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光武神像能聽懂嗎?
袁耀也不管光武神像懂不懂,在他看來,孫策能夢到光武召見,神亭嶺上又恰巧有個光武廟,肯定不是簡單的巧合。
孫策可是有大氣運之人,上一世他沒從光武廟得到什麽好東西,那是他傻。
自己可不能學孫策,必須把他得不到的機緣也弄到手。
這光武廟中,唯一能藏寶物的地方也就是光武神像了。
袁耀沒什麽辦法,隻能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招數。
這是自己跟光武帝的交易,總之不讓這位大魔導師吃虧就好。
袁耀結結實實的給光武神像磕了十個響頭,額頭都磕腫了。
這場交易,自己也算心誠。
他站起身來,對三將命令道:
“把神像砸了,光武帝給我的寶物就在神像之中。”
陳到有些遲疑,說道:
“主公,如果神像裏麵沒有東西怎麽辦?”
袁耀答道:
“那就證明這座廟是假的,砸了也就砸了。”
好吧,主公這邏輯...
不過是一泥塑神像而已,既然主公有令,砸就砸吧。
三人揮動兵刃,幾下就把泥塑神像砸了個粉碎。
“咦?
主公,這裏麵當真有東西!”
神像碎了一地,徐盛卻從碎片中看到金光閃閃之物。
袁耀心中頓時一喜。
本公子沒猜錯,孫策這個夢不是白做的!
孫伯符,果然是有大氣運之人呐!
或許上一世他得到了神像中的東西,就不會慘死在小人之手了。
“快拿過來,讓本公子看看。”
陳到幾人連忙將神像碎片中的東西尋出來,呈給袁耀。
剛剛劉協看到的閃閃發光之物,是兩柄兵刃。
除此之外,還有三卷書簡。
這兩柄兵刃,一柄是鋒銳華麗的寶劍。
另外一柄,是盤龍嵌飾、寒光閃爍的長戟,一看就不是凡品。
三卷書簡中,有兩卷書簡是對兵刃的介紹和練法。
剩餘一卷書簡,則是一部兵書,名為《鄧禹兵書》。
“霸秀劍...盤龍戟?”
袁耀從書簡中,得知了這兩柄兵刃的名字。
還有對應的《霸秀劍法》和《盤龍戟法》。
這兩門武學能存放在光武廟中,肯定是了不得的武學。
不過神兵和武學雖好,也不能直接提升袁耀的實力。
習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算袁耀天賦異稟,也要付出心血、還需要名師指點。
在袁耀麾下,沒有擅長劍法與戟法的強者。
好在袁耀本身就有各種兵刃的基礎,得到這兩門武學,可以自己慢慢摸索。
陳到欣喜道:
“主公,這‘霸秀劍’臣聽說過,乃是光武帝持之縱橫天下的神兵。
主公得此神兵,豈不是天命所歸?”
徐盛、蔣欽也對袁耀拜道:
“吾等恭喜主公,獲得至寶!”
袁耀點點頭,陳到說得好,霸秀劍的象征意義還大於實際意義。
就算袁耀將劍法修煉得天下無敵,真上了戰場,又能殺幾個敵人?
而用此劍凝聚人心,則遠勝於習武。
袁耀對幾人說道:
“既然光武帝給了本公子寶物,我也不能不講信用。
你們明天就派些士卒過來,好好修葺一下廟宇,再建一座雕像出來。
待我得了江東之後,再重修此廟。”
“吾等遵命!”
在光武廟中得到這些寶物,對袁耀作用最大的,就是這本《鄧禹兵書》了。
鄧禹字仲華,乃是光武麾下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一生隨光武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這本兵書,記載了鄧禹治軍、練兵、行軍打仗的心得。
本書中沒有什麽華麗的語言,隻是如實描述了鄧禹經曆的戰事。
袁耀也不管光武神像懂不懂,在他看來,孫策能夢到光武召見,神亭嶺上又恰巧有個光武廟,肯定不是簡單的巧合。
孫策可是有大氣運之人,上一世他沒從光武廟得到什麽好東西,那是他傻。
自己可不能學孫策,必須把他得不到的機緣也弄到手。
這光武廟中,唯一能藏寶物的地方也就是光武神像了。
袁耀沒什麽辦法,隻能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招數。
這是自己跟光武帝的交易,總之不讓這位大魔導師吃虧就好。
袁耀結結實實的給光武神像磕了十個響頭,額頭都磕腫了。
這場交易,自己也算心誠。
他站起身來,對三將命令道:
“把神像砸了,光武帝給我的寶物就在神像之中。”
陳到有些遲疑,說道:
“主公,如果神像裏麵沒有東西怎麽辦?”
袁耀答道:
“那就證明這座廟是假的,砸了也就砸了。”
好吧,主公這邏輯...
不過是一泥塑神像而已,既然主公有令,砸就砸吧。
三人揮動兵刃,幾下就把泥塑神像砸了個粉碎。
“咦?
主公,這裏麵當真有東西!”
神像碎了一地,徐盛卻從碎片中看到金光閃閃之物。
袁耀心中頓時一喜。
本公子沒猜錯,孫策這個夢不是白做的!
孫伯符,果然是有大氣運之人呐!
或許上一世他得到了神像中的東西,就不會慘死在小人之手了。
“快拿過來,讓本公子看看。”
陳到幾人連忙將神像碎片中的東西尋出來,呈給袁耀。
剛剛劉協看到的閃閃發光之物,是兩柄兵刃。
除此之外,還有三卷書簡。
這兩柄兵刃,一柄是鋒銳華麗的寶劍。
另外一柄,是盤龍嵌飾、寒光閃爍的長戟,一看就不是凡品。
三卷書簡中,有兩卷書簡是對兵刃的介紹和練法。
剩餘一卷書簡,則是一部兵書,名為《鄧禹兵書》。
“霸秀劍...盤龍戟?”
袁耀從書簡中,得知了這兩柄兵刃的名字。
還有對應的《霸秀劍法》和《盤龍戟法》。
這兩門武學能存放在光武廟中,肯定是了不得的武學。
不過神兵和武學雖好,也不能直接提升袁耀的實力。
習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算袁耀天賦異稟,也要付出心血、還需要名師指點。
在袁耀麾下,沒有擅長劍法與戟法的強者。
好在袁耀本身就有各種兵刃的基礎,得到這兩門武學,可以自己慢慢摸索。
陳到欣喜道:
“主公,這‘霸秀劍’臣聽說過,乃是光武帝持之縱橫天下的神兵。
主公得此神兵,豈不是天命所歸?”
徐盛、蔣欽也對袁耀拜道:
“吾等恭喜主公,獲得至寶!”
袁耀點點頭,陳到說得好,霸秀劍的象征意義還大於實際意義。
就算袁耀將劍法修煉得天下無敵,真上了戰場,又能殺幾個敵人?
而用此劍凝聚人心,則遠勝於習武。
袁耀對幾人說道:
“既然光武帝給了本公子寶物,我也不能不講信用。
你們明天就派些士卒過來,好好修葺一下廟宇,再建一座雕像出來。
待我得了江東之後,再重修此廟。”
“吾等遵命!”
在光武廟中得到這些寶物,對袁耀作用最大的,就是這本《鄧禹兵書》了。
鄧禹字仲華,乃是光武麾下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一生隨光武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這本兵書,記載了鄧禹治軍、練兵、行軍打仗的心得。
本書中沒有什麽華麗的語言,隻是如實描述了鄧禹經曆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