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遍南樓十二欄,長歌相屬寓悲歡。空懷鐵馬橫戈意,未試冰河墮指寒。成敗極知無定勢,是非元自要徐觀。中原阻絕王師老,那敢山林一枕安。
至正十六年。(1356)
大都,皇城。
柏木兒一身沉黃質孫甲,左半肩胛已經消失不見,背後還有三條刀痕,都是割破了革甲,稍稍劃傷皮膚,有絲絲血跡滲出,鐵質帶珠笠帽歪歪斜斜戴在頭上,宛如一個從戰場上逃下來的逃兵一般,柏木兒跪在那裏一動不敢動,等待著元順帝的處罰。
元順帝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會站起,一會重重坐下,一會又指著柏木兒,然後又歎氣一般的收回手,最終還是坐回了龍椅之上,平息了一下心情,對著柏木兒明知故問的說道:“將軍為何回來啊?”柏木兒一聽此話全身一震,冷汗直流,說道:“陛...陛下,兵...兵敗...啊!”然後這個大男人便哭了起來,此刻他才認識到,自己是遠遠比不上擴廓帖木兒的,自己居然自負和他比肩,多麽可笑啊。
元順帝一看一個原先那麽驕傲的將軍,此刻痛滋橫流,怒氣也消了大半,元順帝溫言對著柏木兒說道:“將軍是如何敗的,細細講來。”柏木兒收拾一下心情說道:“末將原在潁州大破韓山童,卻沒想到那劉福通也是個人物,竟然硬生生衝出包圍,然後末將占據潁州,不到五個月,那劉福通卷土重來。聚眾不下二十萬,可恨山東田豐也參與了進來,末將隻得退兵。”元順帝也是暗暗佩服叛軍,說道:“然後呢?”柏木兒接著說道:“那劉福通順勢攻下了朱皋,開倉放糧,大批百姓投於麾下。”元順帝打斷道:“何來這麽多人入叛軍?”柏木兒擦了擦汗謹慎的說道:“原都是脫脫部下鄉軍,原足有百萬,皆打回原籍,多數都參加了義軍。”
元順帝聽到原來是如此,自己也一陣暗悔,但事已至此也不能起複脫脫了,元順帝說道:“那你是如何慘敗的?”柏木兒說道:“末將,哎,叛軍人多勢眾,末將,撲滅了東麵的,西麵的又起來了,到處逃竄,不知為何叛軍突然安分了下來,最後末將隻得帶著殘軍會到大都。”元順帝慢悠悠的說道:“是王保保。”柏木兒驚訝的說道:“什麽!”元順帝繼續說道:“北庭王上書建議了擒賊先擒王的提議,是一個叫成昆的人出的計策,如今天下明教大肆被正派屠殺,明朝群龍無首,你才可以全身而退。”柏木兒也是頗為驚訝沒想到最後還是被他救了。
其實也不是帖木兒做的,是趙敏做的,但他們是一家人,趙敏做相當於帖木兒自己做的。
集慶路(金陵)。
朱元璋已經占據了這裏,改名應天,朱元璋軍紀嚴明,又知人善任,文士如馮國勝、李善長等都為他出謀劃策,勇猛善戰的常遇春、胡大海也都來投奔,成為紅巾軍內部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自封應天平章政事,也就是地方軍閥的意思。
一身赤紅色的一色官服,頗具威風的朱元璋,和湯和,徐達幾人在殿中討論著明教之事,湯和喝了一口水,率先說道:“痛快啊,這韃子還真是容易打啊,泥塑的一般。”徐達則是一臉凝重,說道:“鼎臣啊,韃子可不能小覷,和我們交戰的隻是步軍,騎兵我還沒有見到過。”朱元璋看了一眼二人,左右踱步,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常遇春此時說話了道:“與我們交戰的是也先不花的雜軍,還有地方那些雜魚,真正厲害的在後麵呢。”他所指的便是帖木兒,他也是見過帖木兒的,彬彬有禮,文武兼備,想來是不弱的,當也算有些交情,不便提他的名字,藍玉接過話頭,也是一臉慎重說道:“那柏木兒,和那劉福通打時便不好對付,聽說大元第一將軍乃是擴廓帖木兒,我卻是沒有見過。”朱元璋聽到擴廓帖木兒的名字,腳步一頓,說道:“擴廓帖木兒,漢名作王保保,我與徐達幾人在鳳陽見過此人,卻是一猛將。”徐達當即也是一拍桌子,站了起來,甚是激動,說道:“是啊,我與大哥在鳳陽一見,其手下黑騎,人人帶鐵甲鐵麵,那才是精銳啊。”一說到這裏朱元璋也是一臉羨慕。
湯和一臉後怕,說道:“也幸虧那狗皇帝沒有派王保保來平叛,不然安有我們活路。”藍玉則是一臉茫然,他並不知道王保保的事跡,朱元璋看藍玉疑惑,藍玉也是他的愛將,勇猛異常,隨即給他解釋道:“王保保,八歲就率軍打仗,雖然多有敗績,卻也是一猛將,此人南征北戰將近二十年,你說說論打仗的經驗,我們在座的誰是對手。”藍玉也是緊皺眉頭。朱元璋接著說道:“隻希望那韃子皇帝多出一些昏招。”
常遇春想了想說道:“如今天下義軍攻勢受挫,卻是明教總壇被人圍攻了啊。”朱元璋其實是不在乎明教的,但是他此時也是數於明教之下,不得不考慮這件事,湯和喝了一口水,將杯子放下,衝著朱元璋說道:“大哥,明教有難,我們應當去救。”
朱元璋轉過頭看著劉伯溫,說道:“先生以為如何?”劉伯溫捏了捏短須,說道:“明教乃是天下義軍之主事,去是當然要去的,不過,那也不能真救。”朱元璋來了興趣,這話正符合他的意思說道:“劉先生,此話怎講?”劉伯溫拱手說道:“西域據此何止上千裏,大帥當然隻能派幾人前去,屬下建議,大帥親自前去,我猜想天下義軍除了明教本部都會坐視不理,大帥前去若救下明教,定然天下義軍歸心。”朱元璋聽了哈哈一笑說道:“好!就依先生,此番就常遇春,我,劉先生三人前去。”
朱元璋也是會武功的,不過是少林長拳和一些刀法,外家功夫而已,二流境界,常遇春則是修習內家功夫,刀法大成一流境界,而且常遇春是明教出身,對於明教的暗號,人情都比較熟知,至於帶劉伯溫,以劉伯溫的智慧,幾人肯定無虞。
大都,王爺府。
“保保將軍,你看看我的字怎麽樣。”十七歲的愛猷識理答臘在府中橫衝直撞,尋找帖木兒,愛猷識理答臘向著花園而去,忽然碰到了楊秋瑤,立刻站定,鞠躬施禮道:“見過師娘,你有沒有見到師傅啊。”楊秋瑤穿著一身清爽的白色羅裙,簡單素雅的妝容不失風華。此刻她輕撫著高高隆起的腹部,一雙水藍色的眸子晶瑩璀璨,充滿了慈愛的神色,臉龐圓潤,泛著粉嫩的光澤。
楊秋瑤已經懷孕了,已經三個月,楊秋瑤也已經二十六歲,雖說懷孕,身材卻還是那麽纖細,楊秋瑤說道:“保保去校場了吧。”楊秋瑤一顰一畫頗具仙氣,讓人不敢近視,愛猷識理答臘暗道:‘校場!要打仗了麽,父皇現在才用師傅去平叛,為時已晚啊。’愛猷識理答臘躬身抱拳,說道:“師母保重身體,我去了。”說完便朝著校場而去。
愛猷識理答臘拜了帖木兒為師,帖木兒隻教他全真劍法,至於古墓派和密宗的功夫,他是不會隨便教別人的,楊秋瑤倒是有時也教他一些玉女劍法,卻也不教其內力,因為不是正式拜師所以隻教外門功夫,愛猷識理答臘也是樂的茫然,他才不在乎什麽內家外家,他隻知道這兩門劍法相輔相成,威力十足。
帖木兒經過這幾年的雙修龍象般若功已然到達第十重大圓滿,到達了當年金輪法王的境界,帖木兒少了一分霸道,多了一分陰柔,二人雙修,內功自然幾何倍的增長,而且是改進的雙修,更加大膽更加讓楊秋瑤羞澀,就這樣剛開始是練武,慢慢的就練到床上了,有一次,一下子沒收住就懷孕了,這就讓帖木兒天天去找趙敏了,趙敏剛開始也是十分歡喜,慢慢的趙敏也受不了帖木兒的頻繁‘發泄’,龍象般若功太過剛猛,所以精力十分旺盛,帖木兒還是雙修練功,自然對於異性的要求是非常頻繁的。
帖木兒也知道這樣不太好,所以日日夜夜修煉瑜伽心經,這確實讓他的發泄欲望小了許多,卻讓他的龍象般若功停滯不前了,不過帖木兒也無所謂,龍象般若功十重足以讓他站在武林之巔了,當然除了張三豐,帖木兒此時在校場操練士兵,也和多吉對練,多吉經過多年的苦練終於到達了第七重,日後可能便是金剛宗的主持了。
愛猷識理答臘來到校場就看到二人對打,多吉二十歲身材高大一身喇嘛服,不比帖木兒差多少,帖木兒白藍短打一副漢家兒郎打扮,多吉一掌大手印,剛猛無比,直衝著帖木兒胸前而去,隻見帖木兒神形向後劃去,像似有人從後麵拉拽似的,‘大輪身法’已然大成的帖木兒,輕鬆的躲避著多吉的攻勢,突然帖木兒前腿弓字,後腿筆直站定,微微一笑,這讓多吉感到不妙,難道又是那招,想收勢也來不及了,帖木兒小聲說道:“小心了。”帖木兒一拳迎上大手印,看似軟綿綿的一拳,對著的瞬間,多吉掌上的內勁消失不見,而且不能收回,隨後就是一股剛猛的內勁衝他的手掌而來,多吉趕緊用內力護住五髒六腑,因為這股內勁順著手臂就會傳到五髒六腑。
砰,多吉還是倒飛出去,受了一點皮外傷,這一拳便是張三豐所傳授的不完全的太極拳,帖木兒將它融會貫通,也用出了一種借力打力的感覺,不過帖木兒是先用剛猛的內勁化去敵人的內勁,然後敵人就任他搓圓捏癟了。
“好!厲害!師傅果然厲害。”愛猷識理答臘由衷的讚歎道,帖木兒也看到愛猷識理答臘來了,用絲帕擦了擦汗漬,一手拉起多吉,看著愛猷識理答臘說道:“太子怎麽來了,獻醜了。”多吉也是施禮。
愛猷識理答臘走到近前說道:“本來是讓師傅看我的字寫的如何,偶然聽到師娘師傅在校場操練,特來看看。”至於那字早就不知道丟在何處了。
帖木兒說道:“太子以為如何?”愛猷識理答臘想了想說道:“柏木兒已經戰敗,也先不花也差不多了,師傅出馬真的可以平定天下麽?”帖木兒歎了一口氣說道:“盡管我可以一屠而盡,意義何在。”愛猷識理答臘著急的說道:“那師傅的意思是?”帖木兒哈哈一笑說道:“太子想多了,如今這亂世就算是我擴廓帖木兒,也不敢說可以平定。”愛猷識理答臘說道:“那父親是什麽意思呢?”帖木兒冷笑一聲說道:“哼,陛下已經準備北狩了,太子也早做準備吧。”愛猷識理答臘麵紅耳赤又是尷尬又是生氣道:“父親,怎可如此,怎可如此......”手指攥的緊緊的。
愛猷識理答臘接著問道:“那,那怯薛軍呢?”帖木兒說道:“會同陛下一同北狩。”說道這裏帖木兒也是一陣惡寒,愛猷識理答臘麵如死灰說道:“父親竟然昏庸至此,百戰百勝的怯薛軍,居然.....”說到這裏愛猷識理答臘也是說不下去了,背地議論自己的父親也是不太好。
帖木兒緊接著說道:“如果仗打得好,陛下可能不會北狩。”帖木兒也隻是說說不讓這個皇太子太過失落,愛猷識理答臘擺擺手說道:“哎,師傅,我都懂的。”“聽說王妃要另辟蹊徑剿滅明教?”師母是叫楊秋瑤,王妃是叫趙敏,帖木兒說道:“殿下如果感興趣,可以和我去一趟西域的。”愛猷識理答臘驚喜的說道:“師傅要去西域麽,我去,我去,我也要去。”帖木兒說道:“敏敏已經帶兵過去了,不知道要幹什麽,此番隻有我與多吉前去,再加上太子一共三人。”
楊秋瑤已經三個月了,帖木兒覺得大都此時已經不安全了,所以準備送楊秋瑤回古墓養胎。
至正十六年。(1356)
大都,皇城。
柏木兒一身沉黃質孫甲,左半肩胛已經消失不見,背後還有三條刀痕,都是割破了革甲,稍稍劃傷皮膚,有絲絲血跡滲出,鐵質帶珠笠帽歪歪斜斜戴在頭上,宛如一個從戰場上逃下來的逃兵一般,柏木兒跪在那裏一動不敢動,等待著元順帝的處罰。
元順帝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會站起,一會重重坐下,一會又指著柏木兒,然後又歎氣一般的收回手,最終還是坐回了龍椅之上,平息了一下心情,對著柏木兒明知故問的說道:“將軍為何回來啊?”柏木兒一聽此話全身一震,冷汗直流,說道:“陛...陛下,兵...兵敗...啊!”然後這個大男人便哭了起來,此刻他才認識到,自己是遠遠比不上擴廓帖木兒的,自己居然自負和他比肩,多麽可笑啊。
元順帝一看一個原先那麽驕傲的將軍,此刻痛滋橫流,怒氣也消了大半,元順帝溫言對著柏木兒說道:“將軍是如何敗的,細細講來。”柏木兒收拾一下心情說道:“末將原在潁州大破韓山童,卻沒想到那劉福通也是個人物,竟然硬生生衝出包圍,然後末將占據潁州,不到五個月,那劉福通卷土重來。聚眾不下二十萬,可恨山東田豐也參與了進來,末將隻得退兵。”元順帝也是暗暗佩服叛軍,說道:“然後呢?”柏木兒接著說道:“那劉福通順勢攻下了朱皋,開倉放糧,大批百姓投於麾下。”元順帝打斷道:“何來這麽多人入叛軍?”柏木兒擦了擦汗謹慎的說道:“原都是脫脫部下鄉軍,原足有百萬,皆打回原籍,多數都參加了義軍。”
元順帝聽到原來是如此,自己也一陣暗悔,但事已至此也不能起複脫脫了,元順帝說道:“那你是如何慘敗的?”柏木兒說道:“末將,哎,叛軍人多勢眾,末將,撲滅了東麵的,西麵的又起來了,到處逃竄,不知為何叛軍突然安分了下來,最後末將隻得帶著殘軍會到大都。”元順帝慢悠悠的說道:“是王保保。”柏木兒驚訝的說道:“什麽!”元順帝繼續說道:“北庭王上書建議了擒賊先擒王的提議,是一個叫成昆的人出的計策,如今天下明教大肆被正派屠殺,明朝群龍無首,你才可以全身而退。”柏木兒也是頗為驚訝沒想到最後還是被他救了。
其實也不是帖木兒做的,是趙敏做的,但他們是一家人,趙敏做相當於帖木兒自己做的。
集慶路(金陵)。
朱元璋已經占據了這裏,改名應天,朱元璋軍紀嚴明,又知人善任,文士如馮國勝、李善長等都為他出謀劃策,勇猛善戰的常遇春、胡大海也都來投奔,成為紅巾軍內部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自封應天平章政事,也就是地方軍閥的意思。
一身赤紅色的一色官服,頗具威風的朱元璋,和湯和,徐達幾人在殿中討論著明教之事,湯和喝了一口水,率先說道:“痛快啊,這韃子還真是容易打啊,泥塑的一般。”徐達則是一臉凝重,說道:“鼎臣啊,韃子可不能小覷,和我們交戰的隻是步軍,騎兵我還沒有見到過。”朱元璋看了一眼二人,左右踱步,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常遇春此時說話了道:“與我們交戰的是也先不花的雜軍,還有地方那些雜魚,真正厲害的在後麵呢。”他所指的便是帖木兒,他也是見過帖木兒的,彬彬有禮,文武兼備,想來是不弱的,當也算有些交情,不便提他的名字,藍玉接過話頭,也是一臉慎重說道:“那柏木兒,和那劉福通打時便不好對付,聽說大元第一將軍乃是擴廓帖木兒,我卻是沒有見過。”朱元璋聽到擴廓帖木兒的名字,腳步一頓,說道:“擴廓帖木兒,漢名作王保保,我與徐達幾人在鳳陽見過此人,卻是一猛將。”徐達當即也是一拍桌子,站了起來,甚是激動,說道:“是啊,我與大哥在鳳陽一見,其手下黑騎,人人帶鐵甲鐵麵,那才是精銳啊。”一說到這裏朱元璋也是一臉羨慕。
湯和一臉後怕,說道:“也幸虧那狗皇帝沒有派王保保來平叛,不然安有我們活路。”藍玉則是一臉茫然,他並不知道王保保的事跡,朱元璋看藍玉疑惑,藍玉也是他的愛將,勇猛異常,隨即給他解釋道:“王保保,八歲就率軍打仗,雖然多有敗績,卻也是一猛將,此人南征北戰將近二十年,你說說論打仗的經驗,我們在座的誰是對手。”藍玉也是緊皺眉頭。朱元璋接著說道:“隻希望那韃子皇帝多出一些昏招。”
常遇春想了想說道:“如今天下義軍攻勢受挫,卻是明教總壇被人圍攻了啊。”朱元璋其實是不在乎明教的,但是他此時也是數於明教之下,不得不考慮這件事,湯和喝了一口水,將杯子放下,衝著朱元璋說道:“大哥,明教有難,我們應當去救。”
朱元璋轉過頭看著劉伯溫,說道:“先生以為如何?”劉伯溫捏了捏短須,說道:“明教乃是天下義軍之主事,去是當然要去的,不過,那也不能真救。”朱元璋來了興趣,這話正符合他的意思說道:“劉先生,此話怎講?”劉伯溫拱手說道:“西域據此何止上千裏,大帥當然隻能派幾人前去,屬下建議,大帥親自前去,我猜想天下義軍除了明教本部都會坐視不理,大帥前去若救下明教,定然天下義軍歸心。”朱元璋聽了哈哈一笑說道:“好!就依先生,此番就常遇春,我,劉先生三人前去。”
朱元璋也是會武功的,不過是少林長拳和一些刀法,外家功夫而已,二流境界,常遇春則是修習內家功夫,刀法大成一流境界,而且常遇春是明教出身,對於明教的暗號,人情都比較熟知,至於帶劉伯溫,以劉伯溫的智慧,幾人肯定無虞。
大都,王爺府。
“保保將軍,你看看我的字怎麽樣。”十七歲的愛猷識理答臘在府中橫衝直撞,尋找帖木兒,愛猷識理答臘向著花園而去,忽然碰到了楊秋瑤,立刻站定,鞠躬施禮道:“見過師娘,你有沒有見到師傅啊。”楊秋瑤穿著一身清爽的白色羅裙,簡單素雅的妝容不失風華。此刻她輕撫著高高隆起的腹部,一雙水藍色的眸子晶瑩璀璨,充滿了慈愛的神色,臉龐圓潤,泛著粉嫩的光澤。
楊秋瑤已經懷孕了,已經三個月,楊秋瑤也已經二十六歲,雖說懷孕,身材卻還是那麽纖細,楊秋瑤說道:“保保去校場了吧。”楊秋瑤一顰一畫頗具仙氣,讓人不敢近視,愛猷識理答臘暗道:‘校場!要打仗了麽,父皇現在才用師傅去平叛,為時已晚啊。’愛猷識理答臘躬身抱拳,說道:“師母保重身體,我去了。”說完便朝著校場而去。
愛猷識理答臘拜了帖木兒為師,帖木兒隻教他全真劍法,至於古墓派和密宗的功夫,他是不會隨便教別人的,楊秋瑤倒是有時也教他一些玉女劍法,卻也不教其內力,因為不是正式拜師所以隻教外門功夫,愛猷識理答臘也是樂的茫然,他才不在乎什麽內家外家,他隻知道這兩門劍法相輔相成,威力十足。
帖木兒經過這幾年的雙修龍象般若功已然到達第十重大圓滿,到達了當年金輪法王的境界,帖木兒少了一分霸道,多了一分陰柔,二人雙修,內功自然幾何倍的增長,而且是改進的雙修,更加大膽更加讓楊秋瑤羞澀,就這樣剛開始是練武,慢慢的就練到床上了,有一次,一下子沒收住就懷孕了,這就讓帖木兒天天去找趙敏了,趙敏剛開始也是十分歡喜,慢慢的趙敏也受不了帖木兒的頻繁‘發泄’,龍象般若功太過剛猛,所以精力十分旺盛,帖木兒還是雙修練功,自然對於異性的要求是非常頻繁的。
帖木兒也知道這樣不太好,所以日日夜夜修煉瑜伽心經,這確實讓他的發泄欲望小了許多,卻讓他的龍象般若功停滯不前了,不過帖木兒也無所謂,龍象般若功十重足以讓他站在武林之巔了,當然除了張三豐,帖木兒此時在校場操練士兵,也和多吉對練,多吉經過多年的苦練終於到達了第七重,日後可能便是金剛宗的主持了。
愛猷識理答臘來到校場就看到二人對打,多吉二十歲身材高大一身喇嘛服,不比帖木兒差多少,帖木兒白藍短打一副漢家兒郎打扮,多吉一掌大手印,剛猛無比,直衝著帖木兒胸前而去,隻見帖木兒神形向後劃去,像似有人從後麵拉拽似的,‘大輪身法’已然大成的帖木兒,輕鬆的躲避著多吉的攻勢,突然帖木兒前腿弓字,後腿筆直站定,微微一笑,這讓多吉感到不妙,難道又是那招,想收勢也來不及了,帖木兒小聲說道:“小心了。”帖木兒一拳迎上大手印,看似軟綿綿的一拳,對著的瞬間,多吉掌上的內勁消失不見,而且不能收回,隨後就是一股剛猛的內勁衝他的手掌而來,多吉趕緊用內力護住五髒六腑,因為這股內勁順著手臂就會傳到五髒六腑。
砰,多吉還是倒飛出去,受了一點皮外傷,這一拳便是張三豐所傳授的不完全的太極拳,帖木兒將它融會貫通,也用出了一種借力打力的感覺,不過帖木兒是先用剛猛的內勁化去敵人的內勁,然後敵人就任他搓圓捏癟了。
“好!厲害!師傅果然厲害。”愛猷識理答臘由衷的讚歎道,帖木兒也看到愛猷識理答臘來了,用絲帕擦了擦汗漬,一手拉起多吉,看著愛猷識理答臘說道:“太子怎麽來了,獻醜了。”多吉也是施禮。
愛猷識理答臘走到近前說道:“本來是讓師傅看我的字寫的如何,偶然聽到師娘師傅在校場操練,特來看看。”至於那字早就不知道丟在何處了。
帖木兒說道:“太子以為如何?”愛猷識理答臘想了想說道:“柏木兒已經戰敗,也先不花也差不多了,師傅出馬真的可以平定天下麽?”帖木兒歎了一口氣說道:“盡管我可以一屠而盡,意義何在。”愛猷識理答臘著急的說道:“那師傅的意思是?”帖木兒哈哈一笑說道:“太子想多了,如今這亂世就算是我擴廓帖木兒,也不敢說可以平定。”愛猷識理答臘說道:“那父親是什麽意思呢?”帖木兒冷笑一聲說道:“哼,陛下已經準備北狩了,太子也早做準備吧。”愛猷識理答臘麵紅耳赤又是尷尬又是生氣道:“父親,怎可如此,怎可如此......”手指攥的緊緊的。
愛猷識理答臘接著問道:“那,那怯薛軍呢?”帖木兒說道:“會同陛下一同北狩。”說道這裏帖木兒也是一陣惡寒,愛猷識理答臘麵如死灰說道:“父親竟然昏庸至此,百戰百勝的怯薛軍,居然.....”說到這裏愛猷識理答臘也是說不下去了,背地議論自己的父親也是不太好。
帖木兒緊接著說道:“如果仗打得好,陛下可能不會北狩。”帖木兒也隻是說說不讓這個皇太子太過失落,愛猷識理答臘擺擺手說道:“哎,師傅,我都懂的。”“聽說王妃要另辟蹊徑剿滅明教?”師母是叫楊秋瑤,王妃是叫趙敏,帖木兒說道:“殿下如果感興趣,可以和我去一趟西域的。”愛猷識理答臘驚喜的說道:“師傅要去西域麽,我去,我去,我也要去。”帖木兒說道:“敏敏已經帶兵過去了,不知道要幹什麽,此番隻有我與多吉前去,再加上太子一共三人。”
楊秋瑤已經三個月了,帖木兒覺得大都此時已經不安全了,所以準備送楊秋瑤回古墓養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