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從福建挖人才,林芳棟麻了!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21章從福建挖人才,林芳棟麻了!
江南行省地理位置相當特殊,曆朝曆代都是中原大地最大的區域,自古以來物產豐富!
正因為江南地理位置極佳,因而是各朝各代重點發展之地。
甚至是各大王朝的重點發展之地!
江南緊鄰福建,地界內也有很多州府,並且還臨海!
這樣的富饒之地,正是李善長看中江南的緣由!
屬於江南行省地界的鬆江府上海縣,也與海洋接壤。江南往上是福建,往下是北境。
江南物產充裕,盡管受到戰火波及,但其根基深厚,憑借著天時地利優勢,短短幾年江南局勢就穩定下來。
不過,整個大明糧食捉襟見肘,發展同樣緩慢。
更何況隨著宋隱冒頭,大明局勢隨時都在變化!
確切說來,福建大基建之後,大明商人幾乎都留在福建發展。
現在,許多商人又往返於福建和北平之間。
這對江南等州府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此時的鬆江府。
李善長任命為江南行省布政使,加上國公身份,江南大小官員可謂是如臨大敵。
唯恐一不小心,惹怒了李善長。所以李善長一到,江南的大小百官都在此恭候。
“下官拜見李大人!”
大小官員齊刷刷地跪倒在地,每個人都神色謹慎。
李善長神色淡然地掃過群臣。
“各位,陛下恩典老夫出任江南布政使,江南公務維持原樣即可。”
聞言,大小官員皆是愕然。
維持原樣?
這是幾個意思?
莫非李善長是來江南頤養天年的?
不過,他們還是太樂觀了。
李善長豈是隨意外出閑逛之人?
果然,李善長又道,“但是,我必須親自督辦兩件事。”“首先,大明科考在即,所有人都不得馬虎大意,至於應試學子,我要一一接見。”
“為我大明挑選人才!”
李善長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都是目瞪口呆。
接見應試學子?
這不是還沒有開考嗎?
李善長竟然就要開始親近了?
眾人心中詫異,但誰也不敢說破。
李善長是淮西人,此時竟然來到江南挑選可造之才,實在是大跌眼鏡!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現在淮西派係裏,武將有藍玉坐鎮,倒也不用擔心,可是文臣,能用的人少得可憐。
曾經出了一個丞相胡惟庸,卻又叛國了。
現在胡惟庸被殺,李善長不得不重新物色接班人。他要在朝廷上,重建淮西勢力!
而這,便是李善長與皇室抗衡的關鍵一步。
李善長位高權重,一言出,大小官員無人提出異議。
不過,就在眾人都覺得這件事到此為止時,李善長下一句話,卻是讓眾人皆是目瞪口呆。
“還有,立刻落實土地出讓稅、個人所得稅,以及進出口稅諸多事務。”
“我已請皇帝下旨,從今日起,江南再無禁海令,你等以江南官府名義發布公告,招攬天下商賈,共同建設江南。”
李善長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徹底傻眼了。
此話若是放在幾年前,他們或許會覺得奇怪,但現在是什麽年代?
福建發展多年,誰不知道這些措施全是福建用過的?李善長分明就是仿效福建的做法。
隻是眾人明白歸明白,也隻是在心裏嘀咕,沒有人敢說出口。
而李善長還沒完。
“鑒於江南建設方案很瑣碎,江南也缺少專業能人,那就傳老夫令,讓福建調集所有能工巧匠,協助江南建設,並且向福建商賈發出邀請。”
李善長此言一出,大小官員皆是嘩然!
天啊,李善是專門衝著福建來的嗎?
不但要從福建挖能工巧匠,還要挖福建商人的牆角!
複製福建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還要將福建省的資源都搶走!
福建在宋隱走後,還能保持著良好發展,毫無疑問,全是得益於宋隱走前留下的製度體係。就算是這樣,大量商人撤離,肯定對福建建設影響很大。
福建得建設雖然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但一直以來都需要用到能工巧匠。
但是現在,李善長竟然用他的名字下令,這就讓福建上下都不好受了。
……
福州府。
宋隱調離福建後,林芳棟擔任福建布政使。
這麽多年下來,也算是讓福建穩健發展。
其他州府發展也很好。
毫無疑問的成為大明經濟最發達的省份!
整個福建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今日,林芳棟卻坐立不安。
他收到了來自江南行省的命令。林芳棟連忙召集所有官員議事!
聽聞此事後,所有官員都臉色鐵青,雙拳緊握,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眸中更是充滿怒火!
“尼瑪!李善長想幹什麽?”
“他憑什麽要搶奪我們的大量勞動力,他真好意思下這種命令啊!”
“那些人都是經過培訓的熟練工人,沒有他們,我們福建該如何是好啊!”
“是啊,許多擴建的廠房才建了一半!”
大小官員勃然大怒,林芳棟更是憂心忡忡。
換作其他行省的布政使要人,他肯定會毫不猶豫拒絕,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幫助。
但此時下命令的江南布政使,卻是李善長這個韓國公!
李善長和胡惟庸,簡直就是一個德行!
“各位,李善長身居高位,雖非朝廷下命,他的命令卻同樣不可違逆。”
“否則他一狀告到陛下那兒,說咱們不合作,阻礙江南發展,恐怕各位都要遭殃。”
李善長可比胡惟庸精明多了,他一聲令下,福建大小官員無人敢拒絕!
“諸位,命令裏還不止這點。”
“李善長還讓咱們調集大批商賈前往江南增援,這還是以朝廷名義下達的命令,根本不是合作之意。”
“商賈無法推辭,怕是用不了多久,就會鬧到官府來討要說法了。”
“可咱們……朝中無靠山啊!”
一念及此,林芳棟就怒火中燒!
他對淮西一派是恨之入骨!
不單是他,福建所有官員亦是如此。
江南行省地理位置相當特殊,曆朝曆代都是中原大地最大的區域,自古以來物產豐富!
正因為江南地理位置極佳,因而是各朝各代重點發展之地。
甚至是各大王朝的重點發展之地!
江南緊鄰福建,地界內也有很多州府,並且還臨海!
這樣的富饒之地,正是李善長看中江南的緣由!
屬於江南行省地界的鬆江府上海縣,也與海洋接壤。江南往上是福建,往下是北境。
江南物產充裕,盡管受到戰火波及,但其根基深厚,憑借著天時地利優勢,短短幾年江南局勢就穩定下來。
不過,整個大明糧食捉襟見肘,發展同樣緩慢。
更何況隨著宋隱冒頭,大明局勢隨時都在變化!
確切說來,福建大基建之後,大明商人幾乎都留在福建發展。
現在,許多商人又往返於福建和北平之間。
這對江南等州府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此時的鬆江府。
李善長任命為江南行省布政使,加上國公身份,江南大小官員可謂是如臨大敵。
唯恐一不小心,惹怒了李善長。所以李善長一到,江南的大小百官都在此恭候。
“下官拜見李大人!”
大小官員齊刷刷地跪倒在地,每個人都神色謹慎。
李善長神色淡然地掃過群臣。
“各位,陛下恩典老夫出任江南布政使,江南公務維持原樣即可。”
聞言,大小官員皆是愕然。
維持原樣?
這是幾個意思?
莫非李善長是來江南頤養天年的?
不過,他們還是太樂觀了。
李善長豈是隨意外出閑逛之人?
果然,李善長又道,“但是,我必須親自督辦兩件事。”“首先,大明科考在即,所有人都不得馬虎大意,至於應試學子,我要一一接見。”
“為我大明挑選人才!”
李善長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都是目瞪口呆。
接見應試學子?
這不是還沒有開考嗎?
李善長竟然就要開始親近了?
眾人心中詫異,但誰也不敢說破。
李善長是淮西人,此時竟然來到江南挑選可造之才,實在是大跌眼鏡!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現在淮西派係裏,武將有藍玉坐鎮,倒也不用擔心,可是文臣,能用的人少得可憐。
曾經出了一個丞相胡惟庸,卻又叛國了。
現在胡惟庸被殺,李善長不得不重新物色接班人。他要在朝廷上,重建淮西勢力!
而這,便是李善長與皇室抗衡的關鍵一步。
李善長位高權重,一言出,大小官員無人提出異議。
不過,就在眾人都覺得這件事到此為止時,李善長下一句話,卻是讓眾人皆是目瞪口呆。
“還有,立刻落實土地出讓稅、個人所得稅,以及進出口稅諸多事務。”
“我已請皇帝下旨,從今日起,江南再無禁海令,你等以江南官府名義發布公告,招攬天下商賈,共同建設江南。”
李善長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徹底傻眼了。
此話若是放在幾年前,他們或許會覺得奇怪,但現在是什麽年代?
福建發展多年,誰不知道這些措施全是福建用過的?李善長分明就是仿效福建的做法。
隻是眾人明白歸明白,也隻是在心裏嘀咕,沒有人敢說出口。
而李善長還沒完。
“鑒於江南建設方案很瑣碎,江南也缺少專業能人,那就傳老夫令,讓福建調集所有能工巧匠,協助江南建設,並且向福建商賈發出邀請。”
李善長此言一出,大小官員皆是嘩然!
天啊,李善是專門衝著福建來的嗎?
不但要從福建挖能工巧匠,還要挖福建商人的牆角!
複製福建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還要將福建省的資源都搶走!
福建在宋隱走後,還能保持著良好發展,毫無疑問,全是得益於宋隱走前留下的製度體係。就算是這樣,大量商人撤離,肯定對福建建設影響很大。
福建得建設雖然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但一直以來都需要用到能工巧匠。
但是現在,李善長竟然用他的名字下令,這就讓福建上下都不好受了。
……
福州府。
宋隱調離福建後,林芳棟擔任福建布政使。
這麽多年下來,也算是讓福建穩健發展。
其他州府發展也很好。
毫無疑問的成為大明經濟最發達的省份!
整個福建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今日,林芳棟卻坐立不安。
他收到了來自江南行省的命令。林芳棟連忙召集所有官員議事!
聽聞此事後,所有官員都臉色鐵青,雙拳緊握,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眸中更是充滿怒火!
“尼瑪!李善長想幹什麽?”
“他憑什麽要搶奪我們的大量勞動力,他真好意思下這種命令啊!”
“那些人都是經過培訓的熟練工人,沒有他們,我們福建該如何是好啊!”
“是啊,許多擴建的廠房才建了一半!”
大小官員勃然大怒,林芳棟更是憂心忡忡。
換作其他行省的布政使要人,他肯定會毫不猶豫拒絕,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幫助。
但此時下命令的江南布政使,卻是李善長這個韓國公!
李善長和胡惟庸,簡直就是一個德行!
“各位,李善長身居高位,雖非朝廷下命,他的命令卻同樣不可違逆。”
“否則他一狀告到陛下那兒,說咱們不合作,阻礙江南發展,恐怕各位都要遭殃。”
李善長可比胡惟庸精明多了,他一聲令下,福建大小官員無人敢拒絕!
“諸位,命令裏還不止這點。”
“李善長還讓咱們調集大批商賈前往江南增援,這還是以朝廷名義下達的命令,根本不是合作之意。”
“商賈無法推辭,怕是用不了多久,就會鬧到官府來討要說法了。”
“可咱們……朝中無靠山啊!”
一念及此,林芳棟就怒火中燒!
他對淮西一派是恨之入骨!
不單是他,福建所有官員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