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比如一場仗打勝了,鄧禹就會總結自己為什麽會得勝,敵軍是怎麽敗的,而後寫進兵書中。
若是打了敗仗,他也會清楚得寫出自己犯了什麽錯誤。
如何訓練新軍能最快發揮出新兵戰力、駐紮大營有哪些禁忌和誤區、如何守護自家糧道...
袁耀隨意看了看兵書的內容,心中欣喜不已。
作為熟知曆史之人,自己的優勢是把握天下大勢,在行軍打仗這方麵完全是小白,隻能依賴麾下的人才。
有了這本《鄧禹兵書》,袁耀隻需仔細研讀,以後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統帥。
這孫伯符,機緣不小。
上一世如果他獲得了《鄧禹兵書》,遵照兵書中寫的策略去行事,江東的命運很有可能因此改寫。
因為這兵書中清楚的寫著‘將不立險地’。
大軍統帥外出,身邊必須帶足了護衛,以防敵軍刺殺。
當然了,以孫策的性格,看到了也不一定往心裏去。
“走吧,把這些寶物收好,本公子有大用。”
袁耀帶著三員猛將,心滿意足的走出了光武廟,對守在外麵的周泰、蔣欽問道:
“孫策去哪裏了?”
周泰答道:
“主公,孫策過了山嶺,去探查劉繇大營了。”
袁耀搖頭笑道:
“果然是輕而無備、性急少謀的匹夫。”
袁耀早就知道,孫策會這麽幹。
上一世很多人因孫策被刺殺而惋惜,認為孫策運氣不好。
可袁耀卻認為,孫策被刺殺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
孫策太愛冒險了。
冒險探查劉繇大營、冒險與太史慈單挑、無數次冒險衝敵破陣。
如果孫策隻是一個衝鋒陷陣的猛將,這麽幹沒什麽毛病。
可這絕不是一個為人主者該做的事情。
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的。
就算孫策不死在許貢門客手中,或許也會死在哪一次衝鋒之下,就如他的父親孫堅一般。
性格決定命運,就是這個道理。
蔣欽說道:
“主公已經在光武廟得到了寶物,是否要收兵回營?”
“先不急。”
袁耀笑道:
“孫策給我的寶物,可不止這些。
一會兒孫策跟劉繇麾下大將,必有一場惡戰。
咱們也去湊湊熱鬧。”
徐盛等將聞言,都對袁耀佩服不已。
自家主公,真是算無遺策啊!
不僅算出了光武廟有寶,還能算出孫策跟劉繇的戰事。
如此神機妙算之下,孫策和劉繇不得像木偶一般,任由自家主公拿捏?
袁耀帶著眾人往孫策方向而去,孫策此時早就越過了山嶺,在高處探查劉繇營寨。
孫策如此明目張膽,很快便被劉繇軍的斥候探查到,前往劉繇大營稟報。
“啟稟主公,孫策來到神亭嶺上,正在探看我軍虛實。”
劉繇目光一凝,問道:
“孫策帶了多少人,是否要突襲我軍營寨?”
斥候稟報道:
“孫策身邊的人並不多,隻有十餘騎。”
太史慈聞言怒道:
“好個孫策賊子,太不將吾等放在眼裏了!
僅率十餘騎兵,就敢接近我軍營寨!
刺史大人,末將請戰!
請大人給我一百人馬,末將必為大人活捉孫策!”
劉繇為人瞻前顧後,一點為人主公的魄力都沒有。
斥候稟報孫策身邊人少,太史慈請纓出戰,劉繇卻遲疑了。
劉繇考慮片刻,搖頭說道:
“孫策又不是傻子,豈能主動將自己陷於險地?
依我看來,這必是孫策誘敵之計,我軍未可輕動。”
劉繇此言一出,一眾文武頓時拍馬屁道:
若是打了敗仗,他也會清楚得寫出自己犯了什麽錯誤。
如何訓練新軍能最快發揮出新兵戰力、駐紮大營有哪些禁忌和誤區、如何守護自家糧道...
袁耀隨意看了看兵書的內容,心中欣喜不已。
作為熟知曆史之人,自己的優勢是把握天下大勢,在行軍打仗這方麵完全是小白,隻能依賴麾下的人才。
有了這本《鄧禹兵書》,袁耀隻需仔細研讀,以後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統帥。
這孫伯符,機緣不小。
上一世如果他獲得了《鄧禹兵書》,遵照兵書中寫的策略去行事,江東的命運很有可能因此改寫。
因為這兵書中清楚的寫著‘將不立險地’。
大軍統帥外出,身邊必須帶足了護衛,以防敵軍刺殺。
當然了,以孫策的性格,看到了也不一定往心裏去。
“走吧,把這些寶物收好,本公子有大用。”
袁耀帶著三員猛將,心滿意足的走出了光武廟,對守在外麵的周泰、蔣欽問道:
“孫策去哪裏了?”
周泰答道:
“主公,孫策過了山嶺,去探查劉繇大營了。”
袁耀搖頭笑道:
“果然是輕而無備、性急少謀的匹夫。”
袁耀早就知道,孫策會這麽幹。
上一世很多人因孫策被刺殺而惋惜,認為孫策運氣不好。
可袁耀卻認為,孫策被刺殺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
孫策太愛冒險了。
冒險探查劉繇大營、冒險與太史慈單挑、無數次冒險衝敵破陣。
如果孫策隻是一個衝鋒陷陣的猛將,這麽幹沒什麽毛病。
可這絕不是一個為人主者該做的事情。
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的。
就算孫策不死在許貢門客手中,或許也會死在哪一次衝鋒之下,就如他的父親孫堅一般。
性格決定命運,就是這個道理。
蔣欽說道:
“主公已經在光武廟得到了寶物,是否要收兵回營?”
“先不急。”
袁耀笑道:
“孫策給我的寶物,可不止這些。
一會兒孫策跟劉繇麾下大將,必有一場惡戰。
咱們也去湊湊熱鬧。”
徐盛等將聞言,都對袁耀佩服不已。
自家主公,真是算無遺策啊!
不僅算出了光武廟有寶,還能算出孫策跟劉繇的戰事。
如此神機妙算之下,孫策和劉繇不得像木偶一般,任由自家主公拿捏?
袁耀帶著眾人往孫策方向而去,孫策此時早就越過了山嶺,在高處探查劉繇營寨。
孫策如此明目張膽,很快便被劉繇軍的斥候探查到,前往劉繇大營稟報。
“啟稟主公,孫策來到神亭嶺上,正在探看我軍虛實。”
劉繇目光一凝,問道:
“孫策帶了多少人,是否要突襲我軍營寨?”
斥候稟報道:
“孫策身邊的人並不多,隻有十餘騎。”
太史慈聞言怒道:
“好個孫策賊子,太不將吾等放在眼裏了!
僅率十餘騎兵,就敢接近我軍營寨!
刺史大人,末將請戰!
請大人給我一百人馬,末將必為大人活捉孫策!”
劉繇為人瞻前顧後,一點為人主公的魄力都沒有。
斥候稟報孫策身邊人少,太史慈請纓出戰,劉繇卻遲疑了。
劉繇考慮片刻,搖頭說道:
“孫策又不是傻子,豈能主動將自己陷於險地?
依我看來,這必是孫策誘敵之計,我軍未可輕動。”
劉繇此言一出,一眾文武頓時拍馬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