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什麽叫老江湖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作者:擺爛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殿下到!”
“臣等見過太子殿下!”
奉天殿中,朱標大步邁進殿中,端坐在了龍椅上。
對此,朝中的諸位大臣早就習以為常,更無人會對朱家這對父子的禮數挑刺。
對他們而言。
相對於老朱,朱標坐在那反而更讓他們舒服些。
“諸卿可有奏本?”
看著龍椅上的小朱越發的進入狀態,常升的目光也悄然的掃向一眾朝臣。
一月多來,小朱的實用性做派也早已深入人心。
至於朝臣們的用心,架閣庫中評了級的奏本就是最好的憑證。
若不是如今朝中還缺人。
小朱說不得已經準備將這部分成績,正式的列入官員的升遷考評中了。
聽見朱標的問詢。
群臣之中,如今聲勢最盛的禮部尚書,韓國公李善長當仁不讓的首位出列奏道:“啟稟太子殿下,如今秋闈已近,各布政司已將各地記名參加試科舉的人數奏報。”
“以直隸為界,南部的記名舉子已然逾過三萬。”
“其中,以蘇州府,江浙一帶最為集中。”
“涉及的幾府紛紛上奏,請求朝廷調配衛所兵卒進城,協助府衙監考。”
“而北境地廣人稀,記名參加科舉的人數約為兩萬,集中在山東以及秦王,晉王,燕王三位藩王封地,四地知府皆盡上奏,言明還有不少舉子趕路不便,仍在源源不斷而來,請求朝廷下達詔令,開放沿途驛站,安置趕路的舉子,並指引方向。”
“最後,還請太子殿下定下秋闈試科舉之題庫。”
看得出來。
不論是真正為了科舉取仕,為國選才,還是為了迎合上意,麵對秋闈試科舉,各地的知府都拿出了十足的用心來對待。
於公於私,小朱都不能不給予支持。
朱標在龍椅上沉思片刻,當即就對著下方決斷道:“兵部著令,令南方奏報幾府附近衛所,各自抽調五百精銳,著甲,卸刃,持棍入府聽調,再令幾府知府征辟府內學府,府衙等地分別安置考生。”
“再令吏部發文,北境各府衙,以徭役為記,征調一批匠人檢修驛站。”
“時近九月,北境漸寒,再令各府衙預備些驅寒的草藥,薑片及被褥給過考和返鄉的舉子們備用。”
“考題之事,孤這幾日便會定下。”
“考慮此番應試舉子更多,還須韓國公早做準備,替這些即將過考進京的舉子尋些安置之所。”
“臣領旨。”
見李善長拱手歸列,位列其旁的吏部尚書劉崧也便爭先恐後的出列奏報道:“太子殿下,迄今為止,趕往各地的舉子已全部赴任一月,最早的已赴任近三月。”
“吏部剛剛完成對他們的首輪考評。”
“其中甲上者百,其餘最次也有個乙中評,可見在陛下及太子殿下的諄諄教誨,還有六部五寺的曆練,讓這些後進官員赴任既能上手。”
“對朝廷之國策,施行效果頗為喜人。”
“臣鬥膽,請太子殿下將此製列為大明官員赴任之定製。”
同樣是奏報。
同樣是捷報。
相較於韓國公李善長,這位禮部尚書的捧人和識人的水準顯然就差了不少。
小朱坐在龍椅上。
回應的也是相當冷淡,隻一個字:“可。”
常升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微微頷首,掩下嘴角那點笑意。
這位今年新任禮部尚書。
上任幾月,從沒聽說他主動在老朱麵前表現過什麽。
大概是怕弄巧成拙,拍馬屁派到豬蹄上,被老朱一刀砍了。
可麵對太子監國。
這老小子倒是上躥下跳的找存在。
可是拍朱標的馬屁,這小子也不多上上心。
即便他與朱標沒有多少深入接觸。
可但凡有些心眼的,哪裏不懂一個雄心壯誌的新君初登位,定然是不願甘於平凡,碌碌無為的道理。
就算是要拍馬屁,至少也得拍到他做出的成績上。
讓他覺得這馬屁是真心的讚美,而不是基於他的身份的阿諛奉承。
看看人韓國公做的多好。
明麵上並未有一點誇讚之意,可那激增的報名參加試科舉的舉子數量,難道還不能夠表明他的教化之功嗎?
說不得還會計入史書,成為一段後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至於那點問題。
那純屬是沒有問題創造問題。
不過是些調配資源的安置問題,難道他曾經的堂堂相國,如今的韓國公會搞不定?
還是說把奏書送到禦書房,朱標會處理不來?
顯然都不會。
隻是今日特地放到朝堂,假模假樣的拋出疑難,實則給朱標搭個舞台,再借百官之口,傳播天下。
說不得還要插隊上個報社頭條。
這一套下來,當今太子殿下的賢名這不就來了麽。
什麽是老江湖。
這就是老江湖啊。
常升搖頭笑笑,就見吃了憋還一頭霧水的劉崧悻悻的歸隊。
其他官員這才有序的出列,或呈急奏,或按照朱標奏書批複,將奏書之事放諸奉天殿朝議。
但眼下隻要不牽扯到清丈田畝,左右都什麽大事。
所以不過一個時辰,朝議也基本結束。
可就在太監確認後唱詞道:有事啟奏,無事……”
一聲“報”的大喝由遠而近,終究是打斷了奉天殿群臣下朝的“步伐!”
宮中的侍衛快步奔入了殿中。
單膝跪地,雙手捧著一本奏書,還有一塊東宮令牌奏道:“啟稟殿下,蘇州府急奏!”
當看見那塊東宮令牌時。
龍椅上的朱標便立時站了起來,與殿中的常升對視。
那塊令牌他們都認得。
是朱標為了方便常升到東宮探望太子妃時特賜的。
後來被他轉贈,落到了道衍手中,以為扯東宮大旗的憑證,方便行事。
如今被加急送回,顯然是作為急奏真實性的證明。
“快快呈上來。”
太監連忙從側下了台階,快步接過了侍衛手中的奏書和令牌呈送回來。
而當朱標第一時間翻開奏書,掃視幾行。
朝堂中所有人都親眼看見,朱標的麵色一瞬間便難看起來,攤開奏書的一雙手都不由得狠狠攥緊。
“太子殿下,蘇州府急奏所為何事?”
李善長趕忙出列問詢。
朱標猛然合上了奏書,一雙眼眸中透出冷冽的寒光,毋庸置疑的喝令道:“著兵部發文,快馬加鞭,令蘇州水師速速接管城防,實行軍管。”
“再令刑部侍郎,大理寺丞,禦史中丞,即刻調集得力人手趕赴蘇州府。”
“孤倒要看看。”
“究竟是誰在蘇州府內造謠生事,煽動舉子衝擊大儒府宅,還刺殺了一名朝廷命官。”
“臣等見過太子殿下!”
奉天殿中,朱標大步邁進殿中,端坐在了龍椅上。
對此,朝中的諸位大臣早就習以為常,更無人會對朱家這對父子的禮數挑刺。
對他們而言。
相對於老朱,朱標坐在那反而更讓他們舒服些。
“諸卿可有奏本?”
看著龍椅上的小朱越發的進入狀態,常升的目光也悄然的掃向一眾朝臣。
一月多來,小朱的實用性做派也早已深入人心。
至於朝臣們的用心,架閣庫中評了級的奏本就是最好的憑證。
若不是如今朝中還缺人。
小朱說不得已經準備將這部分成績,正式的列入官員的升遷考評中了。
聽見朱標的問詢。
群臣之中,如今聲勢最盛的禮部尚書,韓國公李善長當仁不讓的首位出列奏道:“啟稟太子殿下,如今秋闈已近,各布政司已將各地記名參加試科舉的人數奏報。”
“以直隸為界,南部的記名舉子已然逾過三萬。”
“其中,以蘇州府,江浙一帶最為集中。”
“涉及的幾府紛紛上奏,請求朝廷調配衛所兵卒進城,協助府衙監考。”
“而北境地廣人稀,記名參加科舉的人數約為兩萬,集中在山東以及秦王,晉王,燕王三位藩王封地,四地知府皆盡上奏,言明還有不少舉子趕路不便,仍在源源不斷而來,請求朝廷下達詔令,開放沿途驛站,安置趕路的舉子,並指引方向。”
“最後,還請太子殿下定下秋闈試科舉之題庫。”
看得出來。
不論是真正為了科舉取仕,為國選才,還是為了迎合上意,麵對秋闈試科舉,各地的知府都拿出了十足的用心來對待。
於公於私,小朱都不能不給予支持。
朱標在龍椅上沉思片刻,當即就對著下方決斷道:“兵部著令,令南方奏報幾府附近衛所,各自抽調五百精銳,著甲,卸刃,持棍入府聽調,再令幾府知府征辟府內學府,府衙等地分別安置考生。”
“再令吏部發文,北境各府衙,以徭役為記,征調一批匠人檢修驛站。”
“時近九月,北境漸寒,再令各府衙預備些驅寒的草藥,薑片及被褥給過考和返鄉的舉子們備用。”
“考題之事,孤這幾日便會定下。”
“考慮此番應試舉子更多,還須韓國公早做準備,替這些即將過考進京的舉子尋些安置之所。”
“臣領旨。”
見李善長拱手歸列,位列其旁的吏部尚書劉崧也便爭先恐後的出列奏報道:“太子殿下,迄今為止,趕往各地的舉子已全部赴任一月,最早的已赴任近三月。”
“吏部剛剛完成對他們的首輪考評。”
“其中甲上者百,其餘最次也有個乙中評,可見在陛下及太子殿下的諄諄教誨,還有六部五寺的曆練,讓這些後進官員赴任既能上手。”
“對朝廷之國策,施行效果頗為喜人。”
“臣鬥膽,請太子殿下將此製列為大明官員赴任之定製。”
同樣是奏報。
同樣是捷報。
相較於韓國公李善長,這位禮部尚書的捧人和識人的水準顯然就差了不少。
小朱坐在龍椅上。
回應的也是相當冷淡,隻一個字:“可。”
常升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微微頷首,掩下嘴角那點笑意。
這位今年新任禮部尚書。
上任幾月,從沒聽說他主動在老朱麵前表現過什麽。
大概是怕弄巧成拙,拍馬屁派到豬蹄上,被老朱一刀砍了。
可麵對太子監國。
這老小子倒是上躥下跳的找存在。
可是拍朱標的馬屁,這小子也不多上上心。
即便他與朱標沒有多少深入接觸。
可但凡有些心眼的,哪裏不懂一個雄心壯誌的新君初登位,定然是不願甘於平凡,碌碌無為的道理。
就算是要拍馬屁,至少也得拍到他做出的成績上。
讓他覺得這馬屁是真心的讚美,而不是基於他的身份的阿諛奉承。
看看人韓國公做的多好。
明麵上並未有一點誇讚之意,可那激增的報名參加試科舉的舉子數量,難道還不能夠表明他的教化之功嗎?
說不得還會計入史書,成為一段後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至於那點問題。
那純屬是沒有問題創造問題。
不過是些調配資源的安置問題,難道他曾經的堂堂相國,如今的韓國公會搞不定?
還是說把奏書送到禦書房,朱標會處理不來?
顯然都不會。
隻是今日特地放到朝堂,假模假樣的拋出疑難,實則給朱標搭個舞台,再借百官之口,傳播天下。
說不得還要插隊上個報社頭條。
這一套下來,當今太子殿下的賢名這不就來了麽。
什麽是老江湖。
這就是老江湖啊。
常升搖頭笑笑,就見吃了憋還一頭霧水的劉崧悻悻的歸隊。
其他官員這才有序的出列,或呈急奏,或按照朱標奏書批複,將奏書之事放諸奉天殿朝議。
但眼下隻要不牽扯到清丈田畝,左右都什麽大事。
所以不過一個時辰,朝議也基本結束。
可就在太監確認後唱詞道:有事啟奏,無事……”
一聲“報”的大喝由遠而近,終究是打斷了奉天殿群臣下朝的“步伐!”
宮中的侍衛快步奔入了殿中。
單膝跪地,雙手捧著一本奏書,還有一塊東宮令牌奏道:“啟稟殿下,蘇州府急奏!”
當看見那塊東宮令牌時。
龍椅上的朱標便立時站了起來,與殿中的常升對視。
那塊令牌他們都認得。
是朱標為了方便常升到東宮探望太子妃時特賜的。
後來被他轉贈,落到了道衍手中,以為扯東宮大旗的憑證,方便行事。
如今被加急送回,顯然是作為急奏真實性的證明。
“快快呈上來。”
太監連忙從側下了台階,快步接過了侍衛手中的奏書和令牌呈送回來。
而當朱標第一時間翻開奏書,掃視幾行。
朝堂中所有人都親眼看見,朱標的麵色一瞬間便難看起來,攤開奏書的一雙手都不由得狠狠攥緊。
“太子殿下,蘇州府急奏所為何事?”
李善長趕忙出列問詢。
朱標猛然合上了奏書,一雙眼眸中透出冷冽的寒光,毋庸置疑的喝令道:“著兵部發文,快馬加鞭,令蘇州水師速速接管城防,實行軍管。”
“再令刑部侍郎,大理寺丞,禦史中丞,即刻調集得力人手趕赴蘇州府。”
“孤倒要看看。”
“究竟是誰在蘇州府內造謠生事,煽動舉子衝擊大儒府宅,還刺殺了一名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