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六賢王:本王攪亂朝堂的機會來了
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愛吃草的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沒想到,皇帝不早朝後,原來的三個內閣學士被擠走,朝堂居然安定下來了。
朝堂安定,六賢王這種身份尷尬的王叔,便沒什麽插手的空間了。
六賢王心裏鬱悶,終日閉門不出。
更難受的便是何衝。
好好的禁軍護衛首領不做了,來做六賢王的客卿。
雖然武功強,但是六賢王有更親近的心腹。
所以他在一堆客卿裏,地位一般,也觸及不到太過核心的機密。
那邊西廠又催促他探得情報,何衝夾在中間,活的生不如死。
而此時的六賢王,正在密室中,與一名年輕禦史密聊。
“孫禦史,這個消息準確嗎?”
“王爺,下官可是好不容易從範建嘴裏套出來的這個消息。”
六賢王摸著胡須。
在歡送範建的宴會上,這位孫禦史看出範建的情緒反常。
便拉著他喝酒,成功從喝醉的範建嘴裏,得知了這個驚天消息!
首輔唐孝仁連同太後族親張暃柴,勾銷報廢軍械庫的一批武器鎧甲。
然後把這些物資熔造成農具鐵器,賣去坊市掙錢。
這可是天大的醜聞啊!
範建得知這個秘聞,但是陛下居然沒有懲治唐孝仁和張暃柴。
反倒升遷範建,讓他封口離開禦史台!
這可是個機會!
六賢王很清楚,如果朝廷一直這樣穩定下去,他就再也沒機會了。
這次,便是他攪渾朝堂的機會!
六賢王立即說道:“你這回有把握嗎?”
“王爺,近日市場上流入大批上等農具鐵器,證據確鑿啊!”
“那些店鋪都是與軍械庫有關的。”
六賢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這樣的案子,我那皇帝侄子還想壓下去!”
“難道他不怕民意洶湧嗎?”
孫禦史立馬說道:“王爺,不如我和一批禦史聯手,一起彈劾首輔?”
六賢王搖搖頭:“不行。”
“那王爺要如何?”
“必須得把輿論炒起來,我們先在京都把這個貪汙案的消息傳開,一定要把輿情弄大些!”
孫禦史說道:“那下官馬上去辦!”
“不行!”
六賢王再度搖頭:“你去做太明顯了,我再找別人吧。”
六賢王扯動密室的鈴鐺,老管家走了進來。
“把何衝何客卿叫來。”
當何衝收到六賢王的任務,讓他在京都傳播唐孝仁和張暃柴貪汙案的事情後。
何衝幾乎一刻沒停的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西廠。
小魏子輕笑著看著密探送來的信件。
開口說道:“小鑫子,咱們這位六賢王,終於要坐不住了。”
小鑫子問道:“幹爹,那咱們要做什麽嗎?”
“當然不用,先隔岸觀火即可。不過那幾個與六王爺來往親密的禦史,你們得好好盯著。”
“是,幹爹!”
小魏子笑著說道:“這可真是個好機會,可以把六王爺埋了多年的苗子全拔出來,我倒要看看,朝廷究竟有多少六王爺的人!”
臨近月底快要結算,李天有點心神不寧。
這個月李天就敗了1000國運點。
還是包庇唐孝仁和張暃柴得到的。
怎麽唐孝仁和張暃柴貪汙案的事情,還不扣掉國運啊?
這究竟怎麽一回事?
李天有點著急。
這麽下去,本月的任務就不達標了!
敗壞國運怎麽這麽難!
朕都免了早朝了,你們這群奸臣,也不知道替朕分憂,好好敗壞國運啊!
李天非常不滿,直接喊來小魏子。
“小魏子!”
“奴婢在!”
“同朕出宮轉轉。”
“現在嗎陛下?”
“換身常服,一直待在宮裏也沒意思。”
“遵命,陛下。”
二人輕車駕熟的換了一身衣服,從皇宮外圍的暗門,悄然出了皇宮。
走在京都的路上,李天心情舒暢。
再好的地方住久了,也難免有點厭煩。
皇宮的景色雖好,但也不比外麵自由。
這一路李天也算開眼了。
京都繁華,唐孝仁執掌內閣後,在京都治理上花了許多精力。
車水馬龍,各處都是叫賣的商販。
“皇,黃公子,咱們去那個酒樓坐坐?”
“好!”
小魏子帶著李天走進一座酒樓。
李天特意沒去樓上的包間,而是在喧鬧的大堂落座。
小魏子點了幾道酒樓的招牌菜。
此時,幾個衣著華麗,腰佩長劍的俠少走進店中。
看著幾位俠俠少女,李天也來了興趣。
隻見幾人坐下後,小二連忙上前道:“幾位爺,樓上雅座請?”
“不用了,今日本俠少就坐在這!”
“好嘞,那幾位爺先看菜單,小的去拿酒!”
小魏子在李天身邊,用隔空秘音說道:“陛下,看他們的服裝,這幾個都是青山派的弟子。”
李天已經突破宗師境,隔空秘音這種小伎倆自然信手拈來。
他也秘音對小魏子說道:“青山派的弟子?”
小魏子答:“青山派的弟子一貫使用青山劍,劍穗是綠色的,有獨特的玄鐵吊墜。”
“原來是這樣。”
李天讚許的看了小魏子一眼,這家夥成為廠公後,長進許多啊!
這幾個俠少俠女的確是青山派的弟子。
他們也是外出遊曆至京都。
其中有個領頭的俠少說道:“師弟師妹,你們聽說那個案子了嗎?”
“略有耳聞。”
“哦?我怎麽不知道,是什麽案子?”
那人說道:“我今日氣憤難平,聽說軍械庫督查張暃柴,勾結上官,貪汙了庫房一萬多套鎧甲武器!”
眾人沉吸一口氣,一萬多套!?
那可是價值幾十萬兩白銀啊!
這個張暃柴居然這麽大膽。
那人繼續說道:“一個軍械庫督查,當然犯不下如此大案,我聽聞那個上官才是隻手遮天之人!”
“誰啊?”
“內閣……”
這下幾人都沉默了。
一個軍械庫督查,在京都眾多官員中,的確算不上大人物。
但內閣裏隻有那位大人物,才能做到此事,便是首輔。
這可不是樁小案子!
一個年輕氣盛的師弟說道:“張暃柴這個狗官,居然敢偷軍資,我今天非砍了他的狗頭!”
那位師兄立馬說道:“師弟慎言,張暃柴乃朝廷命官,咱們江湖中人,怎麽能插手這種案子!”
其餘知道輕重的師弟師妹也紛紛說道:“師兄別衝動,對朝廷命官行凶,可是要禍連師門的!”
朝堂安定,六賢王這種身份尷尬的王叔,便沒什麽插手的空間了。
六賢王心裏鬱悶,終日閉門不出。
更難受的便是何衝。
好好的禁軍護衛首領不做了,來做六賢王的客卿。
雖然武功強,但是六賢王有更親近的心腹。
所以他在一堆客卿裏,地位一般,也觸及不到太過核心的機密。
那邊西廠又催促他探得情報,何衝夾在中間,活的生不如死。
而此時的六賢王,正在密室中,與一名年輕禦史密聊。
“孫禦史,這個消息準確嗎?”
“王爺,下官可是好不容易從範建嘴裏套出來的這個消息。”
六賢王摸著胡須。
在歡送範建的宴會上,這位孫禦史看出範建的情緒反常。
便拉著他喝酒,成功從喝醉的範建嘴裏,得知了這個驚天消息!
首輔唐孝仁連同太後族親張暃柴,勾銷報廢軍械庫的一批武器鎧甲。
然後把這些物資熔造成農具鐵器,賣去坊市掙錢。
這可是天大的醜聞啊!
範建得知這個秘聞,但是陛下居然沒有懲治唐孝仁和張暃柴。
反倒升遷範建,讓他封口離開禦史台!
這可是個機會!
六賢王很清楚,如果朝廷一直這樣穩定下去,他就再也沒機會了。
這次,便是他攪渾朝堂的機會!
六賢王立即說道:“你這回有把握嗎?”
“王爺,近日市場上流入大批上等農具鐵器,證據確鑿啊!”
“那些店鋪都是與軍械庫有關的。”
六賢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這樣的案子,我那皇帝侄子還想壓下去!”
“難道他不怕民意洶湧嗎?”
孫禦史立馬說道:“王爺,不如我和一批禦史聯手,一起彈劾首輔?”
六賢王搖搖頭:“不行。”
“那王爺要如何?”
“必須得把輿論炒起來,我們先在京都把這個貪汙案的消息傳開,一定要把輿情弄大些!”
孫禦史說道:“那下官馬上去辦!”
“不行!”
六賢王再度搖頭:“你去做太明顯了,我再找別人吧。”
六賢王扯動密室的鈴鐺,老管家走了進來。
“把何衝何客卿叫來。”
當何衝收到六賢王的任務,讓他在京都傳播唐孝仁和張暃柴貪汙案的事情後。
何衝幾乎一刻沒停的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西廠。
小魏子輕笑著看著密探送來的信件。
開口說道:“小鑫子,咱們這位六賢王,終於要坐不住了。”
小鑫子問道:“幹爹,那咱們要做什麽嗎?”
“當然不用,先隔岸觀火即可。不過那幾個與六王爺來往親密的禦史,你們得好好盯著。”
“是,幹爹!”
小魏子笑著說道:“這可真是個好機會,可以把六王爺埋了多年的苗子全拔出來,我倒要看看,朝廷究竟有多少六王爺的人!”
臨近月底快要結算,李天有點心神不寧。
這個月李天就敗了1000國運點。
還是包庇唐孝仁和張暃柴得到的。
怎麽唐孝仁和張暃柴貪汙案的事情,還不扣掉國運啊?
這究竟怎麽一回事?
李天有點著急。
這麽下去,本月的任務就不達標了!
敗壞國運怎麽這麽難!
朕都免了早朝了,你們這群奸臣,也不知道替朕分憂,好好敗壞國運啊!
李天非常不滿,直接喊來小魏子。
“小魏子!”
“奴婢在!”
“同朕出宮轉轉。”
“現在嗎陛下?”
“換身常服,一直待在宮裏也沒意思。”
“遵命,陛下。”
二人輕車駕熟的換了一身衣服,從皇宮外圍的暗門,悄然出了皇宮。
走在京都的路上,李天心情舒暢。
再好的地方住久了,也難免有點厭煩。
皇宮的景色雖好,但也不比外麵自由。
這一路李天也算開眼了。
京都繁華,唐孝仁執掌內閣後,在京都治理上花了許多精力。
車水馬龍,各處都是叫賣的商販。
“皇,黃公子,咱們去那個酒樓坐坐?”
“好!”
小魏子帶著李天走進一座酒樓。
李天特意沒去樓上的包間,而是在喧鬧的大堂落座。
小魏子點了幾道酒樓的招牌菜。
此時,幾個衣著華麗,腰佩長劍的俠少走進店中。
看著幾位俠俠少女,李天也來了興趣。
隻見幾人坐下後,小二連忙上前道:“幾位爺,樓上雅座請?”
“不用了,今日本俠少就坐在這!”
“好嘞,那幾位爺先看菜單,小的去拿酒!”
小魏子在李天身邊,用隔空秘音說道:“陛下,看他們的服裝,這幾個都是青山派的弟子。”
李天已經突破宗師境,隔空秘音這種小伎倆自然信手拈來。
他也秘音對小魏子說道:“青山派的弟子?”
小魏子答:“青山派的弟子一貫使用青山劍,劍穗是綠色的,有獨特的玄鐵吊墜。”
“原來是這樣。”
李天讚許的看了小魏子一眼,這家夥成為廠公後,長進許多啊!
這幾個俠少俠女的確是青山派的弟子。
他們也是外出遊曆至京都。
其中有個領頭的俠少說道:“師弟師妹,你們聽說那個案子了嗎?”
“略有耳聞。”
“哦?我怎麽不知道,是什麽案子?”
那人說道:“我今日氣憤難平,聽說軍械庫督查張暃柴,勾結上官,貪汙了庫房一萬多套鎧甲武器!”
眾人沉吸一口氣,一萬多套!?
那可是價值幾十萬兩白銀啊!
這個張暃柴居然這麽大膽。
那人繼續說道:“一個軍械庫督查,當然犯不下如此大案,我聽聞那個上官才是隻手遮天之人!”
“誰啊?”
“內閣……”
這下幾人都沉默了。
一個軍械庫督查,在京都眾多官員中,的確算不上大人物。
但內閣裏隻有那位大人物,才能做到此事,便是首輔。
這可不是樁小案子!
一個年輕氣盛的師弟說道:“張暃柴這個狗官,居然敢偷軍資,我今天非砍了他的狗頭!”
那位師兄立馬說道:“師弟慎言,張暃柴乃朝廷命官,咱們江湖中人,怎麽能插手這種案子!”
其餘知道輕重的師弟師妹也紛紛說道:“師兄別衝動,對朝廷命官行凶,可是要禍連師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