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年輕人,你有無限可能。
驚悚劇本:從嬰啼寢室開始 作者:小說糕製作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詐屍一下。
之後還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更,原因是多方麵的。
一方麵,是我在寫恐怖故事的時候,喜歡將自己沉浸在恐怖場景裏。
而且這種又是長篇作品,所以我其實屬於體驗派。
所以,我會長時間入戲,而且會日夜潛意識的構思。
很多時候,我夜裏上個廁所,也會腦補有鬼從下麵的門縫裏偷看我。
一般我都是將自己嚇到,才會寫進小說裏的。
也就是說,你們在小說裏看到的場景,無論是覺得恐怖還是不恐怖,都是曾經真實嚇到過我的......
實話說,對精神狀態會有點影響。
以前住宿舍,深夜去上廁所,轉角猛地出現個人,真的會把我嚇得一哆嗦......
但雖然如此,我還是病態地迷戀恐怖。
也許這就是恐怖的魅力吧。
恐怖,科學上來講,其實是一種良性自虐。
就跟有人喜歡聞自己的襪子一樣。
所以,在閱讀完恐怖小說之後。
我們緊繃後的精神會得到放鬆,身體分泌多巴胺。
在閱讀恐怖的時候,既是對我們好奇心的滿足。
也是我們逐漸打破自己心魔的過程。
忘了是不是周德東說過的了,他認為恐怖並不在於恐怖場景的描寫,而是一種精神層麵的違和感。
我認同一半,我覺得想要塑造恐怖,就要多方麵一起抓。
既要身臨其境的恐怖氛圍的描寫,還要精細的光線把握。
既要主角真實細膩的恐懼情緒和反應,還要疑神疑鬼的心理描寫。
既要充滿違和感,也要充滿疑雲。
既要各類聲音的詭異,又要那種命懸一線的感覺。
......
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很讓人著迷的。
但是我覺得,我可以寫得更加恐怖。
我還是覺得沒有達到最頂級恐怖的那種效果。
我大概想要的效果,就是......
大家在,
獨自一人進入到電梯的時候,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上廁所的時候,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上下樓梯時,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待在倉庫時,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待在旅館時,感覺很恐怖。
......
我覺得一部優秀的恐怖作品,就是要讓大家達到這樣的效果。
而暫時不更的另一方麵,也是現實方麵的問題。
人隻有先滿足現實生活的需求,才能有為大家造夢的能力。
我現在也麵臨畢業,我不再是一個孩子,也要成為一個大人了。
曾經在父母蔭蔽之下,能夠無憂無慮做的事情,都要斟酌和取舍。
感謝大家的厚愛,我永遠喜歡講恐怖故事,我永遠愛恐怖故事。
但是因為現實中的原因,而且我想趁著自己還年輕,開新書,闖一闖。
我不是神,我可能會寫很多本,但是成績都不如意。
但是,我和大家一樣,我們都很年輕啊。
既然年輕,無論有什麽想法,都可以嚐試的吧?
就像有人大學時,忽然一拍腦袋去創業。
有人忽然辭掉教師編製,去麵試國企。
有人忽然放棄工作,去備考公務員。
有人忽然去退學,重新高考,想要衝擊985。
......
正因為年輕,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嚐試。
正因為年輕,我們有中年和老年羨慕的青春和資本。
正因為年輕,所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總之,也是因為我還年輕,所以我不想一直吃老本。
我把自己當成一個純粹的新人,我想要從頭開始。
從情懷的角度,我應該將每一本小說都完完整整的寫到最後,無論有多少人看。
但從利益的角度,他們也隻是一串文字而已,又談何拋棄與不拋棄呢?
而且要求一個撲街作者,繼續每天精神飽滿地寫完一本小說,是不是有點殘忍呢?
雖然是大家愛的表現,可是身為作者,每一次看到催更的評論,都像是一種煎熬和淩遲。
一個小說作者,需要相信自己小說中人物的存在,才能讓讀者信服。
也就是說,大家每一次都在提醒我。
我拋棄了自己小說中的人物。
我拋棄了自己的孩子。
我不負責任。
我有罪。
可是現實是,不是每一個作者精心撫育的孩子,都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
當這個孩子沒有達到標準時,作者就要將他親手拋棄。
而每次看到自己書籍櫥窗中,孩子的屍體時,它都在一遍遍地用冰冷的聲音告訴著我——
“你親手,把自己的孩子殺死了。”
“看,我的屍體就在這裏。”
“即使你隱藏起來,我這具屍體,也會永遠、永遠、永遠躺在你的後台裏。”
“看,你曾經塑造了這麽不討大家喜歡的孩子。”
沒有人會喜歡失敗。
更沒有人會想要看著這種失敗,就像個恥辱一樣待在書籍櫥窗裏,永遠地提醒著你。
但是即使這樣,還是要提起勇氣,創造新的孩子,等待著大家的檢驗。
所以,作為作者,隻能將心硬起來,在大家的不支持和不理解中。
嚐試創造更多的孩子。
也會殺死更多自己的孩子。
謝謝大家的傾聽,和大家像朋友一樣,說了很多心裏話。
如果我們麵對麵的話,如果有酒的話。
我可能還要跟你們喝一晚上的酒,說一晚上的話。
所以,最後給大家的話是——
年輕人,
你有無限可能。
之後還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更,原因是多方麵的。
一方麵,是我在寫恐怖故事的時候,喜歡將自己沉浸在恐怖場景裏。
而且這種又是長篇作品,所以我其實屬於體驗派。
所以,我會長時間入戲,而且會日夜潛意識的構思。
很多時候,我夜裏上個廁所,也會腦補有鬼從下麵的門縫裏偷看我。
一般我都是將自己嚇到,才會寫進小說裏的。
也就是說,你們在小說裏看到的場景,無論是覺得恐怖還是不恐怖,都是曾經真實嚇到過我的......
實話說,對精神狀態會有點影響。
以前住宿舍,深夜去上廁所,轉角猛地出現個人,真的會把我嚇得一哆嗦......
但雖然如此,我還是病態地迷戀恐怖。
也許這就是恐怖的魅力吧。
恐怖,科學上來講,其實是一種良性自虐。
就跟有人喜歡聞自己的襪子一樣。
所以,在閱讀完恐怖小說之後。
我們緊繃後的精神會得到放鬆,身體分泌多巴胺。
在閱讀恐怖的時候,既是對我們好奇心的滿足。
也是我們逐漸打破自己心魔的過程。
忘了是不是周德東說過的了,他認為恐怖並不在於恐怖場景的描寫,而是一種精神層麵的違和感。
我認同一半,我覺得想要塑造恐怖,就要多方麵一起抓。
既要身臨其境的恐怖氛圍的描寫,還要精細的光線把握。
既要主角真實細膩的恐懼情緒和反應,還要疑神疑鬼的心理描寫。
既要充滿違和感,也要充滿疑雲。
既要各類聲音的詭異,又要那種命懸一線的感覺。
......
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很讓人著迷的。
但是我覺得,我可以寫得更加恐怖。
我還是覺得沒有達到最頂級恐怖的那種效果。
我大概想要的效果,就是......
大家在,
獨自一人進入到電梯的時候,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上廁所的時候,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上下樓梯時,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待在倉庫時,感覺很恐怖。
獨自一人待在旅館時,感覺很恐怖。
......
我覺得一部優秀的恐怖作品,就是要讓大家達到這樣的效果。
而暫時不更的另一方麵,也是現實方麵的問題。
人隻有先滿足現實生活的需求,才能有為大家造夢的能力。
我現在也麵臨畢業,我不再是一個孩子,也要成為一個大人了。
曾經在父母蔭蔽之下,能夠無憂無慮做的事情,都要斟酌和取舍。
感謝大家的厚愛,我永遠喜歡講恐怖故事,我永遠愛恐怖故事。
但是因為現實中的原因,而且我想趁著自己還年輕,開新書,闖一闖。
我不是神,我可能會寫很多本,但是成績都不如意。
但是,我和大家一樣,我們都很年輕啊。
既然年輕,無論有什麽想法,都可以嚐試的吧?
就像有人大學時,忽然一拍腦袋去創業。
有人忽然辭掉教師編製,去麵試國企。
有人忽然放棄工作,去備考公務員。
有人忽然去退學,重新高考,想要衝擊985。
......
正因為年輕,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嚐試。
正因為年輕,我們有中年和老年羨慕的青春和資本。
正因為年輕,所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總之,也是因為我還年輕,所以我不想一直吃老本。
我把自己當成一個純粹的新人,我想要從頭開始。
從情懷的角度,我應該將每一本小說都完完整整的寫到最後,無論有多少人看。
但從利益的角度,他們也隻是一串文字而已,又談何拋棄與不拋棄呢?
而且要求一個撲街作者,繼續每天精神飽滿地寫完一本小說,是不是有點殘忍呢?
雖然是大家愛的表現,可是身為作者,每一次看到催更的評論,都像是一種煎熬和淩遲。
一個小說作者,需要相信自己小說中人物的存在,才能讓讀者信服。
也就是說,大家每一次都在提醒我。
我拋棄了自己小說中的人物。
我拋棄了自己的孩子。
我不負責任。
我有罪。
可是現實是,不是每一個作者精心撫育的孩子,都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
當這個孩子沒有達到標準時,作者就要將他親手拋棄。
而每次看到自己書籍櫥窗中,孩子的屍體時,它都在一遍遍地用冰冷的聲音告訴著我——
“你親手,把自己的孩子殺死了。”
“看,我的屍體就在這裏。”
“即使你隱藏起來,我這具屍體,也會永遠、永遠、永遠躺在你的後台裏。”
“看,你曾經塑造了這麽不討大家喜歡的孩子。”
沒有人會喜歡失敗。
更沒有人會想要看著這種失敗,就像個恥辱一樣待在書籍櫥窗裏,永遠地提醒著你。
但是即使這樣,還是要提起勇氣,創造新的孩子,等待著大家的檢驗。
所以,作為作者,隻能將心硬起來,在大家的不支持和不理解中。
嚐試創造更多的孩子。
也會殺死更多自己的孩子。
謝謝大家的傾聽,和大家像朋友一樣,說了很多心裏話。
如果我們麵對麵的話,如果有酒的話。
我可能還要跟你們喝一晚上的酒,說一晚上的話。
所以,最後給大家的話是——
年輕人,
你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