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流逝,轉瞬間便已至七月初旬。老天爺似乎格外眷顧這片大地,綿綿細雨如絲般灑落,接連數日不曾停歇。這場及時雨給酷熱難耐的盛夏帶來了絲絲清涼之意,讓人感到無比舒適愜意。
此刻,宏偉壯觀的皇極殿內人頭攢動,眾多大臣冒雨趕來上朝。他們站立於殿中,或三兩成群地低聲交談,或神情嚴肅地彼此對視,仿佛正在商討著關乎國家命運的重要事宜。而今年正是崇禎十一年,對於崇禎皇帝而言,這無疑是充滿恩賜與機遇的一年。這一年風調雨順,既無天災降臨,亦無水患旱災肆虐,流寇也即將被消滅殆盡。堪稱曆史長河中的關鍵之年。倘若能夠牢牢抓住這個難得的契機,或許大明王朝便能重新煥發生機,度過眼前的難關。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突然從側邊傳來一聲高亢嘹亮的呼喊:“皇上駕到!”聽到這聲呼喊,皇極殿內的諸位朝臣立刻收斂心神,迅速整理好身上的朝服,扶正頭上的官帽,緊接著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待到朱由檢穩步登上龍椅之後,群臣不約而同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那聲音響徹雲霄,氣勢磅礴,令人不禁為之震撼。
隨後,朱由檢微微抬手示意道:“眾卿平身。”群臣連忙叩謝聖恩,伴隨著一陣輕微的衣物摩擦之聲,紛紛起身,並按照品級高低分列兩旁站穩。此時,一旁的太監總管王承恩再次高聲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他的聲音清脆響亮,宛如洪鍾一般回蕩在整個大殿之中。
首輔劉宇亮站出隊列,再次請求乞骸骨,告老還鄉。朱由檢同意了,然後按照上次的約定,給劉宇亮發放了養老銀。劉宇亮三拜九叩,謝恩之後,退回隊列。
朱由檢看著正要出列的李邦華說道:“上次讓你們推選首輔人選,居然打起來了,所有這次朕給你們提幾個人選,你們隻需要在紙上打勾就行了,得票多的就當選,”
李邦華聽到朱由檢的話,訕訕的走回隊列,李邦華運氣不錯,上次打架的主群體就是他們都察院和禮部,他怕被打,所以在禮部的人衝過來之前,就躲到柱子後麵了,而薛國觀就不走運了,被抓個正著。
朱由檢讓人抬了一張桌子進來,就放在龍椅的下方,上麵擺好了紙筆,磨好了墨。朝臣一看,不好的記憶一下湧上心頭,“啥意思啊?選個首輔還要給錢啊?”
朱由檢看著下麵人已經準備好了,便開口道:“諸位大人,你們隻需要到桌前,往你心儀的名字上打個勾就行了, 一個一個來。劉愛卿還是你先來,站好最後一班崗。”
劉宇亮現在是無官一身輕,快步走向桌案前,看見紙上麵寫了四個人的名字,倪元璐,鄭三俊,楊嗣昌,張世鐸。張世鐸是個什麽鬼?抓了抓腦袋一下沒想起來,算了,不認識,還是勾鄭三俊吧,畢竟是我們吏部的。拿起筆在鄭三俊名字下麵打了勾。
然後朝臣們一個接一個的上前打勾。打了勾的朝臣站在隊列裏麵紛紛交頭接耳,紛紛詢問著對方,那個張世鐸是誰啊?成國公一臉正色的說道:“你們連英國公都不認識?”
“英國公不是張之極嗎?”
“那是張之極的兒子,張之極死了,他兒子襲爵,有什麽問題嗎?,反正你們又不會選他,你管他是誰?”
眾人紛紛點頭。這個名字是朱由檢故意放上去,至於什麽理由,告訴你,沒啥理由,隻是看到了張世鐸襲爵的申請,朱由檢才剛剛批複,所以還沒有上朝的資格。他隻是不經意間記住了這個名字而已,僅此而已。這段對話,從側麵說明,文官和武將關係很差。
因為不涉及錢的問題,這項工作進行的很快,在朝堂上的大臣,完成了打勾的工作,於是朱由檢說道,:“諸位臣工,你們誰來記一下票?”
李邦華站出隊列,對於紙上沒有他的名字,他除了有一點失望,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打架的是他的部門,沒被拉去遼東,也是萬幸了,於是他躬身說道:“陛下,臣願意。“
朱由檢點點頭,說道:“李愛卿,你一個人還不夠,朕點兩個人,成國公,範景文,你倆和李邦華,一起點一下票,”
朱純臣和範景文站出隊列,躬身行禮“臣遵旨”
三人站在桌案前,一個人寫,一個人記,另一個人監督,不一會兒票數計算出來,三人看了看票數,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愕,上麵寫著張世鐸四十六票,倪元璐三十八票,楊嗣昌二十二票,鄭三俊九票。
朱由檢看著三人的表情,問道:“三位愛卿,這是怎麽呢?”
李邦華連忙把寫好票數的紙張遞給了王承恩,王承恩躬身遞給了朱由檢,朱由檢一看上麵的票數,笑了,說道:“這還挺神奇的,張世鐸這個名字,朕故意加上去的,沒想到居然得票第一。”
聽到這話,文官炸了,右都禦使張忻連忙走出隊列,“啟奏陛下,自古以來,哪有武將擔任首輔一職的說法,這與祖製不合,與禮不合。更何況張世鐸還是一個毛頭小子,根本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
朱由檢沉聲說道:“這不是你們自己選的嗎?”
張忻連忙指著武將勳貴隊列回答道:“回陛下,那是他們選的,文官可不會選他。”
朱由檢看向朱純臣,“成國公,今天你們勳貴武將來了多少人”
朱純臣扭頭挨個數了一遍,“回陛下,三十二個。”
“張卿家,你聽見了嗎?三十二個,那麽張世鐸還有十四票,那就是你們文官投的,朕說的可對。”朱由檢看著張忻說道。
張忻站在原地,心裏瘋狂的罵娘,躬身回答道:“陛下,說的對,”然後退回自己的隊列,心裏想著:“這特麽的是誰投的啊。”心裏連連吐著國粹。
此時文官正營,一片嘩然,紛紛左右看著,想要找出那十四個人,把他們剝皮抽筋。朱由檢讓王承恩揮舞噤聲鞭,啪啪兩聲鞭子的聲音,朝臣一看王承恩揮舞著鞭子,便不再說話了。
朱由檢看著殿內安靜下來了,淡淡說道:“張世鐸的事,是朕給各位開的一個玩笑,想要看看各位是不是公平公正,結果朕是滿意的,那十四個投張世鐸票的人,朕不知道你們出於什麽目的,但是你們敢打破文武界限,朕還是滿意的。”
李邦華站出隊列躬身說道:“陛下,那這次的投票是否取消?”
“取消幹嘛啊,剛才張愛卿說的不錯,張世鐸年紀太輕也沒啥處理政務的經驗,既然大家都有意選他,那麽就讓他進內閣學習學習,至於首輔嘛,就由倪元璐接任,你們覺得怎麽樣?”
勳貴武將們眼睛閃過光,武將進內閣,這是第一次,雖說這一次是皇帝陛下的惡趣味,但是至少邁出了第一步,紛紛跪地叩首:“陛下聖明”
文官們,隻能吃了個啞巴虧,都怪那十四個傻蛋,別讓我知道是誰。於是隻能跪地叩首,高呼:“陛下聖明”
正當朱由檢要開口說話的時候,門口傳來一陣聲音,“河南八百裏急報。”
殿中的眾多臣子們紛紛站起身來,目光齊刷刷地朝著殿外望去。眾人定睛一看,隻見一名身背令旗、手舉竹筒的傳令兵如疾風般疾馳而來。待到進入殿內後,這名傳令兵二話不說,當即雙膝跪地,叩頭行禮道:“啟稟陛下!因近日連續暴雨不斷,黃河於孟津口處已然決堤!洪水泛濫成災,淹沒了數千頃肥沃良田,致使無數村莊和縣城淪為一片澤國。如今,大批流離失所的災民亟待朝廷救援與賑濟啊!”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下了台階,迅速從那名傳令兵手中接過竹筒,緊接著又步履匆匆地走向朱由檢,並畢恭畢敬地將竹筒呈遞給皇帝。朱由檢伸手接過竹筒,動作緩慢而凝重地打開它,然而當他看到筒內卷軸上的內容時,不禁緊緊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道:“這河南究竟是怎麽回事?不是遭受蝗蟲肆虐,便是遭遇水患侵襲。”待仔細閱完卷軸之上的全部文字之後,朱由檢便將其交予身旁的王承恩,示意由他傳遞給諸位大臣傳閱。
待眾臣傳閱完畢,位列前排的倪元璐率先走出隊伍,恭敬地躬身施禮,開口言道:“陛下,當前形勢緊迫,朝廷必須即刻頒下聖旨,派遣官員前往災區開展賑災工作。”話音未落,其他幾位大臣也緊跟著齊聲附和道:“臣附議!”“加一!”一時間,朝堂之上仿佛響起了一陣此起彼伏的回音,眾多朝臣皆如同複讀機一般,異口同聲地反複念叨著這三個字。
此刻,宏偉壯觀的皇極殿內人頭攢動,眾多大臣冒雨趕來上朝。他們站立於殿中,或三兩成群地低聲交談,或神情嚴肅地彼此對視,仿佛正在商討著關乎國家命運的重要事宜。而今年正是崇禎十一年,對於崇禎皇帝而言,這無疑是充滿恩賜與機遇的一年。這一年風調雨順,既無天災降臨,亦無水患旱災肆虐,流寇也即將被消滅殆盡。堪稱曆史長河中的關鍵之年。倘若能夠牢牢抓住這個難得的契機,或許大明王朝便能重新煥發生機,度過眼前的難關。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突然從側邊傳來一聲高亢嘹亮的呼喊:“皇上駕到!”聽到這聲呼喊,皇極殿內的諸位朝臣立刻收斂心神,迅速整理好身上的朝服,扶正頭上的官帽,緊接著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待到朱由檢穩步登上龍椅之後,群臣不約而同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那聲音響徹雲霄,氣勢磅礴,令人不禁為之震撼。
隨後,朱由檢微微抬手示意道:“眾卿平身。”群臣連忙叩謝聖恩,伴隨著一陣輕微的衣物摩擦之聲,紛紛起身,並按照品級高低分列兩旁站穩。此時,一旁的太監總管王承恩再次高聲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他的聲音清脆響亮,宛如洪鍾一般回蕩在整個大殿之中。
首輔劉宇亮站出隊列,再次請求乞骸骨,告老還鄉。朱由檢同意了,然後按照上次的約定,給劉宇亮發放了養老銀。劉宇亮三拜九叩,謝恩之後,退回隊列。
朱由檢看著正要出列的李邦華說道:“上次讓你們推選首輔人選,居然打起來了,所有這次朕給你們提幾個人選,你們隻需要在紙上打勾就行了,得票多的就當選,”
李邦華聽到朱由檢的話,訕訕的走回隊列,李邦華運氣不錯,上次打架的主群體就是他們都察院和禮部,他怕被打,所以在禮部的人衝過來之前,就躲到柱子後麵了,而薛國觀就不走運了,被抓個正著。
朱由檢讓人抬了一張桌子進來,就放在龍椅的下方,上麵擺好了紙筆,磨好了墨。朝臣一看,不好的記憶一下湧上心頭,“啥意思啊?選個首輔還要給錢啊?”
朱由檢看著下麵人已經準備好了,便開口道:“諸位大人,你們隻需要到桌前,往你心儀的名字上打個勾就行了, 一個一個來。劉愛卿還是你先來,站好最後一班崗。”
劉宇亮現在是無官一身輕,快步走向桌案前,看見紙上麵寫了四個人的名字,倪元璐,鄭三俊,楊嗣昌,張世鐸。張世鐸是個什麽鬼?抓了抓腦袋一下沒想起來,算了,不認識,還是勾鄭三俊吧,畢竟是我們吏部的。拿起筆在鄭三俊名字下麵打了勾。
然後朝臣們一個接一個的上前打勾。打了勾的朝臣站在隊列裏麵紛紛交頭接耳,紛紛詢問著對方,那個張世鐸是誰啊?成國公一臉正色的說道:“你們連英國公都不認識?”
“英國公不是張之極嗎?”
“那是張之極的兒子,張之極死了,他兒子襲爵,有什麽問題嗎?,反正你們又不會選他,你管他是誰?”
眾人紛紛點頭。這個名字是朱由檢故意放上去,至於什麽理由,告訴你,沒啥理由,隻是看到了張世鐸襲爵的申請,朱由檢才剛剛批複,所以還沒有上朝的資格。他隻是不經意間記住了這個名字而已,僅此而已。這段對話,從側麵說明,文官和武將關係很差。
因為不涉及錢的問題,這項工作進行的很快,在朝堂上的大臣,完成了打勾的工作,於是朱由檢說道,:“諸位臣工,你們誰來記一下票?”
李邦華站出隊列,對於紙上沒有他的名字,他除了有一點失望,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打架的是他的部門,沒被拉去遼東,也是萬幸了,於是他躬身說道:“陛下,臣願意。“
朱由檢點點頭,說道:“李愛卿,你一個人還不夠,朕點兩個人,成國公,範景文,你倆和李邦華,一起點一下票,”
朱純臣和範景文站出隊列,躬身行禮“臣遵旨”
三人站在桌案前,一個人寫,一個人記,另一個人監督,不一會兒票數計算出來,三人看了看票數,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愕,上麵寫著張世鐸四十六票,倪元璐三十八票,楊嗣昌二十二票,鄭三俊九票。
朱由檢看著三人的表情,問道:“三位愛卿,這是怎麽呢?”
李邦華連忙把寫好票數的紙張遞給了王承恩,王承恩躬身遞給了朱由檢,朱由檢一看上麵的票數,笑了,說道:“這還挺神奇的,張世鐸這個名字,朕故意加上去的,沒想到居然得票第一。”
聽到這話,文官炸了,右都禦使張忻連忙走出隊列,“啟奏陛下,自古以來,哪有武將擔任首輔一職的說法,這與祖製不合,與禮不合。更何況張世鐸還是一個毛頭小子,根本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
朱由檢沉聲說道:“這不是你們自己選的嗎?”
張忻連忙指著武將勳貴隊列回答道:“回陛下,那是他們選的,文官可不會選他。”
朱由檢看向朱純臣,“成國公,今天你們勳貴武將來了多少人”
朱純臣扭頭挨個數了一遍,“回陛下,三十二個。”
“張卿家,你聽見了嗎?三十二個,那麽張世鐸還有十四票,那就是你們文官投的,朕說的可對。”朱由檢看著張忻說道。
張忻站在原地,心裏瘋狂的罵娘,躬身回答道:“陛下,說的對,”然後退回自己的隊列,心裏想著:“這特麽的是誰投的啊。”心裏連連吐著國粹。
此時文官正營,一片嘩然,紛紛左右看著,想要找出那十四個人,把他們剝皮抽筋。朱由檢讓王承恩揮舞噤聲鞭,啪啪兩聲鞭子的聲音,朝臣一看王承恩揮舞著鞭子,便不再說話了。
朱由檢看著殿內安靜下來了,淡淡說道:“張世鐸的事,是朕給各位開的一個玩笑,想要看看各位是不是公平公正,結果朕是滿意的,那十四個投張世鐸票的人,朕不知道你們出於什麽目的,但是你們敢打破文武界限,朕還是滿意的。”
李邦華站出隊列躬身說道:“陛下,那這次的投票是否取消?”
“取消幹嘛啊,剛才張愛卿說的不錯,張世鐸年紀太輕也沒啥處理政務的經驗,既然大家都有意選他,那麽就讓他進內閣學習學習,至於首輔嘛,就由倪元璐接任,你們覺得怎麽樣?”
勳貴武將們眼睛閃過光,武將進內閣,這是第一次,雖說這一次是皇帝陛下的惡趣味,但是至少邁出了第一步,紛紛跪地叩首:“陛下聖明”
文官們,隻能吃了個啞巴虧,都怪那十四個傻蛋,別讓我知道是誰。於是隻能跪地叩首,高呼:“陛下聖明”
正當朱由檢要開口說話的時候,門口傳來一陣聲音,“河南八百裏急報。”
殿中的眾多臣子們紛紛站起身來,目光齊刷刷地朝著殿外望去。眾人定睛一看,隻見一名身背令旗、手舉竹筒的傳令兵如疾風般疾馳而來。待到進入殿內後,這名傳令兵二話不說,當即雙膝跪地,叩頭行禮道:“啟稟陛下!因近日連續暴雨不斷,黃河於孟津口處已然決堤!洪水泛濫成災,淹沒了數千頃肥沃良田,致使無數村莊和縣城淪為一片澤國。如今,大批流離失所的災民亟待朝廷救援與賑濟啊!”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下了台階,迅速從那名傳令兵手中接過竹筒,緊接著又步履匆匆地走向朱由檢,並畢恭畢敬地將竹筒呈遞給皇帝。朱由檢伸手接過竹筒,動作緩慢而凝重地打開它,然而當他看到筒內卷軸上的內容時,不禁緊緊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道:“這河南究竟是怎麽回事?不是遭受蝗蟲肆虐,便是遭遇水患侵襲。”待仔細閱完卷軸之上的全部文字之後,朱由檢便將其交予身旁的王承恩,示意由他傳遞給諸位大臣傳閱。
待眾臣傳閱完畢,位列前排的倪元璐率先走出隊伍,恭敬地躬身施禮,開口言道:“陛下,當前形勢緊迫,朝廷必須即刻頒下聖旨,派遣官員前往災區開展賑災工作。”話音未落,其他幾位大臣也緊跟著齊聲附和道:“臣附議!”“加一!”一時間,朝堂之上仿佛響起了一陣此起彼伏的回音,眾多朝臣皆如同複讀機一般,異口同聲地反複念叨著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