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回老家(1)
替鄰居奶奶重活一回後,又穿書了 作者:木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童佳這一行人回到老家的那天是臘月二十五,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做豆腐。
田媽笑著說:“咱們回來的時間也巧,這‘豆腐’的寓意好,都有福。
常言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咱們北方人在南方那就是水土不服,回來之後,肯定哪兒哪兒都能順利了。”
為了維持楊跡夏是被迫解職回鄉的人設,這一路上,楊跡夏和童佳都一直保持著距離。
而自從自己殘疾後,就一直對楊跡夏愛搭不理的刁詠廷,在這一路上,倒是特別關心楊跡夏。
他可能覺得自己是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解職,而楊跡夏卻是因為女人被拖了後腿,心裏肯定比自己還要憋屈。
明麵上是安慰,實際上是嘲笑。
這個時候的他,儼然忘記了當初在江城的時候,他是多麽羨慕楊跡夏有童佳這個賢內助,而他身邊隻有榮欣梓這個上不了台麵的女人,甚至還想找機會去勾搭童佳。
但他的想法還沒等實施,自己就殘疾了,仕途不保,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想了。
現在看到楊跡夏這個樣子,還十分慶幸自己當初沒行動,不然他一個人有兩個拖後腿的女人,就算他身體不殘缺,那也遭不住。
所以,他們回老家的這一路上,都是女人們們待在一起,男人們待在一起,氣氛十分詭異。
田媽這話,其實也是有想要緩和關係,當眾給楊跡夏一個台階下。
已經回到老家了,很快就要開展工作,兩個人一直僵著,實在是不合適。
楊跡夏和童佳之間本來也沒有真正的矛盾,有了台階下,楊跡夏也就順坡下驢了。
他輕咳了一下,說:“我先陪你回娘家看看嶽母大人的情況,然後咱們再回家吧。”
童佳點頭,看了榮欣梓一眼,問:“你們是先回自己家,還是跟我們一起?”
刁詠廷想先回家,可楊跡夏要先去嶽母家,兩個人同樣都是女婿,他不去不合適。
於是,也心不甘情不願的說:“一起吧。嶽母大人的身體不好,我們一起去了,就不用折騰她老人家起來兩次了。”
大家意見達成一致,中途也就沒有停留,直接去了榮家。
楊跡夏在訂婚前來過榮家一次,雖然迎親的時候沒有親自來,可到底也不是第一次來榮家。
但童佳卻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踏入榮家的家門。
之前她的腦子裏雖然有不少榮奶奶的記憶,但隨著她和楊跡夏簽下離婚書後,那些記憶就越來越模糊了。
尤其是她開始跟楊跡夏共事,關於榮家的記憶,準確的說,應該是關於那些對她不好的人和事,就逐漸在腦海中淡去了。
現在她腦子裏記得十分清楚的,跟榮家相關的隻有三件事情。
一是爺爺奶奶的墓地在哪裏,以及二老喜歡吃什麽。
二是二老去世前真的給榮欣桐留了一份獨屬於她的嫁妝,她原本想在回門的時候,把這些東西找出來,跟自己小弟平分的,但是不管是童佳,還是曾經的榮奶奶都沒有回門的機會。
很多年後,榮奶奶雖然回來了,但是那些東西,早就因為老宅翻修,被她那個沒良心的大弟榮欣樺給占為己有了。
三是出嫁前一夜,小弟榮欣鬆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榮欣桐添了妝,榮欣桐不想要弟弟的這個錢,就趁著弟弟不注意,把那些錢跟爺爺奶奶留給她的東西放在了一起,想著回門的時候,再還給弟弟。
還是那句話,很遺憾,她們都沒有這個機會了。
姐弟倆終其一生,都沒有再見過麵。
想到這裏,童佳心裏突然感覺十分難受,眼角也有了冰涼的觸感。
是陶均樂在給她擦眼淚。
站在榮家的院子裏,她居然在不知不覺中流出了眼淚。
看著眼前的一切,好像是有曾經記憶中的樣子,但卻又顯得那麽陌生和不真實。
眼淚應該是榮奶奶的情感,她在心中默默的說道:“榮奶奶,放心吧。如果有機會見到你小弟,我一定會把你想給他的那些東西都交給他,並盡全力保住他的性命的。
如果沒有機會了,那估計你們姐倆已經見到麵了。
你也找機會跟我說一聲,別讓我白忙活了。”
大家看著童佳的眼淚,都以為她是觸景生情,除了陶均樂和田媽陪在她身邊,默默安慰外,其他人都沒有過來。
楊跡夏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麽,榮欣梓和榮欣枝現在內心的感觸比她還要大,著實是顧不上她。
等大家的心情都平複下來後,才繼續往屋子裏麵走。
榮家已經故去的大家長,也就是榮家姐弟五個人的父親榮老爺子,原本是個私塾先生,學堂就開設在自己家裏。
所以,榮家人住的是個三進四合院。
倒座房是曾經學生們的宿舍和食堂,二進院的正屋就是學堂,東廂房是榮老爺子的臥室加書房,西廂房是其他先生的臥室加書房。
家裏其他的人都住在第三進院子的後罩房裏。
現在,榮老爺子雖然不在了,可依舊還有很多學生在這裏上課。
但是走到正房邊上,大家聽到裏麵教授的課程內容,卻都變了臉色。
上課的孩子們都是華夏國的孩子,可教授的內容卻不是什麽《四書》《五經》和各類經史子集,甚至連老師口中說出來的都不是華夏國的語言,而是扶桑國的語言。
童佳氣憤不已,想要衝出去阻攔那些孩子們的思想被荼毒,手腕卻被人緊緊的握住。
握住她手腕的人是楊跡夏,憑著手上的力道,童佳也感受到了楊跡夏其實也十分憤怒。
但看向他的眼神時,卻又什麽都看不出來。
手腕上感受到了楊跡夏在用摩斯密碼給自己傳遞的消息後,童佳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並開始細心的觀察周邊的環境。
果然,堂屋的四個角落裏都站著人,還都是陌生麵孔,記憶中從來都沒有過的樣子。
童佳擔心是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問題,記不起來了,就拉了榮欣梓一下,問:“這什麽時候上課,還要配保鏢了?那四個人是誰呀?哪家的叔伯兄弟嗎?”
榮欣梓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出嫁之後我也就回來過兩回。小妹知道嗎?”
榮欣枝也搖頭,說:“爹走了之後,大哥跟族裏的叔伯兄弟來往的都不多。我去滬市的時候,家裏的學堂早就停了,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恢複招生了。
那四個人我不認識,上麵講課的先生,我也不認識。
咱們去後麵找玲姨問問吧,她一直照顧咱娘,肯定知道家裏的事情。”
幾人點頭,一起往後罩房走去。
但他們才走到連廊上,就被人阻止了去路。
阻攔他們的人都穿著扶桑國的衣服,看向幾人的神色都十分不善。
作為幾人中跟扶桑國打交道最多的刁詠廷,在這個時候,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主動上前,去跟這幾個扶桑人溝通。
本來還惡狠狠的盯著他們的扶桑人,在跟刁詠廷溝通過之後,再次看向他們的眼神,就變得和善多了。
但眼神再和善,做出的動作,也還是要把人給請出去的動作。
楊跡夏和童佳一直在學習扶桑國的語言,他們大概聽懂了,陶均樂本來就會,外表又有小孩子作為偽裝,直接湊到前麵去聽,聽到的內容比他們倆還多。
本來還想說這裏明明是自己的家,怎麽就不讓自己回家的榮欣梓和榮欣枝在看到刁詠廷笑著跟那些扶桑國人道別,然後神色愉悅,眼神卻帶著冷厲的帶著眾人往外走時,卻是什麽話都不敢說了。
眾人又站在榮家門口之後,楊跡夏才開口問道:“妹夫,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呀?”
刁詠廷說:“榮欣樺把這宅子賣了,帶著妻兒去了省城。
至於嶽母的情況,我沒問到,那些扶桑人說他們不清楚,讓咱們去找周邊的老鄰居問問看。”
“大哥賣了宅子?什麽時候的事情呀?他怎麽都沒寫信通知咱們一聲呢?”榮欣梓和榮欣枝異口同聲的問道。
刁詠廷說:“估計是小妹當初跟著咱們去了滬市後,就得罪了他。
他現在來這麽一出,擺明了就是想要跟咱們劃清界限了。”
對於當初榮欣樺和刁詠廷的分歧,童佳也聽榮欣梓說過,無非就是都想用小姨子的婚姻來為自己未來的仕途鋪路。
但最後誰也沒落到好處就是了。
要是榮家老太太已經不在了,這關係斷絕也就斷絕了。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還不能確定榮家的老太太還在不在。
楊跡夏說:“我家距離這裏太遠,要是回了家再過來,實在是太遠了。
這打聽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聽明白的,要不咱們先找個旅店住兩天,問清楚嶽母的下落後,咱們再各自回家去過年?”
最後一句話,他是看著刁詠廷說的。
刁詠廷搖搖頭,說:“既然大姐夫你們要住下來打聽,那就你們來打聽好了。打聽到了派人上門去給我送個信兒。
我家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就不再繼續待在這裏浪費時間了。
刁仁,拿上行李,咱們回家。”
說完,他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榮欣梓沒辦法,現在她雖然對刁詠廷動了殺心,但此時還不是翻臉的好時機,隻能抱歉的對童佳和楊跡夏笑了笑,快步跟了上去。
榮欣枝看了看遠去三人的背影,十分落寞的往童佳身邊站了站。
她說:“大姐,現在家都沒了,我以後可怎麽辦呀?”
童佳歎了口氣,說:“先找旅館吧。打聽清楚娘在哪裏之後,咱們再商量你以後該怎麽辦。”
本來,她以為不管怎麽說讓榮欣枝住在榮家,對她來說,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了。
沒想到榮欣樺那麽狠,直接賣掉了祖宅,還賣給了扶桑國人,連一點兒後路都不給她們三個出嫁的姐妹和離家出走的弟弟留。
怪不得當初榮奶奶跟她交代事情的時候,特別說明了,不要對娘家的人心軟呢?
感情這娘家人全都是唯利是圖,有奶就是娘的人。
今天都是臘月二十五了,不管是縣裏,還是鎮上,找了一圈,根本就沒有開著門營業的旅店。
“看來今天想找旅店安頓下來是不好辦了。小枝,你是咱們姐妹幾個裏最後一個離開家的,你應該知道,咱們老宅附近還有哪家的鄰居或者親戚跟咱們家關係還不錯的吧?”童佳覺得繼續找旅店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找親戚或者鄰居家借宿一晚,他們給錢。
這樣還能更加詳細的打聽到榮家老太太的消息,隻是她腦子裏對榮家的親戚都沒什麽印象了,隻能寄希望於榮欣枝。
榮欣枝想了想,囁嚅的說道:“其實爹去世之後,不管是鄰居,還是親戚,都不太願意跟咱們家來往了。
大哥……大哥他做買辦,本來很多人都想跟他搞好關係的,可後來發現他主要服務的是扶桑國人,就有很多長輩來家裏指責大哥,說他……哎呀,反正話說得挺難聽的。
再後來就是我的婚事,大哥想直接把我送給他們洋行裏的一個扶桑國經理當小妾,咱娘不讓,可是實在攔不住,就去找了人來幫忙。
我才有了跟著二姐和二姐夫去滬市的機會。
去了滬市之後,我才知道,其實大家都一樣,就是一個擺在明麵上,一個偷偷摸摸的而已。”
“那……那你離開家的時候,咱娘是找的誰來幫的忙呀?”童佳無奈又問。
估計榮欣樺已經把能得罪的人都給得罪了,現在隻能找榮欣枝離開家之前,跟家裏關係還算比較好的人家去打聽消息並借宿了。
榮欣枝說:“就從前麵那條胡同往裏走第三家的五叔家。
他跟咱爹是叔伯兄弟,家裏的孩子們都是在咱們家學堂讀的書,當時咱爹都沒收過他們錢。”
童佳看了楊跡夏一眼,楊跡夏說:“行,就去這個五叔家。
田媽,你拿兩包滬市的點心出來,不管是借宿還是擺放,空著手去都不合適。”
準備好東西後,五人就在榮欣枝的帶領下去敲了五叔家的門。
田媽笑著說:“咱們回來的時間也巧,這‘豆腐’的寓意好,都有福。
常言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咱們北方人在南方那就是水土不服,回來之後,肯定哪兒哪兒都能順利了。”
為了維持楊跡夏是被迫解職回鄉的人設,這一路上,楊跡夏和童佳都一直保持著距離。
而自從自己殘疾後,就一直對楊跡夏愛搭不理的刁詠廷,在這一路上,倒是特別關心楊跡夏。
他可能覺得自己是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解職,而楊跡夏卻是因為女人被拖了後腿,心裏肯定比自己還要憋屈。
明麵上是安慰,實際上是嘲笑。
這個時候的他,儼然忘記了當初在江城的時候,他是多麽羨慕楊跡夏有童佳這個賢內助,而他身邊隻有榮欣梓這個上不了台麵的女人,甚至還想找機會去勾搭童佳。
但他的想法還沒等實施,自己就殘疾了,仕途不保,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想了。
現在看到楊跡夏這個樣子,還十分慶幸自己當初沒行動,不然他一個人有兩個拖後腿的女人,就算他身體不殘缺,那也遭不住。
所以,他們回老家的這一路上,都是女人們們待在一起,男人們待在一起,氣氛十分詭異。
田媽這話,其實也是有想要緩和關係,當眾給楊跡夏一個台階下。
已經回到老家了,很快就要開展工作,兩個人一直僵著,實在是不合適。
楊跡夏和童佳之間本來也沒有真正的矛盾,有了台階下,楊跡夏也就順坡下驢了。
他輕咳了一下,說:“我先陪你回娘家看看嶽母大人的情況,然後咱們再回家吧。”
童佳點頭,看了榮欣梓一眼,問:“你們是先回自己家,還是跟我們一起?”
刁詠廷想先回家,可楊跡夏要先去嶽母家,兩個人同樣都是女婿,他不去不合適。
於是,也心不甘情不願的說:“一起吧。嶽母大人的身體不好,我們一起去了,就不用折騰她老人家起來兩次了。”
大家意見達成一致,中途也就沒有停留,直接去了榮家。
楊跡夏在訂婚前來過榮家一次,雖然迎親的時候沒有親自來,可到底也不是第一次來榮家。
但童佳卻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踏入榮家的家門。
之前她的腦子裏雖然有不少榮奶奶的記憶,但隨著她和楊跡夏簽下離婚書後,那些記憶就越來越模糊了。
尤其是她開始跟楊跡夏共事,關於榮家的記憶,準確的說,應該是關於那些對她不好的人和事,就逐漸在腦海中淡去了。
現在她腦子裏記得十分清楚的,跟榮家相關的隻有三件事情。
一是爺爺奶奶的墓地在哪裏,以及二老喜歡吃什麽。
二是二老去世前真的給榮欣桐留了一份獨屬於她的嫁妝,她原本想在回門的時候,把這些東西找出來,跟自己小弟平分的,但是不管是童佳,還是曾經的榮奶奶都沒有回門的機會。
很多年後,榮奶奶雖然回來了,但是那些東西,早就因為老宅翻修,被她那個沒良心的大弟榮欣樺給占為己有了。
三是出嫁前一夜,小弟榮欣鬆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榮欣桐添了妝,榮欣桐不想要弟弟的這個錢,就趁著弟弟不注意,把那些錢跟爺爺奶奶留給她的東西放在了一起,想著回門的時候,再還給弟弟。
還是那句話,很遺憾,她們都沒有這個機會了。
姐弟倆終其一生,都沒有再見過麵。
想到這裏,童佳心裏突然感覺十分難受,眼角也有了冰涼的觸感。
是陶均樂在給她擦眼淚。
站在榮家的院子裏,她居然在不知不覺中流出了眼淚。
看著眼前的一切,好像是有曾經記憶中的樣子,但卻又顯得那麽陌生和不真實。
眼淚應該是榮奶奶的情感,她在心中默默的說道:“榮奶奶,放心吧。如果有機會見到你小弟,我一定會把你想給他的那些東西都交給他,並盡全力保住他的性命的。
如果沒有機會了,那估計你們姐倆已經見到麵了。
你也找機會跟我說一聲,別讓我白忙活了。”
大家看著童佳的眼淚,都以為她是觸景生情,除了陶均樂和田媽陪在她身邊,默默安慰外,其他人都沒有過來。
楊跡夏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麽,榮欣梓和榮欣枝現在內心的感觸比她還要大,著實是顧不上她。
等大家的心情都平複下來後,才繼續往屋子裏麵走。
榮家已經故去的大家長,也就是榮家姐弟五個人的父親榮老爺子,原本是個私塾先生,學堂就開設在自己家裏。
所以,榮家人住的是個三進四合院。
倒座房是曾經學生們的宿舍和食堂,二進院的正屋就是學堂,東廂房是榮老爺子的臥室加書房,西廂房是其他先生的臥室加書房。
家裏其他的人都住在第三進院子的後罩房裏。
現在,榮老爺子雖然不在了,可依舊還有很多學生在這裏上課。
但是走到正房邊上,大家聽到裏麵教授的課程內容,卻都變了臉色。
上課的孩子們都是華夏國的孩子,可教授的內容卻不是什麽《四書》《五經》和各類經史子集,甚至連老師口中說出來的都不是華夏國的語言,而是扶桑國的語言。
童佳氣憤不已,想要衝出去阻攔那些孩子們的思想被荼毒,手腕卻被人緊緊的握住。
握住她手腕的人是楊跡夏,憑著手上的力道,童佳也感受到了楊跡夏其實也十分憤怒。
但看向他的眼神時,卻又什麽都看不出來。
手腕上感受到了楊跡夏在用摩斯密碼給自己傳遞的消息後,童佳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並開始細心的觀察周邊的環境。
果然,堂屋的四個角落裏都站著人,還都是陌生麵孔,記憶中從來都沒有過的樣子。
童佳擔心是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問題,記不起來了,就拉了榮欣梓一下,問:“這什麽時候上課,還要配保鏢了?那四個人是誰呀?哪家的叔伯兄弟嗎?”
榮欣梓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出嫁之後我也就回來過兩回。小妹知道嗎?”
榮欣枝也搖頭,說:“爹走了之後,大哥跟族裏的叔伯兄弟來往的都不多。我去滬市的時候,家裏的學堂早就停了,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恢複招生了。
那四個人我不認識,上麵講課的先生,我也不認識。
咱們去後麵找玲姨問問吧,她一直照顧咱娘,肯定知道家裏的事情。”
幾人點頭,一起往後罩房走去。
但他們才走到連廊上,就被人阻止了去路。
阻攔他們的人都穿著扶桑國的衣服,看向幾人的神色都十分不善。
作為幾人中跟扶桑國打交道最多的刁詠廷,在這個時候,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主動上前,去跟這幾個扶桑人溝通。
本來還惡狠狠的盯著他們的扶桑人,在跟刁詠廷溝通過之後,再次看向他們的眼神,就變得和善多了。
但眼神再和善,做出的動作,也還是要把人給請出去的動作。
楊跡夏和童佳一直在學習扶桑國的語言,他們大概聽懂了,陶均樂本來就會,外表又有小孩子作為偽裝,直接湊到前麵去聽,聽到的內容比他們倆還多。
本來還想說這裏明明是自己的家,怎麽就不讓自己回家的榮欣梓和榮欣枝在看到刁詠廷笑著跟那些扶桑國人道別,然後神色愉悅,眼神卻帶著冷厲的帶著眾人往外走時,卻是什麽話都不敢說了。
眾人又站在榮家門口之後,楊跡夏才開口問道:“妹夫,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呀?”
刁詠廷說:“榮欣樺把這宅子賣了,帶著妻兒去了省城。
至於嶽母的情況,我沒問到,那些扶桑人說他們不清楚,讓咱們去找周邊的老鄰居問問看。”
“大哥賣了宅子?什麽時候的事情呀?他怎麽都沒寫信通知咱們一聲呢?”榮欣梓和榮欣枝異口同聲的問道。
刁詠廷說:“估計是小妹當初跟著咱們去了滬市後,就得罪了他。
他現在來這麽一出,擺明了就是想要跟咱們劃清界限了。”
對於當初榮欣樺和刁詠廷的分歧,童佳也聽榮欣梓說過,無非就是都想用小姨子的婚姻來為自己未來的仕途鋪路。
但最後誰也沒落到好處就是了。
要是榮家老太太已經不在了,這關係斷絕也就斷絕了。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還不能確定榮家的老太太還在不在。
楊跡夏說:“我家距離這裏太遠,要是回了家再過來,實在是太遠了。
這打聽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聽明白的,要不咱們先找個旅店住兩天,問清楚嶽母的下落後,咱們再各自回家去過年?”
最後一句話,他是看著刁詠廷說的。
刁詠廷搖搖頭,說:“既然大姐夫你們要住下來打聽,那就你們來打聽好了。打聽到了派人上門去給我送個信兒。
我家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就不再繼續待在這裏浪費時間了。
刁仁,拿上行李,咱們回家。”
說完,他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榮欣梓沒辦法,現在她雖然對刁詠廷動了殺心,但此時還不是翻臉的好時機,隻能抱歉的對童佳和楊跡夏笑了笑,快步跟了上去。
榮欣枝看了看遠去三人的背影,十分落寞的往童佳身邊站了站。
她說:“大姐,現在家都沒了,我以後可怎麽辦呀?”
童佳歎了口氣,說:“先找旅館吧。打聽清楚娘在哪裏之後,咱們再商量你以後該怎麽辦。”
本來,她以為不管怎麽說讓榮欣枝住在榮家,對她來說,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了。
沒想到榮欣樺那麽狠,直接賣掉了祖宅,還賣給了扶桑國人,連一點兒後路都不給她們三個出嫁的姐妹和離家出走的弟弟留。
怪不得當初榮奶奶跟她交代事情的時候,特別說明了,不要對娘家的人心軟呢?
感情這娘家人全都是唯利是圖,有奶就是娘的人。
今天都是臘月二十五了,不管是縣裏,還是鎮上,找了一圈,根本就沒有開著門營業的旅店。
“看來今天想找旅店安頓下來是不好辦了。小枝,你是咱們姐妹幾個裏最後一個離開家的,你應該知道,咱們老宅附近還有哪家的鄰居或者親戚跟咱們家關係還不錯的吧?”童佳覺得繼續找旅店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找親戚或者鄰居家借宿一晚,他們給錢。
這樣還能更加詳細的打聽到榮家老太太的消息,隻是她腦子裏對榮家的親戚都沒什麽印象了,隻能寄希望於榮欣枝。
榮欣枝想了想,囁嚅的說道:“其實爹去世之後,不管是鄰居,還是親戚,都不太願意跟咱們家來往了。
大哥……大哥他做買辦,本來很多人都想跟他搞好關係的,可後來發現他主要服務的是扶桑國人,就有很多長輩來家裏指責大哥,說他……哎呀,反正話說得挺難聽的。
再後來就是我的婚事,大哥想直接把我送給他們洋行裏的一個扶桑國經理當小妾,咱娘不讓,可是實在攔不住,就去找了人來幫忙。
我才有了跟著二姐和二姐夫去滬市的機會。
去了滬市之後,我才知道,其實大家都一樣,就是一個擺在明麵上,一個偷偷摸摸的而已。”
“那……那你離開家的時候,咱娘是找的誰來幫的忙呀?”童佳無奈又問。
估計榮欣樺已經把能得罪的人都給得罪了,現在隻能找榮欣枝離開家之前,跟家裏關係還算比較好的人家去打聽消息並借宿了。
榮欣枝說:“就從前麵那條胡同往裏走第三家的五叔家。
他跟咱爹是叔伯兄弟,家裏的孩子們都是在咱們家學堂讀的書,當時咱爹都沒收過他們錢。”
童佳看了楊跡夏一眼,楊跡夏說:“行,就去這個五叔家。
田媽,你拿兩包滬市的點心出來,不管是借宿還是擺放,空著手去都不合適。”
準備好東西後,五人就在榮欣枝的帶領下去敲了五叔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