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禮部尚書、國舅爺、西廠廠公都說陛下英明
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愛吃草的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蘭德開門見山的說道:“賈大人,我是過來要錢的。”
賈仁義聞言大笑:“要錢?你也盯著那筆商稅啊?”
蘭德直接說道:“陛下說了,前兩年的商稅都歸瀘州,我前幾日去找了巡撫,他說一直是您收錢的。”
賈仁義笑著說道:“所以你就來找老夫要錢了?”
“沒錯。”
“你要錢做什麽?”
“訓練新軍!”
賈仁義嚇得差點摔了茶杯。
訓練新軍?
你是想造反不成?
蘭德直接說道:“賈大人,瀘州是邊境,穿過瀘州山脈就是塞外了。”
“北莽之所以一直沒從瀘州入侵,是因為廣元城堅固,而北莽擅騎兵,所以沒法攻城。”
“實際上,瀘州是個出擊塞外的好位置啊!”
“咱們隻要越過這道山口,就能進入塞外草原。”
“那裏是北莽的腹心區域,可以殺對方個措手不及!”
賈仁義摸著胡須說道:“既然如此,為什麽我們大周從未主動出擊過?”
蘭德輕歎一聲說道:“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瀘州疲敝,沒有充足的物資供應,當地百姓無法承擔大軍。”
“另一個便是補給困難,要越過這些山口不是件簡單的事,必須得在山口處設立補給點,大部隊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出發。”
賈仁義與北莽有死仇,對於任何進攻北莽的計劃,他都很感興趣。
於是追問道:“那之前時機不到,現在就到了嗎?”
蘭德斬釘截鐵的答道:“當然,那都是聖上英明啊!”
說起陛下,蘭德頓時敬佩的直呼萬歲。
賈仁義也立馬跟著喊了一聲。
二人都是李天的死忠粉,四目相對,皆從對方眼神裏確定了站位。
朝野上下全部知道,從前任首輔高耀請辭後,屬於李天的時代便正式開啟了。
隻要可以入陛下青眼,那日後便是平步青雲
若是惹陛下厭惡,那遲早得收拾東西走人。
賈仁義通過邊貿一事,成了陛下重用的人。
而蘭德顯然也是陛下的人。
蘭德說道:“這一路我一直在思考,陛下為什麽讓我來瀘州。”
賈仁義也好奇起來。
蘭德說道:“建功立業,自然是去東遼最好。”
“後來我才知道賈大人在瀘州開設邊貿市集,這才明白,陛下這是在布局!”
賈仁義問道:“此話怎講?”
蘭德說道:“回到剛才的話題,瀘州沒有主攻北莽有兩個原因。”
“瀘州疲敝,但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征收商稅,瀘州的庫房充盈,錢糧足夠支撐一場規模不小的戰鬥了。”
“而賈大人操辦的市集,也會吸引許多商人過來,那咱們可以用銀子讓他們托運糧食過來。”
“這樣,進攻北莽的物資就足夠了,還不用向地方百姓施壓。”
“陛下的布局太高明了!”
賈仁義愣住了,好像這位年輕的文信侯,說的挺有道理。
“那另一個問題呢?”
蘭德胸有成竹的說道:“另一個問題,不得留給賈大人解決嗎?”
“嗯?”
賈仁義呆住了。
蘭德說道:“與北莽互市,他們一定不會滿足於在大周境內交易,北莽也會提出建立他們的市集。”
“賈大人隻需假意答應,在山口處建立市集。”
“在大軍出動前,讓商人給市集運送糧草,待大軍出山,那不就變成後勤補給點了嗎?”
賈仁義徹底傻眼了。
這招也太損了。
不過對待北莽,就得這麽損!
賈仁義越看蘭德越滿意。
而且蘭德的分析,賈仁義也十分認同。
這是陛下在布的局啊!
陛下派自己這個禮部尚書,與蘭德這個國舅爺過來,肯定不光是為了收點商稅。
這是想對北莽出兵的節奏啊!
賈仁義心潮澎湃。
他很快又開始懊悔,自己為什麽沒早點明白陛下的心意。
自己一介文官,居然要勳貴來點醒。
真丟人!
賈仁義連忙對蘭德行了一禮:“將軍高見!”
“賈大人,咱們都是陛下的人,一定得通力合作啊!”
賈仁義立馬說道:“當然,這次的商稅,我會給你分出一半,用來訓練新軍!”
“但是……”
“賈大人請講。”
“必須得低調!瀘州本地與北莽勾連甚深,倘若動靜太大,風聲走漏,把陛下的宏圖偉業打亂了,那咱們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賈大人說的是,我會去城外營地訓練新軍的!”
“還有,這次貿易購入了一批駿馬,雖然不如京都權貴的上等駿馬,但也不錯,也一並交給將軍吧。”
蘭德大喜過望,立馬說道:“多謝賈大人!”
“錢糧你不用擔心,但是武器盔甲,我就沒法幫你了。”
蘭德微微頷首:“我已經上書朝廷,裝備老舊,需要更換。”
賈仁義摸著胡子說道:“將軍思慮如此周全,老夫也就放心了。”
這邊文、武二人商量完畢。
而在京都皇宮裏,小魏子正在聽手下密探送來的消息。
“那就是說,唐大人沒有貪汙那批武器盔甲,隻是讓軍械庫重新熔造了堆積的殘次品?”
“是的廠公,唐大人和張大人,在此次事件中分文未取,市麵上售賣的農具鐵器,是為了犒勞軍械庫軍匠的。”
“唐大人忠君體國,張大人也是太後引薦的人才。”
小魏子說道:“至於犒勞軍匠的,聖上寬厚,一定不會追究的。”
“行了,看來聖上洞若觀火,早就知道唐大人和張大人的良苦用心。”
“所以才沒有責罰他們,陛下英明啊。”
“此事不用接著調查了,最近還是緊盯六王爺,聽見了嗎?”
下方密探立馬說道:“遵命,廠公!”
小魏子又問道:“範建,範大人家裏如何了?”
探子說道:“範大人家貧,房子是租的,家裏隻有隻有一妻和一書童,實在沒法安插人進去。”
小魏子說道:“如此清貧嗎?”
探子點頭:“這位範大人的確是個清官。”
難怪會被陛下在屏風上寫下。
小魏子不由得感慨,擺擺手讓探子下去了。
這些日子,六賢王的日子不好過。
原以為皇帝罷了早朝,自己能掌控一些政權。
賈仁義聞言大笑:“要錢?你也盯著那筆商稅啊?”
蘭德直接說道:“陛下說了,前兩年的商稅都歸瀘州,我前幾日去找了巡撫,他說一直是您收錢的。”
賈仁義笑著說道:“所以你就來找老夫要錢了?”
“沒錯。”
“你要錢做什麽?”
“訓練新軍!”
賈仁義嚇得差點摔了茶杯。
訓練新軍?
你是想造反不成?
蘭德直接說道:“賈大人,瀘州是邊境,穿過瀘州山脈就是塞外了。”
“北莽之所以一直沒從瀘州入侵,是因為廣元城堅固,而北莽擅騎兵,所以沒法攻城。”
“實際上,瀘州是個出擊塞外的好位置啊!”
“咱們隻要越過這道山口,就能進入塞外草原。”
“那裏是北莽的腹心區域,可以殺對方個措手不及!”
賈仁義摸著胡須說道:“既然如此,為什麽我們大周從未主動出擊過?”
蘭德輕歎一聲說道:“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瀘州疲敝,沒有充足的物資供應,當地百姓無法承擔大軍。”
“另一個便是補給困難,要越過這些山口不是件簡單的事,必須得在山口處設立補給點,大部隊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出發。”
賈仁義與北莽有死仇,對於任何進攻北莽的計劃,他都很感興趣。
於是追問道:“那之前時機不到,現在就到了嗎?”
蘭德斬釘截鐵的答道:“當然,那都是聖上英明啊!”
說起陛下,蘭德頓時敬佩的直呼萬歲。
賈仁義也立馬跟著喊了一聲。
二人都是李天的死忠粉,四目相對,皆從對方眼神裏確定了站位。
朝野上下全部知道,從前任首輔高耀請辭後,屬於李天的時代便正式開啟了。
隻要可以入陛下青眼,那日後便是平步青雲
若是惹陛下厭惡,那遲早得收拾東西走人。
賈仁義通過邊貿一事,成了陛下重用的人。
而蘭德顯然也是陛下的人。
蘭德說道:“這一路我一直在思考,陛下為什麽讓我來瀘州。”
賈仁義也好奇起來。
蘭德說道:“建功立業,自然是去東遼最好。”
“後來我才知道賈大人在瀘州開設邊貿市集,這才明白,陛下這是在布局!”
賈仁義問道:“此話怎講?”
蘭德說道:“回到剛才的話題,瀘州沒有主攻北莽有兩個原因。”
“瀘州疲敝,但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征收商稅,瀘州的庫房充盈,錢糧足夠支撐一場規模不小的戰鬥了。”
“而賈大人操辦的市集,也會吸引許多商人過來,那咱們可以用銀子讓他們托運糧食過來。”
“這樣,進攻北莽的物資就足夠了,還不用向地方百姓施壓。”
“陛下的布局太高明了!”
賈仁義愣住了,好像這位年輕的文信侯,說的挺有道理。
“那另一個問題呢?”
蘭德胸有成竹的說道:“另一個問題,不得留給賈大人解決嗎?”
“嗯?”
賈仁義呆住了。
蘭德說道:“與北莽互市,他們一定不會滿足於在大周境內交易,北莽也會提出建立他們的市集。”
“賈大人隻需假意答應,在山口處建立市集。”
“在大軍出動前,讓商人給市集運送糧草,待大軍出山,那不就變成後勤補給點了嗎?”
賈仁義徹底傻眼了。
這招也太損了。
不過對待北莽,就得這麽損!
賈仁義越看蘭德越滿意。
而且蘭德的分析,賈仁義也十分認同。
這是陛下在布的局啊!
陛下派自己這個禮部尚書,與蘭德這個國舅爺過來,肯定不光是為了收點商稅。
這是想對北莽出兵的節奏啊!
賈仁義心潮澎湃。
他很快又開始懊悔,自己為什麽沒早點明白陛下的心意。
自己一介文官,居然要勳貴來點醒。
真丟人!
賈仁義連忙對蘭德行了一禮:“將軍高見!”
“賈大人,咱們都是陛下的人,一定得通力合作啊!”
賈仁義立馬說道:“當然,這次的商稅,我會給你分出一半,用來訓練新軍!”
“但是……”
“賈大人請講。”
“必須得低調!瀘州本地與北莽勾連甚深,倘若動靜太大,風聲走漏,把陛下的宏圖偉業打亂了,那咱們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賈大人說的是,我會去城外營地訓練新軍的!”
“還有,這次貿易購入了一批駿馬,雖然不如京都權貴的上等駿馬,但也不錯,也一並交給將軍吧。”
蘭德大喜過望,立馬說道:“多謝賈大人!”
“錢糧你不用擔心,但是武器盔甲,我就沒法幫你了。”
蘭德微微頷首:“我已經上書朝廷,裝備老舊,需要更換。”
賈仁義摸著胡子說道:“將軍思慮如此周全,老夫也就放心了。”
這邊文、武二人商量完畢。
而在京都皇宮裏,小魏子正在聽手下密探送來的消息。
“那就是說,唐大人沒有貪汙那批武器盔甲,隻是讓軍械庫重新熔造了堆積的殘次品?”
“是的廠公,唐大人和張大人,在此次事件中分文未取,市麵上售賣的農具鐵器,是為了犒勞軍械庫軍匠的。”
“唐大人忠君體國,張大人也是太後引薦的人才。”
小魏子說道:“至於犒勞軍匠的,聖上寬厚,一定不會追究的。”
“行了,看來聖上洞若觀火,早就知道唐大人和張大人的良苦用心。”
“所以才沒有責罰他們,陛下英明啊。”
“此事不用接著調查了,最近還是緊盯六王爺,聽見了嗎?”
下方密探立馬說道:“遵命,廠公!”
小魏子又問道:“範建,範大人家裏如何了?”
探子說道:“範大人家貧,房子是租的,家裏隻有隻有一妻和一書童,實在沒法安插人進去。”
小魏子說道:“如此清貧嗎?”
探子點頭:“這位範大人的確是個清官。”
難怪會被陛下在屏風上寫下。
小魏子不由得感慨,擺擺手讓探子下去了。
這些日子,六賢王的日子不好過。
原以為皇帝罷了早朝,自己能掌控一些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