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薑韻的後宮升職記1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瑜明白薑寧這是給自己補償呢,不然顯得他太無能了些,上次沒能見到古代的皇帝,薑瑜很是遺憾了許久。
“瑜兒幫的不過是個小忙,父親無需放在心上,何況做兒子的本該為父親分憂。”薑瑜說的謙遜有禮。
“我知道瑜兒懂事,但這次機會難得,你到時隻需跟著為父便好。”薑寧一副過來人的模樣,他終於能在薑瑜麵前好好做一回慈父了。
薑瑜謝過薑寧後,便退下了,他回去的路上想到在後宮的薑韻,也不知道自己這個妹妹過得怎麽樣。
自從上次被冊封為貴人後,薑韻在宮中也算有了聲量,她當時便跟著太監去了西六宮之一的長樂宮。
主殿是淑妃居住的長歆殿,薑韻被分進四閣中的一間,因為大梁大多承襲唐朝製度,所以後宮也是一樣。
本來薑韻應該住在二齋之一,但因為後宮嬪妃不多,所以住的反而又升了一級,這可不是常見的。
這淑妃娘娘在後宮中作為四妃之一,雖然地位極高,但一直都不太出挑,或許是想避著皇後的鋒芒。
要說這後宮裏誰能和皇後抗衡,那還屬太傅之女袁貴妃,袁太傅作為三公之一,雖然早就頤養天年。
但地位極高,畢竟他不僅是文惠帝的老師,而且還同時是前太子的老師,朝中威望極重。
袁貴妃可是一入宮便得到文惠帝恩寵,就連皇後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加上她膝下兒女雙全,皇後常常心中嫉妒。
而且文惠帝知道袁貴妃喜靜,便讓她獨居整座鍾粹宮,其餘都是伺候的下人宮女,這可不像節儉的文惠帝往常的作風。
當然一直有傳聞稱,本來袁貴妃應該是前太子妃,太祖都已經下旨賜婚,但前太子不知何故被廢,所以就成了文惠帝的側妃。
而文惠帝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補償她,其中緣由已不可考,伴隨著前太子的消失,這些都成了皇家秘辛。
薑韻並不了解這些,她一心想著這位淑妃娘娘是怎樣的人,畢竟自己由她管轄,薑韻必須小心為上。
她到了長樂宮後,一路不敢抬頭細看,隻覺得周圍富麗堂皇,長歆殿內虞淑妃已在裏麵等著,她這裏就來了一個薑韻,畢竟隻有她直接成了貴人。
薑韻看著太監腳步停下,知道這裏就是淑妃娘娘的住處,她看著太監行禮。
“給淑妃娘娘請安,雜家奉命把薑貴人帶來,請娘娘過目。”
薑韻輕聲走上前,半跪著行禮道:“臣妾薑韻拜見淑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薑貴人起來吧,嗯,看著年歲還小,本宮聽說貴人很得皇上喜愛。
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真是靈秀動人,往後你定要好好服侍皇上,這樣也不負皇上對你的恩寵。
既然沒什麽事,先下去吧,一會兒還要準備去見皇後娘娘。”
淑妃表現的有些冷淡,薑韻心裏琢磨不透,而且對方並未好奇或刁難,她一時拿不定主意,反正來日方長,而且她初來乍到,還是別太顯眼。
於是薑韻起身告退,她沒看到淑妃背後那探究的眼神。
薑韻到了四閣後,發現裏麵已有了兩位昭儀,所以她上前拜見。
誰知她們一副高傲的樣子,並沒怎麽搭理,反而自顧自的說著話。
“真沒想到咱們長歆殿也來了新人,皇上倒是貼心,知道淑妃娘娘好說話。
這位妹妹真是我見猶憐,怪不得能讓皇上破例,手段真是不少,現在規規矩矩的,說不定哪天就跟咱們平起平坐了。”其中一位道。
“是啊,到底是有些姿色,哪像咱們,都有些膩了。
不過妹妹千萬記得規矩,在這宮裏,可不是誰受寵就能無法無天的,畢竟就算再受寵,也比不過貴妃娘娘。”
兩人一唱一和,故意在這拖著,就是想讓薑韻多行一會兒禮。
淑妃那都沒有下馬威,她們兩個倒是急著表現,薑韻雖然知道謹小慎微,但也不是受欺負的主。
她回應說:“兩位昭儀娘娘皆是綽約多姿、玉軟花容,妹妹豈能比擬。
臣妾不敢多言語,隻是覺得兩位娘娘身份高貴,怎能如尋常婦人般絮語間雜,剌不休。
實在有損淑妃娘娘聲譽,望兩位姐姐勿怪妹妹多嘴。
臣妾先告退了。”
這兩位昭儀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薑韻走開了才有些明白過來她們被嘲諷,但也沒敢再多說什麽,隔牆有耳,她們知道淑妃娘娘可不是看上去那麽與世無爭。
薑韻回到房間後,感到一陣疲憊。
她心想,這皇宮中的人心難測,今天她有些衝動了,不知是好是壞,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正在思考之際,有宮女前來通報,說是皇後娘娘傳召所有人前往鳳儀宮。
薑韻心中一緊,她知道此番覲見必不會輕鬆,但因為目的是見見她們這幫秀女,所以隻要盡量低調些,應該沒什麽事。
到了鳳儀宮,盛皇後正端坐在鳳椅上,威嚴莊重。
薑韻在後麵跟著跪地行禮,低頭不語。皇後打量了所有人一番後,緩緩開口道:“都起來吧,賜座。”
薑韻依言起身,但並未抬頭。
隻聽有太監來報說:“皇後娘娘,貴妃娘娘身子不適,所以這次沒法前來,特派奴才知會一聲。”
皇後輕笑一聲:“那就讓她好好休息,難怪陛下又留宿鍾粹宮,袁妹妹定然要勞累些,但今日眾位妹妹第一次入宮,總要見見才好。
罷了,你回去告訴她,還是別折騰了,不然皇上定要生本宮的氣。”
皇後雖然說著玩笑話,但誰都能聽出她話中的冷意。
“日後在這宮中,諸位妹妹需得謹言慎行,莫要生事,你們要服侍好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才好。
若有何事,也可來尋本宮。”皇後一副大氣從容的做派,真有國母的風範。
眾人趕忙謝恩,表示自己一定謹遵皇後教誨。
皇後又說起:“今年的秀女果然出眾,真是百花爭豔,皇上的眼光真是不錯。
聽說有位薑貴人很是得皇上的喜愛,可在何處?”
“瑜兒幫的不過是個小忙,父親無需放在心上,何況做兒子的本該為父親分憂。”薑瑜說的謙遜有禮。
“我知道瑜兒懂事,但這次機會難得,你到時隻需跟著為父便好。”薑寧一副過來人的模樣,他終於能在薑瑜麵前好好做一回慈父了。
薑瑜謝過薑寧後,便退下了,他回去的路上想到在後宮的薑韻,也不知道自己這個妹妹過得怎麽樣。
自從上次被冊封為貴人後,薑韻在宮中也算有了聲量,她當時便跟著太監去了西六宮之一的長樂宮。
主殿是淑妃居住的長歆殿,薑韻被分進四閣中的一間,因為大梁大多承襲唐朝製度,所以後宮也是一樣。
本來薑韻應該住在二齋之一,但因為後宮嬪妃不多,所以住的反而又升了一級,這可不是常見的。
這淑妃娘娘在後宮中作為四妃之一,雖然地位極高,但一直都不太出挑,或許是想避著皇後的鋒芒。
要說這後宮裏誰能和皇後抗衡,那還屬太傅之女袁貴妃,袁太傅作為三公之一,雖然早就頤養天年。
但地位極高,畢竟他不僅是文惠帝的老師,而且還同時是前太子的老師,朝中威望極重。
袁貴妃可是一入宮便得到文惠帝恩寵,就連皇後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加上她膝下兒女雙全,皇後常常心中嫉妒。
而且文惠帝知道袁貴妃喜靜,便讓她獨居整座鍾粹宮,其餘都是伺候的下人宮女,這可不像節儉的文惠帝往常的作風。
當然一直有傳聞稱,本來袁貴妃應該是前太子妃,太祖都已經下旨賜婚,但前太子不知何故被廢,所以就成了文惠帝的側妃。
而文惠帝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補償她,其中緣由已不可考,伴隨著前太子的消失,這些都成了皇家秘辛。
薑韻並不了解這些,她一心想著這位淑妃娘娘是怎樣的人,畢竟自己由她管轄,薑韻必須小心為上。
她到了長樂宮後,一路不敢抬頭細看,隻覺得周圍富麗堂皇,長歆殿內虞淑妃已在裏麵等著,她這裏就來了一個薑韻,畢竟隻有她直接成了貴人。
薑韻看著太監腳步停下,知道這裏就是淑妃娘娘的住處,她看著太監行禮。
“給淑妃娘娘請安,雜家奉命把薑貴人帶來,請娘娘過目。”
薑韻輕聲走上前,半跪著行禮道:“臣妾薑韻拜見淑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薑貴人起來吧,嗯,看著年歲還小,本宮聽說貴人很得皇上喜愛。
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真是靈秀動人,往後你定要好好服侍皇上,這樣也不負皇上對你的恩寵。
既然沒什麽事,先下去吧,一會兒還要準備去見皇後娘娘。”
淑妃表現的有些冷淡,薑韻心裏琢磨不透,而且對方並未好奇或刁難,她一時拿不定主意,反正來日方長,而且她初來乍到,還是別太顯眼。
於是薑韻起身告退,她沒看到淑妃背後那探究的眼神。
薑韻到了四閣後,發現裏麵已有了兩位昭儀,所以她上前拜見。
誰知她們一副高傲的樣子,並沒怎麽搭理,反而自顧自的說著話。
“真沒想到咱們長歆殿也來了新人,皇上倒是貼心,知道淑妃娘娘好說話。
這位妹妹真是我見猶憐,怪不得能讓皇上破例,手段真是不少,現在規規矩矩的,說不定哪天就跟咱們平起平坐了。”其中一位道。
“是啊,到底是有些姿色,哪像咱們,都有些膩了。
不過妹妹千萬記得規矩,在這宮裏,可不是誰受寵就能無法無天的,畢竟就算再受寵,也比不過貴妃娘娘。”
兩人一唱一和,故意在這拖著,就是想讓薑韻多行一會兒禮。
淑妃那都沒有下馬威,她們兩個倒是急著表現,薑韻雖然知道謹小慎微,但也不是受欺負的主。
她回應說:“兩位昭儀娘娘皆是綽約多姿、玉軟花容,妹妹豈能比擬。
臣妾不敢多言語,隻是覺得兩位娘娘身份高貴,怎能如尋常婦人般絮語間雜,剌不休。
實在有損淑妃娘娘聲譽,望兩位姐姐勿怪妹妹多嘴。
臣妾先告退了。”
這兩位昭儀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薑韻走開了才有些明白過來她們被嘲諷,但也沒敢再多說什麽,隔牆有耳,她們知道淑妃娘娘可不是看上去那麽與世無爭。
薑韻回到房間後,感到一陣疲憊。
她心想,這皇宮中的人心難測,今天她有些衝動了,不知是好是壞,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正在思考之際,有宮女前來通報,說是皇後娘娘傳召所有人前往鳳儀宮。
薑韻心中一緊,她知道此番覲見必不會輕鬆,但因為目的是見見她們這幫秀女,所以隻要盡量低調些,應該沒什麽事。
到了鳳儀宮,盛皇後正端坐在鳳椅上,威嚴莊重。
薑韻在後麵跟著跪地行禮,低頭不語。皇後打量了所有人一番後,緩緩開口道:“都起來吧,賜座。”
薑韻依言起身,但並未抬頭。
隻聽有太監來報說:“皇後娘娘,貴妃娘娘身子不適,所以這次沒法前來,特派奴才知會一聲。”
皇後輕笑一聲:“那就讓她好好休息,難怪陛下又留宿鍾粹宮,袁妹妹定然要勞累些,但今日眾位妹妹第一次入宮,總要見見才好。
罷了,你回去告訴她,還是別折騰了,不然皇上定要生本宮的氣。”
皇後雖然說著玩笑話,但誰都能聽出她話中的冷意。
“日後在這宮中,諸位妹妹需得謹言慎行,莫要生事,你們要服侍好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才好。
若有何事,也可來尋本宮。”皇後一副大氣從容的做派,真有國母的風範。
眾人趕忙謝恩,表示自己一定謹遵皇後教誨。
皇後又說起:“今年的秀女果然出眾,真是百花爭豔,皇上的眼光真是不錯。
聽說有位薑貴人很是得皇上的喜愛,可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