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薑瑜的現代教學方法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瑜隻好拿楚玉宣做擋箭牌,誰讓他丟下自己就回去了,一點沒有同門情誼。
周姨娘叫人做好醒酒湯送來,看著薑瑜喝下才放心,因為已經過了酉時,所以快到晚飯時間。
他想著自己還沒跟黃聯之商量明天的課程,便打算現在就過去,到時跟對方一起吃就可以。
周姨娘看他每天忙忙叨叨的,覺得薑瑜這假期也不知道休息,總是閑不下來,有時兒子太出色也很是煩惱。
薑瑜找到黃聯之時,對方剛好在看他的計劃書,“磒瑾,你來的正好。
我看你準備的課程安排,很是新穎獨特,但有一些地方還不太懂。磒瑾剛好給我解惑一番。”
“哦,黃兄是哪裏不清楚?”薑瑜問他。
“首先這個這早自習是什麽意思呢?”黃聯之第一個就有些懵,他試圖理解其中的含義,但還是怕曲解。
“黃兄,這個簡單,其實就是早上的晨讀,這段便是他們自學的時間。
一日之計在於晨,剛好能預習今日的課程,也能複習昨天的課業,夫子無需幹涉。”薑瑜解釋著。
“原來如此,不過我看磒瑾安排的課程時間皆是一個時辰,且半個時辰便休息一會兒,所謂何意?”
“黃兄應該知道,我這兩位兄弟雖然被要求來上課,但內心其實有些抗拒。
若還是按照以往的方式教學,那必定效果不大,所以我覺得應該將上課時長分散開。
這樣他們也不會覺得煩悶,每天學四個課程,壓力也不會太大。”
薑瑜的話讓黃聯之茅塞頓開,並且深受啟發,他追問說:“那磒瑾安排的算學、論學、曆史和地理這四門可有什麽講究?”
“其實自古以來,作為文人,都要掌握君子六藝,但前四項禮、樂、射、禦並不在我們此次的教學內容裏。
而書和數便是重點,也是未來無論科舉還是掌家所能用到的知識。
但單純講四書五經對於我這兩兄弟而言,實在煩悶,所以我想黃兄直接教策論。
這樣他們也有參與感,而算學可以應用於世間的任何問題,所以我才如此看重。”
薑瑜的話讓黃聯之很是震撼,他覺得如果未來薑瑜入了禮部,定能解決大梁朝的教育問題。
“而地理能讓他們了解大梁的風土人情,氣候變化,甚至是利用這些知識解決自然災害。
曆史則能以史為戒,還能引導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這便是我選擇這幾門課程的原因。”
薑瑜解釋完後,黃聯之久久沒有回話,他思考著這人到底還有什麽不會的,就算讓他現在入朝做官,說不定還能做的更好些。
“黃兄可有覺得不妥之處?盡管提出來,怎麽說最後是由你來教學。
我不過是班門弄斧,提些建議罷了。”薑瑜因為對方一直沒言語,以為黃聯之是覺得自己太獨斷專行了些。
沒想到黃聯之很是興奮的說:“磒瑾此法甚好,無需再改。
隻是震驚於磒瑾的才學,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罷了。”
“黃兄哪裏的話,我不過是雜書看的太多,有些‘不務正業’的想法,倒是黃兄海納百川,才是真正眼界開闊之人。”
黃聯之擺了擺手,他決定一會兒修書一封,把這個方法告知陶山長。
將全部細節敲定好後,下人們便把飯菜送來,兩人邊吃邊聊,黃聯之道:“多謝磒瑾這次推舉我來。
其實這授課之人你便可勝任,我不過是沾了些光,就從這安排來看,磒瑾定是廢了不少心思。”
“束封師兄這就是跟我見外了,我雖然提供了方法,但並不想親自教他們。
畢竟我那兄弟說白了都是紈絝子弟,要想把他們教好可不簡單。
師兄這次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不然這可就是我的麻煩了!”薑瑜故意玩笑似的說著。
“你小子就知道讓師兄背鍋,罷了,誰讓你機靈呢。
我又不能真的推脫,也隻好幫你這個忙了。”黃聯之知道薑瑜給自己台階下,於是便順著他說。
薑瑜回去時已快過戌時,所以便打算早點歇著,這一天忙得有些不可開交,他也第一次感到疲憊。
第二天一早,薑瑜便過去看過薑恒和薑忠是否準時,隻見二人果然讀著書,便放下心來。
應該是大夫人和張氏都叮囑著,二人暗暗較著勁兒,所以第一天的課程很是順利,沒出什麽意外。
而且因為教學方式的寬鬆,所以他們還真的聽了進去,看來以前不想念書,還是因為國子監的夫子太死板。
尤其是薑恒,他回去時李夫人問起,“恒兒今日這課上得如何?可還聽得進去?”
“回母親,還湊合,第一天能看出什麽。
怎麽也得在等些時日再說,且看兩天吧。”
薑恒雖然說得不太耐煩,但卻讓李清荷很是驚喜,因為自己兒子居然沒有排斥上課。
要是按以前的情況,他定會將夫子氣的直接罷課,也定會嚷嚷著不會再去。
看來薑瑜那小子找的人確實有點能耐,若是以後也能像今日這樣,她也就可以放心了。
薑瑜沒有一直看著,他後來被薑寧叫去問話。
“瑜兒有心了,為父看到你給世子安排的課程,真是用心。
對了,你昨日和兩位大人出去,可是去了仰仙樓?”
薑瑜沒想到薑寧居然知道的這麽清楚,忙回道:“是,父親。
這處地方是師兄安排的,瑜兒也是第一次去,菜色確實不錯。”
“那地方有些魚龍混雜,我也不是不想你去,這次要不是他們帶著,為父定不會同意。
這段時間你便在家待著,等朝聖之日,你到時準備準備與我一同進宮。”
薑寧仿佛說這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薑瑜心裏震驚,他以為這種事情應該不會考慮他。
“多謝父親想著瑜兒,可大哥那…”
“你別多想,恒兒也會去,但他身為世子,本就是應該的。
瑜兒這次幫了父親這麽大的忙,我也總該表示一下,不然對瑜兒也不公平。”
周姨娘叫人做好醒酒湯送來,看著薑瑜喝下才放心,因為已經過了酉時,所以快到晚飯時間。
他想著自己還沒跟黃聯之商量明天的課程,便打算現在就過去,到時跟對方一起吃就可以。
周姨娘看他每天忙忙叨叨的,覺得薑瑜這假期也不知道休息,總是閑不下來,有時兒子太出色也很是煩惱。
薑瑜找到黃聯之時,對方剛好在看他的計劃書,“磒瑾,你來的正好。
我看你準備的課程安排,很是新穎獨特,但有一些地方還不太懂。磒瑾剛好給我解惑一番。”
“哦,黃兄是哪裏不清楚?”薑瑜問他。
“首先這個這早自習是什麽意思呢?”黃聯之第一個就有些懵,他試圖理解其中的含義,但還是怕曲解。
“黃兄,這個簡單,其實就是早上的晨讀,這段便是他們自學的時間。
一日之計在於晨,剛好能預習今日的課程,也能複習昨天的課業,夫子無需幹涉。”薑瑜解釋著。
“原來如此,不過我看磒瑾安排的課程時間皆是一個時辰,且半個時辰便休息一會兒,所謂何意?”
“黃兄應該知道,我這兩位兄弟雖然被要求來上課,但內心其實有些抗拒。
若還是按照以往的方式教學,那必定效果不大,所以我覺得應該將上課時長分散開。
這樣他們也不會覺得煩悶,每天學四個課程,壓力也不會太大。”
薑瑜的話讓黃聯之茅塞頓開,並且深受啟發,他追問說:“那磒瑾安排的算學、論學、曆史和地理這四門可有什麽講究?”
“其實自古以來,作為文人,都要掌握君子六藝,但前四項禮、樂、射、禦並不在我們此次的教學內容裏。
而書和數便是重點,也是未來無論科舉還是掌家所能用到的知識。
但單純講四書五經對於我這兩兄弟而言,實在煩悶,所以我想黃兄直接教策論。
這樣他們也有參與感,而算學可以應用於世間的任何問題,所以我才如此看重。”
薑瑜的話讓黃聯之很是震撼,他覺得如果未來薑瑜入了禮部,定能解決大梁朝的教育問題。
“而地理能讓他們了解大梁的風土人情,氣候變化,甚至是利用這些知識解決自然災害。
曆史則能以史為戒,還能引導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這便是我選擇這幾門課程的原因。”
薑瑜解釋完後,黃聯之久久沒有回話,他思考著這人到底還有什麽不會的,就算讓他現在入朝做官,說不定還能做的更好些。
“黃兄可有覺得不妥之處?盡管提出來,怎麽說最後是由你來教學。
我不過是班門弄斧,提些建議罷了。”薑瑜因為對方一直沒言語,以為黃聯之是覺得自己太獨斷專行了些。
沒想到黃聯之很是興奮的說:“磒瑾此法甚好,無需再改。
隻是震驚於磒瑾的才學,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罷了。”
“黃兄哪裏的話,我不過是雜書看的太多,有些‘不務正業’的想法,倒是黃兄海納百川,才是真正眼界開闊之人。”
黃聯之擺了擺手,他決定一會兒修書一封,把這個方法告知陶山長。
將全部細節敲定好後,下人們便把飯菜送來,兩人邊吃邊聊,黃聯之道:“多謝磒瑾這次推舉我來。
其實這授課之人你便可勝任,我不過是沾了些光,就從這安排來看,磒瑾定是廢了不少心思。”
“束封師兄這就是跟我見外了,我雖然提供了方法,但並不想親自教他們。
畢竟我那兄弟說白了都是紈絝子弟,要想把他們教好可不簡單。
師兄這次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不然這可就是我的麻煩了!”薑瑜故意玩笑似的說著。
“你小子就知道讓師兄背鍋,罷了,誰讓你機靈呢。
我又不能真的推脫,也隻好幫你這個忙了。”黃聯之知道薑瑜給自己台階下,於是便順著他說。
薑瑜回去時已快過戌時,所以便打算早點歇著,這一天忙得有些不可開交,他也第一次感到疲憊。
第二天一早,薑瑜便過去看過薑恒和薑忠是否準時,隻見二人果然讀著書,便放下心來。
應該是大夫人和張氏都叮囑著,二人暗暗較著勁兒,所以第一天的課程很是順利,沒出什麽意外。
而且因為教學方式的寬鬆,所以他們還真的聽了進去,看來以前不想念書,還是因為國子監的夫子太死板。
尤其是薑恒,他回去時李夫人問起,“恒兒今日這課上得如何?可還聽得進去?”
“回母親,還湊合,第一天能看出什麽。
怎麽也得在等些時日再說,且看兩天吧。”
薑恒雖然說得不太耐煩,但卻讓李清荷很是驚喜,因為自己兒子居然沒有排斥上課。
要是按以前的情況,他定會將夫子氣的直接罷課,也定會嚷嚷著不會再去。
看來薑瑜那小子找的人確實有點能耐,若是以後也能像今日這樣,她也就可以放心了。
薑瑜沒有一直看著,他後來被薑寧叫去問話。
“瑜兒有心了,為父看到你給世子安排的課程,真是用心。
對了,你昨日和兩位大人出去,可是去了仰仙樓?”
薑瑜沒想到薑寧居然知道的這麽清楚,忙回道:“是,父親。
這處地方是師兄安排的,瑜兒也是第一次去,菜色確實不錯。”
“那地方有些魚龍混雜,我也不是不想你去,這次要不是他們帶著,為父定不會同意。
這段時間你便在家待著,等朝聖之日,你到時準備準備與我一同進宮。”
薑寧仿佛說這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薑瑜心裏震驚,他以為這種事情應該不會考慮他。
“多謝父親想著瑜兒,可大哥那…”
“你別多想,恒兒也會去,但他身為世子,本就是應該的。
瑜兒這次幫了父親這麽大的忙,我也總該表示一下,不然對瑜兒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