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逃荒難民?不,上京告狀的!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65章逃荒難民?不,上京告狀的!
十月懷胎,終於迎來瓜熟蒂落的日子。
府邸中,產婆嚴陣以待,無數的下人來回忙碌。
宋隱則是焦慮地在產房門外不停地踱步。
打從兩位夫人進入了孕後期,宋隱就不允許任何一個商人前來送禮,生怕打擾到她們。
此刻他看不到產房裏的情況,隻聽著裏麵傳出來的各種動靜,就緊張的冒汗。
事實上,同樣緊張的並不止宋隱,還有錦衣衛。
宋隱的夫人即將生產,這事驚動了整個京城。
皇子們和藩王,以及各地商人都期盼不易。
朱元璋雖說不去探望,卻是嘴硬心軟。
禦花園裏,錦衣衛不時地給馬皇後匯報宋府的情況。
朱元璋見狀,不時地冷哼,“又不是這王八蛋生孩子,他有啥好緊張的。”
“朕的孩子出生都沒他這麽緊張,這些年來生了幾十個孩子,咱早就沒感覺了。”
朱元璋說得陰陽怪氣,心裏卻想要看到宋隱手足無措的樣子。
可若是主動過去,豈不是承認自己輸了?
為了臉麵,朱元璋怎麽都得端起架子。
宋府裏。
“哇!”
就在眾人越發焦慮時,終於聽到房間裏傳來嬰兒的哭啼聲。
所有人,特別是宋隱一直高懸的心終於鬆懈下來。
宋府兩個嬰兒前後降生。
看到產婆抱著孩子出來,宋隱連忙迎了上去。
他的視線看著孩子,嘴裏緊張地詢問,“妙雲和塔娜都好吧!”
“大人別擔心,兩位夫人都好。”
“恭喜大人,得一公子和一小姐,兒女雙全。”
聞言,宋隱眼睛一亮。
厲害了,初為人父就是兒女雙全。
宋隱滿是疼愛地看著這一對兒女,自己終於有後了。
徐妙雲替他生了個兒子,塔娜生了個女兒,宋隱瞬時兒女雙全。
孩子終於出生,整個宋府,隨處都是興高采烈的景色,留守的錦衣衛也非常高興。
要知道,他們這些錦衣衛一切用度,全仰仗著跟宋隱做生意賺來的銀子。
這才讓錦衣衛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
認識宋隱的人,都知道他一言不合就揍人,但心底卻很善良。
所以他們是真心地替宋隱開心。
夜幕降臨時,徐妙雲和塔娜也恢複了一些元氣,雖說能下地,但臉色仍然有些蒼白,好在宋隱已經準備了各種補品。
“夫君,孩子呢?”
徐妙雲和塔娜才恢複一些精神,就著急要看孩子。
宋隱讓她們看向一旁的搖籃,兩個孩子在裏麵睡得正熟。
“妙雲的兒子叫宋玉樹,塔娜的女兒叫宋芝蘭!”
兒女雙全,芝蘭玉樹!
“謝謝兩位夫人!”
宋隱心滿意足地笑了,對現在的成果非常滿意。
兩位夫人左擁右抱,兒女雙全,這人生簡直圓滿。
孩子出生後,宋隱雖然開始打理大宗正院事務,但心眼裏依舊全是兩個孩子。
恨不得一天24小時全陪著孩子。
他於是當起了甩手掌櫃,許多事情都拋給潘清朗他們,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奶爸。
商人們在孩子出生後,尋找各種理由上門拜訪。宋隱則是化身哄娃達人,孩子但凡一哭,他必有招數應對。
漸漸地,商人們也習慣了,拜訪宋隱時,看他左手一個娃,右手一個娃得手忙腳亂。
接下來的日子,大明照常一帆風順。
宋隱也是漸漸的習慣了奶爸生活。
不知不覺,洪武十八年走到了年末,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寒冬已至,京城裏雪樹銀花,卻也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色。
隻是京城外,漸漸地出現了一些衣不遮體,麵黃肌瘦的百姓。
他們步履維艱進入應天府,迫不及待地就近找了一間茶鋪。
他們搓著雙手,喝著熱茶暖著身子。
店鋪老板見他們渾身上下透著窘迫,進店許久了,隻點了一壺茶,再也沒有要別的食物。
於是好心地給了他們幾個饅頭。
看到店小二送上熱騰騰的饅頭,他們麵露驚詫之色,“老板,咱們沒點餐。”
“不收錢,免費給你們,你們怎麽會在寒冬裏逃荒?”
“大明現今不能說各地都富得流油,但這些年來也未見有逃荒的情況,你們這是怎麽了?”
店老板好奇地打量著他們。
聽到這些關心的話語,這幾人歎氣地搖頭,“確切地說,我們不是難民,而是上京來告狀,無奈路途太遠,一路上銀子都花光了。”
上京告狀?
這話頓時勾起了店老板及店裏客人的好奇心。
“你們遇到什麽難事?”有人關切地詢問。
“這個……我們來自江南,那個……多謝老板的饅頭,日後咱們定會設法還上這錢。”
幾人說著,拿著冒著熱氣的饅頭離開。
瞧著他們如此窘迫的狀況,店裏的客人好奇地議論起來。
“剛才他們說來自江南,那不是韓國公李善長的地盤嗎?”
“對呀,江南現在也挺富裕的呀,怎麽會有人上京告狀?”
議論聲越來越大,突然有人噓了一聲,“咱們別在外頭議論這些事情,特別是有關淮西一派的事。”
聞言,所有人都沉默下來,規避這個話題。
但凡是京城的人,幾乎都不敢擅自議論有關淮西一派的事情。那幾人離開後,目的地直指皇宮。
當鳴冤鼓敲響時,瞬時讓已經習慣了祥和的京城騷動起來。
禁衛軍更是無比震驚,現在天下太平,這鳴冤鼓都快一年沒有響起了,想不到在年末,即將過新年時,有人擊鼓鳴冤。
“來者何人?所謂何事?你們可知擊鼓的後果?”
禁衛走到這幾人麵前,接連發問。
這幾人趕忙開口,“大人,我們求見皇上告禦狀,狀告江南布政使李善長。”
聽到李善長這三個字,不但是禁衛,就連走過路過聽到此話的人全愣住了。
竟然狀告韓國公?
臥槽,發生什麽事了?
禁衛不敢怠慢,知道此事了事關重大,連忙帶著這幾人進宮。
這事也快速地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事關身居高位的韓國公李善長,人們表麵不敢說什麽,暗地裏卻議論紛紛。
十月懷胎,終於迎來瓜熟蒂落的日子。
府邸中,產婆嚴陣以待,無數的下人來回忙碌。
宋隱則是焦慮地在產房門外不停地踱步。
打從兩位夫人進入了孕後期,宋隱就不允許任何一個商人前來送禮,生怕打擾到她們。
此刻他看不到產房裏的情況,隻聽著裏麵傳出來的各種動靜,就緊張的冒汗。
事實上,同樣緊張的並不止宋隱,還有錦衣衛。
宋隱的夫人即將生產,這事驚動了整個京城。
皇子們和藩王,以及各地商人都期盼不易。
朱元璋雖說不去探望,卻是嘴硬心軟。
禦花園裏,錦衣衛不時地給馬皇後匯報宋府的情況。
朱元璋見狀,不時地冷哼,“又不是這王八蛋生孩子,他有啥好緊張的。”
“朕的孩子出生都沒他這麽緊張,這些年來生了幾十個孩子,咱早就沒感覺了。”
朱元璋說得陰陽怪氣,心裏卻想要看到宋隱手足無措的樣子。
可若是主動過去,豈不是承認自己輸了?
為了臉麵,朱元璋怎麽都得端起架子。
宋府裏。
“哇!”
就在眾人越發焦慮時,終於聽到房間裏傳來嬰兒的哭啼聲。
所有人,特別是宋隱一直高懸的心終於鬆懈下來。
宋府兩個嬰兒前後降生。
看到產婆抱著孩子出來,宋隱連忙迎了上去。
他的視線看著孩子,嘴裏緊張地詢問,“妙雲和塔娜都好吧!”
“大人別擔心,兩位夫人都好。”
“恭喜大人,得一公子和一小姐,兒女雙全。”
聞言,宋隱眼睛一亮。
厲害了,初為人父就是兒女雙全。
宋隱滿是疼愛地看著這一對兒女,自己終於有後了。
徐妙雲替他生了個兒子,塔娜生了個女兒,宋隱瞬時兒女雙全。
孩子終於出生,整個宋府,隨處都是興高采烈的景色,留守的錦衣衛也非常高興。
要知道,他們這些錦衣衛一切用度,全仰仗著跟宋隱做生意賺來的銀子。
這才讓錦衣衛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
認識宋隱的人,都知道他一言不合就揍人,但心底卻很善良。
所以他們是真心地替宋隱開心。
夜幕降臨時,徐妙雲和塔娜也恢複了一些元氣,雖說能下地,但臉色仍然有些蒼白,好在宋隱已經準備了各種補品。
“夫君,孩子呢?”
徐妙雲和塔娜才恢複一些精神,就著急要看孩子。
宋隱讓她們看向一旁的搖籃,兩個孩子在裏麵睡得正熟。
“妙雲的兒子叫宋玉樹,塔娜的女兒叫宋芝蘭!”
兒女雙全,芝蘭玉樹!
“謝謝兩位夫人!”
宋隱心滿意足地笑了,對現在的成果非常滿意。
兩位夫人左擁右抱,兒女雙全,這人生簡直圓滿。
孩子出生後,宋隱雖然開始打理大宗正院事務,但心眼裏依舊全是兩個孩子。
恨不得一天24小時全陪著孩子。
他於是當起了甩手掌櫃,許多事情都拋給潘清朗他們,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奶爸。
商人們在孩子出生後,尋找各種理由上門拜訪。宋隱則是化身哄娃達人,孩子但凡一哭,他必有招數應對。
漸漸地,商人們也習慣了,拜訪宋隱時,看他左手一個娃,右手一個娃得手忙腳亂。
接下來的日子,大明照常一帆風順。
宋隱也是漸漸的習慣了奶爸生活。
不知不覺,洪武十八年走到了年末,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寒冬已至,京城裏雪樹銀花,卻也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色。
隻是京城外,漸漸地出現了一些衣不遮體,麵黃肌瘦的百姓。
他們步履維艱進入應天府,迫不及待地就近找了一間茶鋪。
他們搓著雙手,喝著熱茶暖著身子。
店鋪老板見他們渾身上下透著窘迫,進店許久了,隻點了一壺茶,再也沒有要別的食物。
於是好心地給了他們幾個饅頭。
看到店小二送上熱騰騰的饅頭,他們麵露驚詫之色,“老板,咱們沒點餐。”
“不收錢,免費給你們,你們怎麽會在寒冬裏逃荒?”
“大明現今不能說各地都富得流油,但這些年來也未見有逃荒的情況,你們這是怎麽了?”
店老板好奇地打量著他們。
聽到這些關心的話語,這幾人歎氣地搖頭,“確切地說,我們不是難民,而是上京來告狀,無奈路途太遠,一路上銀子都花光了。”
上京告狀?
這話頓時勾起了店老板及店裏客人的好奇心。
“你們遇到什麽難事?”有人關切地詢問。
“這個……我們來自江南,那個……多謝老板的饅頭,日後咱們定會設法還上這錢。”
幾人說著,拿著冒著熱氣的饅頭離開。
瞧著他們如此窘迫的狀況,店裏的客人好奇地議論起來。
“剛才他們說來自江南,那不是韓國公李善長的地盤嗎?”
“對呀,江南現在也挺富裕的呀,怎麽會有人上京告狀?”
議論聲越來越大,突然有人噓了一聲,“咱們別在外頭議論這些事情,特別是有關淮西一派的事。”
聞言,所有人都沉默下來,規避這個話題。
但凡是京城的人,幾乎都不敢擅自議論有關淮西一派的事情。那幾人離開後,目的地直指皇宮。
當鳴冤鼓敲響時,瞬時讓已經習慣了祥和的京城騷動起來。
禁衛軍更是無比震驚,現在天下太平,這鳴冤鼓都快一年沒有響起了,想不到在年末,即將過新年時,有人擊鼓鳴冤。
“來者何人?所謂何事?你們可知擊鼓的後果?”
禁衛走到這幾人麵前,接連發問。
這幾人趕忙開口,“大人,我們求見皇上告禦狀,狀告江南布政使李善長。”
聽到李善長這三個字,不但是禁衛,就連走過路過聽到此話的人全愣住了。
竟然狀告韓國公?
臥槽,發生什麽事了?
禁衛不敢怠慢,知道此事了事關重大,連忙帶著這幾人進宮。
這事也快速地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事關身居高位的韓國公李善長,人們表麵不敢說什麽,暗地裏卻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