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重開恩科?李善長:龍椅上的人得換換了!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08章重開恩科?李善長:龍椅上的人得換換了!
畢竟,大明的財政,都是由戶部掌管,並由戶部負責開支。
在大明窮困時,戶部別提有多摳門了,有時為了十萬兩銀子,都能爭得麵紅耳赤。
而現在,國庫竟然充盈到高達兩億白銀,如此富有,也怪不得連戶部尚書都張口花銀子。
各部門自然不甘落後了。
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讓他們花錢,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皇上英明!”
“現在各州府都缺人,這是舉辦科考的最好機會!如今我大明繁榮昌盛,必定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陛下此乃聖明之舉,實在是太英明了!”
文武百官紛紛跪在地上,一臉虔誠與狂熱。
朱元璋今日之舉,可以說是他們進入朝堂以來,興致最高的一天。
文武百官紛紛行禮,唯獨李善長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他跪也不是,走也不是。
朱元璋環視一圈,見百官對自己露出敬佩之意,頓時心情極其愉悅。
這一刻讓他感覺到,這些大臣對他還是心悅誠服得。
而不是之前那種敬畏與恐慌。
見此情景,朱元璋龍顏大悅。
在這之前,他隻在宋隱身上,見過控製人心,操控人性的能力。
就像宋隱可以輕易地將商賈和官員,牢牢掌握在手中一樣。
朱元璋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國之君,整個大明盡在他掌握中。
但論起對掌控人心,他比宋隱差得太多。
這刻,朱元璋終於體會到拿捏人心的愉悅!
這也是朱元璋興奮的原因。
身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掌握民心,如果連朝堂上百官都拿捏不住,談何掌握民心?
看著這些大臣對自己敬佩的樣子,朱元璋覺得心滿意足。
這大概是自皇長孫薨逝後,他第一次這麽開心。
“下去著手安排吧!”
“退朝。”朱元璋站起來走出大殿。
“恭送陛下!”
群臣恭送朱元璋離開時,聲音洪亮,並透著笑意。
朱元璋覺得,這是他上朝以來聽到最為動聽而又充滿誠意的一句話。
通過設立科舉考試、選拔賢能、整頓朝綱。
這代表著此時大明,即將發生驚天動地的變革!
這種變革,是朱元璋希望的,也是百官想要的,卻顯然不是淮西一派想要的!
李善長離開金鑾殿時,臉上沒有半絲喜色。
韓國公府中。
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在應天府傳開。
皇帝陛下要重開科考,推舉賢良之士,表麵上看起來包括百姓在內的所有人都很高興,但在淮西派係看來,卻並不是什麽好兆頭。
特別是永昌侯和藍玉,還有韓國公李善長這幾人,都對此事持排斥態度。
淮西將領中,地位比藍玉高的人,也有不少,可那些人年紀偏大,沒有一人能像藍玉這樣擔得起重任。
人人都像縮頭烏龜似的,一有動靜,就想讓別人出頭,早就指望不上他們。
但藍玉為人高傲,喜歡出風頭,在胡惟庸死後,淮西一派的許多人都以他為尊。
當然,真正稱得上淮西第一人的,還是李善長。
雖說徐達威望也很高,但對於淮西一派來說,他們早已將徐達排除在外,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藍玉此時腳步匆忙地走了進來。早朝上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曉。
之前他和李善長進宮見過朱元璋,目的是想要皇上製裁徐達與宋隱,卻不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
朱元璋根本沒把此事放心上。
完全就是不聞不問。
藍玉如何能不著急?
“國公,怎麽會這樣?”
“這種大事,就這樣算了?”
“如果宋隱和徐達聯起手來,麻煩就大了!”
“北境大軍不容小覷,我派人打聽過,現在福建境內,駐紮的大軍足有幾十萬之多,還都是精英!這些軍隊,還是宋隱親自訓練出來的!”
“就算由我們的人去帶兵,都未必控製得住那些將士。”本來皇子就藩,瓜分了許多淮西派係的兵權,除了徐達,朱元璋不會讓他人獨掌軍中大權。
現在又多了一個宋隱,淮西一派的處境就有些不妙了。
李善長聽到藍玉的話,心中也是了然。
這些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
不過,現在連他也猜測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胡惟庸一案,已經牽扯出許多屬於淮西一派的官員。
雖然最後朱元璋沒有對淮西重要人物動手,但卻將牽連了一大批,等於是對他們進行了壓製。
況且,近年來,許多老人死的死,退的退。
所以,淮西一派還能主事之人,已經不多了。
此時李善長頂著滿頭白發,神色間充滿擔憂。
“現在皇上要開科考,招賢納士,要改變大明的格局。”
“時隔十五年,皇上又要出手了。”
李善長搖頭感歎,他了解朱元璋性格,更了解朱元璋的為人,卻沒料到,這一天那麽快就來了。
見李善長歎息,藍玉心下更慌了。
“國公,現在不是感慨時候,得做點什麽才行啊!”
“朝堂若是進行大整頓,我們淮西一脈豈不是更加艱難?這宋隱也不是無名之輩,現在在北平鬧得沸沸揚揚,而且皇上還非常偏袒他。”
“此人真要進入朝堂,哪裏還有咱們淮西的容身之處?”
“胡惟庸出事前,就曾冒犯過他。”藍玉趕緊提醒。
他的言下之意,李善長心裏明白。
李善長曾經也與宋隱有過接觸,令他不爽的是,由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胡惟庸,竟是這等貨色。
死就死了,還留給他們一個爛攤子。
“的確是要想法子應對了。”
“我們這些跟著皇上打江山的人,老的老,離開的離開,更多的人已經不聞世事。”
“看來,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麽才行,這次科考,皇上是想換掉一些官員,補上空缺。”
“我們不妨……”
李善長說到這裏,刻意停頓了一下。
聞言,藍玉瞳孔猛地一縮,麵色凝重,眸底閃過一絲恐懼之色。
唯恐李善長將那兩個字說出來!“那就換個人當皇帝吧!”
李善長話音未落,藍玉緊懸的心才放了下來,他還以為李善長想要謀逆。
但是,換一換?
換皇帝?
這要怎麽做?
畢竟,大明的財政,都是由戶部掌管,並由戶部負責開支。
在大明窮困時,戶部別提有多摳門了,有時為了十萬兩銀子,都能爭得麵紅耳赤。
而現在,國庫竟然充盈到高達兩億白銀,如此富有,也怪不得連戶部尚書都張口花銀子。
各部門自然不甘落後了。
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讓他們花錢,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皇上英明!”
“現在各州府都缺人,這是舉辦科考的最好機會!如今我大明繁榮昌盛,必定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陛下此乃聖明之舉,實在是太英明了!”
文武百官紛紛跪在地上,一臉虔誠與狂熱。
朱元璋今日之舉,可以說是他們進入朝堂以來,興致最高的一天。
文武百官紛紛行禮,唯獨李善長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他跪也不是,走也不是。
朱元璋環視一圈,見百官對自己露出敬佩之意,頓時心情極其愉悅。
這一刻讓他感覺到,這些大臣對他還是心悅誠服得。
而不是之前那種敬畏與恐慌。
見此情景,朱元璋龍顏大悅。
在這之前,他隻在宋隱身上,見過控製人心,操控人性的能力。
就像宋隱可以輕易地將商賈和官員,牢牢掌握在手中一樣。
朱元璋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國之君,整個大明盡在他掌握中。
但論起對掌控人心,他比宋隱差得太多。
這刻,朱元璋終於體會到拿捏人心的愉悅!
這也是朱元璋興奮的原因。
身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掌握民心,如果連朝堂上百官都拿捏不住,談何掌握民心?
看著這些大臣對自己敬佩的樣子,朱元璋覺得心滿意足。
這大概是自皇長孫薨逝後,他第一次這麽開心。
“下去著手安排吧!”
“退朝。”朱元璋站起來走出大殿。
“恭送陛下!”
群臣恭送朱元璋離開時,聲音洪亮,並透著笑意。
朱元璋覺得,這是他上朝以來聽到最為動聽而又充滿誠意的一句話。
通過設立科舉考試、選拔賢能、整頓朝綱。
這代表著此時大明,即將發生驚天動地的變革!
這種變革,是朱元璋希望的,也是百官想要的,卻顯然不是淮西一派想要的!
李善長離開金鑾殿時,臉上沒有半絲喜色。
韓國公府中。
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在應天府傳開。
皇帝陛下要重開科考,推舉賢良之士,表麵上看起來包括百姓在內的所有人都很高興,但在淮西派係看來,卻並不是什麽好兆頭。
特別是永昌侯和藍玉,還有韓國公李善長這幾人,都對此事持排斥態度。
淮西將領中,地位比藍玉高的人,也有不少,可那些人年紀偏大,沒有一人能像藍玉這樣擔得起重任。
人人都像縮頭烏龜似的,一有動靜,就想讓別人出頭,早就指望不上他們。
但藍玉為人高傲,喜歡出風頭,在胡惟庸死後,淮西一派的許多人都以他為尊。
當然,真正稱得上淮西第一人的,還是李善長。
雖說徐達威望也很高,但對於淮西一派來說,他們早已將徐達排除在外,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藍玉此時腳步匆忙地走了進來。早朝上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曉。
之前他和李善長進宮見過朱元璋,目的是想要皇上製裁徐達與宋隱,卻不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
朱元璋根本沒把此事放心上。
完全就是不聞不問。
藍玉如何能不著急?
“國公,怎麽會這樣?”
“這種大事,就這樣算了?”
“如果宋隱和徐達聯起手來,麻煩就大了!”
“北境大軍不容小覷,我派人打聽過,現在福建境內,駐紮的大軍足有幾十萬之多,還都是精英!這些軍隊,還是宋隱親自訓練出來的!”
“就算由我們的人去帶兵,都未必控製得住那些將士。”本來皇子就藩,瓜分了許多淮西派係的兵權,除了徐達,朱元璋不會讓他人獨掌軍中大權。
現在又多了一個宋隱,淮西一派的處境就有些不妙了。
李善長聽到藍玉的話,心中也是了然。
這些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
不過,現在連他也猜測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胡惟庸一案,已經牽扯出許多屬於淮西一派的官員。
雖然最後朱元璋沒有對淮西重要人物動手,但卻將牽連了一大批,等於是對他們進行了壓製。
況且,近年來,許多老人死的死,退的退。
所以,淮西一派還能主事之人,已經不多了。
此時李善長頂著滿頭白發,神色間充滿擔憂。
“現在皇上要開科考,招賢納士,要改變大明的格局。”
“時隔十五年,皇上又要出手了。”
李善長搖頭感歎,他了解朱元璋性格,更了解朱元璋的為人,卻沒料到,這一天那麽快就來了。
見李善長歎息,藍玉心下更慌了。
“國公,現在不是感慨時候,得做點什麽才行啊!”
“朝堂若是進行大整頓,我們淮西一脈豈不是更加艱難?這宋隱也不是無名之輩,現在在北平鬧得沸沸揚揚,而且皇上還非常偏袒他。”
“此人真要進入朝堂,哪裏還有咱們淮西的容身之處?”
“胡惟庸出事前,就曾冒犯過他。”藍玉趕緊提醒。
他的言下之意,李善長心裏明白。
李善長曾經也與宋隱有過接觸,令他不爽的是,由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胡惟庸,竟是這等貨色。
死就死了,還留給他們一個爛攤子。
“的確是要想法子應對了。”
“我們這些跟著皇上打江山的人,老的老,離開的離開,更多的人已經不聞世事。”
“看來,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麽才行,這次科考,皇上是想換掉一些官員,補上空缺。”
“我們不妨……”
李善長說到這裏,刻意停頓了一下。
聞言,藍玉瞳孔猛地一縮,麵色凝重,眸底閃過一絲恐懼之色。
唯恐李善長將那兩個字說出來!“那就換個人當皇帝吧!”
李善長話音未落,藍玉緊懸的心才放了下來,他還以為李善長想要謀逆。
但是,換一換?
換皇帝?
這要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