多想想電通了後,就能在井口安裝小絞車,每天至少能多拉五六十噸煤出來。
每噸煤不多算,就按二十塊錢利潤說,每天你能多掙一千多塊,用不了一年,就把拉電花的錢全掙回來,以後每年是不是能多賺三十幾萬?
給小煤窯架條專線,把動力電通上,是我半年前給大寶的建議。
附近的小煤窯雖然很多,但能通動力用電的還沒有。
大寶的煤窯從地麵挖起,順著煤層的方向一直向斜下方挖去,三四年過去,已經挖進去了一百多米。
井巷越挖越深,運輸距離越來越長,運輸效率低下成了製約煤炭產量提高最主要的因素。
早年的小煤窯基本是靠人工挖煤,挖出的煤炭靠礦工用手推車運出地麵,井巷狹窄又有坡度,運輸難度很大,運距越遠運輸能力越低。
對大多數上不了規模小煤窯來說,這個問題是個難題。
井下的煤挖出來不難,難的是挖出來的煤不能及時運出去,不想辦法突破運輸瓶頸,提高產量是非常困難的。
我在榆樹坪礦工作了十年,雖然沒有在一線當過采煤工掘進工,也沒有在業務科室搞過生產管理,但對煤礦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不陌生,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外行。
當了幾年科長,每天早晨七點半的生產調度會,是全礦各部門各單位領導的必修課,風雨無阻,星期天也不例外。
調度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昨天存在的問題,安排今天的工作,提出解決各種問題的辦法,協調各單位之間的配合,內容涉及到井下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對我來說,每天的生產調度會,都是一節學習煤炭生產知識的專業課。
國有煤礦的機關幹部,不管你是哪個層次的領導,都必須定期下井,或者參加生產勞動,或者去生產現場檢查工作,發現和指導排除安全隱患,這是規定,是製度,是強製性的約束。
當時的煤炭部每年都會發文件,對全係統各級領導幹部每個月的下井次數提出具體要求,並且每個季度都會在新聞媒體上公布部屬各局的局長、黨委書記的下井次數。
各個礦務局會根據部裏的要求,定期檢查下屬企業處科級領導幹部的入井情況,達不到規定次數的會被通報批評,當事人要做檢討,寫保證書。
領導下井,可不是裝樣子,走過程,也不是靠蒙混能過關的,有一整套的流程和監督措施。
先是在井口浴室換好工作服,穿上長統膠靴,戴好安全帽,去礦燈房領取礦燈和呼吸自救器。
然後,在井口處進行詳細的登記,包括姓名、單位、職務、入井時間,本次入井擬去的區域、工作任務和隨行人員的情況。
最後,由專人進行搜身,確認沒有隨身攜帶香煙、火柴、打火機等違禁品後,你才能進入井口,或步行,或乘用交通工具前往工作現場。
幹部升井時,依舊要在井口進行登記,記錄升井時間。
製度規定的很明確,幹部入井時間不足四個小時,不計入當月入井次數,不發放入井費和班中餐津貼。
在全國範圍內,恐怕沒有哪個行業,能像煤炭係統這樣,對各級領導幹部深入生產一線現場,有如此嚴格明確的製度,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煤礦工人的工作環境有多麽惡劣,危險程度有多高,多麽的令人畏而卻步。
您要是不信,可以翻翻當時的《中國煤炭報》,看看它是不是每個季度都會發公告,公布煤炭部直屬的幾十個礦務局主要領導的入井次數。
公告中不僅有各局的局長、書記的入井次數,還有分管生產、安全的副局長,總工程師的入井次數。
在當副科長、科長的幾年裏,我每個月都要下幾次井,把榆樹坪礦井下的角角落落都跑遍了。
或者是參加礦上定期組織的安全生產檢查,或者是參加義務勞動,或者去現場查看和自己科室業務有關的工作開展情況。
所以,不客氣地說,除了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純技術問題,煤礦生產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能難倒我的事真不多。
自己雖然不是屠夫,也沒拿過殺豬刀,但看別人殺豬多了,對怎樣殺豬心裏是有譜的,知道往哪個部位捅刀子效果最好,知道應該先脫毛還是先開膛。
如果哪天屠夫不在,現場沒有其他人堪用,我覺得自己會提著刀子下場,不介意當一次劊子手。
衛大寶聽從了我的建議,幾個月前給供電局交了用電申請,趕在春節前架設好了供電線路,安裝好了變壓器。
等年後通了電,買台小絞車,馬上就能讓小煤窯的運輸能力實現翻倍。
大寶被我說的開心了,不再糾結通電花了幾十萬塊錢的問題,帶著我轉到井口另外一側,指著麵前殘留著煤渣的場地,說現在讓他撓頭的是儲煤場的問題。
通電後,煤炭產量能增加一倍,現在這個貯煤場太小了,隻能存五百噸煤,根本不夠用,龍哥能不能想個辦法,給咱搞個大點的煤場。
小煤窯的井口,開在大寶家老宅的院子裏,老宅原來的幾孔窯洞是削山而建,窯頂是二十多米高的黃土崖。
老宅的院子不小,有兩畝多地,作為宅院,是相當大的了,但作為一個年產兩三萬噸原煤小煤礦的工業廣場,確實不夠用。
除去井口占的地方,兩間辦公室和一排簡易的工人宿舍,再減去安裝地磅、建設磅房的地方,剩下能堆放煤炭的場地隻剩下三四百平方。
我仔細查看了周圍的地勢,對大寶說,前麵的溝太深,後麵的崖太高,削崖填溝擴建煤場的工程量太大了,不僅花錢多,工期也太長,這個辦法肯定不行。
我給大寶出了個主意,把現在貯煤場往下挖三米,在臨溝的那麵砌堵毛石擋牆,在擋牆上留幾個排水孔,在排水孔上裝用鋼筋焊成的鐵柵欄,防止煤炭被水衝跑。
在煤場的入口處,留一個坡度比較大的斜坡,方便井下出來的小推車倒煤,也為拉煤的汽車留個通道。
煤炭不怕車壓,堆高點沒關係,也不影響裝車外運。
大寶沿著煤場邊緣轉了幾個來回,摟著我的肩膀高興地說,還是哥的腦子好使,按你的辦法,能讓這點地方堆兩千噸煤,咱回家,兄弟得再敬你兩杯。
說話間,我們已經到了小煤窯井口。
大寶指著井口的一排新房,還有房頭架在電線杆上的變壓器說,去年掙的錢都花在了這些東西身上。
架了八百米專線,裝了台變壓器,算上給電力局交的電力增容費,光是為了給煤窯通電,就花了三十好幾萬,讓他肉疼的好幾天沒睡好覺。
我安慰大寶說,別這麽悲觀,還是多想想電通了後,就能在井口安裝小絞車,每天至少能多拉五六十噸煤出來。
每噸煤不多算,就按二十塊錢利潤說,每天你能多掙一千多塊,用不了一年,就把拉電花的錢全掙回來,以後每年是不是能多賺三十幾萬?
給小煤窯架條專線,把動力電通上,是我半年前給大寶的建議。
附近的小煤窯雖然很多,但能通動力用電的還沒有。
大寶的煤窯從地麵挖起,順著煤層的方向一直向斜下方挖去,三四年過去,已經挖進去了一百多米。
井巷越挖越深,運輸距離越來越長,運輸效率低下成了製約煤炭產量提高最主要的因素。
早年的小煤窯基本是靠人工挖煤,挖出的煤炭靠礦工用手推車運出地麵,井巷狹窄又有坡度,運輸難度很大,運距越遠運輸能力越低。
對大多數上不了規模小煤窯來說,這個問題是個難題。
井下的煤挖出來不難,難的是挖出來的煤不能及時運出去,不想辦法突破運輸瓶頸,提高產量是非常困難的。
我在榆樹坪礦工作了十年,雖然沒有在一線當過采煤工掘進工,也沒有在業務科室搞過生產管理,但對煤礦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不陌生,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外行。
當了幾年科長,每天早晨七點半的生產調度會,是全礦各部門各單位領導的必修課,風雨無阻,星期天也不例外。
調度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昨天存在的問題,安排今天的工作,提出解決各種問題的辦法,協調各單位之間的配合,內容涉及到井下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對我來說,每天的生產調度會,都是一節學習煤炭生產知識的專業課。
國有煤礦的機關幹部,不管你是哪個層次的領導,都必須定期下井,或者參加生產勞動,或者去生產現場檢查工作,發現和指導排除安全隱患,這是規定,是製度,是強製性的約束。
當時的煤炭部每年都會發文件,對全係統各級領導幹部每個月的下井次數提出具體要求,並且每個季度都會在新聞媒體上公布部屬各局的局長、黨委書記的下井次數。
各個礦務局會根據部裏的要求,定期檢查下屬企業處科級領導幹部的入井情況,達不到規定次數的會被通報批評,當事人要做檢討,寫保證書。
領導下井,可不是裝樣子,走過程,也不是靠蒙混能過關的,有一整套的流程和監督措施。
先是在井口浴室換好工作服,穿上長統膠靴,戴好安全帽,去礦燈房領取礦燈和呼吸自救器。
然後,在井口處進行詳細的登記,包括姓名、單位、職務、入井時間,本次入井擬去的區域、工作任務和隨行人員的情況。
最後,由專人進行搜身,確認沒有隨身攜帶香煙、火柴、打火機等違禁品後,你才能進入井口,或步行,或乘用交通工具前往工作現場。
幹部升井時,依舊要在井口進行登記,記錄升井時間。
製度規定的很明確,幹部入井時間不足四個小時,不計入當月入井次數,不發放入井費和班中餐津貼。
在全國範圍內,恐怕沒有哪個行業,能像煤炭係統這樣,對各級領導幹部深入生產一線現場,有如此嚴格明確的製度,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煤礦工人的工作環境有多麽惡劣,危險程度有多高,多麽的令人畏而卻步。
您要是不信,可以翻翻當時的《中國煤炭報》,看看它是不是每個季度都會發公告,公布煤炭部直屬的幾十個礦務局主要領導的入井次數。
公告中不僅有各局的局長、書記的入井次數,還有分管生產、安全的副局長,總工程師的入井次數。
在當副科長、科長的幾年裏,我每個月都要下幾次井,把榆樹坪礦井下的角角落落都跑遍了。
或者是參加礦上定期組織的安全生產檢查,或者是參加義務勞動,或者去現場查看和自己科室業務有關的工作開展情況。
所以,不客氣地說,除了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純技術問題,煤礦生產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能難倒我的事真不多。
自己雖然不是屠夫,也沒拿過殺豬刀,但看別人殺豬多了,對怎樣殺豬心裏是有譜的,知道往哪個部位捅刀子效果最好,知道應該先脫毛還是先開膛。
如果哪天屠夫不在,現場沒有其他人堪用,我覺得自己會提著刀子下場,不介意當一次劊子手。
衛大寶聽從了我的建議,幾個月前給供電局交了用電申請,趕在春節前架設好了供電線路,安裝好了變壓器。
等年後通了電,買台小絞車,馬上就能讓小煤窯的運輸能力實現翻倍。
大寶被我說的開心了,不再糾結通電花了幾十萬塊錢的問題,帶著我轉到井口另外一側,指著麵前殘留著煤渣的場地,說現在讓他撓頭的是儲煤場的問題。
通電後,煤炭產量能增加一倍,現在這個貯煤場太小了,隻能存五百噸煤,根本不夠用,龍哥能不能想個辦法,給咱搞個大點的煤場。
小煤窯的井口,開在大寶家老宅的院子裏,老宅原來的幾孔窯洞是削山而建,窯頂是二十多米高的黃土崖。
老宅的院子不小,有兩畝多地,作為宅院,是相當大的了,但作為一個年產兩三萬噸原煤小煤礦的工業廣場,確實不夠用。
除去井口占的地方,兩間辦公室和一排簡易的工人宿舍,再減去安裝地磅、建設磅房的地方,剩下能堆放煤炭的場地隻剩下三四百平方。
我仔細查看了周圍的地勢,對大寶說,前麵的溝太深,後麵的崖太高,削崖填溝擴建煤場的工程量太大了,不僅花錢多,工期也太長,這個辦法肯定不行。
我給大寶出了個主意,把現在貯煤場往下挖三米,在臨溝的那麵砌堵毛石擋牆,在擋牆上留幾個排水孔,在排水孔上裝用鋼筋焊成的鐵柵欄,防止煤炭被水衝跑。
在煤場的入口處,留一個坡度比較大的斜坡,方便井下出來的小推車倒煤,也為拉煤的汽車留個通道。
煤炭不怕車壓,堆高點沒關係,也不影響裝車外運。
大寶沿著煤場邊緣轉了幾個來回,摟著我的肩膀高興地說,還是哥的腦子好使,按你的辦法,能讓這點地方堆兩千噸煤,咱回家,兄弟得再敬你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