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徐妙雲,去北境尋……父!


    藍玉沒反應過來李善長話裏是什麽意思,詫異地看著他。


    “國公,要如何換,這是什麽意思?”


    “國公以為,皇上會甘心退位嗎?”


    自從大明開國,朱元璋登基以來,他們就意識到,朱元璋這個帝位,恐怕要坐很長時間。


    朱元璋牢牢地將皇權掌控在手中,他們這些追隨朱元璋的兄弟都感到深深恐懼!


    改朝換代,這可不是小事!


    又豈是那麽簡單!


    聽到藍玉的詢問,李善長的目光也落在他身上。“藍玉,跟隨皇上的人當中,你是年紀最小的一個,和我們不一樣,皇帝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


    “但我們這些兄弟對皇上,可以說是盡心盡力。”


    “可他不但殺了胡偉庸,還屠殺大臣,那時我們就該明白,現在坐在寶座上的皇上,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跟我們浴血奮戰的大哥了。”


    李善長這話說得別有深意,點明現在的朱元璋已經變了一個人。


    出手更加毒辣,甚至毫不留情。


    就算是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兄弟,朱元璋也不會心慈手軟。


    長此以往,遲早會有大禍臨頭。


    “但是國公啊,我們要怎麽做?總不能逼皇上退位吧?”


    雖然表麵上看起來,逼宮沒有謀反那麽不仁,事實上本質卻是一樣的。


    起碼現在,藍玉還沒有膽量。


    “那隻是最後的辦法。”


    “現在皇上和我們差不多,也老了,但是太子正值壯年。”


    藍玉聽了李善長的話,全明白了。


    太子早就成年,也早已成家,就連……嫡長子都死了!


    細究起來,藍玉還是太子朱標的舅父,英年早逝的朱雄英,還是藍玉的外孫。


    何況,朱標也將藍玉視為親人。


    身為太子的朱標,素來以仁慈著稱,深得朱元璋寵愛,在朝堂中,也深得群臣擁護。


    他若是當皇帝,那對淮西一派而言,絕對是利大於弊。


    最起碼,可以讓淮西一派安然無恙退出朝堂!


    要是運氣好的話,淮西一派在朝廷的聲望還會水漲船高。


    無論如何,總好過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要安全得多!


    藍玉清楚李善長的心思,但要真動手,怕是難度也很大。


    “國公,即便這樣,陛下和太子他們會同意嗎?”


    藍玉依舊很擔心。


    朱元璋現在身子骨還硬朗,雖說朱雄英這事讓他顯得有些衰老,但再多撐個幾年還是沒問題的。


    這種情況下,想讓朱元璋退位,幾乎不可能!


    “那你想讓宋隱和他的人入朝為官嗎?”“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次科考,湖廣及福建,還有沛縣、徐州等地,但凡是跟宋隱有關聯的官員,都會被提拔!”


    “就是入朝都不奇怪。”


    “現今這些地區發展驚人,國庫的二億兩白銀中,僅有一成來自各地稅收,剩下的都是宋隱一人的功勞!”


    “如此高的成就,豈是淮西一派能比的?”


    “就憑我們那些已經過時的成就?還是因叛國罪處斬胡惟庸的餘威?”


    李善長知道,淮西一派根本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成績,更沒有在朝堂上橫行霸道的資本。


    甚至讓他們穩穩立在朝堂上都很牽強。


    這種情形下,如何能與宋隱相提並論?


    畢竟宋隱能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算是身為國公的他,也沒有這麽高的功績!


    李善長對宋隱有一種深深的無奈感,他以謀略自傲,曾經在朱元璋麵前混得風生水起。


    在這之前有劉伯溫,可是劉伯溫已死。


    現在橫空冒出來一個宋隱,是他最大的障礙。


    宋隱實力太強,強到李善長根本無從應對!


    本來覺得胡惟庸是一張好牌,誰知道這家夥自己作死,把整個淮西一派都拖下水。


    “藍玉,太子還得喊你一聲舅舅,還是比較聽你的話,我雖然現在退居二線,卻還是有話語權。”


    “趁現在老夫威信還在,還能為淮西年輕一輩打下厚實基礎。”


    “從淮西子弟中,選出一些有潛力的參加科考,我親自調教。”“待太子繼位後,朝堂裏我們淮西的人越多,淮西一派才更安全。”


    李善長心中早有計較,眼下局麵,如果放手不管,長此以往,他們的麻煩會越來越大。


    他們承受不起!


    所以,他不得不出手!


    聞言,藍玉心裏清楚,李善長想要重新把控朝堂!


    雖然今日上朝議事,卻是收效甚微。


    接下來,李善長顯然是想要插手國事,以及為太子朱標繼位提前鋪路!


    再放任不管,整個淮西一脈都完蛋了!


    朝廷重開科考,大明各個地方都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


    這可是一場關乎朝廷發展的大事!


    不得不重視。這也是許多學子揚名立萬的機會!自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魏國公府內。


    徐達常年不在家,徐府裏外都由嫡長女徐妙雲打理。


    徐妙雲知書識禮,更是京城裏有名的才女。


    隻是徐達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家,徐妙雲有些著急了。


    徐達雖然被派往北平鎮守邊境,但沒有戰爭,按照大明朝規定,以徐達的權勢,他每年都可以回家一次。


    可徐達調入福建後,就沒有回過家。


    徐妙雲清楚自己父親和宋隱走得很近,但是從未想過,父親會一去不返。


    甚至從福建調往北境,也沒有回家看看。


    尤其是去了北境後,不回家也就算了,漸漸地連書信都少了。


    徐妙雲打量著徐府大小事務,心裏難免有些忐忑。


    對徐達的掛念和擔憂讓徐妙雲寢食難安,於是她決定雲北境看看。


    一來探望父親,二來她也想看看萬裏長城的雄姿。


    畢竟山海關長城,被譽為大明的千古基業,她自然想看看長城是如何的雄偉。


    北平。


    徐妙雲乘坐的馬車,一路風馳電掣,踏入北平地界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載著貨物的車隊,在高速馬路上疾跑。


    商隊數量比起福建來並不遜色。


    現在福建的經濟已經很發達,想不到在氣候如此惡劣的北境,也有那麽多的商隊往來。這第一眼,就讓徐妙雲感覺到詫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大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大河並收藏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