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人,或者說馬紮爾人(他們更喜歡這樣稱呼自己)很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因為他們是唯一能夠在歐洲大陸生存下來並且建立起自己王國的蒙古族後裔,而他們的遠親芬蘭人,直到不久前還是別國的附庸。或許,處在自己悲劇中的匈牙利表現出很不必要的好鬥性;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匈牙利作為一道抵禦土耳其人入侵的天然屏障,為歐洲其他地區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教皇也充分認識到這個緩衝國的重要地位,所以他指定馬紮爾人首領史蒂芬(指史蒂芬一世,馬紮爾大酋長之子——譯者注)為匈牙利帝國國王。


    當土耳其人意欲侵犯歐洲時,是匈牙利將他們擋在了門外。匈牙利是歐洲的第一道屏障,一旦這道屏障被摧毀,波蘭就成為第二道屏障。在一位出身並不高貴的符拉迪克貴族約翰·匈雅提的領導下,匈牙利成為一個為數不多的衛道士之一,而且名副其實地為了維護宗教的正統而戰鬥。不過,蒂薩河和多瑙河兩岸遼闊的大平原,當年曾那般強烈地吸引韃靼騎兵,使他們在此安居樂業,樂不思蜀,今天卻成為許多內亂的根源。


    遼闊廣袤的空間更容易滋生強權人物,使奴役自己的鄰居變得更加容易,因為這裏既不臨海又不靠山,貧苦的農民能躲到哪兒去呢?由於這種地理優勢,匈牙利便成為大地主的王國。天高皇帝遠的大地主們如此殘酷地壓榨他們的農民,到後來受壓迫的人就不再在乎他們的統治者到底是馬紮爾人還是土耳其人了。


    1526年,當蘇丹蘇萊曼一世向西進軍時,匈牙利的末代國王隻招募一支不到2.5萬人的軍隊去抵抗穆斯林的入侵。在莫哈奇大平原上,匈牙利全軍覆沒,2.5萬人中有2.4萬人命喪黃泉,國王本人和他的王公大臣們也都陣亡殉國,有10多萬匈牙利人被押到君士坦丁堡,賣給小亞細亞的奴隸販子。匈牙利的大部分領土被土耳其人吞並,其餘部分又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占領。為了這塊不幸的土地哈布斯堡家族又與穆斯林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直到18世紀初,匈牙利疆土全部歸入哈布斯堡家族,雙方才算罷休。


    然而,戰火並沒有就此熄滅。新一輪爭取獨立的戰爭又拉開了帷幕,這場反抗日耳曼人奴役的戰爭整整持續了200年。匈牙利人的奮不顧身、驍勇善戰為他們贏得了獨立,當然隻是表麵上的獨立。他們接受奧地利皇帝做匈牙利的國王,按教皇的旨意統治匈牙利,同時匈牙利人也獲得了一定的統治權。


    可是,馬紮爾人剛獲得了這個來之不易的他們認為隻屬於他們自己的權力,就開始對所有非馬紮爾血統的民族進行民族壓迫。其結果是,他們眾叛親離。在弗塞勒管理議會對匈牙利進行托管期間,這個古老的教皇治下國的居民已從2100萬下降到800萬,其領土的四分之三都被拱手讓給了那些有功的鄰國。匈牙利人自己也意識到,他們的民族政策目光短淺和缺乏理性。


    這一切給匈牙利昔日的輝煌蒙上了一層陰影,像孤城奧地利一樣,一個沒有內陸的大城市。匈牙利從來算不上是工業國,這個國家的大地主們對工廠裏必不可少的大煙囪簡直無法忍受,他們不喜歡煤煙的味道。因此,匈牙利大平原還仍然保持著農業傳統,其農用地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經過世世代代精耕細作,匈牙利應該是比較富庶的國家,可實際上,這裏的人民卻是一窮二白。以至於在1896—1910年間,這個國家就有100萬人通過移民方式逃離自己的國家。


    種族問題令這個國家狼狽不堪,馬紮爾人是最清楚這個原因的。結果,他們也加入了逃離的行列,乘車坐船,漂洋過海,很多人到美國參與發展我們的建設。其實還有一些數據表明:匈牙利的遭遇在那些由一小撮地主階級掌權的國家也曾發生過著,隻是匈牙利更典型罷了。


    在16世紀初土耳其戰爭開始前,匈牙利大平原上生活著500多萬人口,是個人丁興旺的地區。後來,土耳其人占領了這裏。在他們的統治期間,不到兩個世紀這個地區的人口減少到300萬。當匈牙利人最終將土耳其人趕出普斯陶(馬紮爾人對這一平原的稱呼)時,這裏已是一片荒蕪,人口少得可憐,於是中歐各國移民紛紛湧入,搶占被遺棄的田地。但是,馬紮爾貴族們認為自己才是這片土地的統治民族,是高貴的騎士階級,因此他們不肯將任何自己所享有的權利賦予新移民。總數占全國人口一半的新移民,那些被剝奪了權利的階級,自然也就無法對他們的新祖國產生由衷的熱愛。


    正因如此,在世界大戰中,匈牙利人深切體會到了民族凝聚力的缺乏,這一切最終導致了雙重皇權製度的土崩瓦解,就如一座百年老屋突遭了地震一樣。這個結局難道還算意外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的家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龍並收藏人類的家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