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風聲鶴唳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作者:擺爛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紀兄,翰林院七品編修之職空懸之事汝可曾聽聞。”
“怎能不知,那曾胥在翰林院媚上欺下,爭名奪利,愚兄不過是看不過,曾與其爭辯了兩句,便在這翰林院典簿之職蹉跎歲月五年有餘,今歲總算是撥雲見日了。”
大明宮,翰林院中。
隨著秋闈將近。
六部五寺和東宮臣屬暗中抗衡之時,翰林院編修因收受賄賂等罪責,被監察禦史參奏而下獄之事,就像是一塊石頭投進了這表麵平靜的湖裏。
但其震起的漣漪。
卻不知將在平靜湖麵的暗湧推動下,最終掀起怎樣的風浪。
尤其對六部五寺的官員而言。
在眼下這個關口,一個翰林院官員編修下獄,可算不得什麽好風向。
雖說這編修的罪責證據確鑿。
即使這翰林院並不歸屬於六部五寺管轄。
但其在編官員,皆是朝廷的儲備人才,與東宮臣屬序列。
這是朝廷官員的共識。
這樣一個於朝廷,無足輕重,與尋常百姓生計也牽扯不上什麽關係的官員,非就現在查處,下旨處置不可嗎?
隨即而來的另一則消息。
則更加佐證了六部五寺基層官員的猜想。
今歲已逾花甲之年的,在國子監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二十五載的國子監司業,李克明李老,於三日前上書告老,奏書昨日呈送於禦案。
當日便得批複。
允了。
這則消息一出,六部五寺的基層官員都坐不住了。
這是不是太子殿下對於六部五寺基層官員私下裏拖遝行徑的敲打呢?
要知道。
這種桃李滿天下的大儒,那可都是越老越吃香的存在。
除了諸如宋濂這一級別,能為太子師,或者為皇帝講經,就是那批在蘇州府直接參與四書五經校訂的大儒們的名望勉強能與之一比了。
他們都是凡天下讀書人所知,都必定禮敬三分的存在。
不是真到了精力不濟,年邁體衰。
不說恩官進爵,就算是白拿俸祿,也得將養在京城,好生照料,以為表率,收天下讀書人之心。
何況李老在國子監講學多年,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的兩朝元老。
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的名望和人脈都不差。
這種級別的官員也是說告老就告老了?
如果太子殿下真要做點什麽,就算他們這些六部五寺基層官員暗中聯合起來,真就能影響太子殿下的決斷嗎?
殿下啊殿下。
我等也是您的臣子,您怎麽就能這麽偏心呢。
六部五寺的臣屬們暗自焦灼著。
而他們頭上的主官,則趁此良機,明麵上撫慰兩句,收攏人心,背地裏笑盈盈的看戲。
就等著看太子殿下怎麽解眼下這個困局。
雖說如今能任六部五寺主官的這批人,多多少少都曾跟著老朱建功立業,也都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臣。
可要讓他們這些人真正服氣,聽憑太子調遣。
那也得通過他們的考驗才是。
對朱標服氣,和因為對老朱服氣而對他的繼承人服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要麽真能折服他們。
要麽給他們帶來沒法拒絕的利益。
否則,尚且隻處理了明初四大案其一的朱標,即便在如何處置曲阜孔家族人的問題上曾勢壓百官。
但在他們這批人看來,那也隻是取巧罷了。
可緊接著傳來的消息,就讓絕大多數人不淡定了。
太子殿下念及李司業勞苦功高,二十多年兢兢業業無一錯處,其弟子無不稱頌其賢德,同僚舊友無不稱頌,特賜車馬送其歸鄉,並親筆題匾,誘掖後進,以為表彰。
還傳詔蘇州知府,待其車馬抵達蘇州府時,敲鑼打鼓,八抬大轎,抬匾歸鄉,以詔其賢。
希望蘇州知府能知人善用,廣邀大儒,盡快修訂好《官學》,以慰天下學子求學之心。
能混跡官場的,沒一個是傻子。
當這個消息一處,誰還看不出來,太子殿下表麵上雖是放了人。
實際上就差耳提麵命,讓蘇州知府好生照料好這位國子監司業。
最好能將他一並拉進官學校訂的那批大儒中。
如此一來。
雖說是離了京,好似是斷了京城人脈吃了虧。
可是這又是八抬大轎,敲鑼打鼓,又是抬匾歸鄉,誘掖後進的。
還把人安排進了官學校訂的行列。
將來極有可能還要將名字錄入校訂後的《官學》的扉頁裏。
麵子裏子照顧的那叫一個到位。
一進一出哪裏還有虧,簡直贏麻了好吧。
人活一世。
到頭不就為了這點東西麽。
看著這位昨日還因為告老被批,有些失魂落魄,還以為自己哪裏招罪了太子的李司業,今日便喜笑顏開在國子監與同僚及弟子們“依依惜別”,恨不能現在就坐上馬車,榮歸故裏的樣子。
國子監裏與這位李司業同僚或同歲的官員,羨慕的簡直能咬碎後槽牙,恨不能跟他換換。
一大一小,一好一壞兩個瓜。
吃的朝堂百官飽飽的。
但對於六部五寺的基層官員而言,這些與他們都太遙遠。
他們所關心的,所能關心的。
到頭也就是那一畝三分地的俸祿和田產罷了。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
在翌日的大朝會結束後,六部五寺的官員居然就在他們各自所屬的衙門裏,見到了他們往日都不敢奢望得見的人。
“太子殿下!!”
“臣李想(臣……)參見太子殿下!”
“都平身吧。”
“謝殿下!”
朱標走進了六部五寺衙門,臉上帶著符合百官期許,溫潤如玉的微笑,雙手虛托著招呼平身。
望著麵前這一雙雙帶著期盼的雙眼。
朱標知道。
他這回算是來對了。
維持朝廷基本運轉的就是這樣一批人。
但若是沒有機遇和背景,他們終其一生或許都沒機會被朱標召見一麵。
不論是為了秋闈,還是為了更之後的田畝清丈。
亦或者是別的什麽國策。
穩了他們的人心。
朝廷再有人想上下其手,在秋闈科舉或田畝清丈裏玩欺上瞞下,徇私舞弊這一套,首先就沒法避過他們的這一關。
“怎能不知,那曾胥在翰林院媚上欺下,爭名奪利,愚兄不過是看不過,曾與其爭辯了兩句,便在這翰林院典簿之職蹉跎歲月五年有餘,今歲總算是撥雲見日了。”
大明宮,翰林院中。
隨著秋闈將近。
六部五寺和東宮臣屬暗中抗衡之時,翰林院編修因收受賄賂等罪責,被監察禦史參奏而下獄之事,就像是一塊石頭投進了這表麵平靜的湖裏。
但其震起的漣漪。
卻不知將在平靜湖麵的暗湧推動下,最終掀起怎樣的風浪。
尤其對六部五寺的官員而言。
在眼下這個關口,一個翰林院官員編修下獄,可算不得什麽好風向。
雖說這編修的罪責證據確鑿。
即使這翰林院並不歸屬於六部五寺管轄。
但其在編官員,皆是朝廷的儲備人才,與東宮臣屬序列。
這是朝廷官員的共識。
這樣一個於朝廷,無足輕重,與尋常百姓生計也牽扯不上什麽關係的官員,非就現在查處,下旨處置不可嗎?
隨即而來的另一則消息。
則更加佐證了六部五寺基層官員的猜想。
今歲已逾花甲之年的,在國子監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二十五載的國子監司業,李克明李老,於三日前上書告老,奏書昨日呈送於禦案。
當日便得批複。
允了。
這則消息一出,六部五寺的基層官員都坐不住了。
這是不是太子殿下對於六部五寺基層官員私下裏拖遝行徑的敲打呢?
要知道。
這種桃李滿天下的大儒,那可都是越老越吃香的存在。
除了諸如宋濂這一級別,能為太子師,或者為皇帝講經,就是那批在蘇州府直接參與四書五經校訂的大儒們的名望勉強能與之一比了。
他們都是凡天下讀書人所知,都必定禮敬三分的存在。
不是真到了精力不濟,年邁體衰。
不說恩官進爵,就算是白拿俸祿,也得將養在京城,好生照料,以為表率,收天下讀書人之心。
何況李老在國子監講學多年,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的兩朝元老。
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的名望和人脈都不差。
這種級別的官員也是說告老就告老了?
如果太子殿下真要做點什麽,就算他們這些六部五寺基層官員暗中聯合起來,真就能影響太子殿下的決斷嗎?
殿下啊殿下。
我等也是您的臣子,您怎麽就能這麽偏心呢。
六部五寺的臣屬們暗自焦灼著。
而他們頭上的主官,則趁此良機,明麵上撫慰兩句,收攏人心,背地裏笑盈盈的看戲。
就等著看太子殿下怎麽解眼下這個困局。
雖說如今能任六部五寺主官的這批人,多多少少都曾跟著老朱建功立業,也都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臣。
可要讓他們這些人真正服氣,聽憑太子調遣。
那也得通過他們的考驗才是。
對朱標服氣,和因為對老朱服氣而對他的繼承人服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要麽真能折服他們。
要麽給他們帶來沒法拒絕的利益。
否則,尚且隻處理了明初四大案其一的朱標,即便在如何處置曲阜孔家族人的問題上曾勢壓百官。
但在他們這批人看來,那也隻是取巧罷了。
可緊接著傳來的消息,就讓絕大多數人不淡定了。
太子殿下念及李司業勞苦功高,二十多年兢兢業業無一錯處,其弟子無不稱頌其賢德,同僚舊友無不稱頌,特賜車馬送其歸鄉,並親筆題匾,誘掖後進,以為表彰。
還傳詔蘇州知府,待其車馬抵達蘇州府時,敲鑼打鼓,八抬大轎,抬匾歸鄉,以詔其賢。
希望蘇州知府能知人善用,廣邀大儒,盡快修訂好《官學》,以慰天下學子求學之心。
能混跡官場的,沒一個是傻子。
當這個消息一處,誰還看不出來,太子殿下表麵上雖是放了人。
實際上就差耳提麵命,讓蘇州知府好生照料好這位國子監司業。
最好能將他一並拉進官學校訂的那批大儒中。
如此一來。
雖說是離了京,好似是斷了京城人脈吃了虧。
可是這又是八抬大轎,敲鑼打鼓,又是抬匾歸鄉,誘掖後進的。
還把人安排進了官學校訂的行列。
將來極有可能還要將名字錄入校訂後的《官學》的扉頁裏。
麵子裏子照顧的那叫一個到位。
一進一出哪裏還有虧,簡直贏麻了好吧。
人活一世。
到頭不就為了這點東西麽。
看著這位昨日還因為告老被批,有些失魂落魄,還以為自己哪裏招罪了太子的李司業,今日便喜笑顏開在國子監與同僚及弟子們“依依惜別”,恨不能現在就坐上馬車,榮歸故裏的樣子。
國子監裏與這位李司業同僚或同歲的官員,羨慕的簡直能咬碎後槽牙,恨不能跟他換換。
一大一小,一好一壞兩個瓜。
吃的朝堂百官飽飽的。
但對於六部五寺的基層官員而言,這些與他們都太遙遠。
他們所關心的,所能關心的。
到頭也就是那一畝三分地的俸祿和田產罷了。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
在翌日的大朝會結束後,六部五寺的官員居然就在他們各自所屬的衙門裏,見到了他們往日都不敢奢望得見的人。
“太子殿下!!”
“臣李想(臣……)參見太子殿下!”
“都平身吧。”
“謝殿下!”
朱標走進了六部五寺衙門,臉上帶著符合百官期許,溫潤如玉的微笑,雙手虛托著招呼平身。
望著麵前這一雙雙帶著期盼的雙眼。
朱標知道。
他這回算是來對了。
維持朝廷基本運轉的就是這樣一批人。
但若是沒有機遇和背景,他們終其一生或許都沒機會被朱標召見一麵。
不論是為了秋闈,還是為了更之後的田畝清丈。
亦或者是別的什麽國策。
穩了他們的人心。
朝廷再有人想上下其手,在秋闈科舉或田畝清丈裏玩欺上瞞下,徇私舞弊這一套,首先就沒法避過他們的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