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皇上,你可要替草民做主!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66章皇上,你可要替草民做主!
快到年末,朱元璋近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金鑾殿裏,查閱各部門對今年的工作總結。
尤其是看到各個藩王封地經濟狀況大為改善,百姓稱頌的聲音越來越多。
朱元璋心情特別舒坦。
建國十八年,大明的變化日新月異,特別是這兩年來,百姓的生活也是日益安定。
總體來說,整個國民經濟水平節節上升。
由此也讓大明國力愈發強盛。
看著大明向盛世發展,朱元璋龍顏大悅。
卻想不到,在如此祥和的氛圍,傳來了有人擊鼓鳴冤告禦狀的事情。朱元璋愉悅的心情頓時沉下來。
同時他非常驚訝,藩王表現出色,各地形勢大好,怎麽會有人擊鼓鳴冤?
朱元璋正納悶時,告狀的那幾人被帶了進來。
幾個人走進戒備森嚴的金鑾殿,紛紛跪倒在地,“求皇上替草民做主。”
“讓朕替你們做什麽主?”
“即將新年,你們不在家陪著家人守歲?找朕做什麽?”
“快說,發生什麽事了?”
朱元璋向來重視民生,事關民情尤其重視,聽到這話,立刻皺眉問道。
“皇上替我們做主啊!”
“我等來自江南行省,自從韓國公李善長到了江南後,各種侵占我們的土地,強迫我們交出地契,還說得天花亂墜,說房子建好後會給我們分房。”
“我等左盼右盼,房子是建好了,卻不是給我們分房,而是要求我們原價購買。”
“甚至在改造江南時,官府還克扣我們的工錢,現今幾年過去了,仍然一個子兒都拿不到。”
“我們去了很多州府尋求幫助,可那些官員一聽說是韓國公的轄區,就無人敢管。”
“我等實在走投無路了,這才一路艱難的上京告狀。”
“求皇上替我們做主!”
這幾人說得淚流滿麵,一臉的淒苦。
朱元璋驚訝得好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皇上,我等狀告韓國公李善長強占土地和克扣工人工錢,甚至還貪汙受賄!”聽到貪汙,朱元璋頓時臉色無比難看。
他極其痛恨貪汙受賄,貪汙一旦坐實,殺無赦!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宋隱!
除此之外,沒有一個官員敢輕易觸碰這道紅線,生怕滿門抄斬。
所有大明的人都明白,一旦確定貪汙罪名,除了死,別無選擇。
大明這些年來,處置貪官汙吏的案例數不勝數,場麵非常血腥,導致官員輕易不敢觸碰。
隻是現在事關李善長,從而又變得撲朔迷離。
朱元璋握起雙拳,一臉沉思地看著這幾個渾身顫抖,一身破爛不堪的百姓。
能讓他們在寒冬,不遠萬裏地從江南到京城告狀,由不得他不重視。隻是在胡惟庸一案,也出現一些刁民故意為難官府,知道朱元璋痛恨貪官,因而故意汙蔑官員的事情偶有發生。
所以,朱元璋不得不謹慎。
眼前這些百姓,到底是真有冤情?還是刁民來故意尋釁滋事?
都需要嚴謹調查後才能做決定。
當然,更多的是朱元璋無論如何都不相信李善長會做出這些人神共憤的事情。
他看向這幾人,“朕知道了,朕會調查此事,你們先退下。”
說完,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禁衛將他們帶出去。
聽到這話,這幾人都覺得朱元璋會替他們做主,頓時無比激動。
他們不停的磕頭,對朱元璋滿情感恩之情。此時,他們並不知道,朱元璋此舉不過是打發他們走罷了。
告狀的百姓雖然離開了,朱元璋鬱悶的心緒卻遲遲未能平靜。
他雖然選擇相信李善長,但是……
身為天子,能讓他無條件信任的人,又能有幾人?
雖說他堅信李善長不會如此喪心病狂,表麵上他沒有把那些告狀的話放進心裏,可到底還是有了猜忌。
李善長是為數不多的開國功臣,而且他還是大明的第一個丞相,跟已經故去的劉伯溫,對大明有著無法磨滅的貢獻。
尤其是朱元璋決定造反起義,李善長對他各種獻計獻策,甚至還是朱元璋識文斷字的啟蒙老師。
可以說他對朱元璋的幫助,沒有幾人能及。隻是信任歸信任,猜忌的種子仍然萌芽了。
朱元璋心裏清楚,李善長身居丞相高位時間不短,而且還是淮西一派的領軍人物。
朱元璋早就想敲打淮西一派,特別是李善長。
他要在有生之年,打壓淮西一派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成為能夠被朱標掌控了的臣子。
朱元璋第一時間將告狀的百姓劃歸為刁民,卻也因為這件事,讓因為大明安定祥和而放鬆下來的他,瞬間緊繃起來。
他知道萬萬歲是不可能的,大明江山遲早要傳位給太子。
這次出現百姓告禦狀的事情,讓朱元璋再次警覺起來。
隻是他疑心特別重,心裏雖然已經有了想法,卻沒有讓馬皇後知道。
而是暗自觀察。朱元璋把告狀的百姓打發走了後,生起了要打壓重臣的心思。
尤其是淮西一派的武將。
出於對李善長的信任,朱元璋沒有重視百姓告狀的事情。
朱元璋覺得,當初胡惟庸一案牽涉甚廣,當時殺了很多人,李善長應該會引以為戒。
所以這次,朱元璋思考的方向偏離了正軌。
不知不覺,新年都過去一個月了。
那些回去等消息的百姓,卻遲遲等不到朝廷的消息。
但江南一帶的各種狀況卻越來越嚴重。
李善長到了江南後,生搬硬套福建的所有做法,對江南行省進行大麵積改造。
隻是效果甚微,甚至還導致江南行省出現了各種狀況。百姓們苦等數月,原本以為皇上會替他們做主,現在這份希望土崩瓦解。
而江南各州府不但毫無作為,甚至麵對上訪的百姓,直接粗暴地驅逐。
更有甚者,還直接給上訪的百姓扣上了暴徒的罪名。
此舉徹底地激怒了百姓。
眼見上訪毫無效果,更是被地方官員威脅壓迫,百姓們終於爆發了跟官府的正麵衝突。
無疑,官府等的就是這個契機,終於有了名正言順出兵鎮壓的理由。
又過了數月,江南的狀況愈發變本加厲。
快到年末,朱元璋近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金鑾殿裏,查閱各部門對今年的工作總結。
尤其是看到各個藩王封地經濟狀況大為改善,百姓稱頌的聲音越來越多。
朱元璋心情特別舒坦。
建國十八年,大明的變化日新月異,特別是這兩年來,百姓的生活也是日益安定。
總體來說,整個國民經濟水平節節上升。
由此也讓大明國力愈發強盛。
看著大明向盛世發展,朱元璋龍顏大悅。
卻想不到,在如此祥和的氛圍,傳來了有人擊鼓鳴冤告禦狀的事情。朱元璋愉悅的心情頓時沉下來。
同時他非常驚訝,藩王表現出色,各地形勢大好,怎麽會有人擊鼓鳴冤?
朱元璋正納悶時,告狀的那幾人被帶了進來。
幾個人走進戒備森嚴的金鑾殿,紛紛跪倒在地,“求皇上替草民做主。”
“讓朕替你們做什麽主?”
“即將新年,你們不在家陪著家人守歲?找朕做什麽?”
“快說,發生什麽事了?”
朱元璋向來重視民生,事關民情尤其重視,聽到這話,立刻皺眉問道。
“皇上替我們做主啊!”
“我等來自江南行省,自從韓國公李善長到了江南後,各種侵占我們的土地,強迫我們交出地契,還說得天花亂墜,說房子建好後會給我們分房。”
“我等左盼右盼,房子是建好了,卻不是給我們分房,而是要求我們原價購買。”
“甚至在改造江南時,官府還克扣我們的工錢,現今幾年過去了,仍然一個子兒都拿不到。”
“我們去了很多州府尋求幫助,可那些官員一聽說是韓國公的轄區,就無人敢管。”
“我等實在走投無路了,這才一路艱難的上京告狀。”
“求皇上替我們做主!”
這幾人說得淚流滿麵,一臉的淒苦。
朱元璋驚訝得好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皇上,我等狀告韓國公李善長強占土地和克扣工人工錢,甚至還貪汙受賄!”聽到貪汙,朱元璋頓時臉色無比難看。
他極其痛恨貪汙受賄,貪汙一旦坐實,殺無赦!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宋隱!
除此之外,沒有一個官員敢輕易觸碰這道紅線,生怕滿門抄斬。
所有大明的人都明白,一旦確定貪汙罪名,除了死,別無選擇。
大明這些年來,處置貪官汙吏的案例數不勝數,場麵非常血腥,導致官員輕易不敢觸碰。
隻是現在事關李善長,從而又變得撲朔迷離。
朱元璋握起雙拳,一臉沉思地看著這幾個渾身顫抖,一身破爛不堪的百姓。
能讓他們在寒冬,不遠萬裏地從江南到京城告狀,由不得他不重視。隻是在胡惟庸一案,也出現一些刁民故意為難官府,知道朱元璋痛恨貪官,因而故意汙蔑官員的事情偶有發生。
所以,朱元璋不得不謹慎。
眼前這些百姓,到底是真有冤情?還是刁民來故意尋釁滋事?
都需要嚴謹調查後才能做決定。
當然,更多的是朱元璋無論如何都不相信李善長會做出這些人神共憤的事情。
他看向這幾人,“朕知道了,朕會調查此事,你們先退下。”
說完,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禁衛將他們帶出去。
聽到這話,這幾人都覺得朱元璋會替他們做主,頓時無比激動。
他們不停的磕頭,對朱元璋滿情感恩之情。此時,他們並不知道,朱元璋此舉不過是打發他們走罷了。
告狀的百姓雖然離開了,朱元璋鬱悶的心緒卻遲遲未能平靜。
他雖然選擇相信李善長,但是……
身為天子,能讓他無條件信任的人,又能有幾人?
雖說他堅信李善長不會如此喪心病狂,表麵上他沒有把那些告狀的話放進心裏,可到底還是有了猜忌。
李善長是為數不多的開國功臣,而且他還是大明的第一個丞相,跟已經故去的劉伯溫,對大明有著無法磨滅的貢獻。
尤其是朱元璋決定造反起義,李善長對他各種獻計獻策,甚至還是朱元璋識文斷字的啟蒙老師。
可以說他對朱元璋的幫助,沒有幾人能及。隻是信任歸信任,猜忌的種子仍然萌芽了。
朱元璋心裏清楚,李善長身居丞相高位時間不短,而且還是淮西一派的領軍人物。
朱元璋早就想敲打淮西一派,特別是李善長。
他要在有生之年,打壓淮西一派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成為能夠被朱標掌控了的臣子。
朱元璋第一時間將告狀的百姓劃歸為刁民,卻也因為這件事,讓因為大明安定祥和而放鬆下來的他,瞬間緊繃起來。
他知道萬萬歲是不可能的,大明江山遲早要傳位給太子。
這次出現百姓告禦狀的事情,讓朱元璋再次警覺起來。
隻是他疑心特別重,心裏雖然已經有了想法,卻沒有讓馬皇後知道。
而是暗自觀察。朱元璋把告狀的百姓打發走了後,生起了要打壓重臣的心思。
尤其是淮西一派的武將。
出於對李善長的信任,朱元璋沒有重視百姓告狀的事情。
朱元璋覺得,當初胡惟庸一案牽涉甚廣,當時殺了很多人,李善長應該會引以為戒。
所以這次,朱元璋思考的方向偏離了正軌。
不知不覺,新年都過去一個月了。
那些回去等消息的百姓,卻遲遲等不到朝廷的消息。
但江南一帶的各種狀況卻越來越嚴重。
李善長到了江南後,生搬硬套福建的所有做法,對江南行省進行大麵積改造。
隻是效果甚微,甚至還導致江南行省出現了各種狀況。百姓們苦等數月,原本以為皇上會替他們做主,現在這份希望土崩瓦解。
而江南各州府不但毫無作為,甚至麵對上訪的百姓,直接粗暴地驅逐。
更有甚者,還直接給上訪的百姓扣上了暴徒的罪名。
此舉徹底地激怒了百姓。
眼見上訪毫無效果,更是被地方官員威脅壓迫,百姓們終於爆發了跟官府的正麵衝突。
無疑,官府等的就是這個契機,終於有了名正言順出兵鎮壓的理由。
又過了數月,江南的狀況愈發變本加厲。