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收手吧恩府,求你了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作者:擺爛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開國,至今已有十三年矣。”
“元朝動蕩多年,陛下體恤百姓,力圖最大限度恢複民生,故而在立國之初便鼓勵百姓墾荒,並定下了新墾荒田頭三年耕種不收稅賦的撫民之策。”
“不久前更是帶著試科舉舉子親自下田墾荒,以昭示對農桑之重。”
“然則除了洪武四年,陛下令製小黃冊和戶帖時,對舉國上下所有耕地進行了一次粗略的統計和清丈外,至今十年,未曾再查。”
“如今大明的耕地究竟有多少?”
“每年的賦稅應征幾何?”
“全都是根據各省府,縣衙上報的魚鱗圖進行對照統計,但其中有無缺漏,有無上下其手,有無以好充次,朝廷根本無從得知。”
“老臣以為。”
“時隔多年,這天下的田畝應當好生清丈一遍了,說不定,抄上幾家隱匿田畝的大戶,陛下令太子殿下籌備的軍糧,說不得便全不費工夫了呢。
當著朝堂百官的麵。
李善長黑著一張老臉,全然不顧及身後百官那逐漸詫異甚至惶恐起來的麵孔,一語直指天下士族和鄉紳的“蛋糕”。
就連他老李的門生故吏,在聽到老李頭直指清丈田畝的算盤時。
一個個的肝膽都在發顫。
他們躲閃著朝廷其他官員投來的吃人目光。
心中暗暗叫苦。
這還是他們曾經那個八麵玲瓏,進退有據的授業恩府嗎?
清丈田畝的事兒。
是他們一屆臣子該提的事兒嗎?
且不說結果如何,會不會被朝廷接納執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首先就自絕於士林了。
甭管是滿朝文武,還是江南士紳。
哪個家裏沒有幾百上千畝地,作為子孫後代的基業和生存保障。
這可是天下讀書人和朝廷官員的主要來源。
一旦全國上下要清丈田畝。
別說這些官員士紳。
就連淮西的這幫勳貴們,都有可能跳到他們恩府的對立麵。
要不是他們這些門生故吏因為師徒和知遇之恩的關係,不能和自己的恩府唱對台。
他們這會都有心跳反了。
恩府有國公俸祿,還是皇親國戚,一家吃喝不愁。
可他們沒有啊。
清丈田畝這種無差別的殺傷,肯定不會因為他們是你擅長的門生故吏就對他們網開一麵。
況且明明應該是當朝皇帝提出的事。
他們這些官員隻需同氣連枝,與天下鄉紳士族同仇敵愾,陽奉陰違,統一戰線,對抗暴政,就算是老朱當朝也得多斟酌斟酌。
為了一些以別的方法也能調集,籌措的東西。
相國怎麽就昏了頭呢?
……
……
奉天殿內一片死寂。
任百官誰都沒曾想到,這曾經把持了大明朝政許多年的李相國,為了籌措軍糧,竟然出了一招損人不利己的清障田畝策出來。
即便話已落地。
許多官員仍無法接受,這是他李善長說出來的話。
而李善長呢?
說完之後便直接閉上了雙眸。
宛如樁木。
就好似剛才那番慷慨激昂,為民請命的話從來就不出自他口。
還是小朱看著實在冷場,這才在高台上問了一句:“眾卿以為如何?”
聽到此問。
一個李善長的門生舊部便趕緊出來圓場。
“殿下,臣以為,李大人此言確為老臣謀國之言。”
“時隔近十年。”
“百姓休養生息,墾荒無數,確實應當有一場自上而下的全麵清丈。”
“但是…”
出列的臣子深深的看了閉目的老李一眼,回轉道:“如今朝堂官員稀缺。”
“清丈田畝之事,又曠日持久。”
“對於陛下勒令籌備的軍糧事宜,實屬遠水解不了近渴。“
“故,臣以為,清丈田畝之事,可以暫緩。”
“請太子殿下明鑒。”
當說出後半段,感受著來自滿朝文武的欣賞目光,這位李相國的門生舊部不由擦了擦額角的汗,心中長舒一口氣。
恩府啊。
你可長點心吧。
再有下次,學生可就不一定救的了您了。
當看到老李的舊部把事情圓了回來,不想直接和老李對上的戶部尚書範敏趕緊出列補充道:“太子殿下,臣亦是這樣認為。”
“陛下深謀遠計,定下小黃冊和戶帖製度,製魚鱗圖冊,數年間,大明的耕地逐年穩步增長。”
“百姓安居樂業。”
“各地官員亦勤勤懇懇。”
“朝廷更是每逢半年便集中更迭一次魚鱗圖總冊,大明治內每一處耕地都登記造冊,據實可查。”
“且不論韓國公對朝野上下隱匿田畝,以好充次的說法是從何而來;每年的賦稅逐年遞增的數目,朝堂諸公可是親眼所見,有目共睹。”
“即便偶有疏漏。”
“想來不過是一時之差,等待照例對丈時,便能自行查漏補缺。”
聽見這近乎蓋棺定論一般的解釋。
滿朝文武都莫名鬆了口氣。
可是。
當一聲“嗬嗬”從李善長的嘴裏蹦出,許多人頓時覺得自己的腦仁都開始脹痛。
李善長睜開了眼,就當沒看見自己的門生故吏,隻對著範敏冷笑道:“一時之差?”
“偶有疏漏?”
“既然如此,範大人可否解釋一二,方才被收監的前戶部郎中劉平仲,去歲三月在老家通過牙子購置一千三百多畝上等水田,牙子的賬簿上同樣登記造冊,據實可查,為何在魚鱗圖冊上,這一千三百畝的上等水田就變成了千餘畝的荒田了麽。”
“啊!這…”
範敏頓時被噎的啞口無言。
他也是今年剛剛頂上來的戶部尚書,他方才出來蓋棺定論,未嚐沒有老李一起複就直接搞了他的部下,想著落一落他麵子的念頭。
可誰成想到。
他老李一起複就拿他的人開刀的時候,竟然還藏了一手啊。
看見範敏啞火。
李善長更是窮追不舍的問道:“範大人,要知道,這還是在直隸之內,應天府轄地。”
“真正的天子腳下。”
“此奸就敢幹出這般枉法之徑。”
“更罔論整個大明朝了。”
看範敏被懟的招架不住,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落回那個出來替老李打圓場的門生故吏身上。
此刻的他也是滿臉的欲哭無淚。
攬下籌備軍糧爛攤子。
他們這些門生故吏還能自我安慰,自家恩府是想借著新官上任三把火,替朝廷解決一樁難題,好站穩腳跟,為不久後的升遷攢底。
可這有無數種方法籌措調集,巧立名目的事。
莫名其妙就被他們恩府引到了田畝清丈上,硬生生把“天”給捅破了。
看在李善長是他們恩府的麵子上。
行,他使勁忍了,還千辛萬苦替他把話圓回來了。
結果呢?
他們恩府非要帶著他們往懸崖裏跳啊!
求你了,恩府。
閉嘴吧。
“元朝動蕩多年,陛下體恤百姓,力圖最大限度恢複民生,故而在立國之初便鼓勵百姓墾荒,並定下了新墾荒田頭三年耕種不收稅賦的撫民之策。”
“不久前更是帶著試科舉舉子親自下田墾荒,以昭示對農桑之重。”
“然則除了洪武四年,陛下令製小黃冊和戶帖時,對舉國上下所有耕地進行了一次粗略的統計和清丈外,至今十年,未曾再查。”
“如今大明的耕地究竟有多少?”
“每年的賦稅應征幾何?”
“全都是根據各省府,縣衙上報的魚鱗圖進行對照統計,但其中有無缺漏,有無上下其手,有無以好充次,朝廷根本無從得知。”
“老臣以為。”
“時隔多年,這天下的田畝應當好生清丈一遍了,說不定,抄上幾家隱匿田畝的大戶,陛下令太子殿下籌備的軍糧,說不得便全不費工夫了呢。
當著朝堂百官的麵。
李善長黑著一張老臉,全然不顧及身後百官那逐漸詫異甚至惶恐起來的麵孔,一語直指天下士族和鄉紳的“蛋糕”。
就連他老李的門生故吏,在聽到老李頭直指清丈田畝的算盤時。
一個個的肝膽都在發顫。
他們躲閃著朝廷其他官員投來的吃人目光。
心中暗暗叫苦。
這還是他們曾經那個八麵玲瓏,進退有據的授業恩府嗎?
清丈田畝的事兒。
是他們一屆臣子該提的事兒嗎?
且不說結果如何,會不會被朝廷接納執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首先就自絕於士林了。
甭管是滿朝文武,還是江南士紳。
哪個家裏沒有幾百上千畝地,作為子孫後代的基業和生存保障。
這可是天下讀書人和朝廷官員的主要來源。
一旦全國上下要清丈田畝。
別說這些官員士紳。
就連淮西的這幫勳貴們,都有可能跳到他們恩府的對立麵。
要不是他們這些門生故吏因為師徒和知遇之恩的關係,不能和自己的恩府唱對台。
他們這會都有心跳反了。
恩府有國公俸祿,還是皇親國戚,一家吃喝不愁。
可他們沒有啊。
清丈田畝這種無差別的殺傷,肯定不會因為他們是你擅長的門生故吏就對他們網開一麵。
況且明明應該是當朝皇帝提出的事。
他們這些官員隻需同氣連枝,與天下鄉紳士族同仇敵愾,陽奉陰違,統一戰線,對抗暴政,就算是老朱當朝也得多斟酌斟酌。
為了一些以別的方法也能調集,籌措的東西。
相國怎麽就昏了頭呢?
……
……
奉天殿內一片死寂。
任百官誰都沒曾想到,這曾經把持了大明朝政許多年的李相國,為了籌措軍糧,竟然出了一招損人不利己的清障田畝策出來。
即便話已落地。
許多官員仍無法接受,這是他李善長說出來的話。
而李善長呢?
說完之後便直接閉上了雙眸。
宛如樁木。
就好似剛才那番慷慨激昂,為民請命的話從來就不出自他口。
還是小朱看著實在冷場,這才在高台上問了一句:“眾卿以為如何?”
聽到此問。
一個李善長的門生舊部便趕緊出來圓場。
“殿下,臣以為,李大人此言確為老臣謀國之言。”
“時隔近十年。”
“百姓休養生息,墾荒無數,確實應當有一場自上而下的全麵清丈。”
“但是…”
出列的臣子深深的看了閉目的老李一眼,回轉道:“如今朝堂官員稀缺。”
“清丈田畝之事,又曠日持久。”
“對於陛下勒令籌備的軍糧事宜,實屬遠水解不了近渴。“
“故,臣以為,清丈田畝之事,可以暫緩。”
“請太子殿下明鑒。”
當說出後半段,感受著來自滿朝文武的欣賞目光,這位李相國的門生舊部不由擦了擦額角的汗,心中長舒一口氣。
恩府啊。
你可長點心吧。
再有下次,學生可就不一定救的了您了。
當看到老李的舊部把事情圓了回來,不想直接和老李對上的戶部尚書範敏趕緊出列補充道:“太子殿下,臣亦是這樣認為。”
“陛下深謀遠計,定下小黃冊和戶帖製度,製魚鱗圖冊,數年間,大明的耕地逐年穩步增長。”
“百姓安居樂業。”
“各地官員亦勤勤懇懇。”
“朝廷更是每逢半年便集中更迭一次魚鱗圖總冊,大明治內每一處耕地都登記造冊,據實可查。”
“且不論韓國公對朝野上下隱匿田畝,以好充次的說法是從何而來;每年的賦稅逐年遞增的數目,朝堂諸公可是親眼所見,有目共睹。”
“即便偶有疏漏。”
“想來不過是一時之差,等待照例對丈時,便能自行查漏補缺。”
聽見這近乎蓋棺定論一般的解釋。
滿朝文武都莫名鬆了口氣。
可是。
當一聲“嗬嗬”從李善長的嘴裏蹦出,許多人頓時覺得自己的腦仁都開始脹痛。
李善長睜開了眼,就當沒看見自己的門生故吏,隻對著範敏冷笑道:“一時之差?”
“偶有疏漏?”
“既然如此,範大人可否解釋一二,方才被收監的前戶部郎中劉平仲,去歲三月在老家通過牙子購置一千三百多畝上等水田,牙子的賬簿上同樣登記造冊,據實可查,為何在魚鱗圖冊上,這一千三百畝的上等水田就變成了千餘畝的荒田了麽。”
“啊!這…”
範敏頓時被噎的啞口無言。
他也是今年剛剛頂上來的戶部尚書,他方才出來蓋棺定論,未嚐沒有老李一起複就直接搞了他的部下,想著落一落他麵子的念頭。
可誰成想到。
他老李一起複就拿他的人開刀的時候,竟然還藏了一手啊。
看見範敏啞火。
李善長更是窮追不舍的問道:“範大人,要知道,這還是在直隸之內,應天府轄地。”
“真正的天子腳下。”
“此奸就敢幹出這般枉法之徑。”
“更罔論整個大明朝了。”
看範敏被懟的招架不住,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落回那個出來替老李打圓場的門生故吏身上。
此刻的他也是滿臉的欲哭無淚。
攬下籌備軍糧爛攤子。
他們這些門生故吏還能自我安慰,自家恩府是想借著新官上任三把火,替朝廷解決一樁難題,好站穩腳跟,為不久後的升遷攢底。
可這有無數種方法籌措調集,巧立名目的事。
莫名其妙就被他們恩府引到了田畝清丈上,硬生生把“天”給捅破了。
看在李善長是他們恩府的麵子上。
行,他使勁忍了,還千辛萬苦替他把話圓回來了。
結果呢?
他們恩府非要帶著他們往懸崖裏跳啊!
求你了,恩府。
閉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