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贏得學政大人賞識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瑜寫完後,便出門去拜謝學政大人。
阿福跟在身後,一臉驕傲,心想自己可是小三元的書童。
薑瑜到達縣府後,隻見門口已有些同屆的考生。
看來這便是今年考上秀才的人了,其實按照正常來說,每個縣大約錄取二十個秀才。
但因為臨陽縣是鍾大人出題、審卷,所以比往年數量有所減少。
今年隻錄取了十五人,對於張知縣而言可不是什麽好消息,說明今年臨陽縣沒達到指標。
還好有薑瑜這個小三元,要不然定會被上麵問責,所以張知縣一見薑瑜便如同救星一般。
熱情招呼他:“這不是我們新鮮的薑小三元嗎!”
“果然不負本官期望,年少有為啊!”
薑瑜被誇的有些尷尬,忙謙虛道:“縣令大人謬讚,這次學生能連中三元,全仰仗大人栽培。”
張知縣聽後很是滿意,覺得自己眼光真不錯。
接著這些新晉秀才們,便一同進去感謝學政大人,薑瑜走在最前頭,而且還是裏麵最年輕的一位。
等見到鍾大人後,眾人忙齊聲拜謝:“學生參見學政大人,辛苦學政大人提點。”
鍾大人隻說了句‘免禮’,便不再說話,倒引得眾人不解。
薑瑜偷偷看了眼這鍾大人,卻跟自己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
因為他心裏麵想象的是身材魁梧,高大壯碩的形象。
可這鍾大人確實是很符合文官的樣子,而且看著還有點虛弱,沒想到這樣的人居然有如此抱負,真是特別。
其實鍾鼎文也在觀察著薑瑜,他也很想見見自己欽點的第一名。
沒想到居然如此年輕,到不符合文章的老練,而且小小年紀就懂得用兵之道,實在難得。
隨後便開口:“薑案首,你可知本官為何點你為第一名?”
薑瑜雖然有些猜測,但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抬高自己,隻說不知。
“你文章雖寫的不錯,但筆力還有些稚嫩,但觀點大膽精準,瑕不掩瑜。”
“再加上你是唯一一個懂兵法的,所以本官才讓你當了這案首。”
鍾鼎文一點沒有拐彎抹角,這話說得有些考生已經羞愧難當。
畢竟文人最在意臉麵名聲,可連個少年都不如,真是白活這麽多年。
不過也有人心中氣憤,怪這鍾大人出題太偏,而且說話一點不留情麵。
鍾鼎文看著薑瑜問:“本官想聽聽看你的想法,‘興兵者為和平,苟未雨綢繆?’。
薑瑜想說這是在幹什麽?難道是又加了個麵試題?
不過也隻能琢磨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但為了以防萬一,是否該先打敵人。”
薑瑜生活在和平年代,隻能從書本中了解到曆史中因戰爭發生的慘劇。
所以這種帶有侵略者思維的想法,他並不讚同。
而且大梁百姓明明安居樂業,非要發起戰爭,定會鬧的民不聊生。
所以薑瑜看著鍾鼎文的目光變了,沒想到這人心裏有如此主張,是否太過危險了。
薑瑜答:“學生覺得大人的假設不成立。無論何種戰爭,其本意都是侵略。”
“鄙傲之誌足以供愚武夫、人之侵削以取容,人當棄所以,勿使誘人飲食人以清節之徒。”
“大人的想法應是官本位,皇權本位,但對於百姓的想法,便無需在意嗎?”
薑瑜說完後就有點清醒過來,自己實在大膽,居然批判上鍾大人了。
不過鍾鼎文卻哈哈大笑起來,反而很是高興。
“善!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你這小子,直言不諱,倒是個至誠之人。”
“本官剛剛還怕你順著我的意思說下去,那就算老夫看走眼。
但你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說明不畏強權,若你能入朝為官,別忘了今天的事情。
在朝堂上敢於諫言,反正都不過是一群老頭子罷了。”
薑瑜聽完鍾鼎文的話,真信了老師說他是最為激進之人。
而且不屬於任意一派,薑瑜想,應該沒有哪派想不開敢提出來,定會被噴的狗血淋頭。
接著便是學政大人的講學時間,他引著薑瑜的話,把為官之道說與眾學子。
等結束時,已臨近傍晚,學子們齊聲告退,並感謝鍾鼎文的傾囊相授。
薑瑜回到家後隻簡單吃了點東西,回想著這位鍾大人的話,覺得自己收獲不少。
至少知道:“隻要有才華,不管你表現的多出格,都沒人敢惹你。”
當然前提得是個大官才行,要不然就會變成不自量力。
而後的幾天時間,薑瑜便在這臨陽縣周邊遊玩,可把阿福高興的不行。
就當給自己放個長假,因為這段時間,薑瑜總感覺自己有些勞累,他想著應該是穿越以來,就一直緊繃的生活。
沒有好好放鬆過,就連心蓮都說他:“少爺也太用功了些,奴婢看那些世家公子們,都有些玩樂。
隻有少爺不是在學習,就是想著給別人出主意,從沒想過自己的身子。”
心蓮心疼道:“少爺也該有些其他的愛好吧。”
薑瑜也反應過來,自己似乎有些太謹慎了。
其實也是當初剛到這大梁,就麵對那些狀況,讓薑瑜有些後怕。
而且他自覺不是從小生活在這,所以很怕別人看出自己的異樣。
讀書時更甚,本來原主就落後於其他人,自己更沒這方麵的經驗,所以隻能靠卷。
把各種影響學習的活動通通規避掉,薑瑜此時覺得,似乎自己該融入進學子們中間。
所以才會有這幾天的春遊,薑瑜想著好好玩玩,等到回京後,要準備去山下學院讀書了。
這山下學院若說是大梁排名第二的學府,便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就連國子監都沒有這口氣,主要原因還是這國子監作為皇家學院。
招收的不是皇子便是貴族官員後代,雖然師資力量雄厚,但要求卻大大不同。
裏麵的夫子根本不好管裏麵的學子,這些學生們背後可都是士族門閥。
一個不小心,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所以國子監不過是名字好聽,水平是萬萬比不上山下書院的。
而且山下書院招收的,最低也要是秀才,所以薑瑜才等考完院試後再去。
聽說這位創始人可是太祖時期有名的貢士,雖然當時即可為官,但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功名。
隻想教書育人,太祖皇帝深受感動,便給他辦學的地方賜名山下書院。
所以其實這個山下書院也算是皇家認證的,更是引得文人相頌。
薑瑜覺得雖然升學率極高,但莫名有些營銷的味道,而且從它隻招收秀才來看,本來就已經淘汰了大部分學子。
所以薑瑜突然有些猶豫,到底要去哪上學,準備三年後的鄉試。
要是鄭舉人在就好了,薑瑜突然很想老師,不過既然是老師推薦的地方,那應該不會差吧。
薑瑜還在糾結學校,國公府可是熱鬧起來了。
自從薑韻從寺廟回來後,病就全好了,所以李夫人又攛掇起這定親之事。
不過薑韻主動找到薑寧,把自己想去參加選秀的事說了出口。
薑寧沒想到自己從未在意過的庶女,竟有如此野心,倒是有些刮目相看。
薑韻知道這個父親的本性,所以對他不抱希望。
果然薑寧問道:“韻兒可想好了?這皇宮不是一般的地方,進了就很難出來。”
薑韻忙說:“女兒願為國公府出一份力,若是能被陛下看中,也是女兒的福報啊。”
薑寧聽後很是滿意,更是關心了薑韻幾句,還要賜她許多銀錢。
“不過母親那邊…”薑韻提起大夫人,很是愧疚的樣子。
“這你就放心,為父會幫你回絕的。”
阿福跟在身後,一臉驕傲,心想自己可是小三元的書童。
薑瑜到達縣府後,隻見門口已有些同屆的考生。
看來這便是今年考上秀才的人了,其實按照正常來說,每個縣大約錄取二十個秀才。
但因為臨陽縣是鍾大人出題、審卷,所以比往年數量有所減少。
今年隻錄取了十五人,對於張知縣而言可不是什麽好消息,說明今年臨陽縣沒達到指標。
還好有薑瑜這個小三元,要不然定會被上麵問責,所以張知縣一見薑瑜便如同救星一般。
熱情招呼他:“這不是我們新鮮的薑小三元嗎!”
“果然不負本官期望,年少有為啊!”
薑瑜被誇的有些尷尬,忙謙虛道:“縣令大人謬讚,這次學生能連中三元,全仰仗大人栽培。”
張知縣聽後很是滿意,覺得自己眼光真不錯。
接著這些新晉秀才們,便一同進去感謝學政大人,薑瑜走在最前頭,而且還是裏麵最年輕的一位。
等見到鍾大人後,眾人忙齊聲拜謝:“學生參見學政大人,辛苦學政大人提點。”
鍾大人隻說了句‘免禮’,便不再說話,倒引得眾人不解。
薑瑜偷偷看了眼這鍾大人,卻跟自己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
因為他心裏麵想象的是身材魁梧,高大壯碩的形象。
可這鍾大人確實是很符合文官的樣子,而且看著還有點虛弱,沒想到這樣的人居然有如此抱負,真是特別。
其實鍾鼎文也在觀察著薑瑜,他也很想見見自己欽點的第一名。
沒想到居然如此年輕,到不符合文章的老練,而且小小年紀就懂得用兵之道,實在難得。
隨後便開口:“薑案首,你可知本官為何點你為第一名?”
薑瑜雖然有些猜測,但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抬高自己,隻說不知。
“你文章雖寫的不錯,但筆力還有些稚嫩,但觀點大膽精準,瑕不掩瑜。”
“再加上你是唯一一個懂兵法的,所以本官才讓你當了這案首。”
鍾鼎文一點沒有拐彎抹角,這話說得有些考生已經羞愧難當。
畢竟文人最在意臉麵名聲,可連個少年都不如,真是白活這麽多年。
不過也有人心中氣憤,怪這鍾大人出題太偏,而且說話一點不留情麵。
鍾鼎文看著薑瑜問:“本官想聽聽看你的想法,‘興兵者為和平,苟未雨綢繆?’。
薑瑜想說這是在幹什麽?難道是又加了個麵試題?
不過也隻能琢磨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但為了以防萬一,是否該先打敵人。”
薑瑜生活在和平年代,隻能從書本中了解到曆史中因戰爭發生的慘劇。
所以這種帶有侵略者思維的想法,他並不讚同。
而且大梁百姓明明安居樂業,非要發起戰爭,定會鬧的民不聊生。
所以薑瑜看著鍾鼎文的目光變了,沒想到這人心裏有如此主張,是否太過危險了。
薑瑜答:“學生覺得大人的假設不成立。無論何種戰爭,其本意都是侵略。”
“鄙傲之誌足以供愚武夫、人之侵削以取容,人當棄所以,勿使誘人飲食人以清節之徒。”
“大人的想法應是官本位,皇權本位,但對於百姓的想法,便無需在意嗎?”
薑瑜說完後就有點清醒過來,自己實在大膽,居然批判上鍾大人了。
不過鍾鼎文卻哈哈大笑起來,反而很是高興。
“善!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你這小子,直言不諱,倒是個至誠之人。”
“本官剛剛還怕你順著我的意思說下去,那就算老夫看走眼。
但你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說明不畏強權,若你能入朝為官,別忘了今天的事情。
在朝堂上敢於諫言,反正都不過是一群老頭子罷了。”
薑瑜聽完鍾鼎文的話,真信了老師說他是最為激進之人。
而且不屬於任意一派,薑瑜想,應該沒有哪派想不開敢提出來,定會被噴的狗血淋頭。
接著便是學政大人的講學時間,他引著薑瑜的話,把為官之道說與眾學子。
等結束時,已臨近傍晚,學子們齊聲告退,並感謝鍾鼎文的傾囊相授。
薑瑜回到家後隻簡單吃了點東西,回想著這位鍾大人的話,覺得自己收獲不少。
至少知道:“隻要有才華,不管你表現的多出格,都沒人敢惹你。”
當然前提得是個大官才行,要不然就會變成不自量力。
而後的幾天時間,薑瑜便在這臨陽縣周邊遊玩,可把阿福高興的不行。
就當給自己放個長假,因為這段時間,薑瑜總感覺自己有些勞累,他想著應該是穿越以來,就一直緊繃的生活。
沒有好好放鬆過,就連心蓮都說他:“少爺也太用功了些,奴婢看那些世家公子們,都有些玩樂。
隻有少爺不是在學習,就是想著給別人出主意,從沒想過自己的身子。”
心蓮心疼道:“少爺也該有些其他的愛好吧。”
薑瑜也反應過來,自己似乎有些太謹慎了。
其實也是當初剛到這大梁,就麵對那些狀況,讓薑瑜有些後怕。
而且他自覺不是從小生活在這,所以很怕別人看出自己的異樣。
讀書時更甚,本來原主就落後於其他人,自己更沒這方麵的經驗,所以隻能靠卷。
把各種影響學習的活動通通規避掉,薑瑜此時覺得,似乎自己該融入進學子們中間。
所以才會有這幾天的春遊,薑瑜想著好好玩玩,等到回京後,要準備去山下學院讀書了。
這山下學院若說是大梁排名第二的學府,便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就連國子監都沒有這口氣,主要原因還是這國子監作為皇家學院。
招收的不是皇子便是貴族官員後代,雖然師資力量雄厚,但要求卻大大不同。
裏麵的夫子根本不好管裏麵的學子,這些學生們背後可都是士族門閥。
一個不小心,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所以國子監不過是名字好聽,水平是萬萬比不上山下書院的。
而且山下書院招收的,最低也要是秀才,所以薑瑜才等考完院試後再去。
聽說這位創始人可是太祖時期有名的貢士,雖然當時即可為官,但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功名。
隻想教書育人,太祖皇帝深受感動,便給他辦學的地方賜名山下書院。
所以其實這個山下書院也算是皇家認證的,更是引得文人相頌。
薑瑜覺得雖然升學率極高,但莫名有些營銷的味道,而且從它隻招收秀才來看,本來就已經淘汰了大部分學子。
所以薑瑜突然有些猶豫,到底要去哪上學,準備三年後的鄉試。
要是鄭舉人在就好了,薑瑜突然很想老師,不過既然是老師推薦的地方,那應該不會差吧。
薑瑜還在糾結學校,國公府可是熱鬧起來了。
自從薑韻從寺廟回來後,病就全好了,所以李夫人又攛掇起這定親之事。
不過薑韻主動找到薑寧,把自己想去參加選秀的事說了出口。
薑寧沒想到自己從未在意過的庶女,竟有如此野心,倒是有些刮目相看。
薑韻知道這個父親的本性,所以對他不抱希望。
果然薑寧問道:“韻兒可想好了?這皇宮不是一般的地方,進了就很難出來。”
薑韻忙說:“女兒願為國公府出一份力,若是能被陛下看中,也是女兒的福報啊。”
薑寧聽後很是滿意,更是關心了薑韻幾句,還要賜她許多銀錢。
“不過母親那邊…”薑韻提起大夫人,很是愧疚的樣子。
“這你就放心,為父會幫你回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